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冠心病患者白细胞介素-6血清水平检测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血清可溶性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在监测冠心病病情及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关系。方法:140例冠心病患者,按临床诊断分为3组:急性心肌梗死组(AMI)50例、不稳定性心绞痛组(UAP)45例、稳定性心绞痛组(SAP)45例和对照组55例。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各组血清可溶性IL-6的水平,并比较各组间的差异。结果:AMI组、UAP组及SAP组的血清可溶性IL-6水平比对照组高(P<0.05);AMI组、UAP组可溶性IL-6水平和SAP组相比,其值增加明显;AMI组和UAP组结果相似;冠心病患者血清可溶性IL-6水平与外周血白细胞总数变化呈正相关。结论:血清可溶性IL-6可能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标志,参与了冠心病的发病过程,其值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
冠心病病人血清sgp130与hs-CRP变化及其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冠心病(CHD)病人血清可溶性糖蛋白130(sgp130)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ELISA和散射速率比浊法检测了20例急性心肌梗死(AMI)病人、2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病人、20例稳定型心绞痛(SAP)病人血清sgp130、hs-CRP水平的变化,并与20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CHD病人血清sgp130水平明显降低,血清hs-CRP水平明显增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t=6.97、6.86,P<0.01)。AMI、UAP及SAP病人sgp130和hs-CRP水平比较,差异有显著性(F=47.14、36.23,q=4.26-15.66,P<0.01)。AMI病人血清sgp130、hs-CRP水平均低于或高于UAP病人、SAP病人和对照组(q=4.59-15.66,P<0.01);UAP病人血清sgp130、hs-CRP水平显著低于或高于SAP病人和对照组(q=4.26-11.06,P<0.01);SAP病人血清sgp130水平与对照组之间亦有统计学差异(q=4.93,P<0.01)。CHD病人血清sgp130与hs-CRP水平呈负相关(r=-0.574,P<0.01)。血清sgp130、hs-CRP水平在AMI、UAP组AUCROC均大于0.90,对AMI诊断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0.95、0.90和0.90、0.95,对UAP诊断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0.95、0.90和0.90、0.95。结论血清sgp130、hs-CRP浓度的变化对AMI和UAP具有较高的诊断准确度,其变化的程度可以作为炎症反应和病情严重的判断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冠心病(CHD)患者血清白介素(IL-6)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将140例CHD患者分为三组,稳定型心绞痛组(SAP)4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组(UAP)40例,心肌梗死组(AMI)60例,对照组为60例健康体检者。以酶联免疫分析法检测其空腹血清IL-6水平。同时根据冠脉造影进一步将观察对象分为一支病变组(55例),二支病变组(40例)和多支病变组(45例)。结果:CHD患者血清IL-6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AMI组显著高于UAP组(P<0.01),UAP组显著高于SAP组(P<0.01),SAP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多支病变组IL-6水平显著高于双支病变组(P<0.01),双支病变组显著高于一支病变组(P<0.01)。结论:CHD患者血清IL-6水平明显增高,且随着病情的发展血清IL-6水平亦升高且与冠状动脉病变支数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4.
冠心病患者白介素-8与P-选择素检测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血清白介素-8(IL-8)和可溶性P-选择素(Ps)水平变化在监测冠心病的病情及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关系。方法:148例老年冠心病患者,按临床诊断分为三组:急性心肌梗死组(AMI)50例、不稳定性心绞痛组(UAP)50例、稳定性心绞痛组(SAP)48例和对照组50例。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各组血清白介素-8和可溶性P-选择素的水平,并比较各组间的差异。并对冠心病患者的血清白介素-8变化及其与血清可溶性P-选择素水平进行直线相关分析。结果:AMI组、UAP组及SAP组的血清白介素-8和可溶性P-选择素水平比对照组高(P<0.05);AMI组、UAP组白介素-8和可溶性P-选择素水平和SAP组相比,其值增加明显;AMI组和UAP组结果相似;冠心病患者血清可溶性P-选择素水平与白介素-8变化呈正相关。结论:血清可溶性P-选择素和白介素-8可能是老年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标志,参与了冠心病的发病过程,其值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测定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自细胞介素-6(IL-6)在不稳定性心绞痛诊断中豹价值.方法:铡定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UAP)56例,稳定性心绞痛患者(SAP)41例及40例健康对照者的HS-CRP和IL-6斑清中的水平,并进行组间比较.结果:UAP组与SAP组、对照组比较,其HS-CRP、IL-6水平呈显著升高(P<0.01).SAP组与对照组相比,其CRP、IL-6水平也显著升高(P>0.05).结论:UAP的发生可能与炎症反应有关.测定血清HS-CRP和IL-6水平有助于UAP的早期诊断和病变程度的判断.  相似文献   

6.
李广明  王兆赟  娄宇  李颖 《当代医学》2021,27(3):101-103
目的探讨血清中肌钙蛋白I(cTnI)、细胞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在老年冠心病患者中的表达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0月本院收治的150例冠心病患者为观察组,包括急性心肌梗死(AMI)78例,稳定性心绞痛(SAP)40例,不稳定性心绞痛(UAP)32例;心功能分级Ⅰ级34例,Ⅱ级76例,Ⅲ级40例;另选取同期健康体检志愿者50名为对照组。比较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中不同疾病类型及不同心功能分级患者血清cTnI、IL-6、TNF-α水平。结果观察组血清cTnI、IL-6、TNF-α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AMI组血清cTnI、IL-6、TNF-α水平均高于UAP组及SAP组(P<0.05);UAP组血清cTnI、IL-6、TNF-α水平均高于SAP组(P<0.05);心功能分级Ⅲ级血清cTnI、IL-6、TNF-α水平高于Ⅱ级及Ⅰ级患者(P<0.05);心功能分级Ⅱ级血清cTnI、IL-6、TNF-α水平均明显高于Ⅰ级患者(P<0.05)。结论老年冠心病患者血清c TnI、IL-6、TNF-α均明显高于正常人群,且不同冠心病病理类型及不同心功能分级患者间cTnI、IL-6、TNF-α表达存在明显差异。因此,通过早期检测cTnI、IL-6、TNF-α水平,可为冠心病的诊断、病情评估及临床治疗提供指导依据。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的浓度对冠心病严重程度的影响及评价氟伐他汀干预治疗的价值。方法:采用乳胶增强免疫(超敏)比浊法,定量检测健康对照组50例、稳定性心绞痛(SAP)42例、不稳定性心绞痛(UAP)45例和急性心肌梗死(AM I)38例,患者治疗前血清hs-CRP水平。对血清hs-CRP增高的患者,随机分为氟伐他汀治疗组、常规治疗组,分别在用药后4周、8周检测血清hs-CRP。结果:AM I组、UAP组治疗前血清hs-CRP水平,明显高于SAP组及健康对照组(P<0.01);AM I组的血清hs-CRP水平,明显高于UAP组(P<0.01);而SAP组血清hs-CRP水平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AM I组、UAP组、SAP组,血清hs-CRP增高(均>3 mg/L)的阳性率分别为94.7%、73.3%、7.1%;氟伐他汀治疗组经治疗4周、8周较常规治疗组血hs-CRP明显降低(P<0.01)。结论:血清hs-CRP水平与CHD冠状动脉病变及不稳定病变有关。氟伐他汀可对冠心病患者起到抗炎作用,降低血hs-CRP水平。检测血清hs-CRP水平,可更好的了解病情、指导治疗及判断预后。  相似文献   

8.
目的:检测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18(IL-18)水平,并探讨其与ACS的关系.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31例ACS患者(包括12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AMI组)、19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UAP组))和15例稳定型心绞痛患者(SAP组)及16例非冠心病患者(对照组)血清IL-18水平.结果:AMI组和UAP组血清IL-18水平明显高于SAP组和对照组(P<0.01),SAP组血清IL-18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血清IL-18水平可反映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稳定性,可作为预测ACS发生的血清标志物.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检测对冠心病(CHD)病变程度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急性心肌梗死(AM I)患者23例,不稳定性心绞痛(UAP)24例,稳定性心绞痛(SAP)20例,健康对照组26例,检测hs-CRP水平。结果 AM I组hs-CRP水平最高;AM I组、UAP组明显较对照组及SAP组高,有统计学意义(P〈0.05);UAP组比SAP组高(P〈0.05)。结论 hs-CRP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发生、演变和发展密切相关,hs-CRP可以用来预测CHD的严重程度及判断预后情况。  相似文献   

10.
唐屹  陈军 《疑难病杂志》2011,10(8):567-569
目的探讨不稳定型心绞痛(UAP)患者血清中IL-2、IL-10、TNF-α及CRP水平变化及意义。方法选取UAP患者40例(UAP组),稳定型心绞痛(SAP)患者38例(SAP组),健康查体者24例(健康对照组)。测定各组血清IL-2、IL-10、TNF-α及CRP水平,并观察UAP患者3个月内不良心脏事件发生情况。结果 UAP组血清IL-2、TNF-α及CRP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和SAP组(P<0.05);而IL-10水平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和SAP组(P<0.05)。随访3个月,UAP患者中,有心脏事件患者(14例)血清IL-2、TNF-α及CRP水平明显高于无心脏事件患者(24例),IL-10水平明显低于无心脏事件患者(P<0.05)。结论血清细胞炎性因子IL-2、IL-10、TNF-α及CRP水平变化可能与冠状动脉不稳定型斑块的发展有关,可反映冠心痛患者临床病情,判断UAP患者近期预后。  相似文献   

11.
徐建英 《吉林医学》2014,(9):1847-1847
目的:探讨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白细胞介素-6(IL-6)检测在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CHD)患者中的意义。方法:选择128例CHD患者,按诊断分为稳定性心绞痛(SAP)组(43例)、不稳定性心绞痛(UAP)组(41例)和急性心肌梗死(AMI)组(44例),选取40例健康人作为对照组,检测并对照分析4组血清hs-CRP和IL-6水平。结果:CHD患者的血清hs-CRP和IL-6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其中UAP组和AMI组的hs-CRP和IL-6水平明显高于SAP组(P<0.05),但UAP组和AMI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hs-CRP与IL-6水平呈正相关。结论:血清hs-CRP和IL-6水平与CHD严重程度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冠心病(CHD)患者血清中白细胞介素-18(IL-18)水平的变化与幽门螺杆菌(Hp)感染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将经临床确诊的CHD患者60例分为稳定型心绞痛(SAP)组、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组、急性心肌梗死(AMI)组、陈旧性心肌梗死(OMI)组,每组15例,以20例健康查体者作为对照组。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分别检测各组血清IL-18水平与幽门螺杆菌IgG抗体(Hp-IgG)阳性率。结果OMI组、UAP组和AMI组血清IL-18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但SAP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IL-18水平在SAP组、OMI组、UAP组、AMI组中依次升高,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HD组Hp-IgG阳性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CHD患者血清IL-18水平与Hp-IgG阳性率显著升高,而且IL-18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病情变化,对预测冠心病的病变程度、判断预后有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及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检测在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脑病患者诊断中的意义。方法:选取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脑病患者120例,按照类型分为稳定性心绞痛(SAP)组、不稳定性心绞痛(UAP)组以及急性心肌梗死(AMI)组,每组40例,同时选取同期在我院体检的健康成年人40例作为对照组,检测所有患者的血清hsCRP及IL-6水平并进行分析比较。结果:三组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脑病患者的血清hs-CRP及IL-6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且SAP组患者的hs-CRP和IL-6水平显著低于UAP组和AMI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UAP组和AMI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的血清hs-CRP与IL-6水平呈正相关。结论:血清hs-CRP及IL-6水平与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脑病患者密切相关,可以用于该病的特异性诊断。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多发性骨髓瘤(MM)病人血清可溶性糖蛋白130(sgp130)和白细胞介素6(IL-6)的动态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60例MM病人和20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血清sgp130及IL-6的水平,并观察二者与血清β2-微球蛋白(β2-MG)水平的相关性。结果 MM病人血清sgp130、IL-6水平均明显升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t=5.51、8.29,P<0.01),并随MM临床分期增加、病情加重而逐渐升高(F=23.21、21.86,P<0.05),但不同免疫亚型间差异无显著性(F=7.37、4.12,P>0.05)。血清sgp130、IL-6水平的变化与化疗效果有关,化疗有效病人血清sgp130、IL-6水平均明显下降,其中BD组(硼替佐米+地塞米松)下降程度明显大于VAD组(长春地辛+表柔比星+地塞米松),差异有显著性(t=11.77、5.31,P<0.05)。血清sgp130、IL-6水平与血清β2-MG水平呈正相关(r=0.683、0.549,P<0.01)。结论血清sgp130及IL-6水平变化与MM的肿瘤负荷和化疗效果有关,可作为评估病情变化和治疗效果的有效指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冠心病(CHD)患者体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P-选择素(PS)表达的水平,研究二者与冠心病发病及病情变化的相关性。方法:选择经冠状动脉造影(CAG)确诊的冠心病患者97例,其中稳定型心绞痛(SAP)39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P)42例,急性心肌梗死(AMI)16例。另选取CAG阴性患者35例为对照组。所有入选对象在冠状动脉造影前抽血测定血清Hcy及血小板PS的表达水平。结果:观察组患者体内血清Hcy与PS的表达较对照组明显增高(P<0.05);UAP、SAP、AMI三组组间两两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UAP组高于SAP组,AMI组最高;冠心病患者体内P-选择素与同型半胱氨酸的表达呈正相关(r=0.627,P<0.05)。结论:P-选择素、同型半胱氨酸在冠心病的发生和发展中有重要作用,Hcy与PS的表达呈正相关,降低患者的Hcy水平或是防治冠心病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比较冠心病患者与健康对照组血清C-反应蛋白(CRP)水平,探讨各型冠心病患者血清CRP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测定健康对照组60例,稳定性心绞痛(SAP)组50例,不稳定性心绞痛(UAP)组51例,急性心肌梗死(AMI)组55例血清CRP水平,并做比较。结果:与对照组相比,SAP患者血清CRP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UAP、AMI患者血清CRP水平明显增高,以AMI尤为显著。结论:血清CRP水平变化与冠心病病情严重程度有密切相关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干扰素-γ诱导因子白细胞介素-18(IL-18)血清浓度与冠心病临床不稳定情况,即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68例冠心病患者和31例正常健康者血清IL-18、IL-10的水平,并比较上述指标水平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之间的关系.结果:血清IL-18水平在急性心肌梗死(AMI)组和不稳定性心绞痛(UAP)组显著高于稳定性心绞痛(SAP)组和对照组,在AMI组和UAP组患者之间血清IL-18水平无显著性差异,血清IL-10水平在AMI组和UAP组则明显低于SAP组和对照组;SAP组血清IL-10水平也低于对照组.结论: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血清IL-18水平明显升高且与抗炎因子IL-10呈负相关关系;IL-18可能是促进斑块不稳定而发生溃疡、破裂、急性血栓形成从而导致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冠心病患者冠脉病变程度与血清白介素-18(IL-18)和妊娠相关血浆蛋白A(PAPP-A)之间的关系,探讨血清IL-18和PAPP-A在CHD发生发展中的可能作用以及它们在ACS早期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取120例经冠状动脉造影证实的冠心病患者,其中稳定型心绞痛组(SAP组)4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组(UAP组)40例、急性心肌梗死组(AMI组)40例,另选40例非冠心病患者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四组研究对象的血清IL-18与PAPP-A水平。比较冠心病不同病变程度与IL-18、PAPP-A水平的关系,以及冠状动脉Gensini评分与IL-18、PAPP-A水平的相关性。结果:AMI组与UAP组的血清IL-18、PAPP-A水平及Gensini积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与SAP组(P0.05)。左主干病变组与三支病变组的血清IL-18、PAPP-A水平与单支病变组、双支病变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IL-18、PAPP-A水平与冠状动脉Gensini评分均呈正相关(P0.05)。结论:血清中IL-18、PAPP-A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密切相关,可反应心肌受损的严重程度,它们有可能成为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性的敏感指标,对冠心病的危险分层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9.
心绞痛病人血清炎性因子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炎性因子在心绞痛发生与发展中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将60例经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确诊为冠心病心绞痛病人分为稳定型心绞痛(SAP)组28例和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组32例,采用GC-911 γ计数仪测定法、免疫散射比浊法测定其血清白细胞介素(IL)-6、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及外周血白细胞(WBC)数量,并以20例健康人作为对照组.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心绞痛病人血清中IL-6、IL-8、TNF-α、hs-CRP含量及WBC数均升高(t=2.986~6.069,P<0.01),且UAP组IL-6、IL-8、TNF-α、hs-CRP含量及WBC数高于SAP组(t=2.163~3.255,P<0.05、0.01).UAP组病人的hs-CRP与IL-6及WBC呈正相关(r=0.376、0.366,P<0.05),SAP组病人的hs-CRP与WBC呈正相关(r=0.515,P<0.01).结论 炎症反应参与心绞痛的发生及发展,监测炎性因子水平变化可为临床病情分级和预后判断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血清可溶性Fas(soluble Fas,sFas)、TNF-α和IL-6水平与冠心病不同表型以及冠状动脉病变程度之间的关系。方法应用ELISA法测定了30例急性心肌梗死(AMI)、13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P)、14例稳定型心绞痛(SAP)患者和23例正常对照组血清sFas、TNF-α和IL-6水平。所有心绞痛患者、正常对照组和部分AMI患者行冠状动脉造影术。比较冠状动脉不同狭窄程度患者血清sFas、TNF-α和IL-6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将病变受累血管不同支数的患者Gensini积分、血清sFas、TNF-α和IL-6水平与对照组比较。结果AMI组和UAP组血清sFas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和SAP组(P<0.01);AMI组和UAP组TNF-α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UAP组IL-6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和SAP组(P<0.05),AMI组IL-6水平也明显高于对照组及SAP组(P<0.01)。sFasI、L-6与TNF-α水平存在显著的正相关(r=0.289,0.271;P<0.05)。冠状动脉狭窄程度中度组和重度组sFas、TNF-α、IL-6水平高于对照组和轻度组(P<0.01或0.05)。双支病变组和多支病变组Gensini积分明显高于单支病变组(P<0.01);单支病变组血清sFas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双支病变组sFas、TNF-α和IL-6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1或0.05);多支病变组TNF-α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不同表型的冠心病患者血清sFas、TNF-α和IL-6水平呈现显著性差异,高水平的sFas、TNF-α和IL-6可能与冠心病的发生与发展有关,特别是在ACS的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免疫因素和炎性因素共同参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发生、发展以及粥样斑块破裂过程中,二者之间可能存在有交叉反应现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