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半夏泻心汤出自《伤寒论》、是张仲景为少阳病误下致病而设,邪在少阳,当宜和解,误用论下,乃伤其中气,少阳之邪,内犯肠胃致寒热互结,阻于心下,遂成心下痞硬之症。中气既伤,失其升降,故上则呕逆不止,下则肠鸣下利。法当辛开苦降,消痞补中:调和寒热。方由半夏、干姜、黄芩、黄连、人参、甘草、大枣等七味组成。方用味辛苦之半夏入胃为主,辛开散结、苦降止呕,以除痞满呕逆之证、辅以干姜,辛温祛寒、黄芩、黄连苦寒泻热;佐以党参或人参,大枣补以中气,使以甘草补脾肾而调诸药。诸药相配、寒热并用,苦降辛开,补泻同施,共同完成消痞散结,补中扶正。调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辛开苦降甘补调和法对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治疗效果。方法:纳入符合条件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和对照组均采用西医常规姑息治疗,治疗组联合采用辛开苦降甘补调和法中药内服,疗程均为4周。治疗后比较2组的近期疗效、证候变化、体力状态、中位生存期。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在肿瘤客观控制率(CR+PR)及临床受益率(CR+PR+SD)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胸痛、咯血、纳差症状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乏力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体力状态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中位生存期为301±15 d,优于对照组的258±34 d(P0.05)。结论:辛开苦降甘补调和法能缓解老年晚期肺癌临床症状,改善患者体力状态,延长生存时间,可进一步开展研究。  相似文献   

3.
调中和胃汤是张介眉教授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经验方[1],它是在半夏泻心汤的基础上加味而成的,具有辛开苦降、调和胃肠的功能,用于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4.
应用黄连、干姜相伍 ,辛开苦降、调和肝脾之法 ,治疗溃疡性结肠炎 30例。结果 :治愈 12例 ,有效 16例 ,无效 2例 ,总有效率 93 3%。  相似文献   

5.
应用黄连、干姜相伍,辛开苦降、调和肝脾之法,治疗溃疡性结肠炎30例。结果:治愈12例,有效16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3.3%。  相似文献   

6.
本文介绍辨证治疗胃痛十法,即舒肝和胃、健脾和胃、降逆和胃,消食导滞、通腑泻(胃)热、滋阴养胃、辛开苦降、活络化淤、补中益气、温中散寒等。  相似文献   

7.
总结邝卫红教授运用"和法"治疗脾胃病经验。邝卫红教授临证善用和法治疗脾胃病,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调和肝脾,开郁为先;条畅枢机及平调寒热,治中焦以衡;攻补兼施并调气和血,治脾以安五脏。邝卫红教授认为"和法"除了传统的和解少阳、调和肝脾、平调寒热、攻补兼施等方法之外,还应包括五脏同调、调气和血、辛开苦降等多种治法。"和法"通过药物之偏性调整人体阴阳、脏腑、气血等病理偏性,调和阴阳,条畅枢机,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伤寒论》泻心汤类方具有辛开苦降、调和脾胃阴阳的作用,与恶性肿瘤患者放化疗后脾胃虚弱、阴阳失调的基本病机相符合,应用泻心汤类方治疗放化疗毒副反应具有较好的疗效,认为《伤寒论》泻心汤类方在恶性肿瘤的临床治疗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以增殖细胞核抗原 (PCNA)为指标 ,观察半夏泻心汤及其拆方各组对实验性慢性胃溃疡大鼠胃粘膜细胞增殖活动的影响 ,以期深入探讨其配伍机理。根据中医组方原理 ,将该方拆分为辛开药组 (半夏、干姜 ) ,苦降药组 (黄芩、黄连 )、甘补药组 (人参、炙甘草、大枣 ) ,并交互组合成辛开苦降药组、苦降甘补药组、辛开甘补药组、辛开苦降甘补药组 (全方组 )。结果 :与模型组比较 ,辛开组、苦降组、甘补组、全方组PCNA指数增高 (P <0 0 1) ,以全方组最为显著 ,辛开甘补组呈增高趋势 ,辛开苦降组呈降低趋势 ,无统计学意义 ,苦降甘补组PCNA…  相似文献   

10.
应用半夏泻心汤治疗慢性胃炎临床经验总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半夏泻心汤是出自张仲景《伤寒杂病论》的名方,主要治疗中气虚弱,寒热错杂,升降失常而导致胃肠不和的病症,本方又体现调和寒热、辛开苦降治法的代表方。临床运用半夏泻心汤随证化裁治疗慢性胃炎取得很好的效果,现总结出治疗慢性胃炎的临床经验。  相似文献   

11.
辛开苦降法是《伤寒论》经典治法之一,其特点为寒温药并用,辛温通散以开郁,苦寒清热以降泄,一升一降共达祛除病邪、条畅气机之功。通过对《伤寒论》中大青龙汤、麻黄升麻汤、半夏泻心汤、小柴胡汤用药特点的论述,对辛开苦降之法在宣肺清热、和中消痞、和解枢机中的作用进行解析。同时结合临床实践,阐述运用辛开苦降法在表证、不寐证、脾胃湿热证等病症中的治疗用药体会,对辛开苦降法的理论及临床运用进行探析。  相似文献   

12.
探讨《伤寒论》泻心汤类方的方证关联,泻心汤类方具有辛开苦降、调和脾胃阴阳的作用,与胃癌脾胃虚弱、痰浊阻滞、阴阳失调的基本病机相符合,对胃癌及其并发症具有较好的疗效,认为《伤寒论》泻心汤类方在胃癌的临床治疗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功能性胃肠病以食欲不振、早饱、腹痛、恶心、呕吐、腹胀、腹泻、便秘及排便困难等为主要临床表现。脾胃升降理论认为,脾胃气机出现升降不及或升降反作,可直接导致胃肠运动功能障碍,引起功能性胃肠病,故治疗应以调和脾胃气机升降为大法:中气不足者,施予补中益气;寒热错杂者,治以辛开苦降;中虚胃逆者,施予和胃降逆;中阳虚损者,助其振奋阳气;肝气犯脾者,活用健脾疏肝。  相似文献   

14.
半夏泻心汤出自《伤寒杂病论》,是医圣张仲景所创名方,原文记载主要是用于治疗中气虚弱,寒热错杂,升降失常而导致胃肠不和的病症,由于本方体现了调和寒热、辛开苦降的治法,后世临床运用广泛,作者以半夏泻心汤为基础方,随证化裁,用于胃肠病的治疗,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5.
运用辛开苦降法治疗内科疾病是吴鞠通的主要临床经验之一。吴氏在《温病条辨》一书中,用以辛开苦降为主的方剂有78首,占全书方剂总数的23.5%,其治法有苦辛温法、苦辛寒法、苦辛淡法、苦辛甘法、苦辛通降法等37种。纵览《吴鞠通医案》,其运用辛开苦降法治疗内科疾病达32种之多,所  相似文献   

16.
"辛开苦降"法系将辛温与苦寒不同性味功用的药物,配伍合用的一种治疗方法;面部常见损美性疾病有痤疮、脂溢性皮炎、酒渣鼻等,在中医辨证中应用辛开苦降法对其(中焦湿热型)施治,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7.
辛开苦降法治疗气郁痰热型反流性食管炎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辛开苦降法治疗RE的临床疗效、症状改善情况,并进一步证实辛开苦降法治疗反流性食管炎能有效提高患者空腹血浆胃动素(MTL)水平,进而探讨中药辛开苦降法治疗RE的可能机理,为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以及一种有效的基本法则,以及本法则的组方用药情况。方法:按照随机、对照的原则将75例合格受试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治疗组口服辛开苦降方药(张氏通降和胃方);对照组口服奥美拉唑,6周为1个疗程。疗程结束后就临床疗效和安全性作出评价。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均有效改善症状,提高MTL,但中药组具有起效快、安全、不易复发等特点,优于西药组。结论:本次临床试验结果表明,中药辛开苦降法可以明显减轻反流性食管炎患者的临床症状及胃镜下病变程度,并且可以提高MTL的水平,不仅临床疗效显著,而且可以降低西药治疗的副作用,是一种安全有效的用药途径。  相似文献   

18.
孔光一教授治疗脾胃病经验掇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北京中医药大学孔光一教授,为全国首批名老中医师带徒导师,从医58载,医验丰富,医理精深,临证诊治独具匠心,遣方用药不落窠臼。笔者有幸跟师学习,亲聆教诲,获益匪浅。现将其诊治脾胃病的经验择录一二,以飨同道。1辛开苦降,行补并用治痞满痞满以胃脘痞塞、满闷不舒为主症。一般认为多由邪热、食滞、痰湿、肝郁、脾虚所致,而孔老多从寒热互结、中虚气滞入手,采用辛开、苦降、行气、补气4法并用而获良效。即辛开以散其寒,苦降以泄其热,行气以去中焦气机之滞,补气以复脾胃升降之职。常用半夏泻心汤加减,药用半夏、干姜、黄芩、黄连、砂仁、厚朴、…  相似文献   

19.
《伤寒杂病论》阐释了胃气盛衰与人体正气强弱的关系,开启了重视中土胃气思想的肇端。仲景遣方用药始终秉持着"重胃气"思想,以胃气为本,通过调和机体气血阴阳,达到扶正祛邪的目的。顾护胃气之法,或升清降浊、燥湿相济;或温扶阳气、补土保元;或辛开苦降、调脾和胃;或通腑泄热、化瘀扶正;或气血同治、温清相宜。总之,留得一分胃气,便保得一线生机。  相似文献   

20.
半夏泻心汤出自《伤寒论》,为治疗中气虚弱,升降失司而致脾胃不和的常用方。《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但满而不痛者,此为痞,柴胡不中与之,宜半夏泻心汤。"此方也是体现辛开苦降、寒热并用治法的代表方。辛开苦降中"辛"能散、能行,"苦"能泄、能燥、能坚,辛苦并用,以调气机之升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