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他剖文学、自剖文学与民族自剖文学分别从内倾、外向与寓言角度构建了“五四”主流文学的形态群落。他剖文学关注国民性的改造 ,具有鲜明的启蒙主义色彩。对于国民生存状态的焦虑主要体现为“哀”与“责”的情感定位 ,中国封建文化为其制度发展出一套非常严密的精神控制体系 ,并且不断得以强化 ,以致成为社会生活中一种民族的集体无意识 ,这多少让他剖文学的作家体味到某种无奈与苦涩。而“奴隶”与“奴才”的人物类别则是此类文学的特有景观 ,体现出中国文化潜在的精神 ;他者视角的文学叙事特点 ,表征了作家的离与非离的游子状态。由于他剖文学作家对于中国社会的总体认识的先在性 ,这类文学作品在主题的表现等方面就带有一种预设性 ,或主题先行性。这虽是历史要求与作家使命使然 ,但也常常为唯美的文学批评家所诟病。  相似文献   

2.
如果我们把五四时代称为思想启蒙时代,把30年代到80年代末称为革命时代,而90年代以后称为后革命时代,那么在20世纪的文学版图上,五四文学是在西方启蒙文化的视阈中实践着教育国民与改造国民性的文学目标,从20世纪20、30年代开始,到80年代末,各类政治文化对文学起着规范与制约的作用,这一时代尽管社会形态发生了巨大变化,但从社会治理意识而言却是在革命理念覆盖之下,文学也就顺应着这一政治文化形态发生着各种形态的叙事变化。而90年代以后,则是商业文化对于文学发挥着主导作用,文学叙事形态也发生了全新的变异,随着商业文化的旋律扭动着自己的腰肢。总体而言,20世纪文学叙事形态与文化的关系密切而重要。从启蒙时代到革命时代的转变带有某种急迫或不得已的特征,文学叙事形态也在这种急迫与无奈中发生转型。而从革命时代到后革命时代则是主流政治顶层控制的结果,是20世纪中国社会政治文化与文学发展到一个特定的时刻所发生的政治文化对于商业文化的主动让渡,而此时的商业文化也正好适应了政治文化的变化需求,因而这种让渡又带有某种共谋色彩。  相似文献   

3.
文学是人学之一种。它借助语言手段表现人 ,反映时代、社会与历史 ;具有鲜明的意识形态性 ;能产生认识作用、教育作用、审美作用与娱悦作用。近百年中国文学成就巨大 ,但也时有失误 :上述文学本性的迷失即其一种。主要表现是 :“政治化”、“‘象牙之塔’化”和“商品化”。本文从此角度作历史反思 ,总结经验教训 ,以利今后。  相似文献   

4.
平民化”创作趋向,是转型期影视文化鲜明的特征之一。它体现为创作视角、叙事视角上所具有的平民意识以及在价值取向上所持的平民立场。观众的欣赏口味和审美旨趣等方面的需要,是形成这种创作趋向的重要依据。影视创作“平民化”,既反映了中国社会整体价值取向的变化,也体现了当代中国影视为适应转型社会开始形成的文化市场所作出的努力。  相似文献   

5.
作为集六朝大成的作家庾信 ,虽有众多作品传世 ,却没有较系统的文学理论作品。从庾信作品中的片言只语及其创作实践去探索他的文学思想 ,庾信的文学观包括文学创作应“含吐性灵”、“以悲为主”和追求“词高意远”三方面。这对南北朝以前的文学主张虽有继承 ,但更多创新。  相似文献   

6.
李广田在二十年代诗歌创作中精心营构了“寂寞”与“希望”两组极具张力的意象 ,藉此既传达了“空虚的哀伤” ,也表现了进击的执着。这双重的情思内容从两个不同的思想侧面表现出了诗人从封建理学思想束缚中挣脱出来以后对人生的独立思考 ,包蕴着丰富的文化意义。在艺术层面上 ,其诗作追求情思的真实性和形式的多样性。李广田在此期诗歌创作中所作的积极探索为其三十年代诗歌的成熟打下了基础 ,因而在其艺术道路上具有史的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7.
路遥是中国新时期现实主义文学重要的代表作家 ,他的杰出贡献在于对中外现实主义优秀传统的承纳及独具个性的创新与发展。本文从创作原则、时代写真及环境设置三方面阐述其现实主义精神的主要内涵  相似文献   

8.
威廉·福克纳以自己独特文学语言体现的生态思想遍布于他的作品,尤其是《八月之光》和《去吧,摩西》建构了从1851年到1940年八十余年人类与自然环境交互的历史空间,集中而鲜明地反映了他的生态伦理思想:人与自然互为依存,资本主义经济模式是地球生态危机的根源所在;人类需要重新认识自然价值并关注自然本体,实现从自然价值论到自然本质论的认识飞跃,从而对自己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和文明取向做出根本性的调整。福克纳以其卓绝的文学隐喻明确地告诫我们:如果仍旧无视地球生态恶化,人类也将与动物和其他地球物种一道,在这原本丰富多彩的自然生态中终结和消失。  相似文献   

9.
孙琳 《中原医刊》2005,32(3):51-52
宫外孕病人一旦发生内出血,其皮肤颜色变化被认为是一项休克的早期指标。这种变化反映在交感神经活动增强。具体表现为皮肤苍白、手足发凉、畏寒、甲床毛细血管充盈时间延长、四肢浅表静脉变细、痛苦、烦躁不安等。这些外观症状变化可以发生在休克前期、血压脉搏变化前、也可发生休克的不同时期。为了早期动态观察宫外孕出血病人的休克进程,可以运用以上病人外观症状观察评估病情,对预见性急救护理的实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A.G.斯蒂芬斯是澳大利亚文学批评的拓荒者,对澳大利亚文学批评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斯蒂芬斯知识渊博,学术素养深厚,因此其文学批评思想具有兼收并蓄的包容性;同时,斯蒂芬斯的文学批评呈现出澳大利亚本土地域与文化特征,具有鲜明的“澳大利亚性”。斯蒂芬斯文学批评的这两种特征主要受到马修·阿诺德的深层影响。他强调文学批评包容性和“澳大利亚性”目的在于推动澳大利亚本土文学的发展,这一思想为澳大利亚文学尤其是民族主义文学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相似文献   

11.
文学翻译不仅仅是技术性的语言外形的变易,更是要求译者通过原作的语言外壳,深刻体会作者的艺术创作过程。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可以通过文化移情,自觉转换文化立场,有意识地超越本土文化的框架模式。将自己置于目的语文化模式中,感受、领悟和理解目的语文化,体验作者的心理过程,在自己的思想感情和生活体验中找到最合适的印证,然后用另外一种文学语言恰如其分地完整地再现原作的艺术形象和风格。使译文读者得到与原文读者相同的启发、感动和美的感受。培养跨文化意识和提高审美意识是实现文化移情的两种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12.
丰子恺兼有漫画家和散文家两重身份,其漫画深受文学的影响,具有丰富的文学意蕴。他的漫画有的借用古诗词的意境表现现代生活,反映现代人的思想感情;有的与他的日常生活有密切关系,可与散文互相补充、互相阐发而相得益彰;还有的靠着画题的说明而发挥其效果。抒情性、写实性、画题的重要作用,是构成丰子恺漫画文学意蕴的三个重要因素,这些均得益于他深湛的中国传统文化修养。  相似文献   

13.
董士锡学术与文学的成就,承其舅氏张惠言指授,甥舅皆为阳湖文派之代表作家。就赋学而言,张惠言编选《七十家赋钞》"至六朝而止",自具选文旨趣,且在创作上"特善辞赋",形成门风;"词动魂魄"的董士锡堪称传人。阳湖文派的赋学成就,足以昭示经学与文学渐合为一的常州本土根基,亦对清中后期赋坛将书卷与人生结合带来范式启迪。  相似文献   

14.
刘渡舟教授一生致力于《伤寒论》的研究 ,为我国著名的中医学家、伤寒论研究大家 ,上溯歧黄之道 ,下逮诸家之说 ,力倡仲景之学 ,博采众长 ,学验俱丰 ,形成了独特的学术思想体系。其六经实质论、方证相对论、辨证知机论、古今接轨论、气机论、火热论、水气论、肝胆论等从不同的侧面展现了刘渡舟对《伤寒论》研究的深隧的学术思想内涵 ,以及对伤寒论学说的发展和延伸。刘渡舟教授治学严谨 ,学术上光明坦荡 ;为人师表 ,诲人不倦 ;医德高尚 ,济世救人 ,不分贵贱贫富 ,一律仁心相待。著书立说 ,笔耕不辍 ,倾囊而授 ,成绩翡然 ,为大家学习的楷模  相似文献   

15.
冈西为人(1898--1973)17岁来华,在中国东北生活长达34年。34年间,由学生到医生、编辑、教授,成长为一名优秀的中医药研究者,为中国医药学的发展作出了不朽的贡献。冈西为人目睹了战争的凄惨,几度遭遇生命危险,战乱所致生活困窘,父母、亲友逝去的动荡岁月中,没有动摇冈西为人研究中国医学的信心,其热情丝毫未曾减弱。中年归国后,进入制药公司,生活极其简朴,但研究、著述仍未间断。冈西为人一生撰述著作、论文、随笔等共272篇,著名中医文献著作《宋以前医籍考》于1931-1948年间完成,1958年北京人民卫生版社出版后,为东亚及欧洲传统医学界所瞩目。  相似文献   

16.
从接受美学视角看 ,易安词与李清照的人生构成一种召唤结构 ,易安词是其情感世界发展历程诗意化的物态结晶 ,它的意象流来源于李清照的人生历程 ,同时又是具有相对独立性的心路历程。易安词文本中有着独特的“语符-意象”的对应关系 :语词能指与所指之间的“偏离效应”使文学语言超越语词的常态意义 ;一般化的语词被赋予了独特具体的情感色彩 ;独特的文学化语符组合突显了语符与感觉功能之间的潜在联系。易安词潜在读者现实化的功能强的原因在于 :语符浅近脱俗 ;音律刻意创新 ;意蕴层的超时空精神价值  相似文献   

17.
刘渡舟教授一生致力于《伤寒论》的研究 ,为我国著名的中医学家、伤寒论研究大家 ,上溯歧黄之道 ,下逮诸家之说 ,力倡仲景之学 ,博采众长 ,学验俱丰 ,形成了独特的学术思想体系。其六经实质论、方证相对论、辨证知机论、古今接轨论、气机论、火热论、水气论、肝胆论等从不同的侧面展现了刘渡舟对《伤寒论》研究的深隧的学术思想内涵 ,以及对伤寒论学说的发展和延伸。刘渡舟教授治学严谨 ,学术上光明坦荡 ;为人师表 ,诲人不倦 ;医德高尚 ,济世救人 ,不分贵贱贫富 ,一律仁心相待。著书立说 ,笔耕不辍 ,倾囊而授 ,成绩翡然 ,为大家学习的楷模  相似文献   

18.
刘渡舟教授一生致力于《伤寒论》的研究 ,为我国著名的中医学家、伤寒论研究大家 ,上溯歧黄之道 ,下逮诸家之说 ,力倡仲景之学 ,博采众长 ,学验俱丰 ,形成了独特的学术思想体系。其六经实质论、方证相对论、辨证知机论、古今接轨论、气机论、火热论、水气论、肝胆论等从不同的侧面展现了刘渡舟对《伤寒论》研究的深隧的学术思想内涵 ,以及对伤寒论学说的发展和延伸。刘渡舟教授治学严谨 ,学术上光明坦荡 ;为人师表 ,诲人不倦 ;医德高尚 ,济世救人 ,不分贵贱贫富 ,一律仁心相待。著书立说 ,笔耕不辍 ,倾囊而授 ,成绩翡然 ,为大家学习的楷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