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介绍用瓜蒌薤白半夏汤临证新用四则:慢性肺源性心脏病,证属胸阳痹阻,痰瘀互结,治宜通阳散结、豁痰祛瘀。原发性肺癌,证属肺脾两虚,痰凝气滞,热毒内蕴,治宜健脾益肺,化瘀解毒,理气豁痰。慢性胃炎,证属肝气犯胃,胸阳被阻,治宜疏肝和胃、通阳宣痹。乳腺增生病,证属肝郁气滞痰凝,冲任失调,治宜疏肝理气,调摄冲任,消痰散结。  相似文献   

2.
运用血府逐瘀汤临症四则:闭经,证属郁怒伤肝,气滞血瘀,治宜活血祛瘀,理气行滞。神经衰弱,证属肝气郁结,气滞气瘀,治宜活血化瘀,理气解郁。冠心病心绞痛,证属心气瘀阻,阳气虚衰,治宜活血化瘀,益气温阳。  相似文献   

3.
辨证运用细辛治疗心血管疾病。高血压病,证属肝经实热、风火上炎,治宜清肝泻火法。风湿性心脏病并心力衰竭,证属心脾肾三脏阳虚,水饮内停,寒湿痹阻经络,治宜温阳利水,祛寒除湿。冠心病,讧属气虚痰瘀阻心脉,治宜益气化瘀,活血通脉。均加入细辛。  相似文献   

4.
慢性咽炎以咽部微痛感、干燥感、异物感为主要症状。多由阴津湿阻、虚火上炎 ,熏灼咽喉 ,肌膜失养 ,久之形成慢喉痹。若证属阴虚痰热互结 ,治宜清肺利咽养阴补肾 ;证属脾虚痰热互阻咽喉 ,治宜健脾渗湿 ,散结消滞  相似文献   

5.
胃痛,证属木旺乘土,治宜疏肝,方用金铃子散。热痹,证属风寒湿邪乘袭经络,治宜清热化湿,活血宜痹,方用三秒丸、宣痹汤、大秦艽汤加减。  相似文献   

6.
采用自拟桃红四虫汤治疗三则:慢性盆腔炎,证属寒凝血瘀,冲任失调,治宜活血化瘀,温经心痛,调理冲任;冠心病心绞痛,证属肝郁气滞,心血瘀阻,治宜活血化瘀,理气宽胸;脑梗塞,证属络脉痹阴,气滞血瘀,治宜通经活络,养血熄风。  相似文献   

7.
运用温胆汤治疗神经内科疾病:不寐,证属痰热内扰,痰浊中阻,心神不宁所致不寐,治宜清胆和胃、化痰宁神。郁症,证属肝气郁结,痰热内扰所致郁证,治宜疏肝理气、清热化痰。眩晕,证属痰浊中阻,上蒙清窍所致眩晕,治宜理气化痰。癫狂,证属痰热扰心所致狂证,治宜清热化痰、通腑开窍。指出:温胆汤证的病机是痰和热,其方的要点是清热化痰。  相似文献   

8.
血府逐瘀汤治验3例。血栓性深静脉炎:证属湿瘀阻络,治宜活血化瘀除湿。肺心病:证属痰瘀互结,治宜化痰逐瘀。心律失常:证属心肾阳虚,气血寒凝,治宜温阳通脉,活血化瘀。  相似文献   

9.
小柴胡汤临证治验三则:冠心病,证属胆气内郁,相火内炽。心脉瘀阻,治宜调气泄热、化瘀通络。便秘,证属情志不舒,肝气郁结,治宜和解,方用小柴胡汤加味。尿路感染,证属湿热侵袭少阳,气化失常,治宜和解少阳,清热利水通淋。  相似文献   

10.
运用四逆散临证三则:脂肪肝,证属肝郁湿阻,气滞血瘀,治宜疏肝行气,化湿散瘀。胆汁反流性胃炎,证属肝胃不和,胃气上逆,治宜疏肝和胃,理气降逆。肠易激综合征,证属肝脾失调,肝郁脾虚,治宜疏肝扶脾,调和肝脾。  相似文献   

11.
辨证分型治疗面神经炎浅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五型:风寒型,治宜疏风散寒,养血通络;肝郁气滞型,治宜疏肝解郁,理气通络;风痰上扰型,治宜祛风化痰,通络利窍;气虚血滞型,治宜益气活血通络;阴虚阳亢型,治宜育阴潜阳,息风通络。  相似文献   

12.
亓教授指出:甲状腺肿初起以邪实为主,气机郁滞,痰气郁结;久病则由实致虚,虚实夹杂。治宜益气养阴,化痰祛瘀。方用生脉散和消瘰丸加减,祛邪而不伤正,痰瘀而脉道通,气阴复则其本固,标本兼治。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索癌性疼痛的中医辨证分型,为中医辨证治疗提供临床依据。方法将60例癌痛患者分为气机郁滞证、瘀血阻滞证、痰湿凝聚型、毒热蕴结证、气血亏虚证、正虚瘀结型及其他证型,分析各辨证分型的发展趋势,并总结出癌痛的最常见的证候类型和该证相关症状频数规律及各证型的疼痛轻重程度趋势。结果60例癌痛患者出现正虚瘀结型为58.3%(35/60),气血亏虚证为20%(12/60)。结论癌痛患者中医证型以正虚瘀结型为主,气血亏虚证其次。瘀血阻滞型的肿瘤患者疼痛程度较重,气血亏虚型患者疼痛较轻的趋势。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肺癌的中医证型及其舌象分布特点。方法:选取肺癌患者372例,通过中医辨证,统计气虚、血虚、阴虚、阳虚、痰湿、痰热、热毒、气滞、血瘀9个单一证型的出现频次,分析证型构成比,以及舌象与中医证型的关系。结果:(1)气虚证、血虚证、阴虚证、阳虚证、痰湿证、痰热证、热毒证、气滞证、血瘀证9个单一证型共出现1053例次,其中血瘀证最多,其次为气虚证,痰证(包含痰湿证10.07%、痰热证7.12%)居第3位,阳虚证最少(3.23%)。(2)9个单一证型舌质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除气虚证与痰热证、气虚证与气滞证、血虚证与阳虚证、阴虚证与热毒证、痰热证与气滞证外,各证型间舌质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9个单一证型舌苔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除气虚证与气滞证、气虚证与血瘀证外,各证型间舌苔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肺癌的中医证型以血瘀证、气虚证、痰湿证、痰热证为多;各证型的舌证符合率比较,以实证的舌证符合率较高,而虚证符合率较低。  相似文献   

15.
目的:①揭示子宫内膜异位症和子宫腺肌病中医证候分布规律。②两病不同病况(痛经、月经不调、不孕症)比较。方法:制定"子宫内膜异位症和子宫腺肌病中医证候分布规律调查表",对124例子宫内膜异位症和186例子宫腺肌病患者进行横断面调查,统计学分析其证候特点和分布规律。结果:①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资料频数分析得出气滞、肾虚、寒凝、痰湿、湿热、气虚、实热、血瘀等8个单一证型;聚类分析后得出气滞血瘀、气滞肾虚血瘀、肾虚血瘀、痰瘀互结、肾虚湿热瘀结、气滞寒凝血瘀等6种临床常见复合证型。子宫腺肌病患者资料频数分析得出肾气虚、肾阳虚、肾阴虚、血瘀、气滞、气虚、寒凝、实热、痰湿、湿热等10个单一证型。聚类分析得出气滞肾虚兼痰湿、肾虚寒凝血瘀、肾虚寒凝气滞、肾虚气滞血瘀和肾虚气滞等5个常见临床复合证型。②子宫内膜异位症和子宫腺肌病不同病况比较,痛经分别为54.03%和88.71%;月经不调分别为18.55%和44.09%;不孕分别为31.45%和18.82%。结论:①子宫内膜异位症和子宫腺肌病证候分布复杂,临床上均以复合证型出现,两种疾病均以气滞肾虚血瘀为常见症候。②子宫腺肌病痛经及月经异常患者发病率明显高于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而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不孕比例较子宫腺肌病患者明显增高。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对艾滋病证候相关文献进行了研究,了解艾滋病常见中医证候分布特点。方法从知网、维普文献数据库筛选收集1999年1月—2018年12月有关艾滋病证候的文献、期刊,采用excel建立艾滋病的证候、症状文献数据库,并对证候、症状的频次、频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纳入文献67篇,艾滋病证候频率由高到低依次是气阴两虚、肝郁气滞、脾肾阳虚、气血两虚、肺脾气虚、气虚血瘀、热毒内蕴、肝肾阴虚、脾气虚弱、湿热内蕴等。症状频率由高到低依次为乏力、纳差、咳嗽、头晕、头痛、气短、心悸、自汗、失眠、咯痰、发热、腰痛、易感冒、畏寒、盗汗、胸闷、腰膝酸软、健忘、脘腹胀、烦躁易怒、神疲、皮肤瘙痒、消瘦、恶心等。结论艾滋病证候复杂多样,虚实夹杂,以虚证为主,常见证候以气阴两虚、肝郁气滞、脾肾阳虚、气血两虚、肺脾气虚、气虚血瘀为主;症状以乏力、纳差、咳嗽、头晕、头痛、气短、心悸、自汗出现率较高。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肿瘤相关性抑郁患者中医证型的影响因素。方法:根据中医诊断标准及辨证论治思维确定患者的中医证型,运用统计学方法分析患者的性别、年龄、经济情况、肿瘤分期、化疗周期、抑郁程度等相关因素与中医证型间的相关性。结果:肿瘤相关性抑郁患者主要有肝郁脾虚证、心虚胆怯证、肝肾亏虚证、气滞血瘀证、痰火扰心证5个证型,其中以肝郁脾虚证最为多见。肿瘤相关性抑郁中医证型与患者收入情况及既往化疗史无明显相关性,而在年龄、性别、肿瘤分期及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方面存在差异(P<0.01)。在5个证型中除肝郁脾虚证外,男性患者多见于肝肾亏虚证、气滞血瘀证,女性患者以心虚胆怯证较为多见;患者年龄与肝肾亏虚证呈相关性,与其余各证型无明显相关性;肿瘤分期中Ⅰ期患者以痰火扰心证、气滞血瘀证多见,Ⅱ期患者以气滞血瘀证、肝郁脾虚证多见,Ⅲ期患者以肝郁脾虚证、心虚胆怯证多见,Ⅳ期患者多为肝肾亏虚证、心虚胆怯证;轻度抑郁患者主要见于气滞血瘀证、痰火扰心证;中度抑郁患者主要见于肝郁脾虚证、心虚胆怯证;重度抑郁患者主要见于肝肾亏虚证。结论:肿瘤相关性抑郁患者以肝郁脾虚证最为多见;患者的年龄、性别、肿瘤分期及抑郁程度与中医证型具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18.
齐元富认为胃癌是由于正气内虚,加之饮食不节、情志失调等原因引起,以气滞、痰湿、瘀血蕴结于胃,胃失和降为基本病机。临床分脾胃虚弱、脾虚气滞、脾虚痰湿型,在健脾理气、化痰祛瘀治疗基础上尤其善用枳壳白术配伍治疗胃癌,取得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19.
基于文献的冠心病中医证型地域性分布特征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研究近10年国内冠心病不同中医证型分布情况及不同地域的冠心病中医证型分布特征.方法 检索2000年1月至2011年2月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公开发表的有关冠心病中医证型研究的文献,并按照不同地域进行归纳总结,研究冠心病中医证型在不同地域的分布特征.结果 10065例冠心病患者中医证型分布排名前8位依次为:痰阻心脉、气虚血瘀、心血瘀阻、气阴两虚、心肾阴虚、心阳虚衰、心气不足、气滞血瘀.不同地域证型分布,东北地区多见气虚血瘀证;华北地区多见痰瘀互结证;华东地区多见痰阻心脉证和气虚血瘀证;华中地区多见气虚血瘀及气阴两虚证;华南、西南和西北地区多见痰阻心脉证.结论 近10年国内冠心病中医证型分布实证多见于痰阻心脉、心血瘀阻,虚证多见于气阴两虚,虚实夹杂以气虚血瘀多见,不同地域冠心病中医证型分布有其自身特点.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原发性青光眼抗青光眼术后中医证候的特征及演变规律。方法:120例原发性青光眼术后患者随访至术后1个月及6个月时分别填写《青光眼术后中医证候调查表》,总结分析证候分布特征及演变情况。结果:(1)术后1个月,106例(88.3%)患者能依据调查表确定证型,肝郁气滞、气滞血瘀、气虚血瘀、气血两虚、肝肾阴虚证分别占19.2%、19.2%、15.0%、15.8%、19.2%例;各类型青光眼具体证型,无明显分布规律。不能确定证候类型者以APACG较多。(2)术后6个月,114例(95.0%)患者能依据调查表确定证型。肝郁气滞、气滞血瘀、气虚血瘀、气血两虚、肝肾阴虚证分别占15.8%、15.0%、12.5%、27.5%、24.2%;3种类型原发性青光眼证候分布均以气血两虚、肝肾阴虚较多见。(3)术后1个月及6个月证候类型较术前均发生显著变化,主要为青光眼急性发作期的肝经实证类证候消失。(4)证候兼夹情况:术后6个月,64.1%患者伴有血瘀证。(5)证候演变情况:术后1~6个月,69.3%患者证候未发生变化;证候变化以气滞血瘀证转化为气虚血瘀证,气虚血瘀证转化为气血两虚证为主。结论:(1)术后证候类型较术前发生显著变化。(2)术后6个月证候相对更趋稳定,其结果基本能反映青光眼术后患者的证候特点。(3)三种不同类型的原发性青光眼患者术后证候类型相同,且以气血两虚、肝肾阴虚证相对较多。说明各类青光眼在抗青光眼术后具有相同的病理基础和证候特点。(4)血瘀证贯穿本病始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