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目的探讨分析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的临床特点。方法选取2018年3月至2018年11月本院收治的83例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43例,观察组40例,给予对照组熊去氧胆酸(UDCA)治疗,而观察组则给予吗替考酚酯联合熊去氧胆酸治疗,并检查肝活检组织学及血清免疫球蛋白A(lgA)、血清免疫球蛋白G(IgG)及血清免疫球蛋白M(IgM)。结果经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免疫球蛋白明显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较大(P0.05);观察组患者的血清IgG与血清IgM相比于对照组明显下降,数据差异显著(P0.05)。结论将熊去氧胆酸联合吗替考酚酯用于治疗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能有效改善免疫球蛋白,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
[] 目的:观察非诺贝特联合熊去氧胆酸(UDCA)治疗UDCA应答不佳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PBC)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3月至2018年2月我院收治的UDCA应答不佳的PBC患者30例,均为肝硬化代偿期,随机分成治疗组15例,对照组15例。对照组给予UDCA,15mg/(kg.d),分2~3次口服,治疗组UDCA基础上联合非诺贝特,0.16 g/d,口服。6个月为一个疗程。观察并记录患者治疗前及治疗6个月后的实验室指标如ALT、AST、ALP、ALB、TBIL、IgM与γ-球蛋白等,对治疗结果进行统计分析, 以P <0.05为差异具有显著性界限。结果:两组治疗后ALP、γGT均有改善(P<0.05),治疗组ALT、AST、ALP、γGT、TC、TG下降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BIL较治疗前有下降,差异却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IgM与γ-球蛋白比例相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UDCA应答不佳患者,非诺贝特联合UDCA治疗可明显改善患者生化指标,疗效优于单用UDCA治疗。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甘草酸苷制剂联合熊去氧胆酸治疗自身免疫性肝炎(AIH)及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的疗效。方法:将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病例分为两组,治疗组应用甘草酸苷制剂联合熊去氧胆酸治疗,对照组应用熊去氧胆酸治疗,观察两组的疗效及不良反应,同时观察甘草酸苷制剂联合熊去氧胆酸对自身免疫性肝炎病例的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PBC治疗组患者的ALT、AST、GGT水平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或P〈0.01),但两组间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应用UDCA和甘草酸苷联合治疗后,AIH患者的ALT、AST、GGT水平明显降低(P〈0.05或P〈0.01)。结论:对AIH和PBC患者应用熊去氧胆酸和甘草酸苷联合治疗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甘草酸苷制剂联合熊去氧胆酸药物治疗自身免疫性肝炎及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进行临床观察。方法 2009年1月~2012年1月来我院住院治疗的自身免疫性肝炎(AIH)患者30例,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16例,在加用甘草酸苷制剂和熊去氧胆酸,研究其治疗效果。结果 AIH组和PBC组患者研究发现,对照组与观察组治疗后TBIL(μmol/L)、ALT(U/L)、AST(U/L)、GGT(U/L)和ALP(U/L)较治疗前水平均有所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观察组治疗后生化指标下降更明显,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身免疫性肝炎及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患者加用甘草酸苷制剂联合熊去氧胆酸治疗,有良好疗效,值得临床中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异甘草酸镁联合熊去氧胆酸(ursodesoxycholic acid, UDCA)治疗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rimary biliary cirrhosis,PBC)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研究。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2月在九江学院附属医院住院的PBC患者64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病例组(32例)与对照组(32例)。对照组给予熊去氧胆酸,病例组给予熊去氧胆酸+异甘草酸镁。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肝功能指标及免疫指标。结果:病例组治疗总有效率96.78%高于对照组78.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谷丙转氨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谷草转氨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ST)、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LP)、总胆红素(total bilirubin,TBIL)、γ-谷氨酰转肽酶(γ-glutamyltranspetidase,γ-GGT)、IgG、IgA、IgM水平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病例组ALT、AST、TBIL、γ-GGT、IgG、IgA、IgM水平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异甘草酸镁联合熊去氧胆酸治疗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的临床效果显著,能明显改善患者的肝功能和免疫指标,具有协同作用,安全性较好,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滋木丹颗粒联合熊去氧胆酸胶囊治疗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肝肾阴虚证临床疗效。方法将39例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肝肾阴虚证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19例予以熊去氧胆酸胶囊治疗,治疗组20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滋木丹颗粒治疗,疗程为6个月。观察两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中医证候积分、肝功、肝纤维化及免疫功能指标。结果 1.治疗组在缓解临床症状方面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具有显著性差异(χ~2=5.267,P0.05)。2.治疗后治疗组ALT、AST、GGT、ALP与对照组对比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而两组治疗后TBIL均较治疗前下降,但两组间对比并无显著性差异(P0.05)。3.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后对比,肝纤维化各指标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4.免疫功能指标在治疗组治疗前后均具有统计学差异,对照组各指标均较治疗前改善,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滋木丹颗粒联合熊去氧胆酸胶囊可明显缓解乏力纳差、口干口苦、皮肤瘙痒、右胁部不适、腰膝酸软等临床症状,改善肝功、肝纤维化及免疫功能各指标、提高治疗有效率,减缓组织学进展,为中医药治疗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提供了更优选的方案,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究熊去氧胆酸(UDCA)联合布地奈德对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的治疗效果及对PBC患者血清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及丙二醛(MDA)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78例PBC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9例患者,而后对照组单纯使用UDCA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布地奈德,治疗时间均为48周,而后于治疗第16周、第32周及第48周对治疗效果进行评估,对肝功能进行实验室检查,并对两组患者氧化应激血清因子进行测量。结果:①治疗前两组症状评分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第10周、第20周、第30周及第48周观察组得分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治疗前两组肝功能指标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碱性磷酸酶(ALP)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上述指标均出现下降,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③治疗前两组MDA及T-SOD水平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MDA出现下降,T-SOD出现上升,观察组MDA高于对照组,T-SOD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UDCA能够显著改善PBC临床症状,同时改善其肝功能及氧化应激状态。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白芍总甙(TGP)联合天晴甘平治疗结缔组织病并发胆汁淤积性肝硬化(PBC)的有效性,以熊去氧胆酸(UDCA)为对照。方法选择PBC患者28例,分为TGP组和UDCA组,分别予以TGP+天晴甘平和UDCA+天晴甘平治疗。于治疗前和治疗后1、3个月分别测定生化指标。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TBil、ACT、AST、GGT、ALP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均P〈0.05),TGP组和UDCA组在肝酶改变上无明显差异(P〉0.05),在胆红素下降方面UDCA起效较TGP快(P〈0.05)。两组副作用均轻微。结论白芍总甙可用于治疗PBC。  相似文献   

9.
陈浩 《吉林医学》2011,32(22):4607-4608
目的:探讨熊去氧胆酸联合异甘草酸镁治疗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的疗效。方法:46例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S)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予熊去氧胆酸联合异甘草酸镁治疗,对照组单用熊去氧胆酸治疗,疗程4周,比较两组患者肝功能指标变化、临床症状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肝功能各项指标、临床疗效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P<0.05),而熊去氧胆酸联合异甘草酸镁治疗组肝功能各项指标、临床疗效均优于对照组,两组均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熊去氧胆酸联合异甘草酸镁治疗活动性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有效且安全。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加味茵陈蒿汤对熊去氧胆酸(UDCA)应答不佳的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PBC)患者肝纤维化指标及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β_1(TGF-β_1)、Smad3水平的影响。方法:纳入61例UDCA应答不佳的PBC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1例。两组患者均给予足量UDCA治疗,治疗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用加味茵陈蒿汤口服,两组疗程均为12个月。治疗前后,检测并比较两组患者的血清碱性磷酸酶(ALP)、谷氨酰转肽酶(GGT)、透明质酸(HA)、TGF-β_1、Smad3水平;采用肝脏瞬时弹性扫描仪(FibroScan)检测两组患者的肝脏硬度测量(LSM)值;评估两组患者的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与血小板比率指数(APRI)评分。结果:试验过程中,治疗组2例患者脱落,对照组3例患者脱落或剔除,最终治疗组28例、对照组28例纳入统计分析。(1)治疗后,两组患者的ALP、GGT水平较治疗前均降低(P0.05,P0.01),且治疗组患者的ALP、GGT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P0.01)。(2)治疗后,两组患者的LSM值及血清HA水平较治疗前均降低(P0.05,P0.01),且治疗组患者的LSM值及血清HA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3)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的APRI评分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且治疗组患者的APRI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4)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血清TGF-β_1、Smad3水平较治疗前均降低(P0.05,P0.01),且治疗组患者的血清TGF-β_1、Smad3水平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加味茵陈蒿汤作为一种有效且安全的联合治疗手段,可改善UDCA应答不佳的PBC患者的肝纤维化,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调节TGF-β_1/Smad3途径相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熊去氧胆酸(UDCA)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药物性淤胆型肝炎的疗效。方法将134例药物性淤胆型肝炎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予以综合保肝、对症治疗,治疗组则加用熊去氧胆酸和糖皮质激素联合治疗。结果两组总有效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治疗组显效率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组治疗后总胆红素(TBIL)、谷氨酰转肽酶(GGT)、碱性磷酸酶(ALP)、总胆汁酸(TBA)均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联合应用熊去氧胆酸、糖皮质激素可快速、安全、有效地治疗药物性淤胆型肝炎。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分析中药联合熊去氧胆酸治疗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商丘市睢阳区中心医院收治的70例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患者,分成两组。35例为对照组,服用熊去氧胆酸治疗;35例患者为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中药疏肝利胆活血化瘀方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肝功能与免疫球蛋白指标水平以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前,两组肝功能与免疫球蛋白指标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肝功能与免疫球蛋白指标水平均明显改善,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临床疗效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熊去氧胆酸联合中药治疗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可以有效改善患者肝功能与免疫球蛋白指标,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3.
分析熊去氧胆酸治疗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的临床效果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4月至2016年4月收治的54例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用茵栀黄治疗;观察组采用熊去氧胆酸治疗。分析两组各项临床指标与疗效的差异。结果经不同药物治疗后,观察组在治疗总有效率上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血清总胆红素、天门冬氨酸转移酶、碱性磷酸酶数据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针对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患者的临床治疗时,采用熊去氧胆酸治疗能有效改善患者各项临床症状,提高治疗有效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通补兼施法联合熊去氧胆酸治疗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0例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熊去氧胆酸口服;治疗组在对照组用药基础上运用通补兼施法加服自拟胆通化瘀汤.两组均为3个月为1疗程,治疗第1、2、6、12个月后评价疗效.结果 两组患者临床症状改变以及生化指标均明显降低(P<0.01~0.05),治疗组改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 运用通补兼施法联合熊去氧胆酸治疗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效果优于单纯使用熊去氧胆酸.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中等剂量的熊去氧胆酸(UDCA)治疗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患者的可行性及治疗效果分析.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150例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患者,其中75例实验组患者使用中等剂量13~15 mg/(kg·g)熊去氧胆酸治疗,对照组75例患者采用还原性谷胱甘肽治疗.分析治疗数据及疗效、预后.结果 各项检测生化指标实验组患者降低幅度(χ2=34.26,P=0.02)较对照组患者降低幅度(x2=12.47,P=0.0l)大.两组患者在组织学分期Ⅰ~Ⅱ患者治疗中死亡率差异显著(χ2=6.12,P <0.05).在组织学分期Ⅲ~Ⅳ患者治疗中死亡率差异显著(x2=13.34,P<0.05).结论 中等剂量的熊去氧胆酸可降低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患者的死亡率,尤其对肝脏组织学影响较显著,延长肝组织代偿寿命.  相似文献   

16.
目的总结非肝硬化期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rimary biliary cirrhosis,PBC)的临床特点,评价熊去氧胆酸(UDCA)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60例非肝硬化期PBC患者治疗前及应用UDCA治疗12个月后的症状、体征、生化免疫学指标及肝脏瞬时弹性指标。结果本组患者临床分期为Ⅱ期31例,Ⅲ期29例。临床症状以黄疸(48.3%)、乏力(46.7%)、皮肤瘙痒(45.0%)为主。60例患者血清碱性磷酸酶(ALP)和γ-谷氨酰转肽酶(γ-GT)均升高,总胆红素(TBIL)升高29例(48.3%),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及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升高23例(38.3%),均为轻度升高;血清IgM升高58例(96.7%),抗线粒体抗体(AMA)阳性60例(100.0%),M2亚型阳性55例(91.7%)。经过UDCA规范治疗12个月后,ALT、AST、TBIL、ALP、γ-GT、IgA、IgM、IgG较治疗前均明显改善(P﹤0.05)。其中55例达到巴塞罗那生化应答标准,37例达到巴黎生化应答标准。Ⅱ期应答率高于Ⅲ期、巴塞罗那标准评价PBC患者的生化学应答率高于巴黎标准(P均﹤0.05)。治疗12个月后患者肝脏瞬时弹性指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6.7±3.1)kPa vs.(7.8±3.8)kPa,P0.05]。结论 PBC多见于中年女性,以乏力、黄疸、瘙痒为常见症状,血清ALP、γ-GT和IgM水平升高,AMA和(或)AMA-M2亚型阳性有助于PBC诊断。UDCA治疗能有效改善患者病情,对PBC早期患者治疗效果更加明显。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加味芍药甘草汤联合熊去氧胆酸胶囊治疗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的临床效果。方法:将40例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对照组常规应用熊去氧胆酸胶囊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加味芍药甘草汤汤剂口服治疗,疗程6个月。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肝功能、肝纤维化指标等。结果:疗程结束后,观察组和对照组有效率分别为90%和75%,观察组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肝功能ALT、AST、GGT、ALP和肝纤维化指标HA、LN、PC-Ⅲ、Ⅳ-C均明显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ALT(40.47±19.1U/L)、GGT(120.83±89.46U/L)、ALP(246.35±149.53U/L)、HA(134.41±37.46U/L)、PC-Ⅲ(136.46±38.53U/L)、Ⅳ-C(114.46±36.46U/L)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味芍药甘草汤联合熊去氧胆酸胶囊可提高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临床疗效,改善肝脏功能及纤维化指标,值得临床上借鉴。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熊去氧胆酸(UDCA)联合复方甘草酸苷治疗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2例PBC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21例,对照组给予UDCA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用药的基础上给予复方甘草酸苷静滴,4~6周后比较治疗前后及两组临床症状的改善情况及相关生化指标的变化。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症状及相关生化指标均明显改善,且治疗组改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熊去氧胆酸联合复方甘草酸苷治疗PBC,疗效显著,安全性好,值得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9.
熊去氧胆酸治疗淤胆型肝炎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秀伦 《实用医技杂志》2008,15(23):3084-3085
目的:观察熊去氧胆酸治疗淤胆型肝炎的作用。方法:淤胆型肝炎患者7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8例和对照组34例。两组均按同样的保肝、退黄、改善微循环综合治疗,治疗组加用熊去氧胆酸治疗,比较两组的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后1个月生化指标比较:治疗组TBIL、ALP和ALT恢复明显优于对照组(均P<0.05)。治疗组见皮疹、恶心、口干等不良反应。结论:熊去氧胆酸有较强的利胆作用治疗淤胆型肝炎较果好、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20.
《北京医学》2012,34(3)
目的 总结非肝硬化期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rimary biliary cirrhosis,PBC)的临床特点,评价熊去氧胆酸(UDCA)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60例非肝硬化期PBC患者治疗前及应用UDCA治疗12个月后的症状、体征、生化免疫学指标及肝脏瞬时弹性指标.结果 本组患者临床分期为Ⅱ期31例,Ⅲ期29例.临床症状以黄疸(48.3%)、乏力(46.7%)、皮肤瘙痒(45.0%)为主.60例患者血清碱性磷酸酶(ALP)和γ-谷氨酰转肽酶(γ-GT)均升高,总胆红素(TBIL)升高29例(48.3%),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及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升高23例(38.3%),均为轻度升高;血清IgM升高58例(96.7%),抗线粒体抗体(AMA)阳性60例(100.0%),M2亚型阳性55例(91.7%).经过UDCA规范治疗12个月后,ALT、AST、TBIL、ALP、γ-GT、IgA、IgM、IgG较治疗前均明显改善(P<0.05).其中55例达到巴塞罗那生化应答标准,37例达到巴黎生化应答标准.Ⅱ期应答率高于Ⅲ期、巴塞罗那标准评价PBC患者的生化学应答率高于巴黎标准(P均< 0.05).治疗12个月后患者肝脏瞬时弹性指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6.7±3.1 )kPa vs.(7.8±3.8)kPa,P<0.05].结论 PBC多见于中年女性,以乏力、黄疸、瘙痒为常见症状,血清ALP、γ-GT和IgM水平升高,AMA和(或)AMA-M2亚型阳性有助于PBC诊断.UDCA治疗能有效改善患者病情,对PBC早期患者治疗效果更加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