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患者应用主动脉球囊反搏的疗效和护理。方法:通过对1例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患者紧急行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应用球囊反搏的抢救护理及病情观察。结果:在IABP循环支持治疗后,患者的收缩压、舒张压、血氧饱和度明显提高,心率下降,患者治愈出院。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行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使用球囊反搏治疗疗效确切,有效的护理措施对提高治疗成功率、预防和减少并发症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2.
周彤  刘进军 《实用全科医学》2014,(4):633-634,637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患者介入治疗前后使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ntra—aorticballoonpump,IABP)的护理。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2013年1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合自身的体会,总结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患者在介入治疗前后应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的护理经验。结果应用IABP治疗过程中,本组9例患者治疗后血流动力学均明显好转,3例死于泵衰竭,1例出现IABP相关并发症。由于监测密切、诊断及时、治疗护理措施恰当,所有患者均未因IABP并发症死亡。结论通过严密病情监测,周密细致的护理,尤其要重视并发症的预防和护理,同时要做好血流动力学监测、体位的保持、球囊的护理以及患者的心理护理等,能帮助病人顺利度过置管期,提高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功能衰竭患者的监测与护理。方法:回顾性分析6例AMI合并心功能衰竭,并接受IABP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着重分析监测与综合护理措施。结果:术前做好患者心理支持、常规检查、患者备皮及器械准备,术中做好护理配合工作,术后监测病情变化、做好抗凝治疗护理、给予体位指导、观察并发症情况、做好拔管护理。无1例患者拔管后发生出血和血肿,1例患者出现右下肢足背动脉热搏动减弱,拔管后症状好转。经治疗,5例患者痊愈出院,1例因多脏器衰竭抢救无效死亡。结论:对接受IABP治疗的患者给予科学、规范的护理,保证IABP的正常动作,预防各种并发症是一项重要的护理工作,可有效提高IABP救治AMI并心功能衰竭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应用主动脉球囊反搏(IABP)治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的体会.方法:对18例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患者行IABP治疗,做好围术期护理.结果:全部患者经IABP治疗后均好转出院,置管期间无严重不良反应及相关并发症出现.结论:认为护理人员应加强理论学习和技术培训,充分了解掌握IABP的工作原理及可能出现的并发症,使用过程中严密监测,细心护理,防止并发症,以确保IABP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救治急性心肌梗死(AMI)合并心源性休克的综合护理措施。方法对6例应用IABP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救护观察。术前熟悉球囊反搏仪工作原理,术后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及球囊反搏仪工作状况,加强并发症和心理护理。结果6例患者应用IABP天数为3~8d,其中5例好转出院,1例死亡。结论采用IABP综合护理措施,对成功救治急性心肌梗死伴心源性休克、心力衰竭患者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总结1例急性心肌梗死合并肾功能衰竭患者的护理。方法:严密监测生命体征的变化,发现心律失常、下肢缺血、黏膜皮下出血等并发症时及时处理;对于患者全身管道较多,尤其是主动脉内球囊反搏导管、大口径中心静脉导管,加强了各管道的护理;同时,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结果:护理中各护理人员熟悉了IABP及CRRT的工作原理及机械操作。结论:IABP和CRRT联合治疗对护理要求高,需加强病情观察,预防并发症的发生,以确保IABP及CRRT有效、安全地实施。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后并发症的预防与护理。方法:对20例行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做好球囊护理,加强循环系统监测,预防并发症。结果:该组患者手术成功,能减少并发症发生,得到较满意的护理效果。结论:主动脉内球囊反搏为心脏辅助循环装置,护士在术后的观察及护理显得尤为重要,可预防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是IABP治疗成功的保障。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后并发症的预防与护理。方法对1例行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做好球囊护理,加强循环系统监测,预防并发症。结果该组患者手术成功,能减少并发症发生,得到较满意的护理效果。结论主动脉内球囊反搏为心脏辅助循环装置,护士在术后的观察及护理显得尤为重要,可预防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是IABP治疗成功的保障。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合并心源性休克的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联合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术后的护理。方法:总结7例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患者使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的护理。结果:7例患者都顺利出院。结论:PCI联合IABP对治疗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有较好的疗效,护理中要求护理人员熟练掌握PCI的护理配合和IABP的工作原理及机械操作,确保PCI及IABP有效、安全实施,加强病情观察,防止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可有效提高手术治疗的成功率,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总结主动脉球囊反搏(IABP)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源性休克的护理体会。方法对10例行主动脉球囊反搏(IABP)治疗患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10例患者由于观察及时、护理到位,无1例出现并发症。结论IABP术后密切监测和全方位护理能降低病死率,而提高护士理论水平,将被动护理变主动护理,有利于患者的治疗。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联合主动脉球囊反搏术(IABP)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合并心源性休克的护理。方法急性心肌梗死(AMI)合并心源性休克患者56例,所有患者在24h内均使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联合主动脉球囊反搏术(IABP)治疗,通过加强护理及监护,降低病死率。结果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联合主动脉球囊反搏术(IABP)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合并心源性休克,可提高PCI成功率,减少并发症,降低手术风险。56例患者中,54例患者抢救成功,成功率96%。结论 PCI联合IABP对治疗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有较好的疗效,护理中要求护理人员熟练掌握PCI的护理配合和IABP的工作原理及机械操作,确保PCI及IABP有效、安全实施,加强病情观察,防止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可有效提高手术治疗的成功率,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12.
何迎  赵媛 《西部医学》2014,(3):375-377
目的监测心脏术后应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的并发症,总结护理经验,探讨基础护理和临床监护中存在的问题。方法对47例心脏外科手术患者实施IABP的病例资料进行分析,其中急性心肌梗死35例,病变在两枝以上;冠状动脉搭桥术后8例,风湿性心脏病顽固性心功能不全2例,心脏瓣膜病2例。术前置入球囊4例,术中置入球囊37例,术后监护室内置入球囊6例。结果47例接受IABP的患者中死亡8例,其中心源性休克3例,冠状动脉搭桥术后3例,恶性心律失常2例。术后发现并发症9例,其中出血4例,球囊导管中心腔堵塞(监测动脉压力波形管道)3例,下肢动脉缺血2例。但无IABP并发症而导致的死亡病例。结论IABP能明显改善心脏手术围术期低心排患者的血流动力学指标,选择合适的时机应用IABP,能够提高IABP的疗效,降低危重患者的死亡率;但是如何通过严密监护,早期发现并发症的发生并及时做出处理,是保证IABP达到预期作用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3.
刘粹新  姬琦  闫雪铭 《吉林医学》2011,(18):3785-3786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在应用静脉溶栓治疗过程中的治疗和护理问题。方法:对120例急性心肌梗死住院患者,采用尿激酶(LK)行静脉溶栓疗法,通过对临床疗效的监护和观察,进一步总结治疗和护理经验。结果:12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经静脉溶栓救治后,冠脉再通率为85.3%,病死率为2.5%。结论: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行静脉溶栓治疗时,检测心电图变化及再灌注观察、心理护理、严密监测生命体征、防止病发和康复训练是保证患者生命安全的重要措施,并对于减少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改善患者的预后能起到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在主动脉球囊反搏(IABP)辅助下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内成形(PTCA)+支架植入术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并心源性休克的疗效。方法 选择AMI并心源性休克患者6例,在IABP辅助下行冠状动脉造影极(CAG),并对梗死相关动脉(IRCA)行急诊PTCA+支架植入术,术后给予抗凝治疗及AMI的常规治疗。结果 6例患者全部存活出院。1例于术后30个月死于慢性心功能不全。结论 IABP辅助下行急诊PTCA+支架植入术是治疗AMI合并心源性休克的有效方法,能显著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对高危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早期在主动脉球囊反搏术(Intra-aortic balloon pump,IABP)支持下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ng intervention,PCD的有效性、安全性和对近期预后的影响.方法 对122例高危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床旁预先植入IABP,早期在IABP支持下2h内行急诊PCI手术,分析转规与安全性.结果 122例置入IABP的术后患者SBP、DBP、MAP、SaO2、HR、PCWP、LVEF、CI较术前明显改善,均成功实施急诊PCI术.IABP平均使用时间(48±16)h,10例患者发生了与IABP相关并发症,但无1例严重并发症.穿刺部位小血肿4例,占3.28%;穿刺部位渗血3例,占2.46%;出现术侧患肢远端缺血2例,占1.64%,经回撤IABP鞘管后症状消失;反搏不良l例,占0.82%.置入IABP患者平均住院时间为(7.5±4.9)天,死亡8例,病死率6.56%,住院存活率为93.40%(114).结论 及早对高危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行IABP支持下PCI,有利于改善患者的心功能,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16.
陈银花  吴燕群  叶雪芳 《当代医学》2010,16(11):216-217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行介入治疗的护理措施。方法对29例急性心梗患者行冠状动脉腔内支架植入术的术前、术中、术后护理。结果29例病例均成功行支架植入术,术中、术前、术后未发生并发症。结论完善的术前、术中、术后护理是心肌梗死行冠状动脉腔内支架植入术成功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室间隔穿孔治疗的要点难点相应护理策略,以期对护理病案的规范化提供指导。方法收集、整理并总结2009年10月-2012年11月期间诊治的10例急性肌梗死并发室间隔穿孔患者的临床诊疗、护理相关资料。结果经积极的临床治疗和严谨科学的护理,最终5例存活,5例死亡,死因主要是迅速出现左心功能不全和心源性休克。结论护理病案的重点在于心功能状态观察与评估、主动脉球囊反搏的观察及护理、室间隔封堵术后护理,同时要加强基础护理、生命体征监测、健康指导等护理记录的规范和细化。规范化的心内科专业护理记录有助于严密地监测病情、精心的护理,为挽救患者生命增添机会。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主动脉球囊反搏术(IABP)支持下急性重症心肌梗死患者行状动脉介入治疗的效果。方法对25例行介入治疗的急性重症心肌梗死患者应用IABP治疗1~9 d,平均(3.28±2.31)d,观察治疗前后血压和心率的改变。结果本组25例患者应用IABP治疗后血压均明显增高(P<0.05),心率明显减慢(P<0.05)。结论急性重症心肌梗死患者在IABP支持下行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可增加治疗的安全性,降低病死率,减少血管再闭塞率及提高手术成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