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论小儿汗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许蕴碧 《海南医学院学报》2000,6(2):120-121,128
多汗(Hyperhidrosis)为汗腺分泌过多,分为生理性与病理性.生理性多汗是机体调节体温所必需,见于气温增高、穿衣盖被过多、恐惧惊吓,快速进热食或剧烈活动后,机体通过出汗来维持正常体温.病理性多汗指病人在安静状态下(坐卧、睡眠时),日常环境中,全身或某些部位汗出过多. 小儿时期由于生机蓬勃、代谢旺盛、活泼多动,腠理松疏,出汗常比成人多(新生儿期例外),尤其婴幼儿皮肤含水量较多,微血管分布较多,由皮肤蒸发的水分也较多,尤其头额部汗较多,或在入睡时常微微出汗是谓正常现象.  相似文献   

2.
辨证治疗术后多汗症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出汗是人体正常生理现象 ,是由阳气蒸化津液自玄腑而出 ,人体通过出汗来疏泄腠理 ,抗御外邪 ,调和营卫 ,保持阴阳的相对平衡。凡与气候、劳动、情绪等因素无关而汗出者 ,皆属于异常的病理性出汗 ,当汗出异常成为患者就诊的主要原因时 ,称为汗症 ,又称多汗症。外科手术后 ,部分患者因手术创伤或术中出血 ,术后进食不足或疏于调理等原因导致正气亏虚 ,常发生多汗症。笔者近年来治疗术后多汗症 1 0 0例 ,获得较好效果。1 临床资料1 0 0例患者中 ,男性 5 6例 ,女性 44例 ,年龄最大 6 8岁 ,最小 2 2岁 ,平均年龄 5 7岁。全部患者均有近期手术史 …  相似文献   

3.
<正>夏季人体出的汗,被医界称为"养生汗",有益健康养生,但出汗方式各式各样,到底哪种出汗方式才正确呢,怎样才能生出"养生汗"呢?人的出汗方式分为两种:主动出汗和被动出汗。主动出汗:主动出汗主要依靠运动来实现,会加速人体的新陈代谢,促进能量的消耗。比如,健步走、慢跑等。在运动过程中出的"养生汗"最可贵,因  相似文献   

4.
论"汗"     
“汗”有三种含义:其一、指生理性的汗液;其二、指病理性出汗与无汗的病证;其三、指发汗的方法。“汗”历来是中医诊疗疾病很重要的着眼点:如问诊中,”一问寒热二问汗”;在治法中,“汗法”为八法之一;故很有必要对汀的生理及其与脏腑、气、血、津液的关系;汗的病因、病理、证型及治疗;发汗法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进行系统探讨,使为医者对汗有一个更全面更系统、更深刻的认识,以便更有效地指导临床诊疗。  相似文献   

5.
观汗查病     
汗为心液,是阳气蒸化津液,出于体表而成。出汗有着调节体温等作用,但在特殊状态下,出汗、汗的多少、出汗的时间、出汗的部位以及颜色,不仅能告知人们所患的疾病,而且能说明病情的变化。观汗知病情是中医问诊治病的内容之一。现将汗症分述如下:  相似文献   

6.
王琼 《大家健康》2013,(1):79-79
中医上有“动汗”和“静汗”之分。由于天气环境原因引起的出汗属于静汗,相当于被动山汗。不少异常的静汗需要引起注意,比如自汗、盗汗等。有些人不热、不运动时前心后背会出汗,且容易疲劳、感冒、心慌,特别怕风怕冷,这叫自汗,是气虚的表现。夜晚一睡着就出汗,叫盗汗,是阴虚的表现。出汗部位的不同,能反映一个人的身体状况。  相似文献   

7.
岳灿  牛麟 《安徽医学》1995,16(2):48-49
<正> 祖国医学认为:汗是人体五液之一,为心所主,由阳气蒸化津液,发泄腠理而成,《内经》曰:“阳加于阴谓之汗。”又曰“阴虚者,阳必凑之,故少气时热而汗出也。”从而说明病理性出汗,多由阴阳偏胜,气血失调,公失所养等原因造成。然就童汗而言,究其因,不外有三:一曰表虚不固,小儿皮肤虽为人身之藩篱,但由于皮肤娇嫩  相似文献   

8.
论“汗”     
“汗”有三种含义:其一、指生理性的汗液;其二、指病理性出汗与无汗的病证;其三、指发汗的方法。“汗”历来是中医诊疗疾病很重要的着眼点:如问诊中,“一问寒热二问汗”;在治法中,“汗法”为八法之一;故很有必要对汗的生理及其与脏腑、气、血、津液的关系;汗的病因、病理、证型及治疗;发汗法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进行系统探讨,使为医者对汗有一个更全面更系统、更深刻的认识,以便更有效地指导临床诊疗。1汗液的生理汗液是五液之一,是体内津液经阳气蒸腾气化后从汗孔(玄府)排出之液体。《素问·阴阳别论》曰:“阳加于阴谓之汗”。《温病条辨》…  相似文献   

9.
中医认为,汗和血是同源异流之物,《内经》明确地说:“汗为心液”,所以,出汗是否正常、汗的色、嗅有否异常,可作为某些疾病的一种判断。肺结核病人在浸润期往往入睡后出现“盗汗”;佝偻病初期的婴儿易出汗;甲亢、风湿热、类风湿等疾病有全身性多汗;甲亢者出汗时自感心跳;糖尿病  相似文献   

10.
看汗知病情     
汗是人体代谢的产物,出汗有着调节体温等作用,但在人的特殊状态下出汗,汗的多少以及颜色不仅能告知人们所患的疾病,而且能说明病情的变化。确实,观汗能够知病情。 一是自汗。是不用发汗药或其它刺激因素而经常自然出汗。祖国医学认为是卫气不固,津液外泄所致。多见于患有佝偻病的孩子及甲  相似文献   

11.
(接上期)二、问汗。中医认为,汗液是阳气蒸化津液,出于人体表而成。故《内经》说:"阳加于阴谓之汗。"人体在体力活动、进食辛辣、气候炎热、衣被过厚、情绪激动等情况下的出汗,属于生理现象。若当汗出而无汗,或不当汗而多汗,或仅见身体的某一局部出汗,即属于病理现象。  相似文献   

12.
汗是人体代谢的排泄物之一。人们在日常劳动、生活中常会出汗,这是正常的生理现象。在精神紧张、热证、腹痛、体虚等情况下的出汗,有的是人体的应激反应,有的是病理反应。祖国医学很重视“汗”,认为汗为心液,是津液所化生。汗出过多会导致津液耗亏,正气损伤;反之,如果当汗而不汗,也是属病理状态。如外感风寒,病邪侵犯肌表,没有出汗,不能驱邪外出,以致正虚邪盛,由表入里。因此临床上十分注意观察汗的变化,把“问汗”列为问诊的主要顷目之一,把解表发汗列为“八法”之首,把敛阴养液作为防止汗出过多津液耗伤的主要措施。现就个人学习心得,谈谈对“汗法”的初步认识。  相似文献   

13.
手汗症外科治疗新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沛  李强 《医学教育探索》2008,7(11):1229-1232
原发性手汗症是指支配手部汗腺的交感神经兴奋异常升高,导致不受外界温度影响手部汗腺异常分泌亢进的综合症。按Lai手汗分级:轻度:手掌出汗增多,潮湿,但不能打湿手帕;中度:手掌出汗明显增多,能湿透一只手帕;重度:手掌大量出汗,呈滴珠样。Struttom等报道,手汗症在美国一般人群中的发病率为2.8%。目前对手汗症的治疗主要有内科治疗和外科治疗。各种内科治疗方法疗效欠佳,  相似文献   

14.
原发性手汗症是指支配手部汗腺的交感神经兴奋异常升高,导致不受外界温度影响手部汗腺异常分泌亢进的综合症.按Lai[1]手汗分级:轻度:手掌出汗增多,潮湿,但不能打湿手帕;中度:手掌出汗明显增多,能湿透一只手帕;重度:手掌大量出汗,呈滴珠样.Struttom[2]等报道,手汗症在美国一般人群中的发病率为2.8%.  相似文献   

15.
汗证辨治浅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汗为五液之一(心在液为汗),是阳气蒸腾津液出于体表的代谢产物,而出汗则是机体功能活动的表现。汗证是异常出汗,是阴阳、气血、津液以及脏腑等功能活动异常,或邪气引起腠理开合失司以致津液外泄的病证。笔者根据临床治疗,结合前贤经验,就其辨证与体会浅析如下。  相似文献   

16.
小儿多汗     
出汗是体温调节的重要形式,周围温度超过28℃,大汗腺活动就开始出汗。穿衣盖被过多或体内产热太多,如进食较高热量食物、剧烈运动等,此时多汗为机体调节体温所必需,故称生理多汗,出汗虽然增加,但小儿生长发育好,面色红润,精神活泼,少量出汗以头部多汗显著,出汗多时全身都出汗,无需治疗。病理性多汗往往出现在室温并不高,病人在安静状态如平卧、睡眠时,出现全身或半身出汗,病儿体弱多有佝偻病、结核病及其他慢性消耗性疾病。所以,除多汗外,尚有面色萎黄、神疲乏力、形体消瘦、饮食减少、面颊发红、手足心热、咳嗽少痰等兼证(小儿病理性多汗需…  相似文献   

17.
夏天到了,稍微干点累活或者喝上一碗热面汤,马上浑身是汗,甚至脸上的汗直往下流,手心就像沾了水一样…… 这么多汗是从哪儿来的呢?原来人的身体表面有300~500万,甚至多达1500万个出汗小孔,医学上叫汗孔,汗孔下面连着一根根很细的小管叫汗管,管的末端有个腺体叫小汗腺,汗液就是由它产生,而经汗管排到身体表面的。 体表各部位的出汗量不是平均分布的,手掌、足底、前额汗孔的数量最多,因而出汗最多,而大腿,尤其是大腿伸侧面汗孔少,所以出汗少些。 出汗对人体有极重要的生理功能。在炎热的夏天,身体需要向  相似文献   

18.
自汗和盗汗均是以汗出过量为主的病证,不因天气炎热,穿衣过暖,劳动奔走,服辛辣热食,或发热药物等因素影响。白日时时汗自出,动则益甚者,称为自汗。睡中汗出,醒后自止,称为盗汗。汗多过甚者均为病理性出汗,汗出过多易致感冒,影响身体健康,自汗和盗汗既可以独立出现,也可以是全身多种疾病的一个兼症。我们应用中药敷贴神阙穴治疗此症100例,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00例中,男性71例,女性29例;年龄5岁~20岁者11例,20岁~40岁者36例;40岁~66岁者41例,60岁以上12例,平均年龄54岁;病…  相似文献   

19.
《开卷有益》2021,(7):75-76
夏日炎炎,出汗是再正常不过的事儿,但是出汗之后体乏、身黏、异味生……让很多人厌恶出汗甚至特地使用止汗产品.这就导致了夏天本该是出汗的季节,你却出不了汗! 那么,这些违背人体生理规律的做法会收获什么结果呢?——感冒、关节炎、失眠、高血压……没错,可能会收获这些疾病. 一、吃药不如出汗 1.润肤护肤 出汗时人体表面分泌的油脂和杂物也会一同排出.因此,流汗也有助于保护体表皮肤的干净,滋润皮肤,帮助皮肤变得紧实细腻,有光泽,痘痘也会减少了.  相似文献   

20.
徐世斌 《安徽医学》2010,31(6):702-703
原发性手汗症是指支配手部汗腺的交感神经异常兴奋,导致手部汗腺分泌亢进的综合征。平时患者手部就易出汗,若遇到情绪紧张则汗流成滴,常常给患者的工作、学习和社会交往带来极大困扰。在美国,一般人群手汗症发生率为2.8%,Tu等报道福州市大中学生发生率为4.6%,6-16岁为高发期,男女发生率相等,15.3%的手汗症患者有家族遗传倾向。根据手汗严重程度将其分为3度:轻度,手掌潮湿;中度,手掌出汗时湿透一只手帕;重度,手掌出汗呈滴珠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