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研究依达拉奉右莰醇联合尿激酶静脉溶栓对急性脑梗死(ACI)合并糖尿病患者血清氧化应激水平、颈总动脉内-中膜厚度(IMT)、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12(MMP-12)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90例ACI合并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溶栓组和抗氧化组,每组各45例,溶栓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使用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抗氧化组使用依达拉奉右莰醇联合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两组患者均治疗2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2周后神经功能[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脑血流动力学指标[最小血流量(Qmin)、最小血流速度(Vmin)]、颈动脉超声指标[IMT、颈总动脉收缩期内径(Ds)、颈总动脉舒张期内径(Dd)]、血清氧化应激水平[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去甲肾上腺素(NE)]、炎症指标[C反应蛋白(CRP)、MMP-12、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比较治疗2周内两组患者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2周后,两组患者Qmin、Vmin、SOD水平显然高于治疗前,抗氧化组显著高于溶栓组(均P<0.05);MDA、NE、IMT、Ds、Dd、CRP、MMP-12...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尿激酶联合尤瑞克林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研究纳入标准的8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尿激酶静脉溶栓+生理盐水,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尿激酶静脉溶栓联合尤瑞克林治疗。两组疗程均为2周,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1周、2周后的血清生化指标(NSE、S-100β、MMP-9),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2周后神经功能缺损(NIHSS)以及日常活动能力评分(ADL Barthel指数)、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结果治疗7d后观察组血清NSE、S-100β以及MMP-9水平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治疗14d后血清NSE和S-100β蛋白两组比较无明显差别(P0.05),但血清MMP-9比较仍有显著差异(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NIHSS评分和ADL Barthel指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NIH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其ADL Barthel指数评分高于对照组;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脑出血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尤瑞克林联合尿激酶静脉溶栓较单用尿激酶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更有优势,值得临床推广,且并不增加脑出血风险。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在急性脑梗死发病不同时间的动态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急性脑梗死患者32例设立为观察组,对照组选择健康体检者32例作为研究对象,分别检测两组入院时、第2-3天、第4-7天血清MMP-9的浓度变化水平.结果:观察组患者入院时血清MMP-9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发病后第2-3天MMP-9水平逐渐升高,发病后的第4-7天出现降低.对各时间点的血清MMP-9水平进行方差分析,结果显示,发病第2-3天的血清MMP-9水平高于入院时及发病第4-7天时间点,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MMP-9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的相关系数为r=-0.734,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与MMP-9浓度C呈负相关,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MMP-9在急性脑梗死的病理生理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可作为判断脑梗死神经功能损伤程度的指标之一,临床上早期测定脑梗死外周血中MMP-9水平,有助于判断预后.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丁苯酞序贯疗法对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及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金属基质蛋白酶-2(MMP-2)、金属基质蛋白酶-9(MMP-9)的影响。方法:选取急性脑梗死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将8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在常规治疗组,序贯组(40例)为常规治疗上加用丁苯酞注射液,治疗14 d后,使用丁苯酞软胶囊至第90天。于治疗前、治疗7 d、14 d、90 d检测两组患者血清IL-6、MMP-2、MMP-9的变化,对比两组患者运用不同干预方法的临床效果。结果:序贯组在治疗7 d、14 d、90 d时,血清IL-6、MMP-2、MMP-9水平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运用不同方法干预治疗90 d后,序贯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97.5%,显著高于对照组(85.0%),两组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序贯组患者的NIHSS、ADL评分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运用丁苯酞序贯疗法干预治疗可显著降低患者IL-6、MMP-2、MMP-9的水平,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能力及神经功能水平。  相似文献   

5.
目的 通过对急性缺血性卒中阿替普酶静脉溶栓前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动态监测,分析VEGF水平在急性缺血性卒中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效果评价方面的价值,探索急性脑梗死静脉溶栓治疗的有效评价系统。方法 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急性脑梗死超窗患者,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患者入院当时、住院1、3、7、14 d血清VEGF动态水平及健康成人血清VEGF水平(3组各41例),采用NIHSS评分系统对溶栓组和非溶栓组患者入院当时及住院1、3、7、14 d分别进行神经功能缺损水平评估,分析梗死部位、面积、阿替普酶静脉溶栓与VEGF水平的关系。结果 溶栓组、非溶栓组各个时期血清VEGF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溶栓组患者溶栓前,溶栓后1、3、7、14 d血清VEGF水平明显高于非溶栓组,发病第7 d达高峰,14 d时较低。治疗14 d后,溶栓组患者NIHSS评分显著低于非溶栓组。溶栓组及非溶栓组患者随着梗死面积增大,血清VEGF水平明显增高。结论 VEGF水平监测可以作为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效果的生物学评价指标,为脑梗死患者预后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尿激酶静脉溶栓联合亚低温疗法对急性轻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7月至2018年5月安阳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22例急性轻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1例。观察组接受亚低温疗法、尿激酶静脉溶栓联合治疗,对照组接受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前、治疗后2周NIHSS评分及治疗后3个月预后、复发、症状性颅内出血、死亡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对照组NIHSS评分为(2.12±0.51)分,观察组NIHSS评分为(1.59±0.64)分,两组NIHSS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对照组预后良好34例(55.74%),观察组预后良好49例(80.33%),观察组预后良好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无症状性颅内出血、死亡病例,观察组1例复发(1.64%),对照组3例复发(4.92%),两组复发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尿激酶静脉溶栓联合亚低温疗法治疗急性轻型缺血性脑卒中,可改善患者神经功能和预后。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早期静脉溶栓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12月本院收治的72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A组(rt-PA早期静脉溶栓)、B组(尿激酶早期静脉溶栓)、C组(常规治疗),对比三组治疗效果。结果三组就诊时NIHS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 d、7 d、14 d,A组、B组均低于C组(P0.05),且A组低于B组(P0.05);A组24h内症状性颅内出血、医院获得性肺炎发生率均低于C组(P0.05)。结论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早期静脉溶栓能获得较常规治疗更为理想的效果,且rt-PA对神经功能改善效果优于尿激酶。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尿激酶溶栓治疗对急性脑梗死出血患者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水平的变化及其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2年10月~2015年10月在我院诊治的急性脑梗死出血患者8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0例。常规基础治疗基础上,对照组应用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溶栓治疗,治疗组应用尿激酶溶栓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临床疗效、并发症及血清MMP-9水平的变化,治疗观察时间为7 d。结果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NIHSS评分分别为(6.35±1.33)分和(9.18±1.83)分,明显低于治疗前的(14.25±1.55)分和(14.28±1.86)分(P0.05),同时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治疗,对照组和治疗组的有效率分别为82.5%、95.0%。治疗组治疗期间的再出血、颅内感染、迟发脑积水等并发症发生情况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血清MMP-9含量分别为(82.33±12.83)ng/mL和(182.33±11.44)ng/mL,明显低于治疗前的(534.25±16.12)ng/mL和(531.28±21.23)ng/mL(P0.05),同时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尿激酶溶栓治疗能缓解急性脑梗死出血患者神经功能障碍,降低并发症的发生,从而提高治疗疗效,其作用的发挥可能与有效促进血清MMP-9含量降低有关。  相似文献   

9.
黄才英  刘本德  刘金平 《重庆医学》2016,(32):4502-4504
目的 探讨尿激酶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后出血的临床效果与相关机制.方法 78例急性脑梗死后出血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9例,对照组应用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溶栓治疗,观察组应用尿激酶溶栓治疗,评定两组预后疗效、并发症发生情况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 (MMP-9)变化情况.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与对照组NIHSS评分都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血清MMP-9水平都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同时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和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是82.1%、94.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期间并发症发生情况都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 尿激酶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后出血有很好的效果,其作用的发挥可能与有效促进血清MMP-9水平降低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PIS)患者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和胱抑素C(Cys-C)水平变化与疾病的相关性。方法收集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93例,PIS组患者48例,非PIS组患者45例,另选择健康体检者50例为健康对照组,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分别检测患者24 h、3 d、7 d、14 d和健康对照组血清MMP-9、Cys-C水平,分析2组患者急性期不同时间点血清MMP-9、Cys-C水平的变化,并与健康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 2组患者发病24 h至7 d血清MMP-9水平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PIS组血清MMP-9、Cys-C水平于发病后24 h至第7天持续升高,并高于非PIS组同时间点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于14 d逐渐降至接近健康对照组水平(P>0.05)。PIS患者MMP-9与Cys-C水平之间呈正相关(r=0.52,P<0.01)。结论血清MMP-9和Cys-C水平的升高与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及进展密切相关,提示血清MMP-9和Cys-C水平对PIS病情与预后判断有较好的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11.
12.
13.
14.
K Sperry 《JAMA》1988,259(20):2995-2996
  相似文献   

15.
16.
17.
本文通过总结四川大学华西公共卫生学院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指出当前高等教育工作者开展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应该坚持以人为本。  相似文献   

18.
相对分子质量为67000的层粘连蛋白受体(67LR)是一种细胞外基质的非整合素型表面受体,在肿瘤细胞中表达明显高于正常细胞。它是由一种小分子多肽——相对分子质量为37000的层粘连蛋白受体前体(37LRP)通过脂肪酸乙酰化转变而来。67LR广泛参与肿瘤细胞的生长、转移、侵袭和凋亡过程,不仅是层粘连蛋白的受体,还可作为其他多种病毒和朊蛋白的受体。67LR是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主要的膜表面受体,EGCG通过与67LR相互作用调控Toll样受体、MAPK和NF.KB等信号转导通路,对肿瘤的生长、转移抑制以及促凋亡有显著作用。文章综述了近年来关于67LR及其与EGCG相互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