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针刺穴位,产生针感的形态学基础是什么?多年来,一直是针刺机理研究中引人关注的问题之一。近年来,在针麻原理研究中,更是受到人们的重视,已用不同方法进行了更深入的研究。目前,较为一致的看法是认为针刺穴位,产生针感的组织结构是各种类型的感受器,且以深部感受器为主。并习用“针感感受器”一词概括针刺所兴奋的末梢神经结构。笔者主要根据国内1958年以来,有关穴位区域组织结构的研究资料和近两年来自己参加穴位组织结构研究所见,认为现用“针感感受器”一词有一定不妥之处,故提出如下意见商榷。  相似文献   

2.
根据上述三项工作,提出我们对穴位针感感受器的组织学结构的一些初步看法:1.从深度来看是深部感受器上述工作证明合谷区三个穴位的针感都在肌内层,当然它的感受器无疑地也必然在肌肉层中。1959年以来许多工作证明体针穴位产生针刺效应的组织在深层,当然也说明针感是深部感受器的功能。文献记载在肌肉层中有三种感受器:肌梭、环层小体和游离神经末梢。究竟那种感受器是感受针感的?2.是散在于肌肉内的游离神经末梢么?这里作一个类比。皮表上痛觉的感受器是游离神经末梢。它很细而且数量多,所以它反映到皮表上是一个很小的痛点,而且数目多,  相似文献   

3.
为了研究针刺麻醉的原理,根据目前对形态学的要求,首先提出穴位中有哪种或哪些感受器感受针刺刺激的问题。应用于针刺麻醉的穴位相当广泛,其中最常应用的,当推合谷等穴。我们向附属医院麻醉科和新医疗室学习,知道在合谷穴进针后达到病人得气时其深度不一,但总的说来,针刺都穿过了皮下,刺入了骨胳肌。因此,我们着手研究了人的合谷区骨骼肌感受器。我们相信,如果没有经络的特殊构造成分在针剌合谷时引起得气感的话,则此骨骼肌内的感受器将是得气感这一生理现象的形态基础。  相似文献   

4.
引言从《红旗》杂志1971年9、12期有指导意义的四篇文章来看,为了解决针麻镇痛原理,重点地提出了对穴位以及经络实质的研究。我们觉得穴位感受器的组织学结构如果搞清楚了,针麻镇痛原理也就易于解决了。我们都会想到接受针刺时,穴位感受器一定会遵循感觉生理学的一般规律,通过它的反射弧,发挥作用。所以针感感受器的组织学结构及其反射弧搞清楚之后,则针麻镇痛原理、针灸治病原理以及经络实质也就易于逐步得到解决。它将在中西医结合发扬祖国医学遗产以及对中西医结合进行教学有其重要的实际意义。也符合教  相似文献   

5.
这里说的穴位是体针穴位,针感指酸麻重胀,痛不计在内。穴位是一个针感点——感觉点。Blix1882年在人体皮肤上发现有温点及冷点,作为躯体感觉生理学先驱记入史册。可是我们祖先早在纪元前几百年就发现了穴位这一感觉点,是对现代生理学的重大贡献。祖国医学指出:灸刺之道,……得气穴为定《灵抠》。现代医学实践也证明,针感越强疗效越好。无论是针刺治疗也好,针刺镇痛也  相似文献   

6.
本文用穴位针感“蓝点”标记法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研究了穴位针感与神经肽(SP、VIP、NPY)的关系,结果为:①针感可出现于自皮肤到骨膜的各个层次;神经(肽能)、血管二者出现率和针感的出现率完全一致。②三种肽能神经及其终末分支,穿行于穴位的深、浅层各种组织之间,呈串珠状,常随血管分布;也有肽能游离末梢分布在表皮、毛囊和骨骼肌中。③电针后,脊髓背角的神经肽含量,针刺侧多于非针刺侧(p<0.01)。总之,肽能神经是产生针感的重要结构之一,肽类物质参与针感过程并可能与针感的慢传导性有关。  相似文献   

7.
临床实践和实验研究证明,针刺身体某些穴位具有一定的镇痛作用。近来有些材料指出,针刺穴位所以能产生镇痛作用,是由于从针刺穴位发起的传入信息和从伤害性刺激部位传来的传入信息在中枢神经系统内,特别是在丘脑内相互作用、相互抑制的结果。为进一步探讨中枢神经系统在针刺镇痛中的作用,我们观察了针刺穴位和伤害性刺激对丘脑朿旁核单位放电的影响。实验方法实验共用大白鼠68只,雌雄不限,体重  相似文献   

8.
程文涛 《中国乡村医生》2008,10(20):128-128
何谓得气 得气是指针刺在一定穴位上,病人对针刺所产生的感觉,故又称得气为针感。临床上常出现的针感,主要有酸、胀、沉重、触电感、灼热感或凉感,也有的如虫行、如流水、如气窜或跳动感等,在针刺过程中,病人如出现上述的一种或多种针感,就达到了得气目的。对医者来说,只要持针的手指(一般用右手)感到针下有沉重、湿滞或紧实的感觉,或者看到病人表情有变化而针刺局部有紧缩、跳动反应时,就是得气的象征。  相似文献   

9.
针刺手法是影响针灸疗效的重要因素。针刺手法具有较强的实践操作性,现代医家对古籍中针刺手法的记载更有着不同的理解和发挥,故产生了种类多样的针刺手法。捣法、提插法与雀啄法均是以上下进退为主要操作形式的针刺手法,三者操作形式类似,但是,由于针刺幅度和频率不同,在临床治疗中产生的效果亦各不相同。捣法以大幅度的重捣轻提为主要操作特点,体现刺激量大、针感强的特征;提插法以幅度均匀的上提下插为主要操作特点,刺激量与针感因人因病等各异;雀啄法以进针原处的小幅度高频率的提插动作为主要操作特点,侧重于下插,刺激量与针感略小。临床应用中,可以根据病情的需要,运用不同刺激方式,对穴位发挥不同作用,从而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0.
一、引言不论是针麻或针刺治疗,针感好的,效果就好。在针麻及针刺疗法中,有很多现象是用脊髓的节段性分布作解释的,但有不少现象,用节段性理论又不能完全解释,例如针感传导为何如此广泛,就是一例。针感是感觉的一种,辩证唯物论认为感觉是“外部世界的映象。”那末,就体针的大多数而言,脊髓背根的传入冲动就反映了此过程中的一步。虽然这些传入冲动传到中枢之后,必然还要受到其他冲动的冲击、影响,但了解这一过程的特点,应该是有益的。现有的脊髓支配感觉的节段性的图基本上根据皮肤感觉,即皮节。而针感主要是深部感觉。那么针刺所引起的感觉冲动,其节段性分布情况,是否跟皮节相同?如不一致,对于理解针感现象,又有什么意义?  相似文献   

11.
前言大量的临床观察和动物实验资料说明针刺的镇痛作用是通过神经机能实现的。但针刺兴奋了那些感受器?通过那类神经纤维传入的?尚未见报导。关于针刺家兔“合谷”的实验虽早有报导,但这些实验针刺“合谷”的同时,配有其它穴位(“内庭”、“内关”等),不能单纯地反映“合谷”的镇痛作用。有些实验使用的是电针,由于电流滑走范围很宽(协作组中某一成员曾在自己合谷穴作过电针麻醉,刺激波及于全手),影响及于其它穴位,也不符合我们单独研究合谷穴的需要。因此,为了证明单独刺激“合谷”是否有镇痛效果?如果有镇痛效果,观察是通过那条神经传入脊髓的,作了如下的实验研究。  相似文献   

12.
以毫针针刺12只家兔“足三里”穴,用8导仪描记针刺穴位、同经穴位、同侧及对侧有关穴位的肌电活动。结果表明:麻醉家兔在针刺穴位得气、出现客观针感时,穴区肌电多呈单位型或肌束型,干扰型肌电较少见。捻转补泻手法可分别引起上行或下行同经穴区肌电活动。提示肌肉行为可能是得气的生物学基础之一,肌肉活动可能与客观针感形成及循经感传密切相关。而同侧对抗肌及对侧对称肌穴区的相应肌电活动,可能与脊髓或更高级运动中枢协调的特定穴区针刺相应的防卫反应有关。  相似文献   

13.
头面部二针针刺麻醉方法,在临床上做胃大部切除术,其优良率为88.9%,可见针刺头面部的听穴对胃大部切除术在镇痛和整合等方面都有着很明显的效果。临床实验证明:针刺镇痛效应的传入途径是通过外周神经,而且主要通过穴位下的深部神经传入到中枢的。我们所采用的听穴,针体通过下颌关节后方,指向颈静脉孔前下方,距孔前外侧缘约1.5—2.0厘米  相似文献   

14.
几年来,凡遇盗汗患者,我采用针刺阴郄穴治疗盗汗效果甚好。【穴位】在掌后尺侧横纹之上五分处。(即通里与神门穴之间)【针法】常规消毒后,针尖略向上刺入三至五分,捻转后留针半小时。此症在临睡前针刺。针刺时针感上达肘、肩部为好;若针后,患者肩及项部有酸痛感者,效果更  相似文献   

15.
采用逆向碰撞技术,针刺兔“足三里”穴,探讨不同深度传入冲动纤维类型以及提插、捻转两种手法与神经冲动传导之间的关系。针刺兔“足三里”穴的浅、中、深三层,C类复合动作电位分别衰减25.03±7.27%,3.33±1.49%,3.18±1.45%,浅层与深层比较P<0.01,浅层与中层比较P<0.01;AB类复合动作电位分别衰减26.98±8.43%,20.31±5.55%,7.18±5.22%,浅层与深层比较P<0.05。可见C类和AB类纤维传入冲动在浅层占优势,古人提出穴位分三才补泻,从神经纤维在各层的分布偏重及传入冲动量的不同来分析,有其一定的理论基础及临床意义。针刺兔“足三里”穴,在C类纤维上进行提插与捻转手法比较,其冲动传入短时反应与长时反应的比例提插手法为1:3.8,捻转手法为1:2.8,但衰减值的比较由于观察例数少,未有统计学意义,似可认为提插手法的针后反应比捻转手法长,结合临床针感情况分析,提插手法疗效更佳。  相似文献   

16.
早在二千年前《内经》就记载:“刺之要,气至而有效”,在针刺麻醉中循经取穴,针刺“得气”是针麻成功的重要因素。故研究“得气”发生的规律及物质基础,不仅对解决针麻镇痛原理具有重要价值,并对认识经络实质及提高针刺疗效也是一个重要环节。针刺穴他时,受针者产生一种胀、麻、酸、重等感觉,此感觉沿某种方向传导,同时施术者有手下针紧感,称为“得气”,又称“针感”。究竟“针感”产生于穴位的何种组织?  相似文献   

17.
本文报道了66例在腰麻下施行阑尾切除术或疝修补术病人的血小板数变化,其中36例针刺三阴交。结果表明:腰麻下三阴交的升血小板效应仍然存在。此效应的传入途径可能是Ⅰ、Ⅱ类神经纤维,其作用机制可能还和穴位处局部性的目前尚不明的特殊结构有关。三阴交穴的针感则主要和Ⅲ类神经纤维有关。  相似文献   

18.
合谷穴的解剖学定位按若干作者的意见认为它是位于第一、二掌骨间,近第二掌骨桡侧缘中点附近的肌组织中。合谷穴针感感受器的研究指出,合谷穴针刺得气,可能是刺激肌肉中的肌梭引起的。另有一些研究证明得气感不仅是因为刺激肌梭,更主要的是由于针刺小神经束或游离神经末梢。  相似文献   

19.
针刺四肢穴位激发感传时,将沿经穴位和对照点上引导的肌电信号作功率谱分析。纵向实验观察表明,沿经穴位肌电谱功率在捻针时较针前明显增加,留针、拔针,针对照点时则增高不明显。加压阻滞时,被阻穴位的功率变化不明显。横向实验表明,捻针时沿经穴位上肌电谱功率较其左右对照点变化率有明显差异。说明捻针时沿经有功率(能量)变化。该能量以纵向沿经传递为主,横向扩散趋势较纵向传输弱得多。上述现象符合经络感传现象的一般规律。  相似文献   

20.
明代医家杨继洲的交经针法,主要指五脏交经、隔角交经、通关交经以及关节交经4种交经针法。技术关键:一是正确选择穴位;二是恰当使用针刺手法。在选取针刺部位方面,主要以五行相生相克为理论基础,并以大关节为划分取穴部位及针感传导部位的主要人体标志。手法操作方面,除基本的针刺补泻手法外,主要采用飞经走气4法以增强针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