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8 毫秒
1.
目的探讨下胫腓联合螺钉治疗下胫腓韧带联合损伤的疗效。方法选择2008年5月-2012年4月麻阳苗族自治县人民医院踝关节周围骨折合并下胫腓韧带联合损伤患者78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伤情和患者意愿分组。对照组接受闭合复位外固定法治疗,观察组接受下胫腓联合螺钉内固定术治疗。治疗后随访1年,以改EBaird—Jackson法评价疗效,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踝关节功能的差异性。结果对比两组患者踝关节功能发现,治疗后观察组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下胫腓联合螺钉内固定法在踝关节周围骨折合并下胫腓韧带联合损伤的治疗中疗效具有一定的优越性,可达到良好的解剖复位效果,并牢固固定,使患者恢复良好的踝关节功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谢斌  贺永祥 《吉林医学》2014,(2):320-321
目的:对手术治疗踝关节骨折合并下胫腓联合韧带损伤的临床效果进行临床分析。方法:选取踝关节骨折合并下胫腓联合韧带损伤患者40例,随机分为两组,非固定组患者20例,在术中没有进行内固定治疗;固定组患者20例,在手术中进行固定内外踝、修复三角韧带损伤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固定组患者骨折愈合优良率、骨不连发生率、二次手术发生率、术后疗效评分显著优越于非固定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获得良好的治疗,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针对踝关节骨折合并下胫腓联合韧带损伤患者在术中进行内外踝、修复三角韧带损伤治疗,可显著提高骨折预后优良率、降低骨不连发生比例、减少二次手术带来的痛苦、提高术后疗效,安全性高,无严重不良反应,促使患者更快更好地愈合,尽早恢复正常生活。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分析手术治疗踝关节骨折合并下胫腓联合韧带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抽取收治的60例踝关节骨折合并下胫腓联合韧带损伤患者,将他们随机的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n=30)。研究组患者采用固定内外踝、修复三角韧带损伤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非固定法治疗,进行比较。结果研究组患者中骨折愈合情况为优16例,良11例;对照组骨折愈合情况为优10例,良13例。研究组患者的术后疗效评分要显著高于对照组,并且进行二次手术的例数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固定内外踝、修复三角韧带损伤手术治疗踝关节骨折合并下胫腓联合韧带损伤能够有效的提高骨折愈合效率,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下胫腓联合螺钉固定与联合修复下胫腓前韧带和固定后踝骨折治疗踝关节骨折合并下胫腓联合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5例踝关节骨折合并下胫腓联合损伤患者随机分为A组(20例)和B组(25例)。2组均采用连续硬膜外麻醉、踝关节骨折复位固定的常规治疗,A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下胫腓联合螺钉固定治疗,B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联合修复下胫腓前韧带和固定后踝骨折治疗,2组均给予术后处理。术后1年比较2组的优良率,术后第2天及术后1年比较2组下胫腓重叠距离。结果 A组优良率为95.0%,B组为96.0%,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后第2天及术后1年下胫腓重叠距离组内与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下胫腓联合螺钉固定相比,联合修复下胫腓前韧带和固定后踝骨折避免了二次手术取出螺钉以及螺钉断裂的风险,能更好地恢复踝关节下胫腓联合的解剖结构及生物弹性,是治疗踝关节骨折合并下胫腓联合损伤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与方法:总结治疗踝关节骨折合并下胫腓联合韧带损伤的经验和方法,对25例踝关节骨折合并下胫腓联合韧带损伤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病例平均随访1年骨折全部愈合,治疗效果根据患者的主观感觉、功能检查,X线征予以评定,优良率84%。结论:手术治疗切开复位内固定加韧带修复能取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合并有三角韧带完全断裂的踝关节骨折的手术方法及临床意义.方法 2009年11月-2011年11月合并三角韧带完全断裂的踝关节骨折患者12例行外踝内固定,后踝固定或未固定,三角韧带修复术,下胫腓联合固定或未固定.术后随访6~24个月.平均11.8个月.结果 用改良Mazur评分系统评估手术疗效,优9例,良2例,可1例.未见关节不稳及创伤性关节炎等并发症.结论 踝关节骨折合并三角韧带完全断裂时,往往同时合并下胫腓联合分离,固定外踝,修复三角韧带,就能够恢复踝关节的正常生物力学环境和稳定性,这时即使不固定下胫腓联合,也可以获得下胫腓联合的稳定.固定外踝和下胫腓联合,而不修复三角韧带,虽然仍能恢复踝关节的稳定性,但三角韧带会愈合不佳、韧带松弛及功能不良,最终仍会导致创伤性踝关节炎.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合并下胫腓韧带损伤的踝关节骨折手术与非手术治疗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8月-2015年10月收治的合并下胫腓韧带损伤60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行非手术治疗,观察组患者行踝关节骨折手术治疗。采用Olerud评分、Tegner评分及VAS评分对患者主观感受、日常生活能力及疼痛情况展开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Olerud评分、Tegner评分及VAS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非手术治疗和踝关节骨折手术治疗对于合并下胫腓韧带损伤患者的治疗效果相当,但手术治疗复位情况较好,疼痛较小,患者主观感受和日常生活能力更高,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8.
马腾  徐国浩  朱亮亮  王桂华 《吉林医学》2013,(31):6536-6537
目的:分析踝关节不同部位骨折伴下胫腓联合分离和三角韧带损伤引起关节功能障碍的危险因素及形成创伤性关节炎的关系。方法:对112例踝关节骨折伴下胫腓联合分离和三角韧带损伤患者,行腓骨及内踝内固定、三角韧带探查修复。术后随访740个月。结果:用Baird-Jackson评分系统评估:优98例、良14例,未见创伤性关节炎、骨不连等并发症。结论:踝关节骨折伴下胫腓联合分离和三角韧带损伤,除内固定外,必须修复下胫腓联合和三角韧带,才能恢复踝关节正常的生物力学环境和稳定性。如不修复下胫腓联合和三角韧带,大面积的疤痕愈合后,会导致韧带松弛及功能不良,形成踝关节创伤性关节炎。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下胫腓联合损伤的特点及加压螺钉治疗方法。方法 2002年1月-2011年4月对22例诊断为下胫腓联合损伤的患者手术治疗,其中一组12名患者采用一枚松质骨螺钉固定,一组10名患者采用两枚松质骨螺钉固定,对术中合并三角韧带损伤的患者同期行三角韧带修复术。术后8-10周拆除下胫腓联合螺钉,术后随访6-25月,平均14个月。结果用改良McGuire踝关节评分对术后效果随访评估,一枚螺钉固定组患者术后评分93.5±2.6分,两枚螺钉固定组术后评分91.7±3.4分,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术后未见螺钉断裂、踝关节不稳及创伤性关节炎等并发症。结论对下胫腓联合损伤的患者采用一枚或两枚松质骨螺钉,均可达到固定效果,对发现合并三角韧带断裂者术中必须同期修复三角韧带,恢复踝关节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0.
黄宇杰  范海泉  钟喜红  曾祥嘉 《四川医学》2001,22(12):1140-1141
踝关节骨折合并下胫腓韧带损伤 ,多主张手术治疗 ,我院于 1994~ 2 0 0 0年期间手术治疗 34例合并下胫腓韧带损伤的踝关节骨折 ,随访证明踝关节功能恢复良好。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1994~ 2 0 0 0年我院收治合并下胫腓韧带损伤的踝关节骨折 34例 ,男 2 7例 ,女 7例 ,年龄18~ 62岁 ,平均 4 0岁。按 Danis- Weber分类法 :B型15例 ,C型 19例 ,均合并有下胫腓韧带损伤。其 X线表现为 :距骨和内踝间隙增大 ,距骨向腓侧移位 ,远端腓骨骨折 ,下胫腓韧带联合处分离 >4 mm。1.2 治疗方法 :切开复位内固定 ,术中尽可能解剖对位 ,恢复踝穴关…  相似文献   

11.
董德胜  申练兵  张颉锋 《中外医疗》2013,32(5):28-28,30
目的探讨踝关节骨折合并有下胫腓分离的治疗,对于下胫腓分离应如何处理。方法收治65例踝关节骨折合并有下胫腓分离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1例,和观察组34例。治疗组同时固定踝关节和下胫腓联合,观察组仅固定踝关节。结果随访12~56个月,平均34个月。按Kofed评分法评定:治疗组优10例,良13例,可4例,差1例;观察组优12例,良9例,可7例,差2例。结论根据骨折的类型和软组织条件,踝关节骨折合并有下胫腓分离时只要内外踝获得坚强固定,下胫腓可不需要再固定。  相似文献   

12.
踝关节骨折为临床上较常见的关节内骨折 ,以青壮年最为多见。当踝关节骨折伴胫腓下联合分离时 ,如果只重视骨折复位 ,忽略了胫腓下联合分离的复位及韧带损伤的修复 ,可造成踝关节的远期功能障碍。本文分析了我院 1995— 2 0 0 0年收治的 2 7例踝关节骨折伴胫腓下联合分离病人治疗经过 ,认为对于踝关节骨折的病例 ,应在骨折复位的同时 ,应重视胫腓下联合分离的复位及踝部韧带损伤的修复。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 2 7例中 ,男 2 1例 ,女 6例 ,年龄 2 3- 5 6岁 ,平均 35 .7岁 ,左足 11例 ,右足 16例。单纯外踝骨折伴胫腓下联合分离 9例…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下胫腓螺钉固定在Lauge-Hansen旋前-外旋型踝关节骨折合并下胫腓联合分离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92例Lauge-Hansen旋前-外旋型踝关节骨折合并下胫腓联合分离患者按治疗方法不同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6例。2组均采用内固定方法对后踝、外踝、内踝解剖位置进行整复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应用下胫腓螺钉内固定治疗。比较2组骨折愈合时间、术后即刻和术后6个月下胫腓间隙及下胫腓重叠距离、术后1年踝关节功能评分的差异。结果研究组骨折愈合时间为(13.65±2.44)周,对照组为(13.92±2.04)周,2组骨折愈合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即刻和术后6个月,2组下胫腓间隙及下胫腓重叠距离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年,研究组和对照组踝关节功能评分优良率分别为78.26%、71.74%,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Lauge-Hansen旋前-外旋型踝关节骨折合并下胫腓联合分离治疗过程中修复后踝、外踝、内踝后是否进行下胫腓固定对骨愈合与踝关节功能恢复效果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分析应用手术治疗下胫腓联合分离踝关节损伤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06年3月至2015年4月收治的下胫腓联合分离踝关节损伤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例,其中对照组采用短肌腱移位治疗方案,观察组采用骨膜移位治疗方案,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手术操作用时、康复用时等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达到100.0%,高于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72.0%,(P<0.05);观察组的手术操作用时、康复用时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骨膜移位手术治疗下胫腓联合分离踝关节损伤具有显著优势,治疗效果理想,值得在临床治疗中提倡与应用。  相似文献   

15.
下胫腓联合损伤是较为常见的踝关节损伤,多合并有踝关节其他韧带的损伤或踝关节的骨折脱位。也有部分患者表现为单纯的下胫腓联合损伤。临床表现及诊断常常缺乏特异性,易出现漏诊。而且关于下胫腓联合损伤的治疗,目前尚无统一的标准。本文就下胫腓联合损伤的损伤机制、临床特点、诊断及治疗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踝关节骨折伴下胫腓联合分离的手术治疗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4年12月在上蔡协和医院采取短肌腱移位法治疗的56例踝关节骨折合并下胫腓联合分离患者作为短肌腱移位组,同时选取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在上蔡协和医院采取骨膜移位法治疗的76例踝关节骨折合并下胫腓联合分离患者作为骨膜移位组,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骨膜移位组手术治疗优良率为94.7%,高于短肌腱移位组的83.9%(P<0.05);骨膜移位组患者平均手术时间和骨折愈合时间均明显优于短肌腱移位组(P<0.05)。结论对踝关节并发下胫腓联合分离患者采取骨膜移位治疗有助于提高患者临床治疗效果,促进患者骨折早日愈合。  相似文献   

17.
严重踝关节骨折并下胫腓韧带联合分离27例疗效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严重踝关节骨折并下胫腓韧带联合分离重建术的意义。方法:在传统的内外踝骨折内固定基础上,采用骨栓,张力钢丝,松质骨螺钉,对下胫腓韧带联合分离进行开放复位固定。结果:在27例病例中疗效优22例。良2例。总优良率达88.9%。结论:对严重踝关节骨折伴下胫腓韧带分离,在准确复位内固定同时,必须韧带损伤,并及早手术修复固定。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下胫腓联合分离踝关节损伤患者通过手术方式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方法 选择本院收治的下胫腓联合分离踝关节损伤患者8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44例.对照组采用短肌腱移位方式进行治疗;治疗组采用骨膜移位方式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下胫腓联合分离踝关节损伤疾病手术治疗效果、手术后住院总时间和踝关节功能恢复正常时间、围术期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组患者下胫腓联合分离踝关节损伤疾病手术治疗总有效率达到90.9%,高于对照组的7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住院总时间和踝关节功能恢复正常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围手术期有1例不良反应,少于对照组的8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下胫腓联合分离踝关节损伤患者通过骨膜移位手术方式治疗,可以有效预防围术期不良反应,缩短治疗和恢复时间.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对踝关节骨折患者进行AO分型和固定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0年1月~2012年7月期间我院收治的30例踝关节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我们对这30例患者的骨折情况进行了AO分型,并根据分型的结果为患者选择最佳的固定治疗方法.结果:在这30例患者中,属于踝关节A型骨折者有11例,属于踝关节B型骨折者有10例,属于踝关节C型骨折者有9例.在属于踝关节B型骨折的10例患者中,有5例患者未伴有明显的下胫腓联合损伤,有5例患者伴有明显的下胫腓联合损伤.根据AO分型的结果,我们对11例属于踝关节A型骨折的患者和5例属于踝关节B型骨折但未伴有明显下胫腓联合损伤的患者进行了手法复位小夹板固定治疗,对9例属于踝关节C型骨折的患者和5例属于踝关节B型骨折同时伴有明显下胫腓联合损伤的患者进行了手术切开复位固定治疗.在16例进行手法复位小夹板固定治疗的患者中,治疗结果为优良者有5例,治疗结果为可者有7例,治疗结果为差者有4例,治疗的优良率为31.25%.在14例进行手术切开复位固定治疗的患者中,治疗结果为优良者有10例,治疗结果为可者有2例,治疗结果为差者有2例,治疗的优良率为71.44%.结论:对踝关节骨折患者进行AO分型,可帮助其选择最佳的固定治疗方法,提高其治疗的效果,有利于其病情的康复.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踝关节骨折伴下胫腓联合分离的手术治疗效果. 方法 回顾性分析28例踝关节骨折伴下胫腓联合分离患者的手术治疗临床资料. 结果 28例患者接受随访可见骨折愈合良好,89.3%患者关节活动良好,78.6%无疼痛发生,可正常行走.结论 踝关节骨折伴下胫腓联合分离患者手术治疗时,应注意实施内固定同时维持胫腓联合的稳定性以及腓骨正常的长度,可显著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