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目的观察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合并肝硬化的疗效及对肝功能、肝纤维化指标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7年1月湖北医药学院附属随州医院感染科收治慢性乙型肝炎合并肝硬化患者104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2例。对照组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治疗8周后,观察2组患者的疗效、肝功能、肝纤维化指标的变化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31%,高于对照组的69.23%(χ~2=8.910,P=0.003)。治疗后2组患者的血清总胆红素(TB)、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较治疗前均显著降低(P均<0.01),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t=2.465、4.282、2.966,P均<0.01);2组患者治疗后胆碱酯酶(CHE)较治疗前显著升高,层黏连蛋白(LN)、透明质酸(HA)、Ⅲ型前胶原(PCⅢ)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均<0.01),且观察组较对照组CHE显著提高,LN、HA、PCⅢ显著降低(t=4.535、14.583、16.257、14.773,P均<0.05)。结论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可改善乙型肝炎合并肝硬化患者体内的细胞因子,减少炎性反应的发生,可改善肝功能,在临床上可广泛使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口服培菲康对肝硬化患者肠道通透性和血浆内毒素水平的影响。方法将68例肝硬化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培菲康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保肝、利尿和对症支持治疗;培菲康组患者在此基础上1:3服三联活菌胶囊(商品名:培菲康)0.42g/次,3次,d,疗程均为4周。分别在治疗前后观察两组患者肝功能、血浆二胺氧化酶(DAO)和内毒素水平的变化。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肝功能、血浆DAO和内毒素水平比较均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4周后,两组患者肝功能(ALT、AST)、血浆DAO和内毒素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或P〈0.01),且培菲康组下降的幅度较对照组更明显(P〈0.05)。结论口服培菲康可显著降低肠道通透性,改善肠黏膜屏障功能,从而降低血浆内毒素的水平,改善肝脏的功能,对肝硬化有辅助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3.
穆凯 《河南医学研究》2020,29(22):4105-4107
目的分析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辅助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杞县人民医院2018年2月至2019年4月76例NASH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照治疗方案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8例。两组均接受常规干预,对照组患者接受多烯磷脂酰胆碱胶囊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接受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辅助治疗。根据患者临床症状、体征、实验室及影像学检查结果改善情况评估疗效,治疗前后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谷氨酰转肽酶(GGT)水平,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7.37%)较对照组(78.95%)高(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清ALT、AST、GGT、IL-6、IL-8、hs-CRP水平较对照组低(均P<0.05)。结论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辅助治疗NASH的效果显著,能改善患者肝功能,调节炎症因子水平。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扶正化瘀胶囊联合恩替卡韦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的临床效果。方法将88例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4例。对照组患者接受恩替卡韦治疗,研究组患者接受扶正化瘀胶囊联合恩替卡韦治疗,两组均持续治疗6个月。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各项肝功能指标[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总胆红素(TBil)、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评定患者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93.18%(41/44)]高于对照组[77.27%(34/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各项肝功能指标水平均低于治疗前,研究组患者血清ALT、TBil、AST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扶正化瘀胶囊联合恩替卡韦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可改善患者肝功能,临床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5.
张珍竹 《当代医学》2014,(4):140-140
目的:对双岐三联活菌联合思密达治疗小儿腹泻的临床疗效进行探讨。方法对照组采用医院常规治疗(给予患者VitB、乳酶生、利巴韦林治疗),实验组采用双岐三联活菌联合思密达治疗小儿腹泻。结果患者治疗有效率分别为92.11%(实验组)与78.95%(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双岐三联活菌联合思密达治疗小儿腹泻的临床效果明显,副作用低,值得临床上进一步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双歧三联活菌联合乳果糖治疗肝硬化肠源性内毒素血症的临床疗效及其对患者肝功能和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 2014年2月—2015年2月湖北省黄冈市中心医院消化内科诊治肝硬化合并肠源性内毒素血症患者68例,采用随机单盲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4例。对照组患者单予常规综合治疗,观察组患者同时给予双歧三联活菌胶囊和乳果糖口服液,对比临床治疗效果及患者肝功能和凝血功能指标变化。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88.2%高于对照组的67.6%(χ~2=9.56,P<0.05)。治疗后,2组患者ET、TNF-α、IL-1α、IL-6及ALT、AST、TBil均明显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后,2组凝血功能指标P TA明显高于治疗前,PT、APTT均明显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双歧三联活菌联合乳果糖治疗肝硬化肠源性内毒素血症疗效显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肝功能和凝血功能,具有临床应用和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对肝硬化患者血氨、血浆内毒素和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将72例肝硬化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两组患者均予以肝硬化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口服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3片/次,每天3次,连用6周。结果治疗6周后,两组患者血氨、肝功能(ALT、AST)和血浆内毒素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或P〈0.01),且治疗组下降的幅度较对照组更明显(P〈0.05)。同时两组患者血浆TNF—α、IL-1和IL-8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或P〈0,01),且治疗组下降的幅度较对照组更明显(P〈0.05)。结论口服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能明显改善肝硬化患者肝功能,降低血氨、血浆内毒素和细胞因子的水平,对肝硬化有显著的辅助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口服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对肝硬化非感染性腹泻患者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及临床疗效.方法 将80例肝硬化非感染性腹泻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均予以抗病毒、护肝、利尿和营养支持等治疗,观察组加用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420 mg/次,2次/d,连用4周.结果 治疗4周后,两组ALT、AST和TBIL水平均明显下降(P<0.05或P<0.01),且观察组下降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同时观察组CD4+水平及CD4+/CD8+比值明显升高(P<0.05),CD8+水平较前无明显变化(P>0.05);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92.5%)明显高于对照组(72.5%)(X^2=5.54,P<0.05).结论 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用于肝硬化非感染性腹泻治疗取得了良好疗效,能明显改善患者肝功能,增强细胞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枯草杆菌肠球菌二联活菌胶囊联合恩替卡韦治疗乙肝后肝硬化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02例乙肝后肝硬化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恩替卡韦治疗)、观察组(枯草杆菌肠球菌二联活菌胶囊+恩替卡韦治疗),各51例。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肝功能[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总胆红素(TBIL)、白蛋白(ALB)]、肝纤维化[透明质酸(HA)、层粘连蛋白(LN)、Ⅲ型前胶原(PCⅢ)、Ⅳ型胶原(Ⅳ-C)]、内毒素、血氨、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IL-6)、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MIF)、巨噬细胞炎性蛋白(MIP)-1α、MIP-1β]。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ALT、AST、TBIL、HA、LN、PCⅢ、Ⅳ-C均低于对照组,ALB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内毒素、血氨、IL-6、MIF、MIP-1α、MIP-1β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枯草杆菌肠球菌二联活菌胶囊联合恩替卡韦治疗乙肝后肝硬化患者效果明确,可改善肝功能、肝纤维化,降低炎症因子表达。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多烯磷脂酰胆碱联合双歧杆菌乳杆菌三联活菌片对慢性乙肝肝硬化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5月-2020年8月在浙江省台州医院门诊进行诊治的100例慢性乙肝肝硬化患者,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各50例。对两组患者进行养肝、护肝、抗肝纤维化等基础治疗,对照组患者进行基础治疗并服用双歧杆菌乳杆菌三联活菌片,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口服多烯磷脂酰胆碱,对比两组肝功能指标、肝纤维化指标、炎症因子水平、免疫功能指标、治疗疗效。结果:治疗后,研究组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血清总胆红素(TBIL)、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透明质酸(HA)、Ⅲ型前胶原(PCⅢ)、层黏蛋白(LN)、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CD8^(+)水平低于对照组(t=16.470、10.965、18.160、10.080、15.400、9.543、14.620、14.250、10.600、4.337,P=0.001),CD3^(+)、CD4^(+)、CD4^(+)/CD8^(+)水平高于对照组(t=3.015、2.886、4.218,P=0.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双歧杆菌乳杆菌三联活菌片、多烯磷脂酰胆碱共同服用使患者的炎症因子水平降低,并使肝功能与免疫功能得到改善,临床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GP73及AFP在诊断HBV相关性肝病患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慢性乙型肝炎患者83例(A组),乙肝肝硬化患者57例(B组),HCC患者41例(C组),分别检测GP73、AFP及肝功能相关指标.结果 B组GP73较A组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AFP及GP73较A、B组均有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较A组ALT、AST、CHE、ALB、TBIL均有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ALP、ALT、AST、CHE、ALB、TBIL较A、B组均有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FP与AST、CHE呈相关(P〈0.05),GP73与ALT、AST、CHE、ALB呈相关(P〈0.05),与ALP、TBIL无相关性(P〉0.05).结论 GP73相对于AFP是反映HBV相关性肝病患者进展重要指标,并与肝损害程度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一贯煎合五苓散联合西药治疗乙肝肝硬化腹水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00例乙肝肝硬化腹水患者,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予单纯西医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一贯煎合五苓散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疗效及两组患者治疗前后ALT、AST、TBil及Alb的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9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8.349,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的ALT、AST、TBil及Alb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ALT、AST、TBil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而Alb较治疗前显著升高,观察组较对照组改善更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一贯煎合五苓散联合西药治疗乙肝肝硬化腹水,能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和肝功能,值得临床广泛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3.
李芳  何梅  李儒贵  李刚 《西部医学》2011,23(11):2112-2113,2116
目的探讨黄芩苷联合替比夫定对慢性乙型肝炎(CHB)和早期肝硬化(HC)血清肝纤维化指标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分组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64例患者服用黄芩苷,剂量为2粒/次,口服,每日3次,替比夫定600mg,每日1次;对照组62例替比夫定600mg,每日1次,两组疗程均为12个月。治疗前后定期检测血常规、肝功能、乙肝病毒标志物(HBVm)、HBV DNA,治疗前后各检测1次血清肝纤维化指标,包括透明质酸(HA)、层粘连蛋白(LN)、Ⅲ型前胶原(PCⅢ)和Ⅳ型胶原(PCⅣ)。结果治疗前各组肝功能各指标间的差异无显著性,治疗后治疗组的ALT复常率、HBVDNA和HBeAg阴转率及抗-HBe阳转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治疗组的HA、LN、PCⅢ于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或P〈0.01)。结论黄芩苷与替比夫定联合具有较好的抗病毒、抗肝纤维化效果。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不同HBV-DNA载量与炎性因子、肝功能酶学指标的关系。方法对78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分别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血清HBV-DNA载量,并以此分为阴性组(17例)、低载量组(30例)、中载量组(19例)、高载量组(12例)4组,比较各组高敏C反应蛋白(hs-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肝功能相关酶(ALT、AST、GGT)的水平,并探讨其相关性。结果随着HBV-DNA载量的增高,TNF-d、IL-6均明显升高,表现为高载量组>中载量组>低载量组>阴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hs-CRP中载量组、低载量组间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2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间血清ALT、AST、GGT水平比较,表现为高载量组>中载量组>低载量组>阴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ALT与TNF-α、IL-6相关(r=0.68、0.56,P<0.05);ALT与hs-CRP无相关性(r=0.23,P>0.05)。结论炎性因子在乙肝的发病过程中有重要作用,综合检测血清炎性因子和肝脏酶学对了解乙肝体内免疫状态、临床诊断和预后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拉米夫定联合扶正化瘀胶囊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择拉米夫定联合扶正化瘀胶囊(联合治疗组)43例,单用拉米夫定(单用治疗组)40例,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观察疗程2年。治疗前、治疗3月、6月、12个月、24个月分别检测肝功能、肾功能、HBV DNA、HBVM、肝纤四项、B超、尿常规、血常规。结果治疗24个月时2组患者的TBIL、ALT、AST和ALB评分均有明显改善,组内比较,治疗前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治疗组和单用治疗组之间比较,(P〈0.05),影像学检查门脉内径、脾脏厚度指标比较(P〈0.05),2组疗效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联合治疗组与单药治疗组相比有更好的疗效。结论拉米夫定联合扶正化瘀胶囊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与单用拉米夫定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研究乙肝合并NAFLD患者肝功能及病毒复制与脂代谢水平相关性.方法 选择乙型肝炎患者138例,分为有患者分为慢性乙型肝炎组(A组)及慢性乙型肝炎合并NAFLD组(B组),分别有65例、73例,同时选择50名健康人群作为对照组(C组).分别检测肝功能肝功能、HBV-DNA及血清脂肪因子水平.结果 A组较C组ALT及AS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较A组及C组ALT及AS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较C组Chemerin、内脂素、瘦素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较A组及C组Chemerin、内脂素、瘦素水平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hemerin及瘦素与ALT、AST呈正相关(P<0.05),内脂素与AST呈正相关(P<0.05).结论 乙肝合并NAFLD患者肝功能与脂代谢紊乱具有较好的相关性,两者共同参与了NAFLD的形成.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对肝硬化自发性腹膜炎(SBP)患者血浆炎症因子的影响及疗效。方法选取乙肝后肝硬化SBP患者84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均予以保肝、利尿降门脉压、抗生素、补充白蛋白和营养支持等治疗。观察组加用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420 mg/次,3次/d,连用4周。两组分别于治疗前后检测血清hs-CRP和TNF-α水平,并比较其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4周后,两组血清hs-CRP和TNF-α水平均明显下降(P〈0.05或P〈0.01),且观察组下降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2.86%,比对照组的76.19%明显升高(χ2=4.46,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出现不良反应4例和2例,症状较轻,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8,P〉0.05)。结论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用于肝硬化SBP患者治疗中取得了较好疗效,安全性较好,能降低血清hs-CRP和TNF-α水平,抑制局部炎症反应过程。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酒精性和乙肝肝硬化患者血微量元素变化差异和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对32例酒精性肝硬化(ALC)患者和32例乙肝肝硬化(HLC)患者的血微量元素及γ-GT及AST/ALT水平进行检测,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ALC患者血铜含量、γ-GT及AST/ALT高于HLC,血锌低于HLC,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血铜、锌、γ-GT及AST/ALT在两种肝硬化患者病因中鉴别出酒精性肝硬化的AUC均大于0.5,有诊断意义,其中铜的AUC最大,高于传统的诊断指标γ-GT和AST/ALT,但锌的诊断意义不如γ-GT和AST/ALT。结论血铜、血锌水平在酒精性硬化和乙肝肝硬化患者鉴别诊断中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梁东 《中国热带医学》2013,(11):1389-1391
目的探讨瞬时弹性成像系统(FibroScan)在慢性HBV感染者肝纤维化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随机抽取HBV感染者342例,包括无症状HBsAg携带者(ASC)115例,慢性乙型肝炎(CHB)200例,乙肝肝硬化(LC)27例,分析Stiffness值与肝功能、肝纤维化指标的相关性。结果Stiffness值与血清学检验指标进行多重线性回归分析,Stiffness值与HA、ALB、ALT、LN和T.BIL之间具有显著相关性(P〈0.05)。LC组Stiffness值显著高于CHB组和ASC组(P〈0.05),CHB组Siffness值显著高于ASC组(P〈0.05)。结论FibroScan在慢性HBV感染者肝纤维化的诊断中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