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本论文主要是对一套适用于10kV电缆线路的局放测试设备与方法的研究与探讨,着重介绍作者们如何通过试验室的人工模拟电缆局放试验、对不同位置所检测局放信号进行分析比较、进而总结出一套电缆局放设备与测试方法。通过对现场实际运行电缆的局放检测信号进行测试试验的研究及探讨,固化出一套可以推广的电缆线路局放检测设备与方法。  相似文献   

2.
电力电缆线路的带电局放检测已成为一种预防发生突发性故障和保供电的有效手段。由于运行线路上局放的存在和发生机率低,使得现场测试人员很难积累如何识别局放和定位局放的有效经验,局放检测技术始终难以掌握和普及。电力电缆线路局放测试及定位操练模型的研制目的就是要提供一个安全可靠,可触可视和可以根据需要而任意改形的微缩操练平台。作者认为,通过对在模型上的人工模拟局放的检测操练并结合局放自动检测定位程序帮助,可以促使测试人员深刻和准确地掌握有关电缆局放信号的行波特性,传感原理和检测识别方法;对电缆中间接头和电缆终端的局放测试方法、直接注入校正法与间接注入校正法比较、根据反射波时间和对向波时间差的定位原理均可进行模拟试验及验证,为电缆线路现场局放实测打好基础。  相似文献   

3.
在电缆线路的带电局放检测中发现一个较为明显的疑似局放信号时,最需要解决的是如何在较短的时间内定性定量地判别和确认疑似局放的性质包括对疑似信号源的定位。为此,作者团队研发制造出一种适用于超高压电缆线路的局部放电重症监测系统装置,能够三四个测试通道使用同种类型或不同种类型传感器进行同时同步测试;能够同时提供局放信号的原波形(示波器功能)和频率分布(频谱仪功能);能够对局放源进行定位;能够提供各种三维二维图谱;能够基于多重逻辑门程序和神经网络以及波形相关系数等多种自动局放识别程序进行自动甄别;能够通过网络通信实施多点异地的专家后台会诊。本论文通过实际应用案例,展示和说明了局放重症监测系统装置在实际的电缆线路局放测试中所起到的作用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4.
本文作为本刊同题论文系列的第二篇,主要针对在电缆接头上检测发生在电缆接头或发生在电缆本体上局放的局放测试技术,包括局放传感器类型选用,安装位置及安装形态,各种检测方法的灵敏度比较等,通过在电缆线路模型上所进行的模拟实验结果,促使测试人员较准确地理解和掌握有关电缆接头的局放测试原理和检测方法,为电缆线路现场局放实测打好基础。本论文的前一篇主要介绍电缆线路模型的构成和用途;本论文着重介绍在电缆接头上的各种局放测试方法和模拟实验结果;本论文的后续一篇将会着重介绍在电缆终端上的各种局放测试方法和模拟实验结果。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介绍一起改进的220kV电缆线路竣工试验,阐述了在高压电缆变频串联谐振试验中引入分布式局放测量的新方法。该试验方法同时在中国国内创造了多项“第一次”记录:第一次在如此长距离(18km)220kV交联电缆线路上进行变频串联谐振耐压试验;第一次使用两台变频串联谐振系统并联方式进行耐压试验;第一次在变频串联谐振试验中引入分布式局放测量。通过该试验方法成功地发现了一起中间接头缺陷,避免了一起220kV电缆故障的发生,进而阐述了在竣工试验中采用两种试验方式联合应用的重要意义——能够发现常规耐压试验无法发现的细微缺陷,为进一步完善高压电缆竣工验收试验方法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6.
首先介绍了电缆线路局放在线监测系统的构成及其基本技术,并对在线监测提出了局放离场遥测和局放在线定位两个新的技术需求。为了实现局放离场遥测,基于局放信号有别于大部分现场背景噪声的宽频分布特征而采用网络遥控切换局放监测的滤波频率或频带,根据检测信号的频率分布特征不仅可以帮助甄别信号同时还可以对信号源进行粗定位。为了实现局放在线定位,对检测信号进行足够精度的波形采集和各个信号测点的同步检测,追加高于80MHz采样率的模数转换模块,将各检测信号的同步波形信息传至后台,并通过网络实现远程操控和精确定位。新增功能已经实际应用在10kV及以上的高压电缆线路局放在线监测系统装置上,并通过某些应对疑似局放的发生与排除的案例积累了一些经验。  相似文献   

7.
当电缆接头检测出局部放电或发现安全隐患时,通常需要对该组接头的状态进行密切观察。频繁的安排测试人员进行现场局放测试不仅需要大量人力,处于隐患状态下的电缆接头也存在爆炸伤人的风险,因此安排在线监测就变得非常重要。市场上现有的在线监测设备费用昂贵,因此如能利用现有的便携式局放测试设备搭设在线监测系统,无论在设备的利用率还是经济性上都将带来巨大帮助。本文结合使用便携式局放设备进行在线监测的实际经验,就配置方案及其中的细节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8.
由于OWTS具有无损伤检测、便于现场操作等优点,因而其在电缆局放检测领域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广州供电局试验研究所2009年底引进该技术,并应用于亚运场馆的电缆局放检测中,发现了多起电缆接头缺陷,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为亚运保电作出了一定的贡献。本文介绍了振荡波电压法检测电缆局放的基本电路原理,提出了应合理选择电感参数以获得合适的振荡频率的观点。介绍了典型的测试案例,为今后电缆局放现场测试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9.
本文就北京市电力公司电缆公司在皇后店110kV变电站进行状态监测时发现的问题开展了系统测试和分析,测试采用了高频、超高频两种手段进行确认,在确认局放位置后将电缆终端在实验室进行局放确认,并对电缆终端接头进行了解体分析,在状态检测指导检修过程中积累了成功的经验。  相似文献   

10.
局放信号从信号源往外传播的过程中,随着距离的增加,信号强度会出现衰减态势,通过判断信号的强 弱则可以定位局放的源头。本文在利用某回存在局放信号110kV电缆线路,组建高压回路测试,模拟实际运行环 境的基础上,探讨与验证基于脉冲电流法的局放源定位技巧。  相似文献   

11.
文章通过对5种不同的高压电缆线路竣工试验方法的比较,提出了分布式局部放电测量是交流耐压试验方法的有效补充,有利于发现电缆及附件中存在的微小的局部放电缺陷,分布式局部放电监测技术可以达到较好的现场测量灵敏度,并有利于识别现场的背景干扰。  相似文献   

12.
针对110kV电缆线路局放带电普测时发现的一个疑似局放信号,复测时确认到该信号是来自GIS电缆终端。在GIS电缆终端的脉冲电流法定位测试时曾推定该局放是在电缆终端绝缘套管顶部或与GIS导管的连接部近旁,为了缩小局放定位的范围,也采用了特高频UHF传感器和接触型超声波AE传感器在脉冲电流传感器所定位位置范围内的GIS盘式绝缘子及其附近进行了局放精确定位。因在该位置范围内UHF和AE均没有检测到该局放信号,故曾根据极为类似的成功定位案例经验暂时推定该局放源较有能位于靠近电缆终端顶部的附近。为了进一步确定局放源的具体位置,又采用倒送电配合GIS开关切换隔离的“分区带电”排除法对该局放的发生位置进行排查,结果证实该局放信号来自GIS上部的PT部分。本论文主要介绍利用三个GIS终端所同时检测到的局放信号配合部分带电排除法的开关操作所进行的局放定位过程。  相似文献   

13.
本文分析了中压交联电缆线路绝缘老化的机理,分析了电缆线路绝缘有缺陷后有关电气特征量的变化规律,选取了运行不同年限的电缆线路在现场做 0.1Hz交流耐压试验、局部放电试验和介损测量,通过大量的实测数据,提出中压交联电缆线路绝缘状态诊断判据,给出相应维护检修策略。列举了35kV 莲小线、10kV莲四线、35kV龙矿线电缆绝缘诊断实例来说明基于0.1Hz电压下的绝缘诊断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4.
黄倩婷  吕伟标 《吉林医学》2011,32(26):5433-5434
目的:探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G6PD活性对孕妇产前体检时G6PD缺乏和地中海贫血初筛的意义。方法:200份标本用生化分析仪检测G6PD活性,同时作高铁血红蛋白还原(MHB-RT)检测和血红蛋白电泳检测。结果:用生化仪检测G6PD活性其降低者与高铁血红蛋白还原检测结果极为吻合(吻合系数κ=0.872);G6PD活性增高者与血红蛋白电泳时发现地中海贫血的结果也极为吻合(吻合系数κ=0.862)。结论: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直接快速检测G6PD活性,对孕妇产前G6PD缺乏和地中海贫血的初筛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电力电缆在电力系统中应用越来越广泛,实现电缆的安全、可靠和经济运行对保证电力系统的安全性和经济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电缆运行过程中,电缆线路发生电气故障前都会引起电缆或附件局部温度的上升,光纤温度传感技术实现电缆沿线温度的监测,通过分析计算电缆线芯温度与动态载流量,能及早发现电缆运行存在的安全隐患,起到防患于未然的作用。随着光纤技术的发展,光纤传感技术在电力设备故障检测中的应用得到了迅速发展。本文以220kV琴韵到澳门莲花电缆线路工程为例,介绍说明内置测温光纤电缆接头的制作技术。  相似文献   

16.
对高压交联电缆终的局部发热区域进行电场分析,并利用红外成像测试和超声波局放探测对套管的局部发热进行现场检测,证明终端套管的局部发热与发热区域的高场强有关,改善局部电场可以消除终端套管的局部发热。  相似文献   

17.
本文模拟一段实际电缆线路,研究了在UHF频段下,绝缘内部各种局部放电沿XLPE电缆系统的传输特性。试验结果显示,在UHF频段,外部干扰相对稀少和稳定,可以有效的排除干扰信号;同时发现,不同类型的缺陷在工频电压激励下,放电传输特性存在很大差异,这些特征可用作放电类型识别的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