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1 毫秒
1.
邪血致热试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笔者在长期的热病医、教、研实践中,反复归纳、综合、分析中西医有关发热机制的理论,并结合多年来大量病例的临床观察,试提出“邪入血,始发热”的新概念,亦即一旦发热,标志邪已入血。“邪入血”括称“邪血”,“邪血生热”为各种发热共同的基本病机。今就“邪血生热”试作讨论。  相似文献   

2.
祖国医学对热性病,在临床治疗上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并且有着较完整的理论体系。对外感热病,早在《素问、骨空论篇》中就有论述:“风老百病之始也,……,风从外人,令人振寒汗出,头痛、身重、恶寒。”东汉末年医圣张仲景在内、难经的基础上,结合自己当时治疗热性病的经验,编写了我国第一部较完整的辨证治疗外感热性病的医学巨著《伤寒杂病论》。如在《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中论述了太阳病的证治,指出由于腹理不固,风寒之邪侵袭太阳经脉,营卫失于调和,从而出现太阳表证,而见头痛项强、发热恶寒或恶风,身疼腰脊痛,干呕或伴…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培土生金”法在肺癌癌性发热中的应用,以期为治疗该病提供新思路和新方法。[方法]基于“肺脾相关”理论,从“培土生金”的释义、脾虚致病的不同机制方面分析肺癌癌性发热的病因病机,探讨“培土生金”法在不同证型的肺癌癌性发热中的选方和用药,并列举临床验案加以佐证。[结果]肺癌癌性发热的不同证型均与脾虚密切相关,脾胃亏虚,气血两伤,内生虚热;脾失健运,痰瘀互结,滋生湿热;肺脾失和,气机升降失调,内生阴火;内外合邪,阴分伏热。在治疗上应以“培土生金”为基本大法,根据病性虚实和辨证分型化裁出多种补脾之法,给予肺脾同治、补中培元、健脾化湿、调畅气机等药物。验案中患者为晚期肺癌,化疗后出现癌性发热,结合患者症状,综观脉证,考虑病机为肺病及脾、肺脾两虚,故治以补气健脾、培土生金,方选补中益气汤加减以甘温除热,获得较好疗效。[结论]肺癌癌性发热的病机与“肺脾相关”理论相契合,“培土生金”法对该病的诊疗意义重大,临证应根据不同证型和病性特点辨证施治,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李斌 《基层医学论坛》2005,9(4):i001-i001
内伤发热与实热、外感发热不同,外感风寒之病与饮食劳倦内伤之病,均有寒热,但热型不同,前者是寒邪伤于皮毛,病在于表,寒热并作,即恶寒发热同时出现,必待邪传于里,恶寒乃罢。后者是脾胃内伤,病在于里,寒热不齐,即平时已卫阳不足,不能抵御风寒,素有形寒畏寒,而发热则间而有之,二者不齐,即发热时已不恶寒,恶寒时并不发热。临床上。  相似文献   

5.
发热是由许多疾病引起的一种最常见的临床症状,是机体对致病因子的一种反应。我们根据中医对发热有外感、内伤之分、真假之别,外感发热有病邪侵犯机体部位之不同的观点,采取辨证施护,坚持“三通一保二防止”的护理原则,三通即保持毛孔,大小便通畅,使表热从汗而散,里热从二便而  相似文献   

6.
“热厥”是常见的儿科病证之一,《素问》日:“阳气衰于下则为寒厥,阴气衰于下则为热厥。”从阴阳偏盛偏衰提出寒厥手足寒,热厥手足热的观点。而后世所说的寒厥、热厥从症状上来说皆为手足寒,从病理上则是内寒或内热所致。对于由热性病所致的热厥张仲景在《伤寒论,厥附篇》中说:“伤寒从一二日至四五日厥者,必发热,前热者后必厥。厥深者热亦深,  相似文献   

7.
《伤寒论》以外感热性病为研究对象,揭示了外感病发生、发展、治疗等方面的规律。该书所论外感热性病的主要致病因素为风寒之邪随着病邪侵犯人体的不同部位,机体现出不同的“祛邪于外”的反应,致病动因往往对抗机体的正气祛邪外出形成疾病。治疗之要,在于准确识别病机之关键,充分利用人体正气祛邪的机能,因势利导。代表了胆与三焦综合功能的少阳之气,启运阳气联络脏腑,影响机体阳气的抗邪能力。本文仅就少阳枢机及疏通少阳在祛邪反应和祛邪外出中的作用进行讨论,希望对于深入探讨仲景治疗外感病的规律及指导临床有所裨益。并求正于同道。1 人体祛邪外出的途径与方式  相似文献   

8.
根据岭南地区特有的地理、气候环境及饮食习惯,指出“湿”邪是岭南外感咳嗽的常见病因,并从临床表现中总结出痰热型、痰湿型是外感久咳的常见类型,采用不同的除湿化痰法治疗,经临床验证疗效较好。建议外感咳嗽的分型应包括痰热型、痰湿型。如能利用呼吸道病毒快速诊断技术检测其病原体,则可为病毒性疾病从湿论治提供一定的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9.
发热、高热是一种常见的临床症状。引起发热的原因很多,从中医来看不外乎外感和内伤两大类。临床上不同的病证,可出现不同热型、舌苔及脉象,护理人员应及时掌握病情变化,及时地进行观察护理。现就外感发热证、内伤发热的中医辨证施护体会分述如下。1外感热证外感发热,指因起居不慎、卫外不固,六淫、毒邪侵袭肌表,正邪相争,阳气亢越于外而致发热、高热。一般起病急、变化快、热势高,具有一定的传染性、季节性及地方性等特点。1.1表热证:恶寒轻,发热重,口干咽癌,咳嗽、开出不解,皮肤灼热潮红,舌红,苔薄黄,脉数。治以辛谅解…  相似文献   

10.
由于小儿脏腑娇嫩,形气未充,卫外机能未固,抗邪能力较弱,加之寒暖不知自调,因此最易感受六淫之邪或疫疠之气而发热,故外感发热在儿科发病率最高。感受风邪风为六淫之首,四季皆能伤人,是引起小儿外感发热的主要病因,根据发病季节、气候以及病理的不同,临床可分风寒、风热、外寒里热等证型。 (1)风寒型:此型多发生在冬季或寒冷地区。症见发热轻而恶寒重,畏冷无汗,头身疼痛,鼻流清涕,咳嗽,吐痰清稀,咽腔和舌质不红,舌苔薄白,脉象浮紧,指纹浮红。此乃风寒之邪客于肌表而致毛窍闭塞,卫阳被遏,故发热恶寒而无汗。治宜疏  相似文献   

11.
本文即以瘀胆型肝炎,从“瘀、热、痛、黄”四大主症互为因果,紧扣湿热互结、胶滞难解、所致瘀阻,即以通腑利胆之法,少佐清热祛瘀之品,因势利导,给邪以出路,即达“热退”“黄消”“痛止”之目的。  相似文献   

12.
“凉遏冰伏”乃温热病误治生变的一种病理概括。温热病是感受四时温热病邪所致的热性病,其治疗原则,一般而言当“温者清之”、“热者寒之”。然用苦寒清热之品治热,亦应察其热从何来,随其所得而治之。清·黄宫绣有“火郁于表宜散,轻可去实之意;火燥于里宜滋,壮水镇阳之意;火虚于中,宜补宜缓,甘温除大热之意;火实于里,宜  相似文献   

13.
病机-邪陷半表半里.主症-住来寒热,胸胁满闷,不欲饮食,情绪不畅,心烦喜呕,脉弦.副症-热入血室,寒热有时,如疟状者,发热差后,复又发热者(胃气虚).应用-治产后发热,体虚劳热,热性病后期,渗出性胸膜炎,急性肾孟肾炎,急慢性胆囊炎,肠伤寒,传染性肝炎,肋间神经痛,疟疾,急性附件炎,中耳炎,淋巴结炎,鼻窦炎,皋丸附皋炎等.  相似文献   

14.
发热是儿科临床上最常见的症状之一.由于小儿具有“阳常有余,阴常不足”的生理病理特点,很多急、慢性病证均有发热的症状.故朱丹溪说:“凡小儿有病皆热”.王肯堂说:“小儿之病,惟热居多”.祖国传统医学认为,小儿脏腑娇嫩,肌肤疏薄,卫外失固,易感外邪,而肺主气,外合皮毛,且肺为娇脏,不耐寒热,故感受外邪,首先犯肺,肺卫受邪,卫阳被遏则发热,这是小儿外感发热最常见的原因.  相似文献   

15.
<正>现代医学认为发热是指机体在致热原作用下或各种原因引起体温调节中枢功能障碍时,体温升高超出正常范围,可分为感染性发热与非感染性发热2类。中国传统医学认为感染性发热归属于外感发热范畴,常名之“发热”“寒热”或“壮热”,是指感受六淫之邪或温热疫毒之气,导致营卫失和、脏腑阴阳失调,出现病理性体温升高,伴有恶寒、面赤、烦躁、脉数等临床表现的外感病证。胡爱民教授为湖北中医药大学硕士生导师、主任医师、武汉市中医名师,  相似文献   

16.
心肌炎病属于中医的“胸痹”、“心悸”范畴。现代医学认为:心肌炎是感染病毒、细菌和立克次体等所致。《金匮要略》有:“今阳虚知住上焦,所以胸痹、心痛者”的描述。本病是山风寒风热之邪外袭,入肺卫或直入心包,致心阳不振,热扰心血,或寒凝心气,故见发热寒慄,头痛头晕,胸闷  相似文献   

17.
愈蛾汤治疗急性化脓性扁桃腺炎78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乃临床常见疾病,青壮年人易罹患,好发于春、秋二季。症见发热,体温可达39℃~40℃,咽部疼痛剧烈,进食困难,伴全身乏力,酸痛等。如果治疗不及时,还容易引起风湿热、急性肾小球肾炎和心肌炎等疾病。中医称之为“乳蛾”、“喉蛾”、“莲房蛾”等。其中,尤以风热型乳蛾更为多见,系外感风热之邪,内有肺胃积热,内外合邪,  相似文献   

18.
通过探讨《素问.热论》“可汗”、“可泄”两法以及后世发展的外感热性病各种治疗方法,对热病初期应用清热解毒来“截断”、“扭转”病势的方法提出异议,认为截断并扭转病势当遵循中医辨证论治精神,因时因地因人而施,既注意祛邪,更注意调护正气,务使邪有出路,从而达到改善症状,阻断病情发展,提高临床疗效,缩短病程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论瘀热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6  
瘀与热是瘀热形成的病理基础。瘀包括血瘀和瘀血,临床表现为疼痛、发热、皮肤、黏膜的异常、积、肿块、出血;热为六淫病邪之一,临床表现为自觉或他觉的发热。在急性外感热病及某些内伤杂病(尤其是疑难病症)发展的一定阶段。许多患者同时表现血热与血瘀并见;而瘀热相搏证是指在急性外感热病或内伤杂病病变发展的一定阶段,火热毒邪或兼夹痰湿壅于血分,搏血为瘀,致血热、血瘀两种病理因素互为搏结、相合为患而形成的一种证型。   相似文献   

20.
“狐惑”病名出自《金匮要略》中“蚀于喉为惑,蚀于阴为狐”,病因多为感染湿热虫毒,以咽喉及前后二阴的腐蚀证和目赤为临床特征;伴有发热、形如伤寒。面垢等症状者亦不少见。中医研究认为:本病病因复杂,为阴阳合邪。有源于久居潮湿之地,湿毒侵袭;有因于忧思郁虑而酿湿化热;有饮食不节致脾胃积热、升降失调:诸因均可诱发本病。湿、热、火、每六淫之邪为本病的病理基础。湿为阴邪,易阻遏气机,损伤阳气,缠绵难解,蕴久化热。热为阳邪,灼伤津液,毒热蕴结,蒸腐气血,上攻口眼、下注二阴而成溃疡疼痛;外犯肌肤人络为斑,内侵脏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