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针刺手法定量化是目前针灸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也是未来针灸学发展的方向,古典针灸医籍对针刺手法的量化有着丰富的记载,文章针对针刺深浅、补泻、得气、留针时间等针刺重要因素回顾了历代针灸文献中关于针刺量化的记载,从文献角度为针刺的量学研究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搜集及整理相关文献,分析时间因素对针灸疗效影响的研究现状,提出存在的问题及个人展望。[方法]以针灸治疗、疗效、时间等关键词检索中国知网、万方、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等,选取有关针灸疗效的34篇实验研究和临床研究文献,从介入时机、针刺时辰、留针时间、治疗间隔时间、疗程等方面分析时间因素对针灸疗效的影响。[结果]研究发现时间因素对针灸疗效确有影响,但具体最佳时间参数与不同疾病密切相关,如针灸治疗中风和面瘫急性期介入效果更好,痛经患者经前期针灸治疗效果更佳。择时针灸较随到随针效果佳;多数疾病留针时间为30min,而中枢性疾病留针60min甚至更长效果更佳;在有效刺激的前提下,长疗程的针灸治疗较短疗程佳;关于针灸间隔时间尚存在较大争议。[结论]时间因素对针灸疗效至关重要,但具体时间参数尚无统一标准,且相关机制研究甚少,因此探讨针灸治疗中时间因素的规律和时间因素对疗效的影响机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正>针刺治疗的效果受多种因素影响,其中时间因素是一个重要的方面。而与时间因素有关的要素又包括治疗时机的选择、留针时间、治疗间隔时间、疗程、疗程间隔时间等,其中治疗的间隔时间更是影响疗效的一个重要方面。与药物治病一样,针刺是一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古代医家及近10多年来有关针刺留针的文献进行整理,从留针时间长短与针刺疗效关系进行总结归纳,认为留针是针刺过程中一个较重要环节,能否建立客观可行性的留针时间标准是针灸发展的方向之一。  相似文献   

5.
针刺时的留针过程是针灸学的重要内容之一,它直接关系着临床疗效。就是说虽然辨证准确,配穴适当,若施术不当,则前功尽弃。仅就保持时间而言,对疗效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若保持时间不够,对某些病症起不到应有的治疗作用;保持时间太长,则对某些病症有害。因此,恰当地处理好留针的时间与方法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6.
针刺治疗时机是影响缺血性脑卒中疗效的重要因素。影响针刺治疗脑卒中疗效的时间因素包括早期择时针刺、不同时辰针刺和留针时间3个方面,今后应对这些时间因素进行优选,以提高针刺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疗效。  相似文献   

7.
针灸-免疫学研究是采用针灸学同现代免疫学理论、多学科方法和技术,研究针灸于腧穴后对机体免疫系统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是针灸学同现代医学交叉的新兴领域.大量的临床研究及实验研究已经证实,针灸可以调节机体的免疫能力,包括机体的特异和非特异的免疫功能,这种调节作用与针灸治疗时间的长短,针刺的次数,疗程的长短,艾灸的壮数等因素密切相关,而且这种时效-量效关系存在于多种疾病中.该研究综述了近年来针灸效应与时效、量效的关系及针灸量效与时效在调节机体免疫调节过程中的作用,使得针灸对机体免疫调节的作用研究更加规范化,更好地为临床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内经》、临床、实验研究的探讨,分析归纳针刺留针时间的依据,认为留针时间长短与针刺疗效之间具有相关性。传统理论和实验研究提示留针时间一般以20~30min为宜,但临床还应以中病即止,即得气为准,根据疾病情况,在辨证施治的原则下灵活运用。  相似文献   

9.
目前,在针灸临床中,很多人以留针20~30分钟为常规,更有甚者,不问疾病的阴阳、表里、寒热、虚实及针刺的得气与否,统统留针20~30分钟。根据《内经》对针刺留针时间的有关论述及临床体会,我认为是不太妥当的。现将留针时间之愚见分述于下:  相似文献   

10.
留针时间与疗效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时间针灸疗法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子午流注”,“灵龟八法”就是古代“时间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生物时钟”学说的兴起,“时间治疗学”的研究被推向了一个新的高潮.时间针灸疗法重点论述针刺时机与临床疗效的关系,但对于针刺后留针时间之长短与临床疗效的关系尚末论及。笔者认为,在针灸治疗疾病过程中,留针是一个重要环节.《素问·针解篇》云:“刺实须其虚者,留针阴  相似文献   

11.
目的:对比研究火针配合平衡针和常规针刺治疗膝骨关节炎(KOA)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6月至2017年8月期间在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接受治疗的KOA患者67例,分成单一组(34例)和复合组(33例)。单一组接受常规毫针治疗,而复合组接受火针配合平衡针治疗。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骨关节指数量表(WOMAC)和临床综合疗效评估作为检验针灸疗效的指标。采用t检验和χ2检验来比较治疗前后和2种治疗方法之间的疗效差别。结果:2组患者年龄、性别构成、病程、治疗前VAS和WOMAC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常规毫针治疗和复合针灸疗法均有效地降低了VAS和WOMAC评分(P<0.05),表明2种治疗方法均能有效地缓解KOA患者的病情。与单一毫针疗法相比,复合针灸疗法在缓解患者疼痛、骨关节僵直和活动障碍方面更显著(P<0.05)。此外,尽管2种治疗方法在KOA治疗的总有效率相似(P>0.05),但复合针灸法在治愈率和愈显率上的临床疗效明显高于单一毫针法(P<0.05)。结论:火针配合平衡针的复合针灸法在治疗KOA的临床效果上优于常规针刺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留针时间对针刺治疗非器质性失眠患者疗效的影响。方法选用随机数字表将60例失眠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0例。2组均针刺百会、神庭、本神、安眠、神门、内关、足三里、三阴交、太冲穴。治疗组留针20 min,对照组留针40 min。2组均连续每日针刺1次,周六日休息,共治疗20次。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量表(PSQI)在治疗前、治疗10,20次后分别记分,并对其PSQI结果进行统计分析,评价疗效差异。结果治疗20次后治疗组与对照组组间总PSQI评分经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2组自身治疗前与治疗20次后总PSQI评分进行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留针20 min和留针40 min对针刺治疗失眠患者疗效影响不明显。  相似文献   

13.
192 cases of bronchial asthma were treated by acupuncture on Kongzui (Lu 6) and Yuji (Lu 10) with an immediate total effective rate of 98.9%, and the rate of clinical remission plus marked improvement was 76.5%. The efficacy for patients of varying ages and varying duration of the disease was not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Effects for asthma of the cold type according to TCM and of the allergic type according to western medicine were the most remarkable; and cases that responded to the treatment the most promptly would have better long-term curative efficacy, which was also associated with the length of needle retention. The author deemed that 40 minutes of needle retention after the treatment took effect was desirable. This modality for treatment of bronchial asthma was very satisfactory, particularly useful for cases with history of drug allergy.  相似文献   

14.
收集近五年来国内有关针灸治疗血管性认知障碍研究文献,从经络与血管性认知障碍的关系、古今选穴规律、针刺方法、临床研究现状等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针灸治疗血管性认知障碍有一定的疗效,但多以针刺方法和近期疗效观察居多,缺乏对远期疗效的观察和作用机制的研究;纳入排除标准、临床治疗方案、操作规范和疗效判定标准不统一,很难进行相互间的比较。今后应优化并规范针灸治疗血管性认知障碍的临床研究方案,包括统一的纳入排除标准、治疗方法、操作规范和疗效评价标准,开展大样本、多中心、随机对照的长期效果研究,并进一步探讨其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浮针配合银质针导热疗法治疗顽固性无菌性软组织炎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顽固性无菌性软组织炎性疼痛患者100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单纯采用银质针导热疗法治疗,治疗组联合使用浮针及银质针导热疗法,比较两组的临床效果。结果联合使用浮针及银质针导热疗法治疗顽固性无菌性软组织炎症7日,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单纯采用银质针导热疗法(P<0.05)。结论联合使用浮针及银质针导热疗法治疗顽固性无菌性软组织炎症,提高临床痊愈率,有较好的临床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从《内经》到目前临床及实验研究有关留针时间的探讨,发现留针是针刺治疗的重要环节,留针时间的长短对针刺疗效是有影响的。但是,从古至今关于具体的留针时间仍然存在不一致性,这就需要更加细致和大量的科研工作,以寻求留针时间的内在规律性,用以指导临床。就目前而言,应以病情为主,进行辨证分析,从而选择适宜的留针时间以取得满意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7.
基于膝痹病的针灸疗法、推拿疗法及相关特色疗法对膝痹病的治疗方法研究,发现大部分以临床疗效观察为主而鲜有病机、生理病理形态学变化相关研究。为此提出新的研究方向和思路,并且思考长圆针配合整脊手法治疗相结合应具有潜在的价值,以期提供一种更加快速、有效的临床治疗手段,丰富膝痹病的临床诊疗方案,缩短治疗周期、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8.
Many clinical trials and experimental studies claim that sham acupuncture is as effective as traditional Chinese acupuncture. However, these studies have no standard sham acupuncture control and many other factors can affect the clinical effect. These factors include needle retention time, treatment frequency, and the total number of treatments needed for satisfactory results, and all can change the clinical effect. The majority of existing acupuncture treatment studies do not consider these factors and lack standard dosage criteria. Therefore, it is still too early to conclude that sham acupuncture is as effective as traditional Chinese acupuncture. This article investigates the factors that influence the curative effect of acupuncture as to help set a standard for acupuncture studies in the future.  相似文献   

19.
陈祥  黄张攀 《海南医学》2011,22(14):55-56
目的研究穴位针灸配合硬膜外术后自控镇痛对胃肠功能尿潴留及止痛效果的影响。方法 202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98例为硬膜外术后自控镇痛组,于手术后关腹时即开通术后镇痛泵,并于术后2h、4h、8h、24h、48h分别记录患者胃肠道肛门排气、小便、恶心呕吐及患者自我评价满意度;B组104例为针灸加硬膜外自控镇痛组,于手术后2h始取双侧足三里、上巨虚,用连续波电针30min,1次/d,连续2d,同时用腕踝针取双下1区、2区,留针1h,1次/d,连续2d,其他同A组。结果 A、B两组止痛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B组自行解小便及肛门排气时间较A组明显提前;B组恶心、呕吐发生率明显较A组低,患者自评满意度B组较A组高。结论对要求术后镇痛患者,使用硬膜外自控镇痛可以明显减轻患者术后切口疼痛,同时配合穴位针灸可增强胃肠道蠕动及减少术后导尿机率,明显提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