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观察耳穴揿针联合艾灸俞募配穴治疗中风后尿失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6年3月~2017年6月我院住院治疗的中风后尿失禁患者7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病例对照原则分为实验组35例和对照组35例。对照组予中风后尿失禁的常规康复治疗,如盆底肌锻炼、排尿意识训练、饮水计划及情志护理等;实验组在此基础上采用方便揿针耳穴埋针,同时用多功能艾灸仪艾灸俞募配穴。观察记录两组患者膀胱功能各项指标的变化情况,以及自主排尿次数、残余尿量、尿急症状缓解情况的差异。结果实验组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97.1%,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者治疗后的逼尿肌压力、膀胱容量、残余尿量较对照组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治疗后自主排尿出现时间、24 h漏尿次数、尿急活动时间较对照组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耳穴揿针联合艾灸俞募配穴对中风后尿失禁的治疗干预,能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缩短住院时间,减少医疗费用,减轻患者家庭及社会的负担,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中风后尿失禁患者给予优化的综合康复进行治疗,探讨中风后尿失禁综合康复治疗的优化方案。方法:120例中风后尿失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给予优化的综合康复治疗方案,包括温针、穴位注射、功能性电刺激、膀胱训练、盆底肌肉训练等;对照组给予营养神经、活血化瘀、改善循环等药物。两组患者在治疗后1个月进行疗效评估,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治疗组治疗后膀胱容量为(405.67±33.28)m L、最大排尿量为(284.39±27.18)m L,对照组膀胱容量为(392.21±39.45)m L、最大排尿量为(274.16±29.19)m 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尿失禁程度均轻于治疗前尿失禁程度,治疗后治疗组尿失禁程度轻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生存质量量表得分为(88.76±6.12)分,对照组为(86.49±6.18)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96.67%vs 86.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中风后尿失禁患者给予优化的综合康复方案进行治疗,可以有效改善患者膀胱功能,减轻尿失禁程度,提高治疗有效率,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3.
针灸任督脉治疗中风后尿失禁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探讨针灸任脉、督脉治疗中风后尿失禁的疗效。[方法]将61例脑卒中(包括脑梗死、脑出血)恢复期尿失禁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使用针灸任脉、督脉治疗,对照组使用常规针刺治疗。实际完成观察56例,其中治疗组29例,对照组27例。平均每周治疗5次,连续治疗3周观察疗效。[结果]针灸任督脉组在改善患者日平均排尿次数、护理者夜间平均被唤起次数等排尿障碍症状方面,以及改善尿失禁等级方面均优于对照组。[结论]针灸任脉、督脉疗法是治疗中风后排尿功能障碍的有效疗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电针治疗不完全性脊髓损伤神经源性膀胱的疗效。方法将43例脊髓损伤性神经源性膀胱患者按照入院顺序随机分为治疗组(23例)和对照组(2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膀胱训练4周,治疗组患者加用电针治疗。治疗前后观察两组24h排尿次数、每次尿量、每周尿失禁次数、膀胱容量和残余尿量的变化。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24h排尿次数、每周尿失禁次数、残余尿量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1),膀胱容量和每次尿量显著增加(P0.01);治疗组在降低膀胱残余尿量和升高膀胱容量方面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电针结合膀胱训练可明显改善脊髓损伤性神经源性膀胱患者的膀胱功能。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针刺配合艾灸治疗中风后尿失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8年1月我院住院治疗的90例中风后尿失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5例,两组均进行针刺取穴,观察组同时联合艾灸治疗,治疗2个疗程结束后,对两组的临床疗效及膀胱最大容量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治愈率、总有效率分别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膀胱最大容量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膀胱最大容量较治疗前明显提高(P0.01),且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两组患者治疗前生活质量各项评分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各项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针刺配合艾灸治疗中风后尿失禁疗效确切,有利于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对提高临床疗效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温针灸治疗中风后排尿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单盲对照法将我院中风病科住院并排尿障碍患者60例按治疗先后编号,单号入实验组,双号入对照组,每组30例,实验组应用温针灸治疗,对照组仅单纯针灸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残余尿量、每次排尿尿量、首次排尿时间、每次排尿时间、排尿困难程度、腹部症状、膀胱充盈度以及治疗效果、起效时间等。结果两组治疗前各临床症状积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实验组除首次排尿时间、每次排尿时间积分外,残余尿量、每次排尿尿量、排尿困难程度、腹部症状及膀胱充盈度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的总有效率96.7%明显高于对照组70.0%(P0.05)。实验组治疗平均起效时间(10.42±2.15)d明显短于对照组(16.03±2.77)d(P0.05)。结论中风后排尿障碍应用温针灸治疗的可行性高,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盆底磁治疗中风后尿失禁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22年9月至2023年6月就诊于石家庄市中医院康复科80例中风后尿失禁患者为观察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40例)与对照组(40例)。对照组予针刺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盆底磁治疗。两组均为每日1次,治疗2周。比较两组治疗前后24 h排尿日记、尿失禁生活质量问卷(I-QOL)评分、尿失禁问卷简表(ICI-Q-SF)评分和尿动力学指标及治疗疗效。结果 观察组脱落2例,对照组脱落1例。治疗后,两组24 h排尿次数、尿失禁次数、ICI-Q-SF评分和残余尿量均较治疗前减少,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I-QOL评分和最大膀胱容量均较治疗前增加,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刺联合盆底磁治疗中风后尿失禁的效果优于针刺治疗,可明显改善患者膀胱功能,降低尿失禁发生次数,提升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针灸配合中药熏洗治疗髌腱腱病的疗效.方法 39例髌腱腱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其中治疗组20例,采用针灸配合中药熏洗治疗,对照组19例予超短波治疗,比较两种治法的疗效.结果 治疗组痊愈率为65.0%,总显效率为90.0%;对照组痊愈率为21.1%,总显效率为52.6%;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针灸配合中药熏洗治疗髌腱腱病疗效确切、优于单纯超短波治疗.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耳穴按压配合体针治疗酒精成瘾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至2016年于本院接受治疗的180例酒精成瘾患者,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90例患者。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研究组患者给予耳穴按压配合体针疗法,对比两组患者的的临床疗效。结果:研究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0.00%,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为33.33%,研究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的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上所述,耳穴按压配合体针疗法用于酒精成瘾患者的治疗,可以预防及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康复,缩短患者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10.
耳穴压籽联合神阙穴药敷法治疗神经源性膀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耳穴压籽联合神阙穴药敷疗法治疗神经源性膀胱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符合纳入标准的60例神经源性膀胱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国际神经源性膀胱障碍的间歇导尿法治疗,治疗组在采用间歇导尿治疗基础上加用耳穴压籽联合神阙穴药敷疗法,观察2组治疗前后尿流动力学指标RU、MBC的变化、尿中白细胞数的变化和膀胱功能平衡状态的变化,评定其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4周,2组尿中白细胞数均较治疗前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RU减少、MBC增加,治疗前后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 耳穴压籽联合神阙穴药敷疗法治疗脊髓损伤后膀胱功能障碍,能降低泌尿系感染概率,减少残余尿量,增加膀胱容量,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双耳耳穴揿针疗法联合盆底肌功能训练对前列腺电切术后并发尿失禁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3月-2020年2月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金华医院泌尿外科接受TURP且术后并发有尿失禁的BPH患者8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常规术后盆底肌功能训练,观察组术后采用双耳耳穴揿针疗法联合盆底肌功能训练,干预疗程1个月。对比两组患者的术后漏尿次数、临床疗效及生活质量。结果:两组患者的临床有效率比较,观察组患者的有效率(92.5%)高于对照组(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尿失禁治疗1个月的漏尿次数对照组明显多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I-QOL值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耳耳穴揿针疗法联合盆底肌功能训练对前列腺增生电切术后尿失禁的疗效确切,且使用安全,操作简便,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针刺四神聪联合肾俞、会阳电针治疗中风后尿失禁临床疗效。方法:62例中风后尿失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1例。治疗组采用针刺四神聪,肾俞会阳电针。对照组采用:针刺中极、气海、肾俞、膀胱俞、三阴交。结果:采用SPSS 17.0录入数据并进行统计分析,等级资料的比较采用Ridit分析。治疗组Ridit值的95%可信区间(0.5061,0.7135)不包括0.5,P0.05,该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刺四神聪联合肾俞、会阳电针治疗治疗中风后尿失禁症状改善明显,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温针灸结合膀胱功能训练对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的治疗效果。[方法]将90例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温针结合膀胱功能训练组(以下简称综合治疗组)30例、温针组30例、膀胱功能训练组30例,膀胱功能训练组给予膀胱功能训练,温针组采用温针针刺俞募穴(肾俞、膀胱俞、关元、中极),综合治疗组综合应用温针组、膀胱功能训练组的治疗方法。1次/d,30d为1疗程,3个疗程后观察患者膀胱容量、膀胱压力、残余尿量及与排尿障碍有关的生活质量评分。[结果]经治疗后,三组患者的膀胱容量、膀胱压力、残余尿量及与生活质量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且综合治疗组的疗效优于温针组与膀胱功能训练组,温针组疗效优于膀胱功能训练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温针俞募穴结合膀胱功能训练对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治疗作用显著,是治疗神经源性膀胱的有效方案之一。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用针灸综合耳穴按压,捏脊、穴位贴敷疗法治疗小儿遗尿的疗效.方法 将50例遗尿患儿分为综合治疗组(25例)和对照组(25例),综合治疗组采用针刺加艾灸、耳穴按压、捏脊的综合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的针刺治疗.比较两组的疗效.结果 综合治疗组治愈率为88%,有效率为100%;对照组治愈率为72%,有效率为92%.结论 针灸综合耳穴按压、捏脊、穴位贴敷的治疗方法对小儿遗尿的治疗有更高的治疗效果,值得临床的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5.
鸦杏鹏  刘云松  张龙泳  周道平  胡瑞 《医学综述》2011,17(20):3183-3184
目的观察托特罗定联合宁泌泰治疗女性膀胱过度活动症(OAB)的临床疗效,探讨提高女性OAB疗效的治疗方法。方法选择确诊为女性OAB患者9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托特罗定治疗,观察组采用托特罗定联合宁泌泰治疗。治疗6周后比较两组患者平均24 h排尿次数、平均24 h尿失禁次数、初始尿意容量、最大膀胱压容量及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在24 h排尿次数、平均24 h尿失禁次数、初始尿意容量、最大膀胱压容量等方面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药物治疗女性OAB时选择托特罗定联合宁泌泰治疗,可显著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研究针灸联合金匮肾气丸对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尿潴留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9年10月接受治疗的110例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尿潴留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55例,两组患者均进行间歇导尿方法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针灸方法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金匮肾气丸,记录治疗前后患者膀胱压力容量、膀胱最大容量和膀胱残余尿量,采用生活质量指数评价患者生活质量,并记录治疗疗效。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膀胱压力容量、膀胱最大容量和膀胱残余尿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治疗后,两组患者膀胱残余尿量、膀胱最大容量均降低,膀胱压力均增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且治疗组患者膀胱最大容量、膀胱残余尿量均小于对照组,膀胱压力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前两组患者生活质量指数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治疗后两组患者生活质量指数得分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且治疗组患者治疗后生活质量指数得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组患者总有效率92. 73%,高于对照组的67. 2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针灸联合金匮肾气丸能够降低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尿潴留患者残余尿量、膀胱最大容量,增大膀胱压力,提高治疗效果,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体针热补法结合耳穴疗法治疗颈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急诊、我科门诊及病区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69例,利用随机化的方法,把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两组,治疗组接受体针热补法结合耳穴疗法治疗,对照组仅接受体针热补法治疗,两组每周均治疗5次,连续治疗3周,共治疗15次,根据椎动脉型颈椎病功能评定量表,观察治疗前后量表评分情况及治疗后疗效比较,并且比较半年后复发率情况。结果:治疗结束时,治疗组的总体疗效优于对照组,两组治疗前后量表评分比较,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总有效率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治疗组与对照组复发率的差异亦具有统计学意义,提示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体针热补法结合耳穴疗法治疗颈性眩晕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体针热补法结合耳穴疗法的疗效优于单纯体针热补法组。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子午流注针刺联合耳穴压丸治疗中风后气虚便秘的临床效果。方法 60例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均用耳穴压丸治疗,实验组联合子午流注针刺治疗。结果总有效率实验组93.3%、对照组66.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中医症状积分较治疗前均有所改善,且实验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首次排便时间、每次排便时间与排便间隔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子午流注针刺联合耳穴压丸针灸治疗中风后气虚便秘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19.
苑庆皊 《河北医学》2005,11(5):456-457
目的:总结观察不同针刺治疗方法对中风偏瘫的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自2000年1月至2004年1月期间,对住院的80例中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观察组,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采用头皮针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的体针治疗,按照1995年中华医学会第四次全国脑血管病学术会议《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对两组的疗效进行总结观察。结果:治疗组基本痊愈18例,占45%;显效12例,占30%;好转8例,占20%。总有效率为95%;对照组基本痊愈12例,占30%,显效10例,占25%;好转12例,占30%。总有效率为85%。两组临床疗效统计学分析,两组相比临床总有效率有显著差异,P<0.05。两组之间基本痊愈率统计学分析,差异非常显著,P<0.01。结论:头皮针疗法和体针疗法对治疗中风偏瘫均有效,但头皮针治疗效果更为显著,建议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体针热补法结合耳穴疗法治疗颈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急诊、我科门诊及病区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69例,利用随机化的方法,把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两组,治疗组接受体针热补法结合耳穴疗法治疗,对照组仅接受体针热补法治疗,两组每周均治疗5次,连续治疗3周,共治疗15次,根据椎动脉型颈椎病功能评定量表,观察治疗前后量表评分情况及治疗后疗效比较,并且比较半年后复发率情况。结果:治疗结束时,治疗组的总体疗效优于对照组,两组治疗前后量表评分比较,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O.05),两组总有效率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O.05),并且治疗组与对照组复发率的差异亦具有统计学意义,提示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体针热补法结合耳穴疗法治疗颈性眩晕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体针热补法结合耳穴疗法的疗效优于单纯体针热补法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