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 观察清解退热合剂保留灌肠治疗小儿外感发热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外感发热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在进行常规抗感染治疗的同时,对照组予臣功再欣口服退热,治疗组予清解退热合剂保留灌肠治疗.观察比较两组退热效果.结果 治疗组单次退热见效时问短,药效持续时间长于对照组,两组有效率比较,治疗组高于对照组.结论 清解退热合剂治疗小儿外感发热疗效好,见效快,退热持续时间长,无不良反应,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退热清解汤联合西药治疗小儿外感发热的疗效. 方法 整群选取该院2013年1月—2014年12月期间小儿内科发热患者126例,将其随机分成治疗组(n=64)和对照组(n=62),对照组根据血象结果分为细菌感染和非细菌性(如病毒)感染所致,分别给予头孢克洛抗感染治疗和利巴韦林抗病毒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处理的基础上加用退热清解汤治疗,观察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 结果 治疗组患儿总有效率为92.19%,对照组患儿总有效率为75.81%,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退热清解汤联合西药治疗小儿外感发热的疗效较单纯西药治疗小儿外感发热的效果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中国现代医生》2018,56(32):126-128+132
目的探讨退热洗剂治疗小儿外感发热外感风寒证的疗效。方法选取本院收治外感发热患儿110例,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55例。对照组予常规对症处理。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退热洗剂治疗,1剂/d,2次/d。两组患儿连续观察3 d。比较两组退热起效时间、解热时间、完全退热时间及两组外感风寒证症状评分。分析两组患儿临床疗效。记录两组患儿疗程中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患儿的退热起效时间、解热时间、完全退热时间显著缩短(P0.01)。治疗后,治疗组患儿外感风寒证症状(发热、流涕、鼻塞、咳嗽)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患儿的总有效率为96.3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1.82%(P0.05)。治疗期间,两组患儿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在常规康复基础上,退热洗剂治疗小儿外感发热外感风寒证疗效明显,且安全可靠,值得临床借鉴。  相似文献   

4.
本文介绍56例小儿发热,认为多系“外感风寒”及“内伤饮食”所致。是临床上常见急症之一.根据中医治疗原则“急则治其标”.首先应以退热为主,再审征求因,辩证施治,达到退热的目的.并重点介绍推拿治疗小儿发热行之有效的基本方法及结合临床主要症状变化,进行推拿治疗的经验.  相似文献   

5.
李桂芬 《中外医疗》2013,32(6):91-92
目的探讨退热合剂保留灌肠治疗小儿外感发热的临床效果以及护理方式与效果。方法将80例患儿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主要采用退热合剂保留灌肠方式治疗,对照组采用中药常规处理方式治疗。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后退热时间以及整体疗效,同时分析护理方式和效果。结果观察组患儿退热快,效果更佳;整体治疗效果更加显著,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退热合剂保留灌肠治疗方式结合有效护理对治疗小儿外感发热病症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 评价中药药浴治疗风热型小儿外感发热的退热效果.方法 收集符合入组标准的风热型小儿外感发热患者33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药浴组,对熙组进行基础治疗(静脉注射炎琥宁注射液和口服柴黄颗粒),药浴组进行基础治疗加中药药浴治疗,记录入组后72h患儿的体温,绘制72h体温曲线图,比较2组的退热效率、起效时间、解热时间和第1、2、3天及72h体温曲线下面积.结果 ①药浴组退热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②药浴组起效时间和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③药浴组的解热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④药浴组的第1、2、3天及72 h体温曲线下面积均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中药药浴对风热型小儿外感发热具有确定的退热疗效,中药药浴联合常规治疗可明显提高退热率,缩短解热时间,减小风热型小儿外感发热的体温曲线下面积,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但不能缩短退热起效时间.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清、解、透三法并用治疗外感发热的即刻退热疗效。方法采用自拟方治疗外感发热30例,并设对照组西药泰诺林治疗20例。结果两组在用药后1、2、3、4、8 h时段体温均值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6、12、24 h时段治疗组体温均值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本法治疗外寒内热型外感发热与西药泰诺林相比4 h内临床疗效基本一致,6 h后中药作用更明显而持久,明显优于西药。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并分析治疗风热型小儿外感发热患者时使用中药药浴的退热效果。方法:收集风热型小儿外感发热患者共92例,根据患者入院日期的单双号数分为45例对照组和47例观察组,对照组患儿接受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使用中药药浴,将两组患儿治疗后的总有效率以及退热时间进行观察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儿治疗后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的退热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 均<0.05)。结论:在风热型小儿外感发热患者的治疗过程中,使用中药药浴能够显著提高解热效率,进一步保证治疗的效果并促进患儿康复,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退热2号方治疗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发热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0例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发热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布洛芬混悬液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中药退热2号方治疗,比较2组的临床疗效及平均退热时间.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7%,对照组为73.3%,治疗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平均退热时间治疗组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 退热2号方治疗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发热临床疗效确切,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中药足浴治疗小儿外感发热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小儿外感发热是小儿常见急症,发病率高,传变迅速,治疗不及时,可引起高热惊厥等较严重并发症。因此,及早退热,防止传变,是非常有必要的。我院名老中医徐大鹏主任医师,经过多年临床实践,总结出一套运用中药足浴为主,配合穴位按摩退热的有效方法,笔者通过对93例外感发热小儿临床观察,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应用小儿退热滴肠液采用直肠滴注法治疗小儿外感发热病 (风热证 )。方法 治疗组用小儿退热滴肠液灌肠 ;对照组用先锋Ⅵ静脉滴注 ,2组对照观察。结果 总疗效治疗组痊愈率 74.1 4% (86/ 1 1 6) ,总有效率 97.41 % (1 1 3 /1 1 6) ;对照组痊愈率 46.67% (1 4/ 3 0 ) ,总有效率 96.67% (2 9/ 3 0 )。2组疗效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治疗组显著优于对照组。发热病例体温恢复正常时间方面 ,治疗组 (2 .671± 0 .85 69)d,对照组 (3 .2 75± 1 .3 1 3 )d ,统计学处理有显著性差异 ,P<0 .0 5 ,治疗组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 小儿退热滴肠液治疗小儿外感发热病 (风热证 )具有肯定的疗效 ,且临床给药方便 ,容易为患儿接受 ,使用安全 ,无毒副作用。  相似文献   

12.
<正>小儿外感发热起病快,发病率高,是儿科常见急症之一,应及时进行退热处理,故寻找一种快速而有效的退热疗法就显得非常重要。我院于2011年3月—2012年3月采用自拟中药退热足浴散辅助西药治疗急诊留院观察的外感发热患儿82例,其综合退热效果明显,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病例选择条件1.1.1诊断和纳入标准①中医诊断标准按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1]中小儿外感发热的有关标准执行,西医诊断标准按照《实用儿科学》[2]。②年龄在6个月6岁之间患儿。③37.8℃≤体温  相似文献   

13.
小儿退热滴肠液直肠滴注给药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儿外感发热 (相当于上呼吸道感染 ,流行性感冒范畴 )是小儿时期最常见的疾病 ,其发病率占儿科的首位 ,且大量国内外研究资料表明 ,外感发热的病原体 90 %以上是病毒 ,而以 3岁以内的婴幼儿感染发生率更高 ,目前尚无特效的抗呼吸道病毒药物 ,加之临床上因小儿服药困难 ,静脉给药不配合 ,难以掌握等情况而影响疗效。本院儿科自 1996年 3月~1999年 10月采用小儿退热滴肠液治疗小儿外感发热共 116例 ,痊愈 86例 ,显效 19例 ,有效 8例 ,无效 3例 ,总有效率97.4 1% ,取得了较满意的疗效。现将直肠滴注给药的护理报道如下。1 方药的组成与功效…  相似文献   

14.
退热解肌汤治疗外感发热150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潘佳蕾 《医学文选》2000,19(5):722-723
我院 1996年 5月~ 1999年 3月 ,采用退热解肌汤治疗外感 15 0例 ,疗效满意 ,现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15 0例中男 92例 ,女 5 8例 ;发热 2天以内就诊者 83人 (多数为第 1次就诊 ,未经西医治疗 ) ,发热 3天以上应诊者 6 5人 (部分经西医治疗无效 ) ,低热 15天~ 3个月者 2人。1.2 治疗方法 退热解肌汤 :石膏 80 g,麻黄 3g,桂枝 3g,煎水分多次频服。1.3 疗效 服退热解肌汤 36小时内热退为有效 ,超过 36小时热不退者无效。观察治疗 15 0例 ,总有效率为 90 % ,无效者为 10 %。2 讨 论  退热解肌汤仅此简单的三味药 ,为…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与分析自拟退热方直肠滴入对于治疗小儿外感发热的临床效果。方法从本院2016年6月至2017年6月接收的小儿外感发热患者中,随机抽取50例患者,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均25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布洛芬混悬液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接受本院自拟退热方直肠滴入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效果、平均退热时间和住院时间等基本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平均退热时间和平均住院时间均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自拟退热方直肠滴入对于治疗小儿外感发热效果较为显著,明显改善了患者发热等症状,缩短了患者的平均发热时间,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可以在医学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直肠给药治疗小儿外感发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卫生服务站于2017年4月至2018年4月小儿外感发热患者80例,随机划分为各自40例的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行小儿退热栓塞肛退热治疗,研究组行退热合剂直肠给药。对比分析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临床症状改善及治疗情况相较对照组明显较优,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儿外感发热行直肠给药,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获得较快的退热效果。不仅避免患儿肌注或输液疼痛、不良反应风险,减少患儿口服药物的种类与数量,取得患儿与家属用药依从性,而且制成药液制剂与治疗操作方便,可以在临床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荆香退热散中药涂擦联合小儿推拿治疗小儿外感发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外感发热患儿随机分成两组,各50例,一组予清天河水、退六腑、推脊三种小儿推拿方法进行荆香退热散中药涂擦,为观察组,一组予普通方法进行全身荆香退热散中药涂擦治疗,为对照组,对比两组的退热效果。结果两组治疗后30min退热效果均较显著,观察组降温均值大于对照组,P0.0 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荆香退热散中药涂擦联合清天河水、退六腑、推脊三种小儿推拿方法治疗小儿外感发热的疗效显著,操作方便,安全可靠,易于接受。  相似文献   

18.
小儿退热膏外敷治疗外感发热128例疗效观察(321000)浙江省金华市人民医院徐生花施长春笔者于1990年10月~1994年12月间以栀子、桃仁等中药制成小儿退热膏用于外敷治疗小儿外感发热128例,收到了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治疗组128...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用中药小儿退热方治疗小儿外感发热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2年3月至2013年9月我院收治的112例外感发热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6例患儿。为对照组患儿使用喜炎平、美林等西药进行治疗,为观察组患儿采用自拟的小儿退热方和中药煎水洗浴方进行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儿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8.21%,对照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78.57%,观察组患儿治疗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儿,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用自拟中药退热方治疗小儿外感发热可取得良好的临床疗效,此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陈玲  李蕾 《中国现代医生》2013,51(2):159-160
目的探讨小儿退热栓治疗小儿感冒发热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入住我院的100例.,VJD感冒发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使用双黄连口服液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小儿退热栓进行治疗。两组患者均进行3d的观察治疗并记录临床反应和不良效果,组间差异以P〈0.05为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4%,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P〈0.05)。3d后的退热效果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小儿退热栓治疗小儿感冒发热,其疗效尤佳,值得临床加以运用并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