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吴又可《温疫论》论治疫病,提出杂气为致病因素,强调人体正气的重要性,即“正气存内,邪不可干”。疫病治疗中注重扶正,因人而异,妇孺老少,体质强弱,补法各异;因证而补,正邪交争,则攻补兼施、补泻有度,虚实夹杂,则补泻间用。提出补法禁忌,如忌投人参、白术等补益之品;重视疫病后期调补,静养胃气,强调饮食,应用下法后应顾护津液,养阴扶正。吴又可的思想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防控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
吴又可在《温疫论》中同时提出了“杂气”与“疠气”这两个概念。后世不少医家以为“杂气”、“疠气”名异而实同,相延至今,似成定论,近年出版的《温疫论评注》、《中国医学大辞典》等书亦然。笔者通过重温《温疫论》,认为吴氏所论仅在阐其异,并未言其等,所谓“名异实同”实非吴氏本意,有必要重新认识。现根据原文中有关内容,辨析如下:  相似文献   

3.
吴有性与《温疫论》吴有性,字又可,为明末清初一代治温疫病大家。著有《温疫论》一书,为世人所称,对后世治疗温疫病有着深远的影响。首先,吴氏对疫病流行的病因,提出“杂气说”。明言杂气为“天地之厉气”,“触之者即病”。病的特征是长幼之病多相类似。对疫病病因...  相似文献   

4.
吴又可,字有性,明末江苏震泽人,为我国十六世纪杰出医学家之一。他针对疫病流行的情况,引用《内经》理论,创立温疫学说。《温疫论》一书,对中医学的发展,特别是对温病学说影响极大。本文试就《温疫论》与吴氏的学术思想作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5.
湿温治疗之“三禁”乃吴鞠通所提出,吴氏在《温病条辨·上焦篇》第43条原文明确指出:“汗之则神昏耳聋,甚则目瞑不欲言,下之则洞泄,润之则病深不解”。至此,继王叔和在《脉经》提出湿温不可发汗之后,又进一步提出了湿温的“汗”、“下”、“润”之禁,自此,湿温...  相似文献   

6.
“汗法”是通过发汗、开泄腠理、逐邪外出的一种治法。《素问·生气通天论》说 :“体若燔炭 ,汗出而散” ,指高热病人可因出汗而热退病解。于是便出现了多种发汗法 :如服汤药、浴法、蒸法、熏法、烧针等 ,均可使疾病因汗出而解。《素问·玉机真藏论》说 :“今风寒客于人 ,使人毫毛毕直 ,皮肤闭而为热 ,当是之时 ,可汗而发之”。此即后世医家应用汗法的理论依据。吴又可《温疫论》云 :“疫邪留于气分 ,解以战汗”。叶天士《外感温热篇》更对“战汗透邪”的临床应用、作用机理作了明确的阐述 :“若其邪始终在气分流连者 ,可冀其战汗透邪……。…  相似文献   

7.
吴有性,字又可,是明末著名的医学家。所著《温疫论》是专论温疫病辨治的一部重要著作。吴有性在《温疫论》中,对温疫的病因、病理、感染途径、症状、治疗等各个方面,悉心研讨,探微索奥,提出了一系列的新见解,较之前人有许多重大的突破。特别是吴氏的温疫治疗观,对后世温病学家的影响尤为深远,对温病学说的发展作出了很大的贡献。本文仅就吴氏的温疫治疗观略作探讨,谬误之处,希不吝指教。  相似文献   

8.
一、温热毒邪属于戾气 现行《温病学》三版教材把“温热毒邪”作为与戾气并列的病因(四版征求意见稿与此相同),其所引起的疾病即各论中的温毒,包括大头瘟、烂喉痧两个具体病种。 在戾气之外提出“温热毒邪”既有理论失误,又有逻辑混乱。人们知道,有关这类病因,王叔和提出过时气,异气,巢元方提出过乖戾之气,吴又可综合各家之长提出了杂气,疫气、戾气等。其致病都有传染与流行的特点。尤其是吴氏论述疫病最详。他认  相似文献   

9.
明代吴又可《温疫论》认为"疫病"是感染杂气所致,首次提出杂气是有别于六淫而具有强烈传染性的、流行时间捉摸不定的外感病邪。强调杂气发病类型为"伏而后发",即杂气为病具有一定的潜伏期。与伤寒六经传变、温病卫气营血及三焦传变不同,吴又可提出杂气为"邪伏膜原,表里分传",即以膜原为中心,而后出表、入里。故治疗疫病既要扶助正气,亦要祛除邪气。祛除杂气以宣通疏利为本,用药上善用走而不守之大黄,而慎用守而不走之黄连等寒凉药物。《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五版)》中医药治疗方案遵循了《温疫论》"邪自窍而入,未有不由窍而出"之治则。  相似文献   

10.
发汗法,《内经》谓之“开鬼门”,乃令邪随汗解的一种治法。《素问》云:“其在皮者,汗而发之”,“今风寒客于人……可汗而发也”,为汗法理论的雏形,皆从外感表证而论。仲景喜用汗法,而不拘于单纯解表之用,纵观其《金匮要略》之风湿、疟病、中风历节、黄疸、痰饮、水气病等诸多杂病的治疗,  相似文献   

11.
吴又可《温疫论》论治疫病提出"杂气致疫"的观点,杂气致病特点可归纳为:其来无时,其着无方;来而不知,感而不觉;某气专入,专发某病.疫病治疗大法以逐邪为第一要义,顾护正气、攻补兼施为主要治疗特点,同时注重生活起居、养护正气.在疫病调护方面,吴又可以安养调神、顾护阴液为主,并依据患者现有身体状况和平素体质实施个性化调护.基...  相似文献   

12.
“逐邪勿拘结粪”说是吴又可的重要贡献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吴又可《温疫论》虽有“杂气”、“膜原”等著名论述,但皆不如“逐邪勿拘结粪”的逐邪学术观点之贡献大。“逐邪勿拘结粪”的观点主要是:祛邪为首务、祛邪务早、攻下重在祛邪、祛邪重用大黄。“祛邪勿拘结粪”说理论上阐明了下法祛邪的重要性,临床上提高了治疗效果,对后世影响较大。近20年来,医家们治疗肺炎、流脑、乙脑等在没有大便秘结情况下早用大黄而提高疗效,便是吴氏“祛邪勿拘结粪”观点所起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3.
“主客交”理论出自明代温病大家吴又可《温疫论》,本为疫病专论,在后世发展中,逐渐用于阐释慢性顽固性疾病。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是当代发病率逐渐升高的一种自身免疫性肝病,发病机制复杂,本文拟从“主客交”角度探讨分析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的病因、病机及三甲散治疗该病的临床意义,以期更好地指导临床。  相似文献   

14.
吴又可治疗观的现实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讨论吴又可治疗温疫病的“逐邪务早,逐邪务尽”的原则,扶正逐邪的原则以及“一病一药”的治疗观点在急性传染性疾病,急性感染性疾病的治疗中的重要指导意义,并分析了中医药治疗急性热病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5.
当下肆虐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属于中医"疫"病的范畴,隶属于温病,具有极强的传染性和流行性。明清时期是温病学发展的鼎盛时期,其中又以吴又可的《温疫论》、叶天士的《温热论》和吴鞠通的《温病条辨》独具代表性。将三本著作试以比较可以发现,《温疫论》是中国疫病学发展史上的奠基之作,其创新性的提出戾气致病学说,认为邪从口鼻而入,伏于膜原,具有表里九传的特点,并提出疫病治疗以祛邪为第一要义,重视攻下逐邪和养护阴液。《温热论》和《温病条辨》深受其影响又不断发展,认为温热之邪自口鼻而入,首先犯肺,并形成了卫气营血和三焦辨证施治纲领,标志着中医辨治温疫病证的逐渐成熟。  相似文献   

16.
董春香 《中国乡村医生》2009,11(17):156-157
祖国医学的治疗大法可概括为“八法”,即汗、吐、下、和、温、清、消、补。 汗法 汗法是运用各种发汗药物组成的方剂,用来开泄腠理,逐邪外出的一种方法。因为外感六淫之邪侵犯人体大多始于皮毛,然后由表人里。当然在皮毛肌表还没有入里时应采用汗法,使邪从外解,从而控制疾病的转变,达到早期治愈的目的。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所说“其在皮者汗而发之”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达原散又名达原饮,是明代吴又可用治温疫的经验方。吴氏著《温疫论》一书,对温疫的认识有独到之处,是研究中医传染病学的一部重要参考书。对传染途径、传变过程及治法、方药上,都有独特的创见。这里就他治温疫的主方达原散的药物分析和辨证适用,谈一些粗浅的体会。 一、方药组成分析 《温疫论》原书于本方后注释云:“槟榔能消能磨,除伏邪,为疏利之药,又除岭南瘴气;厚朴破戾  相似文献   

18.
温病学的辨治理论体系一直有效地指导临床实践 ,形成了独特的治疗外感病的辨证思路 ,笔者以温病学流派和常见温病类型为出发点 ,结合临床实践 ,谈谈温病学的临床辨治思路。1 温病学的辨治思路1 1 审病原 ,力寻有效药物 吴又可《温疫论》开宗明义指出 :“温疫乃天地间别有一种异气感” ,且“一气自成一病”。基于这种认识 ,吴又可提出了一个重要的假说 :寻找直接攻击特异性病原的有效药物 ,“以物制气”。由于受客观条件的限制 ,这一理想未能得以实现 ,尚“不知何物之能制” ,故勉用汗、吐、下法开门逐邪。他的继承人戴大章、杨栗山、余霖…  相似文献   

19.
正吴有性,字又可,生于明末清初。当时社会动荡,瘟疫横行,吴又可总结自己和众多医家治疗瘟疫的经验和教训,著成《温疫论》,开创了一套瘟疫的辨证论治方案,成为"温疫学派"的创始人,为后世治疗急性传染性疾病和流行性疾病提供了可以借鉴的宝贵资料。现将吴又可《瘟疫论》中关于瘟疫治疗的学术思想初步总结如下。1瘟疫起病与传播途径瘟疫的病因,吴又可在《瘟疫论》序言中说到:"夫温疫之为病,非风、非寒、非暑、非湿,乃天地间别有一种异气所感。"  相似文献   

20.
对<温疫论>中使用的攻下、攻补兼施及润下等下法方剂进行具体分析,认为吴又可运用于疫病治疗的下法理论内容丰富,体现了对先世医家理论的继承与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