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治疗外感咳嗽,宜温凉相配,宣肃同用 外感咳嗽,既见喉痒、咳嗽、痰多等症,又常兼有发热恶寒.一般认为偏风寒宜辛温,偏风热宜辛凉,咳嗽初起宜宣肺,咳嗽日久宜肃肺.但临床体会,不必过于拘泥辛温与辛凉、宣肺与肃肺的界限,常以辛温与辛凉相配,宣肺与肃肺同用,可以取得迅速退热、止咳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治湿证重在升脾宣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耿新民 《当代医学》2009,15(27):152-152
湿证是湿邪停滞于人体内所产生的一种类似湿邪性质的证侯群,临床颇为广泛,不论外湿内湿,总以脾主运化、肺主宣降的功能失常所致,因此,临床以升脾宣肺之法以治疗湿证,以苍术复脾之升作为方药之主体,醒脾燥湿,祛邪扶正;以麻黄辛温发汗,宣肺利水,助肺宣达.复其通调。两药协作,升脾宣肺,化湿祛邪,临床治疗湿证,辨证施治,得心应手,疗效卓著。  相似文献   

3.
外感、内伤均可引起咳嗽,不及时治疗或治疗不当,每易反复发作;病程既久,逐渐发展为咳逆上气,本虚标实,缠绵难愈,多属于现代医学的“慢支炎”、“肺气肿”、“肺心病”,严重危害健康,甚至威胁生命。王老师强调,咳嗽并非小病,必须在发病早期积极治疗,不使损伤肺气。陈修元说;“咳不止于肺而亦不离于肺”。故王老师主张治咳首先还是要从治肺入手,根据标本虚实;辨证论治,分别采用宣肺祛邪、肃肺化痰,致肺止咳三步,可取得满意的效果。现简明分析介绍,供同道参考。第一步:宣肺祛邪止咳法此法适用于外感初期的咳嗽,或素有咳嗽…  相似文献   

4.
感冒是指外感风寒或时令不正之气所致的病症.有轻重寒热之分.临床以鼻塞、流涕、喷嚏、头痛、恶寒、发热、全身不适等为主要表现.本病或因六淫、时行病毒侵袭人体;或因人体正气亏虚,卫外功能减弱,肺卫调节失常而发病;或气候突变,寒温失宜,卫外之气不能调节应变,而从皮毛、口鼻入侵,邪犯肺卫,卫表不和而致病.该病是肺系疾病中最常见者,根据恶寒、发热、头痛、身疼、鼻塞、流涕、咽痛等肺系症状及气候突然变化、伤风受凉的病史及时行感冒流行的流行病学特征不难作出诊断.本病治疗重在区别风寒、风热和暑湿兼夹之证,风寒证治之以辛温发汗,风热证治以辛凉清解,暑湿杂感者又当清暑祛湿解表,虚体感邪则应扶正与解表并施,不可专行发散,重伤肺气.  相似文献   

5.
1 辨证分型1.1风热型:375例,具有时行感冒风热型的一般特征,分组对比观察治疗。疏散风热,清热解毒组127例,另一组为辛温辛凉并用加清热解毒248例。1.2风寒型:243例,具有风寒感冒的一般特证。将此分成发汗解表组121例,辛温辛凉并用组122例,对照观察。1.3气虚型:97例,具有气虚加感冒(感冒风寒较多)的一般特征,分为补气解表组43例,先解表疏散,后补气组54例,两组对照。1.4血虚型:常见妇人因产后,崩中漏下,大病久病之后,逐冒寒邪或暑热时令邪气为患,具有血虚感冒的一般特征,此型112例,并将其分成养血解表组65例,先解表而后养血组47例比较治疗。1.5阳虚型;贯见于年老体弱之人,或素体阳虚,因他病误治失治而成,具有阳气虚弱和外感风寒或伤  相似文献   

6.
目的 讨论针灸治疗急性气管-支气管炎.方法 根据诊断进行针灸治疗.结论 本病以实证为多见,治疗以祛邪为主.宜宣肺、止咳、祛痰.如风寒袭肺,治宜祛风散寒,宣肺止咳;风热犯肺,治宜疏风清热,宣肺化痰;风燥伤肺,治宜疏风清肺润燥.  相似文献   

7.
湿热感冒,为临床所常见,在雨湿较重的年分、季节和地区,患此证者,远较风寒,风热患者为多,素蕴脾湿不化者尤易感患。近代对感冒病的论述,多从朱丹溪之说:“伤风属肺,多宜辛温或辛凉之剂散  相似文献   

8.
肺与肾密切相关, 国医大师邹燕勤教授运用“肾病治肺”法分期辨证治疗原发性肾小球疾病。急性期祛邪治标, 以清咽宣肺为先, 疏风宣肺以消风水; 缓解期标本兼治, 以补肺清利为重, 安正以祛伏邪; 恢复期扶正治本, 以益气固卫为护, 滋养肺肾以固根本。   相似文献   

9.
感冒是一种临床常见病,近年来持续多发.归属于中医理论的表证,根据临床表现症状的不同,又可分为风寒感冒、风热感冒、暑湿感冒三种,其中风热感冒最为多见.临床多表现为身热,恶风,汗泄不畅,头胀痛,面赤,咳嗽,痰黏或黄,咽燥,咽喉红肿疼痛,鼻塞,流黄浊涕,口干欲饮,舌苔薄白微黄,舌边尖红,脉浮数.临床治疗药宜辛凉,以达到清热疏风、发表散肺之功.感冒舒颗粒由中药大青叶、荆芥、防风、薄荷、连翘、牛蒡子、桔梗、白芷、甘草等组成,具有疏风清热、发表宣肺之功效.用于感冒所致的头痛、体困、发热、恶寒、鼻塞、流涕、咳嗽、咽痛等症的治疗.  相似文献   

10.
[目的]浅论四季咳嗽的不同证候特征及辨治要点.[方法]结合历代中医文献的相关记述,运用中医基础理论,对春夏秋冬四季咳嗽的不同证候特征进行辨析,并提出相应的治法方药及注意事项.[结果]春夏秋冬四季均有咳嗽发生:春季多感风温而咳嗽,治以辛凉解表法为主,方当选银翘散合止嗽散加减;夏季易患风热而咳嗽,治以疏风解热、宣肺止咳为主,方选桑菊饮加止嗽散加减;秋季多伤燥邪而咳嗽,且分凉燥和温燥,凉燥治以温润止咳为主辛温疏表为辅,多用杏苏散加减化裁,温燥治当清凉甘润、宣肺润燥,方以桑杏汤加止嗽散加减为主;冬季易感风寒而咳嗽,治当解表散寒、宣肺肃降,方选三拗汤加止嗽散化裁.[结论]咳嗽四季皆有,临证需以辨证论治为总则,因时制宜,依据不同证候特征远方用药,切实提高临证效果.  相似文献   

11.
治宜辛凉甘寒去冬今春,感冒在安阳等地蔓延流行。许多同志以为病因系感受寒邪,投以辛温发散之药,但疗效不佳,致使患者病情迁延,或症状缓解之后又复发,甚至并发它症。辛温发散,本为冬春感冒的常规治则,用于去冬今春为何疗效不佳呢?这就需对去冬今春的感冒加以具体分析。  相似文献   

12.
直肺是直通肺气之义,宣肺法常用于外邪客肺,肺为邪束,肺气失宜,而见咳嗽,喉痒,痰多,或有鼻塞,或伴气促的外感咳嗽病征。在临床上小儿久咳多由于反复感冒咳嗽,失于治疗,或不适当地服抗菌素以及化痰止嗽药,使邪郁于肺,肺气闭塞不宜,疾依内阻,以致咳嗽反复,迁延时日,久久不愈。其病机关键在于肺气不宜,用清肺、敛肺等治疗无功,而用宣肺法恰到好处,切会病机,能迅速见效。小儿肺气不宜久喷的特征是:咳嗽数周或仅月不愈,时轻时重,一般无感冒症状,无发热。由于肺气不宜,痰浊内阻,可见咳嗽须*不爽,任间有痰,但咯痰不利…  相似文献   

13.
过敏性鼻炎与支气管哮喘的中医证治关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过敏性鼻炎与支气管哮喘的中医证治关联进行了探讨。认为二者的病因与症状均与风邪有关 ,发作期临床常见证型分为 :①风邪独盛、肺气不宣 ;②外感风寒 ,痰饮内伏 ;③风邪外感 ,痰热内蕴 ;④正虚邪恋。治则发作期宜疏风抗敏、宣肺通窍 ;祛风散寒、化饮平喘及清热宣肺通窍。迁延期扶正固本为主 ,兼以祛邪。缓解期益肺健脾固肾为主 ,佐以祛风抗敏。  相似文献   

14.
麻杏石甘汤临床应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傅毓玲  汤菊荣 《医学综述》2002,8(10):616-617
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 (下简称“麻杏石甘汤”)见于《伤寒论》 ,其中第 6 3条指出 :“发汗后 ,不可更行桂枝汤 ,若汗出而喘 ,无大热者 ,可与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 ,第 16 3条则指出“下后 ,不可更行桂枝汤 ,若汗出而喘 ,无大热者 ,可与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二者一因误汗 ,一因误下 ,但均为误治后病邪由表入里化热。酿为热邪壅肺证 ,因此治疗当清宣肺热。方用麻杏石甘汤 ,方中麻黄辛温宣肺定喘、石膏甘寒直清里热 ,二者相伍 ,清宣肺中郁热而定喘逆 ,而石膏用量为麻黄 2倍 ,故借石膏辛凉之性以制麻黄辛温发散之力 ,并使其转为辛凉清热之用 ;杏…  相似文献   

15.
感冒是一种最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用于治疗感冒的药物有许多种。由于中成药具有副作用小、疗效好的特点,故很受人们青睐。但临床实践证明,如果中成药选用不当,也可延误病情。中医将感冒分为风寒型感冒、风热型感冒、暑湿型感冒和时行感冒(流行性感冒)四种类型。根据辨证施治的原则,不同类型的感冒应选用不同的中成药治疗。一、风寒型感冒:病人除了有鼻塞、喷嚏、咳嗽、头痛等一般症状外,还有畏寒、低热、无汗、流清涕、吐稀薄白色痰等特点。这种感冒与病人感受风寒有关。治疗应以辛温解表为原则。病人可选用伤风感冒冲剂、感冒清热冲剂、九…  相似文献   

16.
五脏六腑咳嗽的症状,一般与各脏腑的经络循行及脏腑功能有关,其咳嗽也各有特点。肺主气,司呼吸,风热犯肺,则鼻流黄涕,舌干咽燥,治宜疏风宣肺,用桑菊饮;风寒束肺,则鼻流清涕,舌淡苔薄白,治宜发散风寒,宣肺止咳,方用杏苏散;若肺阴虚致咳,则干咳少痰,或痰中带血,治宜养肺阴、清痰热,用百合固金汤。 心主火,脉起于心中,上挟于咽,内经云:“心病先心痛,一日而咳”。又云:“夏脉者,心也……其不及,则人心烦,上见咳嗽,下为气泄”。故心咳则心痛,喉中介介如梗状,甚则咽喉肿痛、喉痹。治宜清心泻火,药选导滞散加减或用玄参、黄芩、茯神、麦冬、桑白皮、牛黄清心丸等治疗。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讨论中医感冒治疗方法.方法 根据诊断进行治疗.结论 本病治疗重在区别风寒、风热和暑湿兼夹之证,风寒证治之以辛温发汗,风热证治以辛凉清解,暑湿杂感者又当清暑祛湿解表,虚体感邪则应扶正与解表并施,不可专行发散,重伤肺气.  相似文献   

18.
感冒初起亦须辨证论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医治疗感冒主张首选辛凉解表法或辛温解表法者皆有之,对以上两种观点,笔者有些异议.辨证论治是中医的特色,也是中医理论的精华,在实施医疗实践的过程中必须遵循这一原则.笔者认为分析证型,要考虑以下几个因素:一是正邪力量的对比.要从正邪双方所处的状态出发.正气有虚实强弱之分,邪气有风寒暑湿燥火疫毒瘴疠之别.二是天时、气候、地域、环境的差别.三是发病的轻重、症状、转归的不同.应当把握以上各方面的具体情况进行辨证论治,不应该下感冒初期一律首选辛温或辛凉的结论.比如说,感受风寒或暑温,由口鼻而入引起的胃肠型感冒,发热低,不恶寒,尽管在初期,首选辛温或辛凉皆不适宜.  相似文献   

19.
病例1:崔××,女,15岁,学生。1987年11月14日初诊。证见发热微恶风寒,头痛口渴,咳嗽咽痛,舌尖红,苔薄黄,脉浮数。此乃风热犯肺,肺卫不和所致。治宜辛凉解表,清热肃肺。方用银翘散加减:银花9g 连翘9g 桔梗6g 薄荷3g 荆芥6g 牛蒡子6g 芦根12g 桑叶  相似文献   

20.
全国名老中医汪受传教授继承钱乙“肺主喘”的学术观点,认为“喘”为肺系疾病的代表性证候,其总的病机为宣肃失司;实证为外邪郁肺、肺失宣肃,虚证为气阴不足、宣肃无力.治疗上实证宜祛邪利肺,宣肃肺气;虚证宜益气养阴,补肺而恢复其主气司宣肃之功.临床上以实证多见、虚证较少,但祛邪与扶正治法亦常常配合使用.附验案1则为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