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目的]探讨孔径为0.2μm的ZrO_2陶瓷膜精制痹通药酒过程中的膜污染机理。[方法]以痹通药酒为研究对象,从高分子去除率、微滤通量、过滤阻力及阻力分布、药酒原液及膜表面沉积物的粒径分析等角度进行膜污染研究。[结果]0.2μmZrO_2陶瓷膜对本体系的四大高分子均有一定的去除作用,其中淀粉、果胶的去除率较为显著。微滤通量衰减幅度较小,最终的稳定通量达87.48L/(m~2·h)。在排除膜本身阻力等外在因素,过滤阻力主要集中在表面沉积层,占总阻力的42%。通过粒径分析可知造成膜表面沉积层阻力是小于10μm的颗粒。[结论]充分掌握微滤过程中膜污染产生机理对提高膜通量、寻找有效的膜再生方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孔径为0.2 μm的Al2O3陶瓷膜微滤澄清糖渴清复方水提液过程中的过滤阻力分布,在其指导下得到行之有效的膜清洗方法,从而丰富中药领域陶瓷膜清洗技术理论.方法 以Darcy-Poiseuille定律为过滤模型,确定过滤阻力分布,同时采用高分辨扫描电镜(SEM)对污染膜表面和断面进行微观分析.结果 糖渴清复方的膜阻力主要集中在沉积层和浓差极化层,分别占总阻力的52.5%和34.4%,膜本身的阻力和堵孔阻力在总阻力所占的份额很小,分别为8.8%和4.3%.该结论与SEM图结果一致.污染膜依次经自来水低压清洗和超声清洗,膜通量恢复率为95%.方法 重现性好.结论 根据过程中过滤阻力分布的不同,从而选用合适的清洗和再生方法,得到的结论对今后的工业化生产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无机陶瓷膜精制清络通痹颗粒的过程优化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考察无机陶瓷膜在清络通痹水提液精制过程中,不同孔径的膜对该体系的适用性,药液温度、流速及操作压力等工艺参数对膜过程的影响及膜分离操作终点判定,进行膜过程优化设计。方法 以清络通痹水提液为研究对象,测定了3种不同孔径膜及不同操作参数下膜通量的变化、有效成分含量及固形物含量等。结果 对于本体系,孔径为0.2μm的氧化铝膜渗透通量最大,固形物去除率高;合适的操作压差为0.15-0.20MPa,操作温度60℃左右,膜面流速3m/s;微滤过程中,分次加入适量水洗,当微滤液收率达到原药液的100%以上时,有效成分转移率达80%,即可结束微滤。结论 采用0.2μm的氧化铝膜对清络通痹水提液进行微滤,在适当操作条件下可取得较好精制效果.为陶瓷膜分离用于中药精制领域的共性问题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无机陶瓷膜滤过中药水提液的污染机制,为进行膜污染的防治研究和膜分离技术在中药领域的产业化进行探索。方法采用氧化铝陶瓷微滤膜对清络通痹水提液进行滤过澄清,考察了不同孔径的氧化铝膜对该体系的适用性,通过扫描电镜对膜面切片污染物进行分析,同时结合膜过程中滤过阻力的测定,分析污染物的存在形态、位置与形成规律。结果对于清络痹水提液,0.2μm孔径的氧化铝膜较为适用,有较高的稳定通量和成分保留率,同时污染较轻;3种孔径的氧化铝膜,膜自身阻力和孔堵塞阻力在总阻力中所占比例较小,浓差极化阻力和表面沉积阻力等可逆阻力为主要阻力。结论优化膜过程工艺参数,采用适当预处理方法和清洗方法可以减少膜的污染,使膜的性能有较大恢复。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0.2μmAl2O3陶瓷膜微滤杞菊地黄丸水提液过程中的膜污染机制。方法以杞菊地黄丸水提液为研究对象,根据Darcy-Poiseuille定律确定滤过阻力分布情况,对污染膜表面沉积层的组成物质进行了傅里叶转换红外光谱分析和粒径分析,同时对污染膜表面和截面进行高分辨扫描电镜观测。结果膜滤过阻力主要集中在表面沉积层,膜本身的阻力及浓差极化层阻力起了次要作用,膜孔内部污染阻力所占比例最小。并且,这与通过SEM图像的分析所得到的结论大致相吻合。通过红外光谱对膜污染物进行定性分析可知膜污染物中分子主要具有肽键、羰基和羟基。污染膜表面沉积层的组成物质的粒径分布情况为占有较大体积百分数的粒子的半径集中在18.627μm左右,而占有较高数量的粒子的半径集中在0.424μm左右。结论研究微滤过程中的膜污染机制对于采用减缓膜通量减少的措施及寻找有效的膜再生方法有重要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考察不同孔径陶瓷膜微滤在田基黄水提液纯化中的应用,确定最佳微滤用膜.方法 取1.8 kg田基黄水煎煮提取后,分别取水提液25 L.选择0.1、0.2、0.5、0.8 μm四种不同孔径的陶瓷膜室温下进行循环微滤,操作压力为0.15MPa.当原液太少不能循环微滤或太稠微滤速度太小时,加8 L纯水顶洗.继续微滤.收集4种不同孔径膜各部分滤液,取样,测定.结果 0.1、0.2、0.5、0.8 μm各孔径陶瓷膜微滤液中槲皮苷转移率分别为82%、87%、80%、86%;总黄酮转移率分别为85%、82%、79%、79%;除固率都在20%左右;其HPLC指纹图谱中峰数没有缺失或增加.结论 利用陶瓷膜微滤技术可有效除去田基黄水提物中的不溶性或大分子杂质,并保留了有效成分;0.2μm孔径陶瓷膜较适用于田基黄水提液的纯化精制.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0.2 μm、50 nm ZrO2陶瓷膜微滤增液口服液过程中体系物理化学参数及指标性成分的变化,探索陶瓷膜微滤过程中体系的微观变化.方法 依法测定分离过程中复方溶液环境的pH、电导率、浊度、黏度等参数及指标性成分哈巴俄苷的透过率,观察膜过程中稳定通量变化.结果 2种孔径的ZrO2膜对增液口服液的分离过程中,膜通量的变化基本平稳.pH值均呈现一定的下降趋势,最大波动分别为0.343、0.459;电导率的最大降幅分别为0.463 μs/cm、0.079 μs/cm,50 nm ZrO2微滤结束后药液的电导率略有升高;微滤后药液浊度骤降,最大降幅分别为95.2 NTU、110.2 NTU;体系的黏度在微滤过程改变不明显,分别下降了0.12 mPa·s、0.05 mPa·s,两截留液的值与原液相比也未见显著变化.哈巴俄苷的瞬时透过率的变化基本一致,50 nm ZrO2的累积透过率略低.结论 不同孔径ZrO2陶瓷膜微滤增液口服液时其物理化学参数的变化产生不同的影响,体系中主要成分透过率的不同亦有一定的关联.  相似文献   

8.
目的 考察无机陶瓷膜在制首乌颗粒水提液精制过程中,不同孔径的膜对该体系的适用性,并进行膜过程优化设计。方法 以制首乌水提液为研究对象,测定了3种不同孔径膜及不同操作参数下膜渗透通量及有效成分的变化等。结果 50 nm膜的膜渗透通量和二苯乙烯苷转移率均明显高于其他两种膜,应以操作压差0。8~1。2 MPa, 温度50~60 ℃、膜面流速3.0 m/s作为大生产合适的滤过条件,当滤过液浓缩到原液体积1/10时,加入相同体积的去离子水,其有效成分转移率达80%以上,即可结束滤过,本系统采用强酸、强碱交替清洗的方法,可使膜通量恢复90%以上。结论 采用无机陶瓷膜超滤技术精制制首乌颗粒是可行的适用技术,为陶瓷膜分离技术应用于中药水提液的精制提供了工艺技术参数及依据。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无机陶瓷微滤膜纯化虫草粗多糖溶液,确定操作工艺条件和有效清洗方法。方法主要考察膜通量和膜通量恢复率。结果在60℃,pH 7~8、0.3~0.4 MPa压差操作条件下微滤虫草粗多糖溶液,多糖收率较传统醇提工艺高出30%,同时可除去大部分不溶固体物和蛋白质胶体等大分子有机物杂质。采用80℃热水与1%NaOH溶液交替清洗并伴有间歇、短时反冲洗,可使膜的清水通量恢复率达到90%以上。结论无机陶瓷微滤膜纯化虫草粗多糖溶液工艺简单、可行。  相似文献   

10.
无机微滤膜澄清枳实水煎液的工艺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目的 研究微滤法澄清枳实水煎液的工艺民醇沉法作对比。方法 采用HPLC法测定有效成分,通过选择适宜的清洗剂清洗膜。结果 微滤法处理的枳实水煎液除杂率及辛弗林得率与醇沉法相接近,微滤法操作简单、周期短,膜的清洗方便。结论 微滤法可替代传统的醇沉法澄清枳实水煎液。  相似文献   

11.
超滤法提纯头孢菌素C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 研究既能提高滤液质量和过滤收率,又有简化操作工艺流程的提纯头孢菌素C发酵液的方法,并对超滤过程中顶洗加水量进行探讨。方法 采用Ultra-flo超滤系统提纯未经任何预处理的头孢菌素C发酵液。结果 滤液中蛋白质含量仅为原工艺的1/10,过滤收率由原工艺的78%提到83.8%。系统平均膜通量可达66.3LMH,且可长时间连续平稳运行,被污染的膜经清洗后与新膜没有明显的差异。理论加水量倍数为投料液的1.8倍,实际的平均加水量倍数为1.70倍。结论 Ultra-flo超滤系统完全能代替原工艺提纯不经预处理的头孢菌素C发酵液,理论加水量计算方法可以用于实际洗涤操作。  相似文献   

12.
目的:采用超滤-纳滤集成膜分离技术代替传统的薄膜蒸发法提纯浓缩卡那霉素树脂解吸液,以提高收率,降低能耗,减少污染。方法:将卡那霉素解吸液先经Suntar-A超滤膜提纯后再用Suntar-12纳滤膜浓缩,测定浓缩倍数,浓缩收率和损失率并考察浓缩过程的膜通量及其变化。结果:浓缩倍数,浓缩收率,损失率,平均膜通量等指标均优化,结论:用超滤-纳滤集成技术是纯浓缩卡那霉素树脂解吸液在技术上可行。  相似文献   

13.
超滤膜分离技术在植酸酶浓缩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利用超滤法在低温下操作,生物活性物质不易失活的特点,探讨超滤法代替薄膜蒸发法浓缩植酸酶发醇液的技术可行性,以降低能耗。方法 采用截留分子量为20000的PU-20K-PS管式超滤膜系统浓缩1~5批次的植酸酶发醇液,测定浓缩倍数、浓缩收率和截留率并观察超滤过程的膜通量及其变化。结果 植酸酶的浓缩倍数为6.53倍,浓缩收率为99.69%,截留率为99.93%,系统可以在植酸酶的工艺条件下连续浓缩〉10h,且经过简单清洗后,膜通量基本恢复。结论 用PU-20K-PS管式超滤膜系统缩植酸酶发醇液在技术上可行。  相似文献   

14.
目的 优化超声波辅助提取茶多酚的最佳工艺条件.方法 以绿茶为实验原料,乙醇为溶剂,研究超声时间、乙醇体积分数、料液比、超声功率4个因素对超声波辅助提取茶多酚提取率的影响.利用正交实验对超声波辅助提取有茶多酚的工艺条件进行优化.结果 最佳工艺条件:70%的乙醇为溶剂,超声功率为200 W,料液比为1∶20,超声时间为30 min.此条件下茶多酚的提取率为23.42%,加样回收率为102.38%,RSD=1.57%(n=5).各因素对茶多酚提取率的影响由大到小的顺序为:超声功率>乙醇体积分数>超声时间>料液比.结论 该提取工艺稳定可靠,具有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以浓差极化-凝胶层数学模型为基础,研究了影响糖化酶超滤速度的各种因素。结果表明:在浓差极化现象存在下,超滤速度随透出液体积和主体溶液浓度的增大而减小,随搅拌速度或料液流速的增大而增大。提高操作压力不会增大超滤速度。对糖化酶发酵液进行絮凝处理及适当提高温度都有利于超滤速度的提高。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控制双藤痹痛凝胶膏剂的质量。方法用HPLC法测定双藤痹痛凝胶膏剂中雷公藤甲素和青藤碱的含量。结果雷公藤甲素的线性范围为1.5216~15.2160μg/mL,平均回收率为98.07%;青藤碱的线性范围为8.5524~85.5240μg/mL,平均回收率为98.32%。结论 HPLC法操作简便快速,结果准确,重现性好,可用于双藤痹痛凝胶膏剂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直肠腔内超声过氧化氢增强造影技术在肛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术前行直肠腔内超声联合过氧化氢增强造影技术检查的肛瘘手术患者共59例,将患者超声检查结果与术中所见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直肠腔内超声过氧化氢增强造影对肛瘘主支判断的准确率为100%,对肛瘘分支判断的准确率为87.10%,对肛瘘内口判断的准确率为94.92%。结论直肠腔内超声过氧化氢增强造影技术在肛瘘的诊断中,对肛瘘主支位置,分支及内口数量及位置的判断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本文报告36例Budd-Chiari综合征的彩阶与灰阶超声对比检查结果,全部病例均经下腔静脉造影和手术证实。结果表明,彩阶超声能够增加图像信息量,改善视觉分辨力,对低弱回声和隔膜病变的显示效果优于灰阶超声,可用作超声诊断Budd—Chiari综合征的良好补充观察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多种影像学检查对胃肠道间叶源性肿瘤患者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确诊的52例胃肠道间叶源性肿瘤患者,收集术前的胃窗超声造影、常规超声、胃镜、超声内镜、钡餐检查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胃窗超声造影检查、常规超声、胃镜、超声内镜、钡餐对胃肠道间叶源性肿瘤的检出率分别为95%、60%、95%、96%、67%,胃窗超声造影检查与常规超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胃窗超声造影分别与胃镜、钡餐、超声内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胃镜与超声内镜、钡餐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钡餐分别与常规超声、超声内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超声内镜与常规超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胃窗超声造影可作为胃肠道间叶源性肿瘤的一种普查方式进行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高频超声检查对眼内病理膜的诊断价值。方法分析73例患者106只眼内病理膜的二维及彩色多普勒声像图表现,做出超声诊断,并与手术后结果相对照,计算诊断符合率。结果106只眼内病理膜中,视网膜脱离33只,脉络膜脱离18只,玻璃体后脱离(PVD)29只,机化膜26只。超声诊断符合率81%。结论高频超声检查对眼内病理膜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可以为临床提供可靠的诊断依据,并指导临床疗效观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