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肾气丸方出《金匮》,因此有金匮肾气丸之称,因含熟地黄等八味药,故又名八味丸。此方是由熟地黄(干地黄)、山药、山萸肉、泽泻、牡丹皮、茯苓、肉桂(或桂枝)和附子组成。每当腰酸腿软,腰为肾府,腰酸软属肾虚,肾虚即不能温养下焦,故  相似文献   

2.
肾气丸新用     
王保来 《新中医》1996,28(12):45-45
肾气丸新用王保来*肾气丸出出自《金匮要略》,又名八味肾气丸,崔氏八味丸。由熟地黄、淮山药、山茱萸、泽泻、茯苓、牡丹皮、桂枝、附子8味药组成,具有肾之阴阳双补之功效。笔者临证运用本方加味治疗耳鼻喉科疑难杂病,每获良效,兹选数则病例介绍如下。1耳漏房×...  相似文献   

3.
崔守荣 《河北中医》1981,(3):F0003-F0003
金匮肾气丸是行销多年的传统中成药,它的出处,常被人们误认为是后汉张机(仲景的《金匮要略》方,其实不然。《金匮要略》里有肾气丸方、也称崔氏八味丸或八味地黄丸方,其方中仅有干地黄、山茱萸、山药、泽泻、茯苓、丹皮、肉桂、附子这八味药,没有牛膝和车前子,所以与金匮肾气丸不符。  相似文献   

4.
肾气丸为一首经典名方,自汉代以来历代医家在临床广泛运用本方治疗肾阳不足之诸种病证。由于其临床疗效卓著,因此关于肾气丸的结构原理、配伍特点及方中药物干地黄、桂枝的演变过程,以及本方为何既治小便不利又治小便过多等问题,已引起广大临床医生的关注与争议。为此,笔者就此略谈个人之管见。 肾气丸来源于《金匮要略》,因本方由八味药组成,故又名八味丸。《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云:“少火生气”。本方纳桂、附于滋阴药中,其意不在补火,而在微微生火,即生肾气也,故方名不叫“温肾丸”,而叫“肾气丸”。其主要功效为温化肾气。柯韵伯云:“命门有火则肾有生气矣。故不曰温肾,而名肾气,斯知肾以气为主,肾得气而土自生也,且形之不足者,温  相似文献   

5.
《金匮》肾气丸,又名八味肾气丸,出自后汉张仲景《金匮要略》中,是温补肾阳的代表方剂,其临床应用十分广泛。特别对于某些如小便不利或消渴尿多,妇人崩漏或闭经,小便失禁,遗尿或癃闭等,临床表现不尽相同,甚或完全相反的病证都有较好的治疗作用,因而笔者认为《金匮》肾气丸有“双向调治”的功效。对此笔者谈一下自己的粗浅认识。  相似文献   

6.
谢海洲 《中医药学刊》2004,22(11):1973-1974
肾气丸方出《金匮》,因此有金匮肾气丸之称,因含熟地黄等八味药,故又名八味丸。此方是由熟地黄(干地黄)、山药、山萸肉、泽泻、牡丹皮、茯苓、肉桂(或桂枝)和附子组成。每当腰酸腿软,腰为肾府,腰酸软属肾虚,肾虚即不能温养下焦,故下半身常有冷感,少腹拘急;肾虚则小便不利,或小便频数,短气,动则喘甚,此肾虚属肾阳不足,阻碍胸阳,尺脉弱小。以上各症象均属肾阳不足,因此宜温补肾阳。  相似文献   

7.
明代医家薛己私淑易水学派,崇尚东垣补土学说,经过多年临证实践,脾肾并重,创立温补学派,八味丸是其最常用的方剂之一。在通读薛氏著作的基础上,肯定薛己敢于创新的精神,并指出其用八味丸温补命门的不足之处。  相似文献   

8.
金匮肾气丸加减临床新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金匮肾气丸又名崔氏八味丸、八味肾气丸,此方原载于张仲景的《金匮要略》。本方主要由生地黄,山药,山茱萸,牡丹皮,泽泻,茯苓,桂枝,附子8味药物组成。活用肾气丸,在临床上可以用于治疗各种内科  相似文献   

9.
明代医家薛己主张治病必求其本,务滋化源,脾肾并重,擅长温补。在继承前人认识的基础上,其认为先天禀赋不足者易患消渴并发疮疡,提出用加减八味丸治疗消渴并发疮疡或消渴重证。  相似文献   

10.
关于肾气丸的研究及其原创思想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敏 《国医论坛》2003,18(2):49-51
1 关于肾气丸临床应用的历史沿革和发展肾气丸首见于张仲景所著的《金匮要略》,又名八味肾气丸 ,后世称为金匮肾气丸 ,是一首配伍严谨、构思独特的经方。方药组成为 :干地黄八两 ,山药四两 ,山茱萸四两 ,泽泻三两 ,茯苓三两 ,丹皮三两 ,桂枝一两 ,附子 (炮 )一两。在《金匮要略》中仲景运用一首肾气丸对 5个不同的病证进行了论治 ,是异病同治的典范。肾气丸见于《金匮要略》有 5处 :分别治疗脚气、消渴、转胞、虚劳、痰饮 ,虽然脚气、虚劳、消渴、痰饮、转胞为不同的病证 ,但仲景运用肾气丸对它们论治的出发点都是补肾中之精气 ,调肾中之阴…  相似文献   

11.
肾气丸,又名八味肾气丸、崔氏八味丸,始见于《金匮要略》,后世也称桂附地黄丸。全方共8味药,简单地说,是由桂附两味药物加上六味地黄丸组分而成。从药物功能上讲,由于历史的沿袭,历代著述一直以温补肾阳为论。但从方剂配伍和临证应用等方面分析,笔者认为实为不妥。  相似文献   

12.
男科病妙用金匮肾气丸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匮要略》所载肾气丸为张仲景名方之一,后世称为八味肾气丸、桂附地黄丸、桂附八味丸等。本方由附子、熟地黄、山茱萸、泽泻、牡丹皮、山药、茯苓、桂枝共8味中药组成。本方去掉桂枝、附子就为六味地黄丸,方中以六味地黄丸滋阴补肾为主,用桂枝、附子温阳补肾,为阴阳双补之方。  相似文献   

13.
肾气丸实验研究近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瑞  宋建平 《中成药》2004,26(3):235-237
肾气丸始载于<金匮要略>,共由八味药组成,又称"八味丸"、"八味肾气丸"、"金匮肾气丸"等.本方为古典名方,千百年来一直广泛应用于临床各科,疗效显著.近年来对其进行实验研究的报道亦很多,本文就近十年来肾气丸的实验研究概况归纳综述.  相似文献   

14.
金匮肾气丸,出自汉·张仲景所著的《金匮要略》,共由八味药组成,故又称“八味丸”或“八味肾气丸”。疗效卓著,应用广泛,现将其应用范围,做一介绍: 一、原著应用《金匮要略》原书,应用本方共治5种疾病: 1.脚气病在中风历节病中,“治脚气上入,少腹不仁”证。 2.短气微饮在痰饮咳嗽病中,治“短气有微饮,当从小便去之”。 3.虚劳腰痛血痹虚劳病中,治“虚劳腰痛,少腹拘急,小便不利”之证。  相似文献   

15.
刘德泉 《光明中医》2004,19(1):42-43
肾气丸 ,亦称金匮肾气丸 ,出自《金匮要略》。历代论述 ,多认为是补肾阳之剂。但从原方所治病症 ,其药物组成 ,以及肾阳与肾气的基本概念分析 ,实为补益肾气之方 ,而非温补肾阳之剂。主要是治疗肾的气化功能失调 ,小便异常之证。现辨析如下 :1 肾气丸原方主治病证分析 :考《金匮要略》原文 ,肾气丸主治病证条文有五。《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第五》 :“崔氏八味丸 ,治脚气上入 ,少股不仁。”崔氏八味丸实即张仲景的肾气丸。《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第六》 :“虚劳腰痛少腹拘急 ,小便不利者 ,八味肾气丸主之。”《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第十二》 :“…  相似文献   

16.
金匮肾气丸一名的本意是《金匮要略》中记载的“肾气丸”,但目前中国大陆地区应用的中成药“金匮肾气丸”是在《金匮要略》记载的“肾气丸”基础上加入牛膝(去头)、盐车前子而成,其药物组成为十味,与《严氏济生方》中记载的“加味肾气丸”相同。中成药“金匮肾气丸”目前的组方现状虽然已被很多医家重视,但一直没有被临床医师广泛认知。纵观历代医籍,“金匮肾气丸”有八味和十味不同组成的记载,横看当前中成药金匮肾气丸在世界各地的生产和应用,亦呈现八味和十味之不同。笔者认为,应当重视中成药金匮肾气丸药物组成混乱的现状,使其名实相符,便于与世界接轨,以推动中医药文化的传承、发展和推广。  相似文献   

17.
中医对于金匮肾气丸和济生肾气丸在临床应用上是有比较严格区别的,因为它们的来源、组成功能和适应症都是不同的: 金匮肾气丸:首见于张仲景的《金匮要略方论》原书称为肾气丸,其名称据《简明中医辞典》裁有:崔氏八味丸、八味丸、八味肾气丸、八味地黄丸、金  相似文献   

18.
肾气丸方出《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病脉症并治第六》,又名八味肾气丸、八味丸、崔氏八味丸、八味地黄丸、金匮肾气丸、桂附八味丸、桂附地黄丸。后世医家称之为补肾之祖方,并在此基础上加减衍变出补阴与补阳的许多方剂。然而,肾气丸的方义迨今解释不一。《中国医学百  相似文献   

19.
金匮肾气丸治疗前列腺增生症举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匮肾气丸为我国东汉医圣张仲景之名方,见于《金匮要略》,全方由地黄、山茱萸、山药、泽泻、丹皮、茯苓和附子、桂枝8味中药组成,故又称八味丸。现将笔者用金匮肾气丸治疗老年人前列腺增生的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肾气丸,最早见于汉·张仲景所著的《金匮要略》,该书于《妇人杂病》篇中以主治转胞:在《中风历节》篇的附方里有“崔氏八味丸”治脚气;在《血痹虚劳》篇中名“八味肾气丸”;《痰饮咳嗽》与《消渴小便不利》篇中俱名“肾气丸”。由于方出《金匮要略》,共由八味药组成,故后世通称“金匮肾气丸”、“八味丸”或“八味地黄丸”。因其疗效卓著,受到后世医家的重视,并在临床实践中加减化裁,灵活运用,大大发展了该方的效用。探索一下古今医家对该方的推衍运用,不仅可以扩展其治病的范围,而且对如何灵活运用古方以治今病,亦可得到一些启发。一、金匮肾气丸的组方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