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4 毫秒
1.
目的:观察痛风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使用奥美拉唑联合丙氨酰谷氨酰胺治疗后血尿酸改变及痛风急性发作情况,探讨痛风发作的可能原因及发生机制,为临床合理安全用药提供依据。方法:选择痛风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40例作为观察组,以同期住院既往无痛风的高尿酸血症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40例为对照组,分别收集两组患者奥美拉唑和丙氨酰谷氨酰胺治疗前后尿pH值、血尿酸、痛风发作情况。结果:治疗期间观察组40例均出现痛风急性发作,发作时间0.3~8.0d,平均(3.5±1.86)d,表现为发热、关节不同程度红肿、疼痛及功能活动障碍,对照组均未出现上述临床症状。观察组血尿酸治疗前(509.57±95.3)mmol/L,治疗后(569.43±97.7)mmol/L;尿pH值治疗前4.98±0.75,治疗后5.47±0.42;对照组血尿酸治疗前(477.37±108.3)mmol/L,治疗后(517.32±98.4)mmol/L;尿pH值治疗前5.13±0.12,治疗后5.36±0.55。观察组及对照组治疗后血尿酸水平及尿液pH值均较治疗前增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尿酸水平高于对照组治疗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尿pH值均轻度上升,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可能由于奥美拉唑对肾小管H+-K+-ATP酶产生抑制作用,使肾小管酸碱平衡紊乱,导致尿酸排泄减少,丙氨酰谷氨酰胺的分解产物谷氨酰胺参与尿酸的形成,最终导致血尿酸进一步升高,引起痛风患者急性关节炎发作,但详细机制需要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止血方法.方法将2009年3月~2011年3月收治的120例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平均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试验组给予内科综合治疗,对照组则进行一般的内科保守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止血效果.结果通过病例对照研究,试验组治疗成功率为95.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3.3%;试验组平均住院天数为(8.4±3.5)d,明显少于对照组的(10.4±4.9)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内科综合治疗特别是内镜止血,对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非布司他与别嘌醇治疗痛风伴高尿酸血症的疗效对比。方法选择80例患者进行研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别嘌醇治疗,观察组利用非布司他进行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治疗后的血尿酸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数据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同时急性痛风发作率也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痛风伴高尿酸血症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采用非布司他药物的治疗效果要高于别嘌醇,可以有效降低患者体内血尿酸水平,降低急性痛风发作率,保证患者健康。  相似文献   

4.
目的采用多学科联合治疗对痛风患者进行管理,并予以临床观察。方法选取我院门诊就诊的72例痛风患者,予以抛硬币正反面方法,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36例予以多学科联合治疗;对照组36例常规治疗,观察治疗后4周、8周、12周、24周血尿酸控制情况、自我控制能力、1年内急性关节炎发作次数。结果观察组血尿酸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自我控制能力优于对照组。1年内急性关节炎发作次数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多学科联合治疗对痛风患者进行管理能有效降低血尿酸水平,提高对痛风的认识及自我控制的能力,减少痛风性关节炎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内镜止血治疗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0月至2015年10月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共2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给予对照组常规治疗。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观察组内镜止血治疗。观察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2%、止血时间为(2.01±0.98)d、输血量为(415.35±89.47)ml及住院时间为(6.85±1.26)d,均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有差异(P0.05)。结论内镜技术用于治疗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能够提升临床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6.
回顾性分析186例上消化道出血期间痛风急性发作患者临床资料,男女之比为1.7∶1,吸烟、饮酒者占66.1%(123/186),有基础疾病的占62.4%(116/186),所有患者均有关节红肿痛及血尿酸升高。接受胃镜检查166例,行胃镜下治疗88例。痛风急性发作时治疗上加用塞来昔布及地塞米松可控制痛风症状,未诱发或加重消化道出血。提示消化道出血期间痛风急性发作时使用选择性环氧合酶-2抑制剂及激素在一定程度上是相对安全的。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析急性非食管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老年患者的临床表现特点。方法:选取本院2014-2016年收治的年龄在60岁以上且确诊急性非食管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100例设为观察组,另设本院同期收治年龄未达到60岁的急性非食管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中青年患者100例为对照组。通过对所有患者临床数据回顾性分析,归纳此类疾病老年患者的临床特点。结果:所有患者均接受临床对症干预措施,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67.0%,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7.0%,输入数据用统计学软件处理提示有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输血量、止血时间、最低血红蛋白、最低红细胞比积、最高血尿素氮等指标和对照组统计学比较均提示有意义(P0.05)。结论:相对于其他年龄阶段的急性非食管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此类疾病老年患者病情相对更重,采取治疗干预后依然难以取得满意的治疗效果,需要较大的输血量,不易控制出血,对此类患者应高度重视,密切监测身体指标,确保疗效和预后。  相似文献   

8.
急诊内镜治疗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刚 《中国医药导刊》2012,14(7):1114-1115
目的:探讨急诊内镜在急诊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46例,观察组23例实施急诊内镜检查治疗,对照组23例行择期内镜检查治疗,比较两组上消化道出血病因检出率及输血治疗率、内镜止血成功率、再出血发生率、住院时间等情况。结果:主要病因为消化性溃疡,23.91%(11/46),其次是急性胃黏膜病变21.74%(10/46),两组急性胃黏膜病变检出率、输血率、再出血发生率、住院时间比较,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急诊内镜能够提高上消化道出血病因的确诊率,减少输血率和再出血发生率,缩短住院时间,对于治疗方案的选择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非布司他治疗痛风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我院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60例急性发作期痛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每组30例,所有患者均保持痛风饮食及常规治疗,观察组治疗开始就予非布司他40 mg,1次/d口服;对照组在关节肿痛缓解后再予别嘌醇100 mg,3次/d,连续治疗8周,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尿酸的变化情况。结果 治疗8周后,两组患者的血尿酸水平分别较治疗前显著降低,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血尿酸水平(359.16±82.12)mmol/L,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非布司他较别嘌醇更能有效降低痛风患者的尿酸水平,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及提高疗效,且安全性较好,值得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对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开展胃镜检查时间与预后的相关性。方法 2018年4月至2019年5月,将76例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38例,采用常规胃镜检查治疗方式;观察组38例,采用早期胃镜检查治疗方式,对比两组患者各项指标以及血压情况。结果对照组患者出血停止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住院时间明显长于观察组,且失血量明显多于观察组(P0.05)。对照组患者舒张压、收缩压水平,明显低于观察组(P0.05)。结论通过对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进行早期胃镜检查治疗,取得了显著的效果,改善了患者血压水平,加快了患者疾病的康复速度,临床应用价值及临床推广极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