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改良颌间交互牵引法矫治个别后牙锁(牙合)12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个别后牙锁(牙合)是口腔正畸临床上常见的错(牙合)畸形之一,伴发锁(牙合)约占总错(牙合)病例的20%,多见于第二磨牙和双夹牙[1].最常用的矫治方法是颌间交互牵引法,但伴有牙齿伸长的弊端,需要分次调磨,必要时配合脱敏措施[2]来解决.作者经过临床实践,对传统的颌间交互牵引法进行改良,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2.
改良颌间交互牵引法矫治个别后牙锁He12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个别后牙锁He是口腔正畸临床上常见的错He畸形之一,伴发锁He约占总错He病例的20%,多见于第二磨牙和双夹牙。最常用的矫治方法是颌间交互牵引法,但伴有牙齿伸长的弊端,需要分次调磨,必要时配合脱敏措施来解决。作者经过临床实践,对传统的颌间交互牵引法进行改良,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3种不同方法矫治第二恒磨牙锁牙合的疗效,通过分析其操作方法和特点,寻找一种临床上较合适的矫治方法。方法收集2010年3月-2012年12月间,15例在我院进行正畸治疗中伴有第二恒磨牙正锁牙合的病案,其中5例为制作上颌平面导板,打开咬合后进行交互牵引;8例为上下颌弯制"L"型曲,压低锁牙合牙后进行交互牵引;2例为正畸初诊常规操作后上下颌第二恒磨牙直接交互牵。结果 15例患者锁牙合均矫正,使用上颌平面导板加交互牵引组矫治时间2~5个月,平均时间3.6个月;使用"L"型曲压低锁牙合牙加交互牵引组矫治时间3~10个月,平均时间4.5个月;直接交互牵引组矫治时间3个月。结论以上3种方法纠正锁牙合均能得到较满意的临床效果,具体选择何种方法,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而定。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应用微型种植体支抗(microimplant anchorage,MIA)在矫治磨牙锁[牙合]过程中的有效性。方法在50例应用MIA作为绝对支抗的错合畸形患者中,选择6例后牙正锁[牙合]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应用MIA牵引舌侧倾斜的下颌后牙以矫正单侧后牙正锁[牙合]。MIA植入部位为下颌后牙颊侧近远中的根尖牙槽间隔;下颌舌侧倾斜磨牙的颊向牵引力约150g。植入术后和种植体取出前拍摄全景曲面断层X线片;术前术后留取研究模型。测量舌倾磨牙的扶正情况。结果6例患者的舌倾磨牙均牵引到位,矫治前后下颌锁[牙合]磨牙平均直立了3.33mm(P〈0.05),临床治疗效果良好。而且6例患者共植入的12枚MIA在矫治过程中均保持了稳定性。结论微型种植体作为骨性绝对支抗能有效扶正舌倾下颌后牙,矫正后牙正锁[牙合],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5.
锁牙合是后牙的一种错牙合,多见于恒牙牙合。由于后牙无接触,常伴有前牙深覆牙合。因此,笔者在矫治AngleⅡ类错牙合伴后牙锁牙合时,配合平导进行矫治。在打开咬合的同时,解除了后牙的锁结关系,达到正常覆牙合,节省了矫治时间,取得了较满意的临床效果。现将该矫治方法及临床应用作一介绍。1 临床资料本组应用平导辅助固定矫治器对10例AngleⅡ类错牙合伴后牙锁牙合患者进行矫治,其中男4例,女6例,年龄12~27岁,平均16.2岁。锁牙合牙数共36颗,其中第一前磨牙9颗,第二前磨牙11颗,第一磨牙6颗,第二磨牙8颗。至矫治结束,疗程最短8个月,…  相似文献   

6.
正锁牙合是上颌后牙被锁结在下颌后牙的颊侧 ,牙合面无咬合接触[1] 。个别后牙正锁牙合及单侧多数后牙的正锁牙合在临床上较为多见。锁牙合对咀嚼功能、颌面发育及颞下颌关节的健康影响都很大 ,因此 ,临床上应充分重视 ,及早矫治锁牙合关系。资料与方法1 一般资料 门诊收集 3 8例 62对正锁牙合患牙 ,男 1 7例 ,女 2 1例 ,年龄 (1 2~ 2 5 )岁 ,平均 1 5 .5岁。疗程最短8个月 ,最长 3 2个月。锁牙合牙位分布见表 1。表 1 正锁牙合牙位分布牙  位牙数 (对 )比例 (% )第一双尖牙 12 19.35第二双尖牙 1930 .6 5第一磨牙 812 .90第二磨牙 2 …  相似文献   

7.
目的 比较交互牵引+活动矫治器附簧矫治法和单独应用交互牵引法矫治第二磨牙正锁胎的疗效.方法 应用交互牵引+活动矫治器附簧矫治法治疗第二磨牙的正锁(牙合)12例,单独应用交互牵引法治疗18例,观察两组治疗所需时间.结果 交互牵引+活动矫治器附簧矫治法解除锁(牙合)时间和治愈时间分别为25.1±3.6 d和47.8±4.0 d,明显少于单独应用交互牵引法所需时间(分别为42.4±6.1 d和91.3±10.9 d),经统计学分析存在差异显著性(P<0.01).结论 交互牵引+活动矫治器附簧矫治法能缩短锁(牙合)治疗的疗程.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MEAW技术在骨性错畸形正颌术后精细调整中的应用。【方法】选择中山大学附属口腔医院正颌中心2000年12月至2005年12月期间使用标准方丝弓技术行术前正畸-正颌外科后遗留局部小开[牙合],尖窝关系咬[牙合]不良、中线不齐、深覆[牙合]、[牙合]平面倾斜等错[牙合]的病例30例,年龄17~40岁,平均年龄24.5岁,采用MEAW技术加颌间弹力牵引,进行牙位及咬[牙合]关系的精细调整。【结果】经过MEAW技术2-4个月的调整,全部病例均达到预期的矫治效果:磨牙Ⅰ类关系,中线齐,建立了正常的覆[牙合]覆盖和良好的尖窝咬[牙合]关系。【结论】MEAW技术可高效应用于正颌术后[牙合]精细调整。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MEAW技术在骨性错畸形正颌术后精细调整中的应用。【方法】选择中山大学附属口腔医院正颌中心2000年12月至2005年12月期间使用标准方丝弓技术行术前正畸-正颌外科后遗留局部小开[牙合],尖窝关系咬[牙合]不良、中线不齐、深覆[牙合]、[牙合]平面倾斜等错[牙合]的病例30例,年龄17~40岁,平均年龄24.5岁,采用MEAW技术加颌间弹力牵引,进行牙位及咬[牙合]关系的精细调整。【结果】经过MEAW技术2-4个月的调整,全部病例均达到预期的矫治效果:磨牙Ⅰ类关系,中线齐,建立了正常的覆[牙合]覆盖和良好的尖窝咬[牙合]关系。【结论】MEAW技术可高效应用于正颌术后[牙合]精细调整。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比较交互牵引+活动矫治器附簧矫治法和单独应用交互牵引法矫治第二磨牙正锁胎的疗效.方法 应用交互牵引+活动矫治器附簧矫治法治疗第二磨牙的正锁(牙合)12例,单独应用交互牵引法治疗18例,观察两组治疗所需时间.结果 交互牵引+活动矫治器附簧矫治法解除锁(牙合)时间和治愈时间分别为25.1±3.6 d和47.8±4.0 d,明显少于单独应用交互牵引法所需时间(分别为42.4±6.1 d和91.3±10.9 d),经统计学分析存在差异显著性(P<0.01).结论 交互牵引+活动矫治器附簧矫治法能缩短锁(牙合)治疗的疗程.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抬高后牙对矫治Ⅱ2错颌畸形病例的矫治效果.方法:对13例临床病例进行治疗总结.结果:矫治后患者的牙列整齐、覆合覆盖基本正常,磨牙关系中性,获得理想的治疗效果.结论:在矫治Ⅱ2错颌畸形的治疗过程中,抬高后牙起到简化程序,缩短疗程,容易接受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郭铁  程学斌  龚海 《基层医学论坛》2010,14(28):956-956
后牙正锁[牙合]是临床上较常见的错[牙合]畸形。本文采用直丝弓矫治器与[牙合]垫+平导联合应用的矫治方法,临床效果比较满意。正锁[牙合]是上颌后牙被锁结在下颌后牙的颊侧,[牙合]面无咬[牙合]接触。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通过矫治前后头影测量分析初步评价2D舌侧自锁矫治技术的矫治机理,为临床应用推广提供依据。方法应用2D舌侧自锁矫治技术对12例成人错[牙合]深覆盖5例;安氏Ⅲ类前牙反牙合3例;非拔牙病例8例,拔牙病例4例(单个下颌牙)。不用排牙实验和复杂的托槽间接粘接技术,不使用不锈钢方丝,只使用热激活超弹性镍钛圆丝、不锈钢圆丝或澳大利亚钢丝,配合颌间牵引及链状皮圈等其他辅助装置用于调整上下颌间关系、关闭拔牙间隙及作一些简单的控根运动。通过7项代表颌骨及牙齿垂直向及矢状向变化的X线头影测量指标来评价该技术矫治前后患者颅颌牙面的变化情况。结果安氏Ⅰ类错[牙合]矫治前后除上前牙唇倾度外,其余头影测量结果变化无统计学意义(P〉0.05);安氏Ⅱ类错[牙合]矫治后上下切牙间角从矫治前109°提高到矫治后126°,变化有统计学显著意义(P〈0.05);安氏Ⅲ类前牙反[牙合]矫治前后X线头影测量结果表明上前牙唇倾度和上下切牙间角的变化有统计学显著意义(P〈0.05)。所有病例在获得绝对隐形矫治目的的同时,也取得了满意的矫治效果,矫治时间11~19个月。结论应用2D舌侧自锁矫治技术除安氏Ⅰ类牙列拥挤外,安氏Ⅱ类和安氏Ⅲ类错[牙合]矫治后前牙唇倾度都发生了明显变化,故其对成人轻度骨性错[牙合]的掩饰性治疗及牙弓内非大范围移动牙齿的非拔牙病例或个别拔牙病例的矫治均有很好的推广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前方牵引对于替牙期骨性Ⅲ类错[牙合]的应用及远期疗效。方法 选择替牙期骨性Ⅲ类错[牙合]患者18例,男10例,女8例,年龄范围6~10岁,平均年龄8.2岁,患者前牙反[牙合],上颌相对于下颌后缩,近中磨牙关系,不存在明显的功能性下颌移位,应用前方牵引矫治前牙反[牙合],进行正畸前后头影测量分析。结果 对于替牙期骨性Ⅲ类错[牙合]的前方牵引治疗能够促进上颌骨生长,下颌骨轻度向下向后旋转,面形改善,SNA显著增大,平均增大2.0度,ANB角增大3.0度,治疗后上切牙唇倾下切牙舌倾。结论 初步结果表明前方牵引治疗替牙期骨性Ⅲ类错盼十分有效,有利于Ⅲ类骨骼畸形的调整,长期疗效需要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15.
①目的 探讨改良TPA矫治第二磨牙正锁(牙合)的治疗效果及临床推广的可行性.②方法 选取伴上颌第二磨牙正锁(牙合)的各类错(牙合)畸形患者25例作为研究对象,制作改良TPA,每3~4周更换一次橡皮链加力,直至上下颌第二磨牙建立正常的覆(牙合)覆盖关系时停止使用.③结果 25例患者在固定矫治的同时利用改良TPA均在2.5~4.5个月内完成第二磨牙正锁(牙合)的矫治,后牙覆(牙合)覆盖关系达到正常.④结论 改良TPA是一种简单、有效的矫治上颌第二磨牙正锁(牙合)的口内装置,制作方法 简便,不要求患者自己配合.  相似文献   

16.
董建勋 《海南医学》2010,21(7):93-94
目的总结前方牵引矫治器矫治恒牙早期安氏Ⅲ类错[牙合]畸形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正畸门诊14例恒牙早期安氏Ⅲ类错[牙合]畸形要求矫治的患者,使用前方牵引器进行矫治。分别拍摄术前、术后头颅定位侧位片,进行X线头影测量分析。结果14例患者均经6—9个月(平均7.8个月)的前方牵引矫治治疗。Ⅲ类错[牙合]畸形纠正,A点前移,上、下颌骨间不调改正,侧貌改善明显。结论恒牙早期安氏Ⅲ类错[牙合]畸形应用前方牵引可促进上颌发育、前移,抑制下颌向前方生长,能有效改善患者侧貌外形。  相似文献   

17.
目的总结应用口外弓推磨牙向远中移动,矫治安氏Ⅱ类Ⅰ分类错[牙合]畸形的经验。方法选择安氏Ⅱ类Ⅰ分类错[牙合]病例12例,采用口外弓推磨牙向远中移动,结合Ⅱ期方丝弓矫治技术,矫治治疗结束后,戴用保持器保持。结果8例使用口外弓6个月后效果显著,磨牙可达到中性胎或牙尖交错[牙合]关系;3例使用口外弓7—8个月后才有显著效果;1例8个月后出现上颌第一磨牙出现反[牙合],经用横腭杆调整后磨牙关系正常。结论安氏Ⅱ类1分类错[牙合]的一些临界拔牙病例经口外弓推磨牙向远中移动,再行二期标准方丝弓矫治治疗的方法具有矫治时间短、不需要拔牙、简便、安全有效的优点。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安氏Ⅱ^1类错[牙合]患者拔牙矫治后牙弓形态的变化规律,为临床治疗该类畸形提供参考。方法:选择拔除4个第一前磨牙进行正畸治疗的安氏Ⅱ^1错[牙合]患者30例,取矫治前后石膏模型,通过三维扫描生成数字化牙颌模型,同时建立计算机牙弓形态定量分析系统,通过定位标志点,在牙弓形态分析平面上获取各个牙位的坐标数据,利用三次方程式拟合牙弓曲线,测量牙弓宽度及长度的变化,量化牙弓形态的变化。结果:安氏Ⅱ^1类错[牙合]经过拔牙矫治后,①上颌侧切牙区以及尖牙区牙弓宽度明显增加(P〈0.01,P〈0.05),下颌侧切牙区和尖牙区牙弓宽度无明显变化;②上、下颌前磨牙区及磨牙区牙弓宽度明显减小(P〈0.00t);③矫治后上、下颌尖牙区长度明显增加(P〈0.05),磨牙区长度明显减小(P〈0.001)。结论:安氏Ⅱ^1类错[牙合]拔牙矫治后,上颌前部牙弓变宽,后部牙弓变窄,下颌前部牙弓形态未见明显缩窄。  相似文献   

19.
安氏Ⅲ类错牙合是一种随儿童生长发育发生的畸形 ,它严重影响美观 ,对患者的心理和生理也有一定的影响。在我国 ,Ⅲ类畸形的发病率约为3 6 9% [1] ,它是正畸治疗中难度较大的一种错牙合 ,矫治前的设计会直接影响矫治后的治疗效果 ,因此 ,对Ⅲ类错牙合的拔牙矫治均应持慎重态度。作者在1996年 9月至 2 0 0 2年 9月的临床治疗中对部分Ⅲ类错病例采用拔牙矫治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Ⅲ类错病例 15例 ,其中男 7例 ,女 8例 ,年龄 12~ 15岁 ,平均年龄 12 5岁。恒牙牙合 ,Ⅲ类磨牙关系 ,反覆Ⅱ°~Ⅲ° ,反覆盖小…  相似文献   

20.
目的通过对伴有先天缺牙的错[牙合]畸形病例进行回顾性研究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择门诊正畸患者中伴有先天缺牙的错[牙合]畸形病例32例,对缺牙数目、错5恰类型、矫治方法等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缺牙部位最常见的是下颌切牙或上颌侧切牙,多为缺失1~2个牙齿。23例采用集中间隙结合修复的方法进行矫治,6例采用减数方法进行矫治,3例直接采用正畸矫治关闭缺牙间隙。结论对伴有先天缺牙的错[牙合]畸形病例采用减数或采用集中间隙结合修复的方法进行矫治均能获得满意的矫治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