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调查分析本地区婴幼儿接种乙肝疫苗的效果。方法:对本地区43家托幼机构的526名婴幼儿接种乙肝疫苗的情况进行回顾性研究。调查这526名婴幼儿执行乙肝疫苗免疫计划的情况,并检测其乙肝五项定量,比较其乙肝表面抗体阳性率。结果:所有婴幼儿均完成了乙肝免疫计划,其中1~2岁婴幼儿的乙肝表面抗体阳性率为81.90%;2~4岁婴幼儿的乙肝表面抗体阳性率为68.05%;4~6岁幼儿的乙肝表面抗体阳性率72.29%。这526名婴幼儿乙肝表面抗体的平均阳性率为71.48%。其中2~4岁婴幼儿的乙肝表面抗体阳性率明显低于526名婴幼儿乙肝表面抗体的平均阳性率,二者相比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婴幼儿出生后,应及时为其接种乙肝疫苗,并定期检查其乙肝表面抗体的含量,当其乙肝表面抗原含量HBsAg>10 IU/L时,应复种乙肝疫苗,保持其抗体的持续性。  相似文献   

2.
宋亚飞  魏莉延 《当代医学》2016,(27):147-148
目的:分析应用乙肝免疫球蛋白联合乙肝疫苗免疫阻断乙肝母婴传播的效果。方法选取90例HBsAg阳性孕妇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于胎儿出生后接种乙肝基因疫苗。观察组在孕妇28周开始予以宫内阻断,临产时进行抽血复查患者HBVM,接着胎儿出生后肌肉注射200IU乙肝免疫球蛋白,同时于新生儿接种20μg的乙肝基因免疫。观察和比较2组新生儿出生和1周岁时HBVM情况。结果观察组胎儿出生时HBsAg(乙型肝炎表面抗体)阳性率9例(20.0%)和HBV-DNA阳性率5例(11.1%)明显低于对照组27例(60.0%)、16例(35.6%),HBsAb阳性率25例(55.56%)明显高于对照组4例(8.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婴儿1周岁时,HBsAg阳性率1例(2.2%)明显低于对照组8例(17.8%),HBsAb阳性率42例(93.3%)明显高于对照组34例(75.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应用乙肝免疫球蛋白和乙肝疫苗免疫阻断乙肝母婴传播,可获得显著且良好的效果,值得应用以及推广。  相似文献   

3.
沈阳市于洪区1~5岁儿童HBsAg和抗-HBs调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了解于洪区1~5岁儿童乙肝表面抗原和乙肝表面抗体情况。方法用酶联免疫(ELISA)进行检测。结果1~5岁儿童HBsAg阳性率为0.50%,接种疫苗1年的幼儿抗-HBs阳性率为80.36%,以后随接种年数的增长抗-HBs阳性率下降趋势明显。在抗-HBs阳性的儿童中有28.93%的儿童阳转率处于微弱阳性状况。结论应根据抗-HBs检测结果,及时给予乙肝疫苗补种和加强。  相似文献   

4.
目的:应用乙肝疫苗和乙肝特异性免疫球蛋白(简称乙肝特免)阻断乙肝母婴传播,比较不同方法阻断效果,探索较好的乙肝母婴阻断方式.方法:本研究采取流行病学实验方法.在孕妇中筛选乙肝病毒感染者,将乙肝病毒感染母亲所生婴儿随机分组,一组(A 组)在婴儿出生后使用乙肝疫苗和乙肝特免,另一组(B 组)婴儿出生后只使用乙肝疫苗,不使用乙肝特免.两组婴儿出生后都按照国家免疫程序接种乙肝疫苗.两组婴儿在1岁和2岁时分别检测乙肝相关标志物,判定乙肝病毒感染情况.在3岁时采集2岁HBsAg 阳性者的血清进一步做乙肝标志物和HBVDNA 监测.结果:128 名婴儿完成了实验,1 岁时检测HBsAg 和HBsAb,阳性率分别为24.2% 和97.66%,2 岁阳性率分别为5.3% 和97.66%,3 岁时确定了4例乙肝病毒感染者,其中,A 组(接种疫苗加乙肝特免组)1 例,感染率为1.75%(1/57),B 组(单纯接种疫苗者感染)3 例,感染率为4.23%(3/71).A组感染率低于B组.保护率为58.48%,绝对危险度降低25%.结论:乙肝特免和乙肝疫苗联合使用能提高乙肝母婴传播的阻断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于洪区1~5岁儿童乙肝表面抗原(HBsAg)和乙肝表面抗体(HBs)水平.方法用酶联免疫(ELISA)进行检测.结果1~5岁儿童HBsAg阳性率为0.50%,接种疫苗1年的幼儿抗-HBs阳性率为80.36%,随接种年数的增长抗-HBs阳性率下降趋势明显.在抗-HBs阳性的儿童中有28.93%的儿童的阳转率处于微弱阳性状况.结论应根据抗-HBs检测结果,及时给予乙肝疫苗补种和加强.  相似文献   

6.
目的 了解邹城市6824人接种乙肝疫苗后的免疫水平,为制定更完整有效的免疫策略,进一步做好乙肝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以个人自愿为原则,监测乙肝表面抗原和抗体后进行3针次乙肝疫苗免疫接种,并于接种完成一个月后进行乙肝表面抗原和抗体的测定.结果 按免疫接种程序和接种技术操作规程及时接种乙肝疫苗6824人,乙肝表面抗体阳性率为81.62%.结论 按目前乙肝疫苗免疫接种程序,预防接种后,抗体的阳转率随年龄的增加而降低.  相似文献   

7.
目的 了解邹城市6824人接种乙肝疫苗后的免疫水平,为制定更完整有效的免疫策略,进一步做好乙肝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以个人自愿为原则,监测乙肝表面抗原和抗体后进行3针次乙肝疫苗免疫接种,并于接种完成一个月后进行乙肝表面抗原和抗体的测定.结果 按免疫接种程序和接种技术操作规程及时接种乙肝疫苗6824人,乙肝表面抗体阳性率为81.62%.结论 按目前乙肝疫苗免疫接种程序,预防接种后,抗体的阳转率随年龄的增加而降低.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乙肝疫苗接种有效率,为进一步提高预防和控制HBV感染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2012-2015年出生儿童,以接种证为依据,完成乙肝疫苗全程免疫,采集血样,用ELISA法检测抗-HBs。结果城镇儿童乙肝表面抗体阳性率为76.41%,农村儿童乙肝表面抗体阳性率为63.40%;2012-2013年出生儿童乙肝表面抗体阳性率为56.71%,2014-2015年出生儿童乙肝表面抗体阳性率为81.19%;汉族儿童乙肝表面抗体阳性率为73.05%;少数民族儿童乙肝表面抗体阳性率为63.78%。结论接种疫苗是预防乙肝的一种有效方式,随着时间的过去,乙肝疫苗在个体内产生的抗体水平有所下降,所以,进一步加强新生儿及学龄前儿童乙肝疫苗规范接种、复种工作是预防和控制HBV感染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于洪区1-5岁儿童乙肝表面抗原(HBsAg)和乙肝表面抗体(HBs)水平。方法:用酶联免疫(ELISA)进行检测。结果:1—5岁儿童HBsAg阳性率为0.50%,接种疫苗1年的幼儿抗-HBs阳性率为80.36%,随接种年数的增长抗-HBs阳性率下降趋势明显。在抗-HBs阳性的儿童中有28.93%的儿童的阳转率处于微弱阳性状况。结论:应根据抗-HBs检测结果,及时给予乙肝疫苗补种和加强。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儿童乙型肝炎疫苗预防接种的效果.方法随机抽取2008年1月至2011年1月期间于我中心接种乙型肝炎疫苗的180例学龄前儿童,1岁内儿童84例,2岁内儿童58例,3岁内儿童38例,对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体进行检测调查.结果1岁内婴幼儿乙肝表面抗体阳性率为84.5%,2岁内儿童乙肝表面抗体阳性率为44.8%,3岁内儿童乙肝表面抗体阳性率为39.5%.1岁组和2、3岁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婴幼儿2岁左右应检测血清乙型病毒肝炎表面抗体,若为阴性,应及时接种.  相似文献   

11.
我国研制的乙型肝炎基因重组疫苗近期免疫效果观察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Liu H  Ma J  Meng Z  Zhang Y  Han C  Zhang Y  Zhao H  Liu Y  Xing Z  Chen J  Jia Z  Xia G  Cao H  Liu C  Li Z 《中华医学杂志》2002,82(1):43-46
目的 考察新生儿接种国产乙型肝炎(乙肝)中仓鼠卵巢细胞(CHO)表达的基因重组疫苗的近期免疫效果。方法 1997年1月1日至1999年8月31日,在河北省正定县选择7个乡,对2969名新生儿按现生后24h及1、6个月免疫程序接种3剂乙肝CHO疫苗,每剂10μg。每季度对新生儿的乙肝疫苗接种情况进行调查核实。2000年4月对完成全程免疫的观察对象采集血清,检测HBsAg、抗-HBs和抗-HBc三项乙肝病毒标志。结果 新生儿乙肝疫苗全程接种率为93.74%(2783/2969),第1剂在出生24h内接种的及时接种率为95.42%(2833/2969)。2000年4月采血率为68.4%(1906/2783)。新生儿乙肝CHO疫苗全程免疫后第1年内抗-HBs阳性率[样本值/阴性对照值(S/N)≥2.1]为98.25%,有效抗-HBs阳性率(S/N≥10.0)为94.26%,抗体几何平均滴度(GMT)为77.64;其后抗体水平随时间延长逐渐降低,第3年时抗-HBs阳性率为92.31%,有效抗-HBs阳转率为68.96%,GMT为22.86,3年中HBsAg阳性率均小于1%,抗-HBc阳性率和HBV感染率在1%-3%之间,未见随年限延长而增加的趋势。结论 国产乙肝CHO疫苗的免疫原性和近期保护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非新生儿期接种乙肝疫苗儿童的远期效果。方法:上述对象(非新生儿组)在12岁时全程接种乙肝疫苗(10μg/支),同龄的对照组(新生儿组)0岁起全程接种乙肝疫苗(10μg/支)。18岁时两组对象静脉采血,检测HBsAg、抗-HBs、抗-HBc和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结果:非新生儿组与新生儿组相比:前者HBsAg(8.0%)、抗-HBs(62.3%)和抗-HBc(23.1%)阳性率显著高于后者HBsAg(2.0%)、抗-HBs(37.2%)和抗-HBc(4.5%)(P<0.001)。HBsAg阳性者中抗-HBc阳性率前者为100%,后者71.4%,P=0.035;抗-HBs阳性者中的抗-HBc阳性率前者为19.7%,后者6.0%,P=0.000。ALT异常率:前者(5.4%)和后者(6.4%)无显著差异(P=0.575)。将HB-sAg分为阳性者和HBsAg阴性者且进行组内比较时,两组HBsAg阴性者的ALT异常率(前者5.1%,后者6.4%)均显著高于HBsAg阳性者(前者0.6%,后者0.0%)(P=0.000)。结论:非新生儿期接种乙肝疫苗儿童在远期(18岁)仍具有较高抗-HBs阳性率,对HBV感染具有一定保护性;但HBV的感染标志HBsAg和抗-HBc高于新生儿期接种儿童。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评价中小学生大规模乙型肝炎疫苗接种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来实行乙型肝炎疫苗计划免疫管理的6-18岁中小学生1829名,采用血清流行病学方法观测大规模酵母重组乙型肝炎疫苗接种效果。结果 对HBsAg、抗-HBs和抗-HBc全阴性者,接种疫苗1年后,抗-HBs阳性率为70.55%,HBsAg和抗-HBc阳性率分别为0.56%和1.96%;该人群接种前HBVM阳性率为63.31%,接种后为85.51%,抗-HBs阳性率显著增高,且以6-12岁低年龄组人群更明显,而HBsAg和抗-HBc阳性率在接种后1年无明显变化。结论 酵母重组乙型肝炎疫苗大规模接种后,在中小学生中形成了乙型肝炎高保护性、低感染状态。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对从化市学龄前儿童乙型肝炎疫苗免疫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为我市制订乙型肝炎免疫策略提供参考数据。方法:通过对从化市1995~2005年学龄前儿童进行乙型肝炎感染的血清学检测,分析从化市学龄前儿童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携带率,结合对从化市学龄前儿童乙型肝炎疫苗接种率等资料进行对比分析,并将当年该市农村学龄前幼儿HBsAg携带率进行比较,用以对从化市学龄前儿童乙型肝炎疫苗免疫效果进行回顾性评价。结果:随着乙型肝炎疫苗免疫接种率的逐年上升,从化市学龄前儿童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携带率则逐年下降,学龄前儿童HBsAg携带率由1995年的15.8%下降到2005年的4.5%(P〈0.05)。乙型肝炎保护性抗体(抗-HBs)则逐年上升,由1995年的39.9%升高到2005年的71.3%(P〈0.05)。同一时期内,城区学龄前儿童HBsAg携带率较农村儿童HBsAg携带率明显降低(P〈0.05)。结论:对学龄前儿童进行有组织有计划的乙型肝炎疫苗免疫接种,能够有效地降低学龄前儿童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携带率;城区儿童乙型肝炎疫苗免疫接种率及接种效果均高于农村儿童。加强对乙肝易感人群的有计划的免疫,是降低乙肝感染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5.
国产乙型肝炎血源疫苗免疫保护持久性及加强免疫△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确定国产乙肝血源疫苗低剂量免疫保护持久性及何时需要加强免疫。方法采用放射免疫(RIA)法测定新生儿计划免疫7年后的血清学效果和加免实验的抗体反应。结果1018名乙肝免疫儿童的保护性抗体阳性率从免后1~2年的75.0%下降为第7年的48.2%,而HBsAg和抗-HBc阳性率却均始终处于低水平。144名免后6~7年且HBsAg和抗-HBc均阴性儿童,加免前抗-HBsGMT为10.4mIU/ml,抗-HBs阳性率54.9%;加免后1个月和1年,抗-HBsGMT分别为190.6和25.3mIU/ml,而抗-HBs阳性率则分别为89.6%和75.5%。加免后1个月抗-HBsGMT和阳性率均显著高于加免前的水平(P<0.01)。但加免后1年时抗-HBsGMT又接近加免前水平,而阳性率仍显著高于加免前。65名加免前抗-HBs阴性儿童,加免后1个月有40名儿童抗-HBs≥100mIU/ml,提示乙肝疫苗免后抗体阴转者可能仍保持免疫记忆。结论国产乙肝血源疫苗低剂量免疫有很好的免疫保护持久性,初免后7年不必加强免疫。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乙肝疫苗对新生儿的免疫效果。方法对51例HBsAg阳性孕妇所生子女进行该疫苗预防接种,注射后的不同时期抽血检查HBsAg,抗-HBs的滴度,设45例对照,未注射疫苗。结果抗-HBs阳性率为82.4%~90.2%,有效保护率为74.5%~90.2%,HBsAg阳性率为1.96%~9.81%。结论乙肝疫苗对母亲HBsAg阳性的新生儿具有良好的免疫效果。  相似文献   

17.
对广州地区正常人群17300多例调查发现HBsAg阳性(RIA)率高达15.5%,抗-HBs阳性率(RIA)达40.0%。对486例易感者应用乙型肝炎疫苗后的免疫应答进行了观察,认为在推广乙型肝炎疫苗免疫预防时,对接种对象需要进行血清学筛查,检查项目应包括HBsAg、抗-HBs以及抗-HBc,可以减少盲目性,以最低花费获取较大效益。HBV感染中母婴传播固然重要,但少年儿童中的水平传播不能低估。乙型肝炎疫苗接种重点不应只限于新生儿,7岁以下的儿童亦应列为重点对象。使用不同批号、不同厂家生产的国产疫苗,无论0、1、6月或0、1、2月法,每次10μg皮下注射,均有良好免疫应答,抗-HBs阳转率可达90%左右。  相似文献   

18.
本研究采用随机、双盲、有安慰剂对照的实验设计,对国产血源性乙肝疫苗的安全性、免疫原性和有效性进行了现场效果评价。1年的效果评价表明,所用国产血源性乙肝疫苗的抗-HBs应答率为93.1%,对HBV感染的保护效率为93.4%,对HBsAg阳性的保护率为100%。长期效果观察发现,疫苗接种后4年保护率,单项低水平抗-HBs(S/N:2.1~10)组为81.9%,HBV标志全阴性组为73.5%。单项低水平抗-HBs阳性者与血清中HBV标志全阴性者一样,对HBV感染是易感者,而非免疫者,对接种乙肝疫苗也能获得一定效果。采用减量疫苗接种和减量加强接种与大剂量疫苗接种的近期免疫学效果相同;长期效果观察发现,减量和常规剂量接种虽可产生相同的免疫学效果,但从保护效价和有效比率来看,减量接种的长期流行病学效果则不如常规剂量接种显著。对无应答和弱应答者复种1针疫苗后,具有良好的抗体应答,但较缓慢,且抗体持续性也较差;复种前抗体滴度越低,复种后抗体上升的幅度越大,效果越明显;初种应答好者,对复种应答也好;复种前抗-HBs滴度(S/N值)≥50者,复种后不能诱导产生更高水平的抗体。  相似文献   

19.
The efficacy of a heat inactivated hepatitis B virus vaccine, containing 3 micrograms hepatitis B surface antigen (HBsAg), was studied in a high risk group of 800 susceptible homosexual men by a randomised placebo controlled double blind trial. At the trial end point (21.5 months), 17 hepatitis B virus infections had occurred in vaccinated subjects (attack rate 4.8%) and 56 in subjects receiving a placebo (attack rate 23.8%). This reduction in the incidence of hepatitis B virus infections in vaccinated subjects was highly significant (p less than 0.0001). Two months after the first injection 72.3% of the vaccinated subjects had formed antibodies against hepatitis B surface antigen, and this percentage increased to 89% at four months. Maximum anti-HBs titres were reached five months after the first vaccination, the geometric mean titre being 107.6 mIU. Even vaccinated subjects with a low antibody response (greater than or equal to 1 and less than 10 mIU) were found to be protected from HBsAg-positive infections. The vaccine had no serious side effects.  相似文献   

20.
Although the efficacy of hepatitis B vaccine is well documented, the duration of immunity of healthy infants after vaccination is unknown. 99 infants born to hepatitis B surface antigen (HBsAg)-carrier mothers were studied and found to have positive anti-HBs (titer: greater than or equal to 10 mIU/mL) after a first injection of vaccine at the ages of 1 to 6 years. The infant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four groups of recipients treated with the vaccine of the National Institute of Allergy and Infectious Diseases (NIAID), U.S.A. or that of the Beijing Biological Products Research Institute (BBPRI), BBPRI vaccine in combination with hepatitis B immune globulin (HBIG) and placebo.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protective efficacy dropped considerably after 5 years with NIAID vaccine, after 3 years with BBPRI vaccine and after 4 years with BBPRI vaccine plus HBIG. This suggests that a booster injection is needed 5 years after the first injection of NIAID vaccine, 3 years after BBPRI vaccine, and 4 years after BBPRI vaccine plus HBI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