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戴艳萍  冯涛  遇亚南  靳美  曹利 《黑龙江医学》2006,30(11):808-812
目的探讨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a,VD)、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与认知功能障碍的关系。方法采用MRI技术测定VD30例、AD20例患者脑叶和海马体积。应用MMSE评定受试者认知功能。结果不同痴呆阶段的VD和AD患者有着不同的临床特征,两者之间的鉴别指标随痴呆的进展而变化。颅脑MRI对AD患者海马测定显示萎缩明显,VD患者虽然也有不同程度的海马萎缩,但萎缩程度明显低于AD(P<0.01);与此对应,AD患者的颞角也较VD患者明显加深(P<0.05),为海马萎缩的间接证据。VD患者MMSE评分的降低与额叶、颞叶萎缩程度呈正相关。颅脑MRI对VD患者的测定显示多发病灶较单发病灶、双侧病灶较单发病灶、病灶总体积>50 mm3较<50 mm3的患者,认知功能评分的降低亦更显著。结论VD和AD具有不同的临床特征,两者间的差别是由各自的病变性质、部位和病理生理机制所决定的。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比分析血管性痴呆(VD)与阿尔茨海默病(AD)磁共振成像(MRI)影像结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4月~2019年4月本院收治的59例VD、42例AD患者临床资料,两组均接受MRI检查,比较两组MRI海马高度、颞角宽度、外侧裂宽度,脑白质疏松(LA)严重度,额叶、颞叶、顶叶、枕叶体积以及各脑叶脑血流参数。结果VD组MRI以脑内梗死灶为主要特征,AD组以海马萎缩为主要特征;VD组海马高度显著高于AD组(P<0.05),颞角宽度、外侧裂宽度均显著低于AD组(P<0.05),LA严重程度大于AD组(P<0.05),额叶、颞叶体积占比显著低于AD组(P<0.05),额叶、颞叶脑血流参数均显著低于AD组(P<0.05)。结论VD与AD患者MRI图像存在较大差异,MRI对VD与AD有较高的鉴别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3.
《中国现代医生》2019,57(25):116-119
目的探讨缺血性脑卒中后血管性痴呆的临床特点及MRI早期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8年1月在我院住院并诊断为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共80例,按照卒中后认知功能评定及VaD诊断标准分为非VaD组(对照组)42例和VaD组(观察组)38例。两组患者选取合适的头部专用线圈,行MRI检查;记录患者一般资料及MRI结果,根据梗死病灶部位分为皮层组和皮层下组,根据梗死病灶大小分为大梗死、中梗死、小梗死和腔隙性梗死;观察MRI下脑组织形态学变化,评价是否存在皮质萎缩、脑沟增宽、海马内侧脑脊液池增宽及白质稀疏等改变;行MMSE、HIS及MoCA评分。结果两组患者MRI下梗死部位比较,观察组中额叶及颞叶皮层、额叶及颞叶和顶叶皮层下、半卵圆中心、侧脑室体旁白质、内囊和丘脑等部位的缺血性梗死灶发生率较对照组升高(P0.05);观察组大梗死、中梗死人数较对照组升高(P0.05);观察组MMSE与MoCA评分较对照组降低(P0.05),HIS评分较对照升高(P0.05);观察组患者中存在皮质萎缩、脑沟增宽、海马内侧脑脊液池增宽及白质稀疏等改变的人数较对照组升高(P0.05)。结论缺血性脑卒中后VaD患者在MRI影像下可见皮质萎缩、脑沟增宽及不同部位的梗死病灶等临床特点,MRI可作为早期诊断血管性痴呆的有效手段,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头颅CT平扫在老年阿尔茨海默病(AD)和血管性痴呆(VD)患者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合肥市滨湖医院老年科收治的101例痴呆患者,其中55例阿尔茨海默病者作为AD组,46例血管性痴呆患者作为VD组,比较分析两组患者头颅CT检查结果。结果AD组大脑半球最大横径、大脑半球最大横径与侧脑室最大宽度比值小于VD组,AD组外侧裂池最大宽度大于V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VD组腔隙性脑梗死和大面积脑梗死/出血灶的发生率明显高于AD组,AD组侧脑室颞角扩大发生率高于V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头颅CT平扫在鉴别老年患者阿尔茨海默病和血管性痴呆方面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 对比血管损伤与脑萎缩在阿尔茨海默病(AD)、血管性痴呆(VD)或混合性痴呆(MD)患者中的分布,探究MRI在AD、VD、MD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76例患者分别诊断为AD34例、VD31例和MD 22例。分别对三组通过分析MRI图像进行独立视觉评分量表和Evans’s指数评估。结果 与AD相比,MD的脑室周围白质病变PVL(P=0.002)、深部白质病变DWML(P=0.006)、皮质下微出血Juxta cortical MB(P=0.007)、深部白质微出血Deep MB(P=0.003)评分更高,VD的深部灰质病变DGML(p=0.016)、血管周围间隙PVS BG-CS(P=0.005)明显更多。VD与MD比较,血管性病变视觉评分结果无统计学差异,但VD患者内侧颞叶萎缩MTA(P<0.001)评分显著高于MD。脑皮层萎缩和Evans’s指数的分布在组间无显著差异。结论 MRI在痴呆患者的评估中可以更准确地检测血管病变及评估脑萎缩情况。研究证实血管病变在VD或MD患者中比AD更多,其中MD以深部和皮层旁微出血为主,这表明淀粉样脑血管病(CAA)可能是其主要的潜在病理机...  相似文献   

6.
血管性痴呆患者颅脑影像学改变与认知功能障碍的关系探讨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目的探讨血管性痴呆患者颅脑影像学改变特点及其与认知功能障碍的关系.方法采用MRI技术测定30例缺血性血管性痴呆患者和30例正常对照者脑叶和海马体积.采用CT技术测定30例缺血性血管性痴呆和30例缺血性卒中对照患者脑室和脑沟线性指标.应用MMSE、BSSD和RSPM评定受试者认知功能.结果血管性痴呆组与卒中对照组和正常对照组比较,额叶和颞叶体积显著较小(P<0.05),海马结构、顶叶和枕叶体积无显著差异(P>0.05).额叶和颢叶体积减小的程度与MMSE、BSSD评分的降低呈正相关.病灶位于额叶和颞叶、多发病灶以及病灶总体积大于50 mm3的血管性痴呆患者认知功能减退更加显著(P<0.05).结论额叶和颞叶萎缩是发生血管性痴呆的危险因素.关键部位病变、病灶数量和病灶体积是影响血管性痴呆患者认知功能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7.
Alzheimer病及血管性痴呆患者血脂水平变化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Alzheizmer病(AD)和血管性痴呆(VD)与血清脂质水平的关系.方法 测定了21例Alzheimer病、16例血管性痴呆患者血清脂质代谢水平,并与正常健康同龄人组30例进行比较.结果 AD组和VD组血浆总胆固醇、三酰甘油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AD组和VD组载脂蛋白A1(apoA1)显著低于对照组,其中AD组(P<0.05),VD组(P<0.01);但AD、VD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VD组血浆α-脂蛋白明显高于AD组、对照组(P<0.05),而AD组、对照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载脂蛋白B(apoB)各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患者血清总胆固醇、三酰甘油的增高和apoA1的下降可能和痴呆发病有关,降低血脂可能有助于AD和VD的防治.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血管性痴呆患者的认知功能和精神行为临床特点.方法:随机选取血管性痴呆及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各30 例,对两组患者的病史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对照研究方法,对血管性痴呆(VD)组患者与阿尔茨海默(AD)组患者的认知功能、精神行为状态进行分析对比.结果:VD 组患者的语言、记忆力及注意力明显高于AD 组患者,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VD 组患者行为紊乱、攻击行为发生率明显低于AD 组患者,情感障碍发生率明显高于AD 组患者,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血管性痴呆和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的认知功能和精神行为临床特点各有不同,为临床诊断率,及早开展临床治疗奠定基础,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痴呆患者脑CT径线测量结果与认知功能测评结果的特征。方法选取2014年6月~2016年6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86例痴呆患者,其中48例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a,VD)作为本次研究的VD组;38例阿尔茨海默病患者(Alzheimer's disease,AD)作为本次研究的AD组。同时选取同期来我院进行体检的认知功能正常的老年人39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对照组。分别对三组研究对象进行颅脑CT扫描,并应用简易智力状态检查表(Mini-Mental State Examination,MMSE)、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ve scale,HAM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ilton anxiety scale,HAMA)对三组研究对象进行神经心理测评。结果 AD组和VD组研究对象头颅CT扫描各径线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D组研究对象与对照组比较,MMSE各因子分及MMSE总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VD组研究对象与对照组比较,定向力因子分、注意和计算因子分、记忆因子分及MMSE总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语言因子分、识记因子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D组研究对象与VD组相比,其定向力因子分、语言因子分及MMSE总分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的脑CT各径线有别于血管性痴呆患者。MMSE总分及其因子分在痴呆患者与正常老年患者之间及不同类型痴呆患者之间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无海马萎缩的血管性痴呆(VD)患者的认知水平和氢质子磁共振波谱(1H-MRS的关系,探讨其对VD的诊断和评估价值。方法:VD组21例,非VD组19例,对照组10例,采用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及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进行神经心理学评分;利用1H-MRS技术分析双侧海马N-乙酰天门冬氨酸(NAA)、胆碱复合物(Cho)、肌酸及磷酸肌酸(Cr)及NAA/(Cr+Cho)的比值;分析各组间认知评分及代谢物的差别,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VD组MMSE、MoCA量表评分均低于非VD组和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VD组双侧海马NAA值均低于非VD组和对照组(P0.05)。三组Cr、CHo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VD组双侧海马NAA/(Cr+Cho)值低于非VD组和对照组(P0.05)。VD组的MMSE、MoCA量表评分与海马的NAA值正相关,左侧海马(r=0.86、0.78,P0.05),右侧海马(r=0.81、0.75,P0.05)。VD组MMSE、MoCA量表评分与海马Cr和Cho值均无相关性(P0.05)。VD组MMSE、MoCA量表评分与海马NAA/(Cr+Cho)值正相关,左侧海马(r=0.75、0.76,P0.05),右侧海马(r=0.66、0.67,P0.05)。结论:无海马萎缩的VD患者存在海马代谢异常,表现为NAA及NAA/(Cr+Cho)值的降低,并且与认知水平呈相关性,1H-MRS技术结合神经心理学量表可对VD患者的评估和诊断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MRI线性测量对阿尔茨海默病(AD)与血管性痴呆(VD)患者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根据ICD-10诊断标准,选取自贡市精神卫生中心2014年5月至2016年1月临床确诊为AD和VD的患者各50例,观察和测量所有患者的海马高度、颞角宽度、外侧裂宽度、第3脑室宽度、额角指数及尾状核指数6个参数值。结果 AD组患者的海马平均高度为9.47 mm,颞角宽度平均高度为5.03 mm,外侧裂平均宽度为4.51 mm,第3脑室平均宽度6.56 mm;VD组患者的海马平均高度为13.01 mm,颞角宽度平均高度为2.96 mm,外侧裂平均宽度为3.09 mm,第3脑室平均宽度为5.73 mm,AD组与VD组患者的上述各项指标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D组患者的额角平均指数和尾状核平均指数分别为34.76和15.32,VD组分别为33.99和14.59,两组患者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尔茨海默病与血管性痴呆患者的鉴别诊断依据主要是靠临床症状联合影像学检查,MRI能作为辅助诊断,应用海马高度、颞角宽度测量鉴别诊断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胆囊腺瘤(AG)的CT、MRI影像学表现及其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9月至2018年12月我院收治的86例AG患者临床资料,病理证实20例为恶性、66例为良性,分别纳入恶性组、良性组,观察两组CT、MRI影像特点并分析其诊断价值。结果 AG良性病灶呈菜花状,窄基底,伴桑葚征,均匀强化,AG恶性者可见病灶基底部增宽,桑葚征减少,T_1WI与T_2WI为均匀等信号,增强后明显不均匀强化,附着处胆囊壁局限性增厚,周围组织受侵;MRI检出AG良性者菜花状形态、桑葚征及肿瘤直径高于CT(P0.05),其他表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恶性组平扫、动脉期、静脉期、延迟期各期CT值及ADC值均高于良性组(P0.05);MRI诊断AG恶性的灵敏度、准确度高于CT,而特异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G的CT、MRI表现有一定特征,若出现基底部增宽、桑葚征减少、明显不均匀强化、附着处胆囊壁局限性增厚应考虑恶变的可能,MRI诊断AG恶变的价值高于CT。  相似文献   

13.
《中国现代医生》2020,58(26):20-22+26
目的 探讨阿尔茨海默病(AD)患者外周血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血清C反应蛋白(CRP)及白介素6(IL-6)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8年12月我院收治的AD患者68例作为研究对象(AD组),同期选取血管性痴呆患者30例作为对照组(VD组),同时选取在本院体检健康老年人30例作为健康对照组。根据临床痴呆量表将AD患者分为轻度组、中度组和重度组。比较各组NLR、CRP及IL-6水平,并对结果进行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 AD组患者CRP及IL-6水平显著高于VD组和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D组与VD组患者外周血NLR水平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但两组间NLR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病情的AD亚组CRP及IL-6水平比较,重度组中度组轻度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NLR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表明,AD患者NLR与CRP和IL-6呈正相关(r=0.457、0.762,P0.05)。结论 AD患者NLR、血清CRP及IL-6水平升高,且随着疾病的发展血清CRP及IL-6水平出现异常升高,三者可能参与了AD的发病过程,检测NLR与CRP和IL-6水平对评估及治疗AD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4.
背景:额颞叶变性(FTLD)是一种表现为局灶性认知和行为缺陷的罕见退行性痴呆。目的:明确FTLD的各种表现与其神经组织影像检查之间的相关性。设计和患者:采用盲法进行研究。在一所治疗记忆障碍的诊所中,回顾性评价59例FTLD患者和26例疑似阿尔茨海默病(AD)患者的临床表现及磁共振(M R I)检查的脑组织萎缩类型。结果:方差分析显示,FTLD与AD患者组的萎缩类型之间具有显著性差异。表现为个体行为改变的FTLD患者双侧额叶明显萎缩,而表现为语义性痴呆的患者与其他组相比,其左侧颞叶和双侧额叶显著萎缩。去抑制行为和进食过量与右侧额叶萎…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对16层螺旋CT与1.5T MRI扫描法诊断小肝癌的效果差异进行对比分析.方法 对回顾性病理分析和临床随访的64例患者分别进行16层螺旋CT与MRI平扫及增强扫描检查,并依据检查手段分为CT组(32例)和MRI组(32例),影像检查结果和术后病理结果为对比依据.结果 检查CT组32例41个病灶,MRI组32例38个病灶,小肝癌病灶检出率CT与MRI平扫分别为75.0%和93.4%,差异有显著性(P<0.01),增强扫描分别达到了97.2%和98.3%,MRI组略高,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MRI平扫对小肝癌的检出率高于CT平扫,增强扫描可提高两者检出率,且增强CT和MRI扫描可以更清楚显示小肝癌的血供特点,优于平扫.CT与MRI增强扫描对小肝癌的检出两者差异无显著性,可根据患者情况选择合适的增强扫描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老年期痴呆患者的血脂代谢改变与痴呆分型的关系.方法 分组测定78例老年期痴呆组和84例非痴呆正常老年人的空腹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的水平与痴呆分型的相关比较.结果 痴呆组和对照组之间的血浆各项脂质代谢指标测定结果中,HDL及LDL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AD组和VD组间的HDL水平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老年期痴呆患者存在脂质代谢异常,AD组和VD组脂质代谢异常差异有显著性,AD组的HDL水平高于VD组.提示高水平的HDL可能是老年期痴呆的早期危险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究脑出血患者的CT及MRI影像学表现及其诊断价值。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急性出血患者60例为观察组,另选择急性脑梗死患者60例为对照组,均实施头颅CT扫描、MRI检查,分析两组患者影像学表现和诊断价值。结果两组在CT影像学表现下的CT值、病灶密度、血肿周围水肿、病灶形态及占位效应各有不同。MRI影像学表现下,观察组中病灶周围DWI高信号水肿带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灶DWI信号特征:观察组混杂信号和低信号高于对照组,高信号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病灶形状为类圆形高于对照组,不规则形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基底节区病灶分布高于对照组,顶额、小脑及颞叶分布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T和MRI在诊断急性脑出血患者中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CT以鉴别病灶密度、CT值变化、占位效应、血肿周围水肿、病灶形态为主;MRI以鉴别病灶形态及部位分布、病灶及其周围DWI信号特征为主。  相似文献   

18.
西宁地区老年期血管性痴呆的MRI诊断与临床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老年期血管性痴呆的核磁共振(MRI)诊断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通过Hackinski缺血计分及头颅CT检查区分血管性痴呆(VD)及阿尔采默氏痴呆(AD),并对多部位梗塞灶的VD患者行MRI检查。对颅内径线进行测量,与无认知障碍的病人对比;结果:VD患者发生多部位硬塞时,发生脑室扩大,大脑皮层萎缩的程度较无痴呆的多发性脑梗塞患者明显,差异非常显著(P<0.01);结论:脑梗塞部位、大小、范围与痴呆有密切关系。VD患者合并有多部位脑梗塞时,其脑萎缩程度明显重于无痴呆的多发性脑梗塞病人。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盐酸多奈哌齐(阿瑞斯)治疗3种不同类型老年痴呆的临床疗效.方法:对70例老年痴呆患者给予多奈哌齐(阿瑞斯)5mg,1次/日,8周为1个疗程.治疗前、后分别测定简易智能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ADL).结果:治疗后MMSE分值:老年性痴呆(AD)组明显提高(P<0.01);血管性痴呆(VD)组无明显变化(P>0.05).混合性痴呆组有提高(P<0.05).治疗后ADL分值变化:AD组下降(P<0.05),VD组和混合性痴呆组无明显下降(P>0.05).结论:盐酸多奈哌齐对AD患者及部分混合性痴呆患者认知及记忆功能改善有一定疗效,对VD患者无明显疗效.  相似文献   

20.
姚强 《医学理论与实践》2014,(12):1640-1641
目的:探讨CT影像学对于血管性痴呆患者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09年3月—2011年4月在我院治疗的86例血管性痴呆(VD)患者作为VD组,同时选择85例非痴呆卒中患者作为对照组,所有患者均进行CT检查及认知功能评价,对两组患者认知功能及CT表现进行比较。结果:VD组患者的MMSE评分为22.4±1.6,对照组患者的MMSE评分为26.8±1.9,VD组患者的MMSE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头部CT结果显示患者脑组织出现低密度的梗死病灶或高密度的出血病灶。两组患者病灶部位、病灶大小及脑萎缩发生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CT检查对血管性痴呆患者具有很好的临床诊断价值,可清晰反映患者的病情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