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本文首先对现阶段医学生职业道德教育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然后通过对叙事医学国内外研究现状的梳理,从提升医患沟通能力、激发医学生社会责任感、丰富当前医学生职业教育模式三个方面探讨了叙事医学对促进我国医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重要价值;最后提出从基础课程学习阶段、社会实践阶段、临床实习阶段三个阶段将叙事医学贯穿融入医学生职业道德教育,以期改善当前医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现状,完善医学生职业精神的培养。  相似文献   

2.
研究社会认同理论对医学生职业认同形成的影响,探索提高医学生职业认同的途径.医学生专业的特殊性,决定了其在接受高等教育阶段必须走进临床,医学生职业认同成了一种复杂的社会活动,本文通过整理和界定社会认同理论,并将其引入对医学生职业认同的研究,分析社会认同对医学生职业认同的影响模型,探索医学生职业认同形成的途径和方法.结果表明运用社会认同理论研究医学生职业认同形成具有有效性,医学生的职业认同形成与其在工作环境中的社会活动及在校职业认同教育密切相关.通过建立完善的法律法规,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加强医学生职业认同教育,引导医学生自我分类,可有效提高医学生的职业认同.  相似文献   

3.
浅谈国外的医学生职业认同形成理论以及促进职业认同形成的三个关键的行为习惯:反思能力;人际关系;弹性力等,为医学人文和素质教育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根据我国医疗环境和医学专业教育的特点,通过加强医学职业道德教育、礼仪规范、团队建设和人文素质的培养,引导医学生职业认同、医患关系认知、角色认知,促进医学生职业素养的形成,使医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符合职业素养要求。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医学生的学习投入与专业认同的情况。方法采用乌得勒支学习投入量表和职业认同量表,对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195名医学生进行调查,同时选取该校99名非医学生作为对照。结果临床医学、口腔医学专业学生专业课程与非专业课程学习投入较预防医学与医学检验、护理学专业学生高,专业认同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临床医学专业学生的专业认同最强,预防医学与医学检验专业学生的专业认同最弱。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生较研究生专业课程学习投入多,专业认同强。医学不同专业、不同学历学生,其学习投入与专业认同呈正相关。医学生与非医学生学习投入与专业认同总分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医学生学习投入的“奉献”度高,职业认同的“把握感、有意义感、自我效力感和自己决定感”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专业认同越强,学习投入越多,但学生总体学习投入不多。医学生学习投入较多,专业认同稍强。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河南省在读医学硕士研究生职业认同状况。方法利用自行设计的调查表对5所院校在读医学硕士研究生进行现况调查,调查方式采用自评调查。结果医学硕士研究生职业认同处于中上水平,不同群体间职业认同情况有差别。通过此次对进入临床学习的硕士研究生调研,整体对医学职业的认同度达到中上水平,说明仍存在一些负面因素影响了研究生对职业的认同。结论医生是国家急需人才,培养一个医学生需时长、投人多,医学生需要得到社会、政府及患者的支持理解,这样就更有利于提高医学生的职业认同感。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寻定向免费医学生对医生职业、医学学习和定向就业等问题的认同度和差异性,提出增强定向免费医学生职业认同感的对策建议。方法:采用自填式问卷调查和个别访谈的方式对调查对象进行调查。结果:在本次调查中:有75.5%学生对定向免费医学生政策认同;有55.5%学生对医学职业认同;有51.2%学生认为定向就业对选择医生职业有影响;有58.7%学生毕业后不打算马上去定向基层单位工作;有44%学生认为定向就业对在校学习有影响;对定向免费医学生认识上存在性别和年级差异。结论:医学生对定向免费医学生政策和医学专业总体认同,但定向就业对定向免费医学生医生职业认同感、未来就业去向以及在校学习产生较为严重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目的 测量医学生职业使命感水平及检验影响医学生职业使命感的因素。方法 采用描述性统计分析法对医学生学习使命感现状进行评价;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法分析医学生职业使命感的影响因素。采用SPSS 19.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①医学生职业使命感得分为(3.67±0.66)分。利他贡献评分、导向力评分、意义和价值评分各维度得分均高于3分,得分接近,表明医学生职业使命感良好。②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专业兴趣度、就业前景、成绩水平、专业满意度和学习氛围5个变量P<0.05,β系数为正数,表示5个自变量对职业使命感因变量影响为正向相关。结论 医学院校应加强医学生的职业使命感教育,树立医学生正确的职业价值观,有助于激发医学生关爱生命、救死扶伤的职业道德精神。  相似文献   

9.
梅思佳 《温州医科大学学报》2019,49(1):72-75,封三
目的:探究医学生职业认同与人文关怀能力、生涯自我效能感的关系。方法:采用职业认同量表、医学生人文关怀能力问卷与大学生生涯自我效能感量表对江浙地区6所高校的960名大一至大三年级的在校医学类本科生开展研究。结果:医学生职业认同的总体水平中等偏高,有学生干部经历的医学生的职业认同高于无学生干部经历的医学生(P<0.05);未来期望、诚实、克服困难、耐心对职业认同有正向影响;生涯自我效能感在人文关怀能力与职业认同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结论:学校、医院、社会应形成合力,注重提升医学生的人文关怀能力与生涯自我效能感,进而提高医学生的职业认同。  相似文献   

10.
对2011—2020年期间28篇采用张丽莉“医学生职业认同量表”(2010)测量医学生职业认同情况的文献(15 162名被试)进行横断历史元分析,考察我国医学生职业认同水平随年份的变化趋势,探讨影响医学生职业认同的原因。研究显示,医学生职业认同水平10年间整体呈缓慢上升趋势,各维度均有不同程度的变化;职业承诺、职业期望、职业认知是影响医学生职业认同的主要结构因素;国家宏观政策和经济社会发展促进医学生职业认同水平提升。  相似文献   

11.
本研究针对农村医学专业学生实施基于现代学徒制的"双元三阶梯"教育模式。通过学校与教学医院联合招生,建立完善的教师管理制度;强化专业认知阶段、专业学习阶段和专业实习阶段的学习。这对促进学生良好的职业认同感与责任感,增强学习主动性与专业职业能力,培养农村具有"六位一体"岗位能力的技能型、服务型医学人才,具有一定成效。  相似文献   

12.
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背景下,吉首大学医学院积极探索“课程思政”线上教学在护理专业课程中的应用与效果。以2017级护理专业135名本科生为研究对象,详细介绍了“课程思政”线上教学的实施方案。研究结果显示,“课程思政”线上教学在疫情期间有助于护理专业本科生建立职业认同感、培育医德情感;有利于增强学生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的认知、强化学生对相关护理专业知识的理解和改进学生的学习态度,具有借鉴和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以西部某医学院校为例,分析艺术教育课程建设和实施中存在的问题,调查研究医学生对艺术教育融入医学教育的实际需求,针对医学院校艺术教育课程存在的突出问题,提出艺术教育应从“动、思、悟、情”四个维度融入“新医科”教育改革大格局。具体即为发挥艺术教育功效,激发学生学习动力、创新动能、职业动机;加强学生思想道德意识;提高学生对时代、生活的感悟;培养学生爱自己、爱病人的真情。在传统医学专业教育框架内,将艺术类选修课和“新医科”有效衔接,建构合理的艺术课程体系;优化艺术教育课程内容与考核评价指标,制定切实可行的评估体系;突出医学生培养全过程的艺术实践导向,建立相应的保障制度。切实落实艺术教育四个维度的功用,打破课程体系壁垒,发挥艺术教育在医学教育中的专业性、系统性和功能化等优势。  相似文献   

14.
天津医科大学在2012年新的培养方案课程体系中设置了早期接触临床课程化模块,该模块采取课内课程和课外科研、社会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模式。课内课程是指将早期接触临床课程化,即将《早期接触临床实践训练》列为必修课程,注重学生医学职业道德与医患沟通能力培养、健康促进与预防医学意识培养,加强其临床思维、临床科研能力和临床基本技能训练。课外部分主要以“创新学分”项目设立为指导,将社会实践、科技创新活动项目化,临床基本技能训练全面化。全方位锻炼学生的组织计划、沟通协调、文字表达以及科学研究能力。  相似文献   

15.
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目标是扎实的临床诊治能力和创新的医学科学研究能力。以循证医学为基础的临床研究模式能有效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培养学生获取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在临床研究过程中加强临床科研创新思维的培养。此外,循证医学临床研究模式也有助于导师更新知识体系,保持旺盛的临床创新思维和持续的研究能力。将循证医学临床研究模式应用于血液病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通过立题、申请新技术、获得伦理号、注册临床研究号、病例入组和统计分析数据,有助于研究生掌握临床研究的主要方法和实施流程,为后续的研究打下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6.
《中国现代医生》2017,55(20):134-136
做为未来一线医务人员的医学生,具备良好的医患沟通能力,既是医学模式发展的需要,也是其学好专业知识,减少医患纠纷,创建和谐医疗环境所必须具备的基本技能。临床教学是医学生学习和成长的关键阶段,在临床教学过程中培养医学生医患沟通能力是临床教学的基本内容。只有充分重视在临床教学过程中培养医学生医患沟通能力,通过加强岗前培训、注重带教老师的言传身教、采用多种形式的培养方式、建立监督评价与考核制度,才能更有效地培养医学生医患沟通能力,从而全面提高医学生的自身素质,为他们顺利完成学业,成为一名合格的医务工作者打下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7.
医学生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是我国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需要。文章从加强医学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的意义出发,强调参与高校教师科研、加强医学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的可行性,并结合研究者以高校科研课题为依托指导医学生科研创新能力的实验经验,以期为同行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以厦门医学院体医结合特色课程为例,通过发放自编问卷、访谈专家、数理统计等实证研究方法,了解学生需求;在具体改革实施过程中,分别从调整公共体育课教学内容比例、调整体育选项课开设课程及开班数量以及优化师资力量三方面着手。结果表明,学生的学习兴趣普遍提高了,其中瑜伽选项班中学习之后更感兴趣的学生占86.67%,健身气功选项班中学习之后更感兴趣的占76.67%。学生对学校体医结合特色课程的满意度较高,53.33%和26.67%的学生认为瑜伽选项课很有收获或比较有收获,10.00%和46.67%的学生认为健身气功选项课很有收获或比较有收获。说明体医结合特色课程在医学院校中可以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有利于学生终身体育健康习惯的养成。并且,基本不需要额外引进专业教师,不受学校原有师资水平制约。绝大部分学生的教学反馈表现优良,但也存在课程内容略显枯燥、运动强度较低等不足之处,需要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19.
为探索更为有趣、有效的医学教育早期接触临床的教学方法,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眼视光医院在低年级医学生中开设眼科手术体验教学。设置多样的模拟眼科手术体验内容,如结膜缝合手术、角膜缝合手术、白内障手术、模拟眼底手术等,不仅有助于激发医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更促进了学生对专业的思考和探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