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超早期应用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rt-PA)静脉溶栓的护理效果。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择入住本科2018年1月至2019年6月收治的10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均于发病4.5h内静脉输注rt-PA溶栓治疗,回顾分析护理效果。结果患者入院时NIHSS评分平均(18.52±4.28)分,溶栓后24h降至(7.64±3.27)分,住院7d时为(4.38±1.66)分。10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中,痊愈患者88例、显著好转10例、好转6例、未愈2例,无恶化及死亡患者。治疗过程中,有6例患者发生出血性并发症,牙龈出血3例,皮下出血2例,颅内出血1例,均经及时治疗后全部治愈。结论经溶栓前、中、后环节管理,严密观察患者病情关注点,为急性脑梗死患者超早期rt-PA静脉溶栓创造了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超早期静脉溶栓治疗的护理方法。方法应用溶栓流程,对2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进行超早期静脉溶栓治疗,观察溶栓前、后病情变化,总结护理体会。结果本组20例患者有14例溶栓成功,5例病情明显减轻,1例患者频发TIA溶栓治疗无效。结论医护密切配合,严格时间窗的选择及护士的密切观察病情、精心护理,是急性脑梗死超早期溶栓治疗的较佳护理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针对6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采用静脉溶栓的观察与护理措施进行研究分析.方法:选取2012年7月至2013年7月在我院确诊为脑梗死的6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观察患者在给予静脉溶栓(rt-PA)时的效果,并探析相应的护理措施.结果:其中60例患者在治疗后,治疗总有效率为66.67%(40例),无效率为30%(18例),死亡率为3.33%(2例).结论:静脉溶栓(rt-PA)治疗发生在4.5小时内的急性脑梗死患者的治疗效果最佳.同时,提高治疗效果、加快康复速度与护理质量有着密切关联.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静脉溶栓联合曲克芦丁脑蛋白水解物治疗溶栓时间窗外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扶沟县人民医院2017年3月至2018年8月102例溶栓时间窗外急性脑梗死患者,依照治疗方案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1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对照组接受rt-PA静脉溶栓治疗,观察组接受rt-PA静脉溶栓联合曲克芦丁脑蛋白水解物治疗。统计对比治疗前、治疗15 d后两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意识评分、病区相对脑血容量及脑血流量水平。结果治疗15 d后观察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GCS评分高于对照组(均P<0.05)。治疗15 d后观察组病区相对脑血容量及脑血流量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 rt-PA静脉溶栓联合曲克芦丁脑蛋白水解物治疗溶栓时间窗外急性脑梗死可促进患者意识及神经功能恢复,提高病变区域血流灌注,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对接受rt-PA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实施临床护理路径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3月至2015年6月该院收治的6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平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分别给予常规护理、临床护理路径,对比分析2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溶栓有效率、护理满意度分别为70.97%、100%,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出血并发症发生率为3.23%,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对急性脑梗死患者实施rt-PA静脉溶栓治疗时应用临床护理路径可促进治疗效果得到显著提高,提升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6.
重组组织纤溶酶原激活剂在急性脑梗死溶栓治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评价急性脑梗死患者采用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溶栓后疗效。方法对符合纳入标准的脑梗死患者进行rt-PA溶栓后,观察临床疗效。结果 21例符合标准的急性脑梗死患者接受rt-PA溶栓治疗,临床症状整体有好转,溶栓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脑卒中量表(NIHSS)评分有改善,于24h后观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有2例出现继发脑出血;有2例分别死于脑出血和脑疝。结论 rt-PA溶栓是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有效选择,严格掌握溶栓指征,可以控制并发症的发生,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多模式CT指导下的急性脑梗死rt-PA静脉溶栓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5年2月~2016年2月间9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于治疗前及治疗后采用多模式CT检查,采用rt-PA静脉溶栓治疗,对照组采用奥扎格雷钠注射液+阿司匹林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血管再通情况、神经功能改善情况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血管再通率51.1%(23/4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26.7%(12/45.两组治疗后TIMI分级均显著改善,且观察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后24h、7d及30d,两组NIHSS评分呈明显下降趋势,且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观察组共5例(11.1%)患者出现症状性脑出血,与对照组(4.4%)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多模式CT指导下的急性脑梗死rt-PA静脉溶栓治疗能够明显改善患者血流灌注,促进神经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大剂量阿托伐他汀钙片联合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静脉溶栓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5月—2018年6月我院急性脑梗死患者86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3例。对照组单纯给予rt-PA静脉溶栓治疗,观察组给予大剂量阿托伐他汀钙片+rt-PA静脉溶栓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治疗效果、治疗后NIHSS评分及日常生活能力(Barthel评分)。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 05);治疗后观察组NIHSS评分小于对照组,Barthel评分高于对照组(P<0. 05)。结论:大剂量阿托伐他汀钙片联合rt-PA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神经功能,提高日常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高剂量阿托伐他汀钙联合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8月至2018年8月原阳县中心医院收治的9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依据治疗方案分为对照组(48例)与观察组(48例)。对照组接受低剂量阿托伐他汀钙和rt-PA静脉溶栓联合治疗,观察组接受高剂量阿托伐他汀钙和rt-PA静脉溶栓联合治疗。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HISS)评估两组患者溶栓前和溶栓后1个月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情况,采用ELISA法检测和评估患者血清可溶性黏附分子1(sICAM-1)和可溶性血管细胞黏附因子1(sVCAM-1)水平变化,计算溶栓后3个月患者预后良好率。结果溶栓后1个月,两组患者NHISS评分均低于溶栓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溶栓后1个月,两组患者血清sICAM-1和sVCAM-1水平均低于溶栓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对照组预后良好率为45.83%(22/48),观察组预后良好率为68.75%(33/48),观察组预后良好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剂量阿托伐他汀钙联合rt-PA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可促进神经功能好转,降低血清sICAM-1和sVCAM-1水平,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重组组织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尿激酶(UK)早期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将30例发病在4.5 h时间窗急性脑梗死患者分为rt-PA组、UK组、对照组,比较三组溶栓前后及常规治疗前后1 h、1 d、3 d、7 d、14 d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7 d、90 d日常生活能力评定(BI),评价溶栓治疗疗效。结果:溶栓治疗后rt-PA组、UK组各时间点NIHSS评分和BI指数均明显改善。结论:急性脑梗死发病4.5 h时间窗内给予rt-PA或UK静脉溶栓治疗有效。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重组组织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静脉溶栓早期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入选的8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40例给予低分子右旋糖酐、复方丹参注射液、脑细胞活化剂、钙通道阻滞剂、肠溶阿司匹林及甘露醇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rt-PA0.9mg/kg(最大剂量为90mg),先于2min内静注10%,余量60min内静滴[1]。治疗时间为2周。比较2组溶栓前、后神经功能缺损积分(NIHSS)、评价溶栓治疗有效性及安全性。结果溶栓治疗后NIHSS评分明显改善,总有效率为:97.5%,溶栓后合并非症状性脑出血1例,牙龈出血5例。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2.5%,牙龈出血3例。结论急性脑梗死发病4.5h时间内给予rt-PA(0.9mg/kg)静脉溶栓治疗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早期溶栓治疗中小组护理配合的重要性。方法:选择2013年6月-2014年5月于本院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0例作为研究对象,所选患者均经急诊绿色通道行重组组织型纤维蛋白酶原激活剂(rt-PA)静脉溶栓治疗并配合小组护理,观察并记录患者治疗效果、并发症发生情况、溶栓等待时间及患者、医生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并与传统护理进行比较。结果:10例患者治愈6例,显效3例,好转1例,有1例治疗中发生牙龈出血;患者满意度98%,医生满意度99%,均较传统护理有所提高,溶栓等待时间减少至35~45 min。结论:规范的小组护理配合在急性脑梗死早期溶栓治疗中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静脉溶栓治疗老年急性脑梗死临床疗效。方法:选取40例高龄急性脑梗死患者,按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20例,对照组2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rt-PA静脉溶栓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日常生活能力(ADL)评分。结果:治疗后观察组NIH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观察组ADL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颅内出血发生率、病死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rt-PA静脉溶栓治疗老年急性脑梗死可有效改善患者神经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且颅内出血概率并无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分析不同剂量rt-PA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前循环脑梗死伴心房颤动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我院接收的98例进行静脉溶栓的急性前循环脑梗死伴心房颤动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为49例,对照组采用足量静脉溶栓治疗,治疗组采用低剂量静脉溶栓治疗,对两组各时间点NIHSS评分进行比较。结果溶栓后两组NIHSS评分均呈现下降趋势,溶栓后1、3、30天后与溶栓前相比评分均明显降低,比较具有显著差异性(P0.05);两组溶栓后各时间点NIHSS评分比较无显著差异性(P0.05)。结论低剂量rt-PA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前循环脑梗死伴心房颤动具有很好的效果,能明显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安全性高,值得在临床上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比较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rt-PA)动静脉联合溶栓与静脉溶栓对发病12 h内的脑梗死患者的疗效。方法动静脉联合溶栓组:对1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给予rt-PA 0.60 mg/kg静滴,完成术前准备后,经股动脉行超选择性动脉灌注溶栓,剂量为rt-PA 0.25~0.30 mg/kg;静脉溶栓组:对16列急性脑梗死患者用rt-PA总量(0.85 mg/kg)的1/5静脉注射10 m in,余静滴60 m in。并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后30 m in,12 h,1 d,3 d,7 d,30 d行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结果动静脉联合溶栓优于静脉溶栓。脑卒中发生后在不同时间内开始动静脉溶栓的患者在溶栓后30 m in,12 h,1 d,3 d,7 d,30 d时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得分减少的百分率间差别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两组患者再出血率间差别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急性脑梗死早期动静脉联合溶栓疗效显著,再出血率与静脉溶栓治疗无差别,且可以放宽脑卒中动脉溶栓治疗的时间窗,避免了动脉溶栓不能及时治疗的弊端。  相似文献   

16.
任淑珍 《河南医学研究》2020,29(16):3001-3003
目的观察胞二磷胆碱注射液辅助重组组织型纤维蛋白溶酶原激活剂(rt-PA)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ACI)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3月至2019年2月开封市祥符区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96例ACI患者,按照治疗方法分为rt-PA组和联合组,各48例。rt-PA组患者接受rt-PA静脉溶栓治疗,联合组患者在rt-PA组基础上接受胞二磷胆碱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和溶栓后1、7、14 d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结果联合组治疗总有效率[89.58%(43/48)]高于rt-PA组[72.92%(34/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溶栓后7、14 d,联合组NIHSS评分低于rt-P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采用胞二磷胆碱注射液辅助rt-PA静脉溶栓治疗ACI患者可提高治疗效果,改善神经功能。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rt-PA静脉溶栓治疗超早期脑梗死的疗效、安全性及rt-PA静脉溶栓治疗后凝血功能的改变。方法对符合入选条件的患者进行rt-PA静脉溶栓治疗,总剂量参照0.9mg/kg体重给药,突破常规用量(总剂量的10%作为初始剂量静脉注射),将rt-PA 10mg在头2min内静脉注入,剩余剂量在60min内匀速静脉输入,溶栓后12h给予阿司匹林150~300mg/d口服,低分子肝素钠4000IU,2次/d皮下注射,连用7d后停用低分子肝素钠,阿司匹林改为50~75mg/d口服。神经功能评分采用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分别记录在下列时间点:用药前、用药后24h、7d、21d。溶栓前及溶栓后12h分别查出凝血时间、凝血酶原时间、血小板计数、纤维蛋白原。结果 共进行溶栓治疗36例患者,溶栓后的病人NIHSS分值很快下降,尤其在24h评分较明显,降低4分以上的占86.1%,降低6分以上的达75.0%,无效1例(2.78%)。发生无症状颅内出血2例(5.56%)。牙龈出血3例(7.34%),皮肤粘膜出血4例(11.12%),死亡1例(2.78%),此例死于复发血栓。复发血栓有2例,1例发生在治疗后3周,1例发生在治疗后2个月。溶栓治疗后12h查出凝血时间、凝血酶原时间、血小板计数均正常,纤维蛋白原均恢复正常范围,有5例高于正常范围。结论 如果严格掌握时间窗及适应证,应用rt-PA静脉溶栓治疗超早期脑梗死安全、有效,治疗时间越早,疗效越显著,rt-PA静脉溶栓治疗对整个凝血系统影响轻微。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重组组织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对急性脑梗死静脉溶栓后纤维蛋白原、纤维蛋白降解产物、D-二聚体等凝血指标的影响。方法:选择80例发病后7 h静脉溶栓的急性大脑中动脉供血区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rt-PA 0.8 mg/kg和0.9 mg/kg静脉溶栓治疗组各40例。分别在溶栓前、溶栓后2 h,溶栓后24 h静脉采血,观察2组纤维蛋白原、纤维蛋白溶解产物、D-二聚体、凝血因子ⅩⅢ、α2-抗纤溶酶、纤溶酶原和血小板水平。结果:rt-PA 0.8 mg/kg组和0.9 mg/kg组患者纤维蛋白原、纤维蛋白溶解产物、D-二聚体、凝血因子ⅩⅢ、α2-抗纤溶酶、纤溶酶原和血小板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rt-PA 0.8 mg/kg组和0.9 mg/kg组患者溶栓后凝血指标均无明显不同;脑梗死患者可考虑推荐使用rt-PA0.8 mg/kg为药物使用的单位计量。  相似文献   

19.
急性缺血性卒中(AIS)使用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静脉溶栓治疗是经过大量临床随机对照试验和大型临床观察性研究证实的最有效治疗手段。然而,出血转化(HT)是静脉溶栓治疗最重要的并发症,尤其是症状性颅内出血(SICH)会显著影响患者的预后。笔者现报道并分析急性脑梗死患者应用rt-PA静脉溶栓治疗后合并SICH1例,希望对基层临床医生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20.
<正>溶栓是目前治疗脑梗死最为有效的方法。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rt-PA)能诱导纤溶酶原成为纤溶酶,溶解血栓,快速改善脑梗死区域微循环,减少局部缺血程度,限制神经细胞功能损害[1]。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我院共为3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进行了rt-PA早期静脉溶栓治疗,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急性脑梗死患者32例,男21例,女1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