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丁苯酞联合丹参川芎嗪治疗急性脑梗死(ACI)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急性脑梗死患者6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丁苯酞+丹参川芎嗪组)和对照组(丹参川芎嗪组),每组各30例。两组均予以临床常规治疗,对照组在此基础上予以静脉滴注丹参川芎嗪注射液,实验组在此基础上予以静脉滴注丹参川芎嗪注射液联合丁苯酞注射液,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效果。结果治疗14d后两组NIHSS评分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两组间NIHSS评分变化程度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治疗7d后BI评分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两组间BI评分变化程度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14d后BI评分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两组间BI评分变化程度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丁苯酞联合丹参川芎嗪治疗急性脑梗死2周后临床疗效显著,能明显改善神经功能缺失,提高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并且临床联合用药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前瞻性连续入选2012年1-9月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神经内科8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试验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治疗(100 ml BID静脉滴注),2周为1个疗程,在治疗前和治疗后第14天分别观察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评分),并观察两组治疗后不良事件及治疗前后相关实验室检查。结果:(1)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年龄、性别、BMI、合并糖尿病、冠心病、高血压患者的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前两组患者NIHSS评分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4 d试验组及对照组NIHSS评分均较治疗前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试验组NIHSS评分下降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试验组及对照组均未发现不良事件。结论: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能显著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早期神经功能缺损症状,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丁苯酞注射液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康复的影响。方法入选我院8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丁苯酞注射液0.1g tid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与治疗后第14、21天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和Barthel ADL量表评分变化。结果两组患者经治疗14d后NIHSS及ADL评分均优于治疗前,并且治疗21d后治疗组NIHSS及ADL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丁苯酞注射液有助于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远期神经功能及生活自理能力。  相似文献   

4.
刘春艳  谈鹰  姬晓伟  谢波 《浙江医学》2020,42(5):481-484
目的探讨丁苯酞序贯治疗中青年急性脑梗死患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取中青年急性脑梗死患者156例,其中按照诊疗标准进行一般治疗78例(对照组),在一般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丁苯酞序贯治疗78例(丁苯酞组)。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脑动脉侧支循环开放情况、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预后情况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丁苯酞组患者治疗开始后第7、14天脑动脉侧支循环开放的比例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丁苯酞组患者治疗开始后第14、90天NIHSS评分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均P<0.01),丁苯酞组患者治疗开始后第90天mRS评分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1)。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丁苯酞序贯治疗中青年急性脑梗死可促进脑动脉侧支循环的建立,改善临床症状,且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丁苯酞序贯治疗老年急性脑梗死的疗效以及对血脂、血清脂联素的影响。方法将36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常规组和序贯组,每组180例,常规组给予抗凝、降脂、降压等对症治疗,序贯组在常规组治疗的基础上,配合丁苯酞序贯治疗。两组均治疗4周。比较两组治疗前后NIHSS、ADL评分,血清炎性因子TNF-α、IL-8水平,血脂、血流流变学、脂联素水平以及治疗疗效。结果研究结果显示,两组治疗后NIHSS评分较治疗前显著降低,序贯组治疗后NIHSS评分显著低于常规组(P0.05),两组治疗后ADL评分较治疗前显著升高,序贯组治疗后ADL评分显著高于常规组(P0.05)。两组治疗后血清炎性因子TNF-α、IL-8水平较治疗前显著下降,序贯组治疗后血清炎性因子TNF-α、IL-8水平显著低于常规组(P0.05)。两组治疗后胆固醇及甘油三酯等血脂指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血小板聚集率及血浆粘度显著降低,脂联素水平显著升高(P0.05),组间比较,序贯组血脂及血流指标显著低于常规组,脂联素水平显著高于常规组(P0.05)。序贯组治疗有效率为91.11%,显著高于常规组的83.89%(P0.05)。结论丁苯酞序贯法可有效地改善老年急性脑梗死的神经功能缺损,提高生存质量,改善血流流变学指标,调整血脂及炎性因子水平的异常。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进展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5例进展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单独使用依达拉奉治疗组(对照组,30例)和依达拉奉联合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治疗组(治疗组,35例),比较两组治疗后14d的NIHSS评分和BI评分.结果两组治疗后NHISS评分、BI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且治疗组的治疗效果改善更明显.结论丁苯酞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进展性脑梗死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7.
《中国现代医生》2020,58(22):114-116
目的 探讨丁苯酞序贯治疗对急性脑梗死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9年1~6月在我院诊断治疗的急性脑卒中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丁苯酞序贯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及治疗后NIHSS评分、MoCA评分、Barthel指数。结果 (1)两组治疗后NIHSS评分较治疗前均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NIHS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两组治疗后MoCA评分较治疗前均显著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MoCA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治疗后两组Barthel指数较治疗前均显著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Barthel指数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丁苯酞序贯疗法急性脑梗死能提高预后、提高神经功能、改善患者的认知功能、改善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相似文献   

8.
周刚  张慧萍  朱祖福 《中国医疗前沿》2011,(17):46+66-46,66
目的观察丁苯酞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发病48h以内入院的脑梗死患者68例,随机分为丁苯酞奉组(36例)及常规治疗组(32例)。常规治疗组给予血塞通、阿司匹林,丁苯酞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丁苯酞0.2g tid,4次/d,共14d。两组在治疗前后进行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NIHSS)、日常生活能力(ADL)评分判断其疗效并观察其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丁苯酞组NIHSS、ADL评分明显优于常规治疗组(P〈0.05),丁苯酞组临床有效率及显效率均显著高于常规治疗组(P〈0.05)。丁苯酞组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丁苯酞治疗急性脑梗死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和分析丁苯酞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该院2013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10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脑梗死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丁苯酞治疗,观察和对比两组患者分别在治疗后第7天与第14天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以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BI)。并抽血检测患者血清中vWF的含量。结果治疗组患者在14 d的NIHSS评分、Barthel指数均好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在第7天即13天其血清中vWF的含量较对照组下降(P<0.05)。结论丁苯酞在脑梗死的治疗中起保护血管内皮的作用,具有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丁苯酞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白介素6(IL-6)、超敏CRP、血小板聚集率的影响,探讨神经功能缺损与IL-6等的相关性。方法:8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20名健康体检者作为正常对照组。治疗组和对照组均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加用丁苯酞200 mg,每日3次口服,连用14 d。在治疗前和治疗后30 d对治疗组和对照组脑梗死患者进行NIHSS评分,治疗后3个月进行mRS评分以观察神经功能恢复情况。在治疗前和治疗后7 d测定超敏CRP、IL-6、血小板聚集率水平,同时对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与超敏CRP、IL-6、血小板聚集率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治疗前治疗组和对照组的超敏CRP、IL-6、血小板聚集率水平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治疗后7 d两组超敏CRP、IL-6、血小板聚集率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且治疗组的超敏CRP、IL-6、血小板聚集率水平较对照组下降更加明显,(P〈0.05)。治疗后两组的神经功能损伤程度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且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治疗后的评分较前下降更为显著(P〈0.05)。急性脑梗死患者NIHSS评分、mRS评分的下降与超敏CRP、IL-6及血小板聚集率的下降呈正相关(P〈0.05)。结论:丁苯酞通过减轻炎症反应和抑制血小板聚集以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对急性脑梗死早期有显著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丁苯酞序贯治疗急性脑梗死合并认知功能障碍患者的疗效及其对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收集分析2012年6月—2015年6月石家庄市第一医院神经内三科收治的急性脑梗死合并认知功能障碍患者106例的临床资料。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每组53例。对照组患者应用丁苯酞注射液14d后未给予特殊治疗,观察组患者应用丁苯酞注射液14d后继续口服丁苯酞胶囊3个月。3个月后观察2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急性脑卒中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评分)、日常生活能力(Barthel评分)、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评分,炎性因子[高敏C反应蛋白(hs-CRP)、五聚素-3(PTX-3)]变化及不良反应。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1.13%低于观察组的98.11%(X~2=16.74,P<0.01)。与治疗前比较,2组治疗3个月后NIHSS评分均降低,Barthel评分、MMSE评分均升高(t_观=5.03、27.36、4.21,P<0.05,t_对=2.45、12.54、2.36,P均<0.05),且观察组改善优于对照组(t=5.8、9.4、53.7,P<0.05);观察组治疗后hs-CRP、PTX-3水平均降低(t=5.36、6.75,P<0.05),且观察组变化优于对照组(t=6.78、4.45,P<0.05)。治疗期间对照组出现胃肠道不适1例,观察组睡眠欠佳1例,2组患者均未发现其他不良反应。结论丁苯酞序贯治疗可以使急性脑梗死合并认知功能障碍患者恢复快、预后好,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d1-3-正丁基苯酞软胶囊(丁苯酞软胶囊)对轻中度急性脑梗死急性期及恢复期的中短期疗效。方法对147例急性发病的脑梗死患者进行了随机、对照、前瞻性研究,分3组,每组各49人,A组用安慰剂替代丁苯酞软胶囊;B组每次口服丁苯酞软胶囊200 mg,4次/d,共14 d;C组每次口服丁苯酞软胶囊200 mg,4次/d,共28d。结果治疗后第14天和第28天的NIHSS评分较治疗前差异均有显著意义(P<0.05);且治疗后第28天,C组神经功能改善明显优于A组及B组(P<0.05);治疗后第90天,各组Barthel指数评分较治疗前有显著改善。且B组、C组均优于A组;而C组更优于B组。结论 d1-3-正丁基苯酞软胶囊对轻、中度脑梗死的急性期及恢复期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丁苯酞对急性缺血性大面积脑梗死患者近远期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8月至2015年7月收治的70例急性缺血性大面积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予以常规冶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丁苯酞胶囊,于治疗前、治疗14 d后和治疗后3个月分别利用NIHSS量表、mRS量表和Barthel指数评估患者神经功能和生活质量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治疗14 d后和治疗后3个月NIHSS评分均下降,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和治疗14 d后mR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两组治疗前和治疗14 d后Barthel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3个月Barthel评分改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丁苯酞能有效促进急性缺血性大面积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恢复,改善近远期预后。  相似文献   

14.
丁苯酞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唐政坤 《当代医学》2011,17(1):137-137
目的探讨丁苯酞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68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4例,对照组应用阿司匹林和葛根素等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丁苯酞,在3d、7d和14d各对两组患者进行NIHSS评分。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73.5%,治疗组总有效率94.1%,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的NIHSS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好转,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丁苯酞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丁苯酞联合社区康复治疗血管性认知障碍(VCI)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VCI患者随机分为丁苯酞组30例和联合治疗组30例。丁苯酞组予丁苯酞软胶囊治疗。联合治疗组在丁苯酞组的基础上予社区康复锻炼。治疗前后分别记录患者的MMSE量表评分、FIM量表评分。结果:治疗前2组MMSE评分、FIM量表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2组MMSE量表评分、FIM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且联合治疗组MMSE量表评分、FIM评分较丁苯酞组高(P<0.05)。结论:丁苯酞能改善VCI患者的认知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丁苯酞联合社区康复临床疗效优于单独使用丁苯酞。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丁苯酞与依达拉奉联合应用在治疗急性脑梗死方面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对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IL-1)和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择98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平均分为两组,对照组(49例)给予丁苯酞治疗,研究组(49例)给予丁苯酞联合依达拉奉治疗,两组均治疗14d。疗程结束后,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检测血清TNF-α和IL-1水平变化,同时对两组患者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结果:治疗后,两组血清TNF-α和IL-1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但研究组下降更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NIHSS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但研究组降低更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丁苯酞与依达拉奉联合应用能降低急性脑梗死患者的血清TNF-α和IL-1水平,减轻炎症反应和缺血再灌注损伤,临床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依达拉奉联合丁苯酞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80例急性脑梗死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法平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单独依达拉奉治疗,观察组联合应用丁苯酞治疗。观察两组疗效,并随访6月进行生活质量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92.5%明显高于对照组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4d,两组NIHSS评分及SF-36评分均有明显改善,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与对照组相比,治疗后观察组NIHSS评分及SF-36评分改善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依达拉奉联用丁苯酞可以更好的消除自由基,改善症状,提高神经功能,促进机体康复。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联合应用尤瑞克林及丁苯酞注射液治疗进展性脑梗死患者的疗效及对超敏C反应蛋白( Hs-CRP)的影响. 方法:将进展性脑梗死患者62例随机分成丁苯酞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1例. 用药后观察临床疗效及NIHSS评分,同时测定Hs-CRP水平变化. 结果:治疗组有效率(90.3%)高于对照组(70.9%),治疗组治疗7天、14天后NIHSS评分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p<0.01),且治疗后14天治疗组较对照组NIHSS评分明显下降(p<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同时能有效降低进展性脑梗死患者血清Hs-CPR水平. 结论:联合应用尤瑞克林及丁苯酞注射液对进展性脑梗死患者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9.
《中国现代医生》2021,59(26):5-8
目的 探讨丁苯酞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和血流指标变化。方法 回顾性分析朝阳市中心医院神经内科2016年1月至2019年6月收治的285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根据用药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140例和观察组145例;两组患者在给予常规基本治疗基础上,对照组给予依达拉奉注射液静点;观察组同时给予丁苯酞联合依达拉奉注射液静点。比较两组用药前和用药14 d后的治愈率、NIHSS评分和mRS评分、血流指标变化(全血黏度、全血浆黏度和血小板聚集率)。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9.6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4.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450,P=0.001)。治疗14 d后两组NIHSS评分和mRS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后观察组的NIHSS评分为(7.57±1.05)分,mRS评分为(2.30±0.46)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的(9.84±1.33)分、(3.31±0.4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的全血黏度、全血浆黏度和血小板聚集率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且观察组降低幅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相对于依达拉奉单独应用,丁苯酞和依达拉奉联合使用能够显著改善血液流变学,抑制血栓形成,保护神经细胞和脑组织,提高患者的治愈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丁苯酞注射液联合经颅磁刺激技术(TMS)治疗急性脑梗死后运动性失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0月-2019年3月本院收治的急性脑梗死后运动性失语患者20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入院就诊先后顺序分为试验组(n=100)和对照组(n=100)。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联合言语训练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丁苯酞注射液联合TMS治疗。比较两组西方失语成套测验(WAB)结果,采用功能性语言沟通能力检查法(CFCP)评估语言沟通能力,使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和MMSE评估神经功能。结果:两组治疗后WAB各项评分均显著改善(P0.05);两组治疗后CFCP评分均升高,试验组为(191.68±23.27)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的(156.89±19.47)分(P0.05);试验组治疗后NIHSS评分为(11.27±2.56)分,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8.45±2.96)分,MMSE评分(25.89±3.18)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的(18.27±2.25)分(P0.05)。结论:丁苯酞注射液联合TMS治疗急性脑梗死后运动性失语临床效果好,能有效改善失语症严重程度,提高言语沟通能力,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