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谷宝成 《中外医疗》2009,28(19):57-57
心肌纤维化(缺血性心肌病)是由于心肌供血长期不足,心肌组织发生营养障碍和萎缩,或大面积心肌梗死后,以致纤维组织增生,心肌收缩力减弱,顺应性下降。病变主要累及左心室心肌和乳头肌,可波及起搏传导系统。病理特征是多支冠状动脉发生弥漫和严重的粥样硬化,有时可见冠状动脉管腔内血栓的形成。心腔呈普通型扩大,心肌细胞变性或坏死,纤维组织增生。  相似文献   

2.
急性心肌梗死是指冠状动脉供血中断引起的心肌坏死,急性心肌梗死的冠状动脉因粥样硬化而高度狭窄(多数>75%),并多数有符合病变及痉挛。常累及一支以上的冠状动脉支。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是威胁人类健康和引起死亡的主要疾病之一。尽早、持久、充分开通梗死相关血管可挽救更多的存活心肌,改善患者的愈后。  相似文献   

3.
急性心肌梗死(AMI)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基础上,伴有斑块破裂、出血、血栓形成或冠状动脉痉挛等原因引起官腔急性闭塞,导致冠状血流中断或急剧减少,使相应部位的心肌发生持续而严重急性缺血,最终导致该部位心肌出现缺血性坏死.  相似文献   

4.
急性心肌梗死(AMI)是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基础上,伴有斑块破裂、出血、血栓形成或冠状动脉痉挛等原因引起管腔急性闭塞,导致冠脉血流中断或急剧减少,使相应部位的心肌发生持续而严重急性缺血,最终导致该部位心肌出现缺血性坏死.  相似文献   

5.
急性心肌梗死的心理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玉兰  王贵芳 《当代医学》2010,16(12):108-108
急性心肌梗死是在已有冠状动脉病变(主要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痉挛,偶为冠状动脉栓塞、炎症等)的基础上,重体力活动,激烈的情绪变化使心肌需氧量猛增,或严重的心律失常、休克、出血、外科手术等导致心排出量骤降。冠状动脉灌注锐减时,心肌由于严重而持久的缺血或冠状动脉闭塞使血供中断,引起部分心肌坏死,来势凶猛,危重死亡率高,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  相似文献   

6.
急性心肌梗死(AMI)是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基础上,伴有斑块破裂、出血、血栓形成或冠状动脉痉挛等原因引起管腔急性闭塞,导致冠脉血流中断或急剧减少,使相应部位的心肌发生持续而严重的急性缺血,最终导致该部位心肌出现缺血性坏死.  相似文献   

7.
急性心肌梗死(AMI)是冠状动脉血流中断或急剧减少,相应供血区内心肌因持续缺血缺氧致不可逆坏死。老年人急性心肌梗死多数是由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所致。近年发现冠脉持久痉挛,特别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基础上的痉挛,是引起心肌梗死的重要原因之一。老年人发生急性心肌梗死时大多由于症状及心电图演变不典型,给早期诊断带来困难。  相似文献   

8.
急性心肌梗死是由于心肌持久、严重缺血而引起部分心肌坏死,绝大多数是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基础上合并血栓而形成持续性痉挛,使管径发生急性阻塞。笔者临床护理46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急性心肌梗死是由于心肌持久严重缺血而引起的部分心肌坏死,绝大多数是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基础上合并血栓形成或持续性痉挛,而导致管腔发生急性阻塞。急性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是当今用于救治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一种积极有效的方法之一。近年来,我院应用此法治疗急性心肌梗死  相似文献   

10.
急性心肌梗死属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肌病的严重类型,是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基础上,由持久的严重的心肌缺血所引起的部分心肌坏死。临床上有剧烈而较持久的胸骨后疼痛,胸闷,发热,白细胞增多,血清酶活性增高及心电图系列演变等表现,可伴有心律失常、休克或心力衰竭。  相似文献   

11.
冉杭燕 《实用医技杂志》2006,13(12):2135-2136
心肌梗死是指在冠状动脉脉粥样硬化、栓塞、炎症、先天性畸形等的基础上,冠状动脉的血流中断,使相应的心肌出现严重而持久地缺血,最终导致心肌的缺血性坏死。发生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在临床上常有持久的胸骨后剧烈疼痛、发热、白细胞计数增高、血清心肌酶升高及心电图反映心肌急性损伤、缺血和坏死的一系列特征性演变,并可出现心律失常、休克或心力衰竭。工作过累、重体力劳动、精神紧张、情绪激动、饱餐、大量饮酒等均有诱发急性心肌梗死的危险,心肌梗死发生比较突然、症状危重是中老年人猝死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2.
李玉平 《中国民康医学》2010,22(9):1175-1175,1177
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系指冠状动脉突然完全性闭塞,心肌发生缺血、损伤和坏死,出现以剧烈胸痛、心电图和心肌酶学的动态变化为临床特征的一种急性缺血性心脏病。其基础病变大多数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  相似文献   

13.
急性心肌梗死(AMI)是冠状动脉急性闭塞,血流中断,心肌严重持久缺血,以致局部坏死,绝大多数由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所致,少数由于梅毒性主动脉炎累及冠状动脉开口,结缔组织病或冠状动脉栓塞所引起.  相似文献   

14.
急性心肌梗死是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基础上冠状动脉血流中断,使相应的心肌出现严重而持久的缺血,最终导致心肌的缺血缺氧性坏死。  相似文献   

15.
急性心肌梗死静脉溶栓治疗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急性心肌梗死属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严重类型,是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基础上,由于持久的严重的急性心肌缺血所引起的部分心肌坏死。为内科常见的急重症,起病急、死亡率高。早期进行溶栓治疗重健血供是缩小梗死范围最有效的一种积极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6.
刘兰英 《基层医学论坛》2011,15(32):1057-1057
急性心肌梗死是由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基础上发生管腔内血栓而形成,动脉内膜下出血或动脉持续痉挛,使管腔发生持久而完全的闭塞;同时,该动脉与其他冠状动脉间的侧支循环尚未充分建立时,导致该动脉所供应的心肌严重持久缺血,引起心肌坏死。  相似文献   

17.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相关低血压原因及护理对策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玉兰  孙燕 《吉林医学》2009,30(22):2867-2869
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 ial infarction,AM I)是冠状动脉急性闭塞,血流中断,使部分心肌因严重的持久性缺血而发生局部坏死。低血压是急性心肌梗死(心梗)的常见症状,可由于心肌大面积梗塞、心肌收缩力明显降低、心输出量减少所至,但也可能与血容量不足、再灌注性损伤、血管扩张药及合并出血等有关。低血压可造成冠状动脉灌注压明显下降,血流缓慢,血栓形成,导致严重后果。  相似文献   

18.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便秘护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急性心肌梗死指冠状动脉突然完全性闭塞,心肌发生缺血、损伤和坏死,出现以剧烈胸痛,心电图和心肌酶学的动态变化为临床的一种急性缺血性心脏病.其基础病变大多数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少数为其他病变如急性动脉栓塞.急性心梗是老年人常见急症之一,病情重,变化快,容易发生严重并发症,而用力排便是诱发各种严重并发症的因素之一.根据文献报道和临床实践,老年人急性心肌梗死后,因大便秘结,排便过于用力引起猝死者屡有发生.  相似文献   

19.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诊断和治疗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世德  伍伟锋 《医学综述》2007,13(18):1409-1411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是指由于急性心肌缺血所致的一组冠状动脉事件,包括不稳定型心绞痛和急性心肌梗死。通常根据临床表现、心电图或心肌酶改变来诊断。而心肌肌钙蛋白T或I、肌红蛋白是诊断心肌坏死的可靠标志物。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治疗方法有心肌缺血再灌注治疗、抗血栓治疗、抗心肌缺血治疗和调脂治疗等,临床上应根据不同情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20.
急性下壁心肌梗死误诊急性胃肠炎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急性心肌梗死是指心肌的缺血性坏死,为在冠状动脉病变的基础上,冠状动脉的血流急剧减少或中断,使相应的心肌出现严重而持久地急性缺血,最终导致心肌的(不可逆性)缺血性坏死。发生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在临床上常有持久的胸骨后剧烈疼痛、发热、白细胞计数增高、血清心肌酶升高以及心电图反映心肌急性损伤、缺血和坏死的一系列特征性演变,并可出现心律失常、休克或心力衰竭,属冠心病的严重类型。业已证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