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读经典,做临床"是全国优秀中医临床人才研修项目的宗旨.读经典就是深入细致地精心学习,做临床就是运用经典.只有读好经典,很好地运用经典指导临床,提高临床疗效,才能继承中医,发展中医.我在此次学习中有两点体会.  相似文献   

2.
结合临床读经典,直接关系到中医成才。读经典必须下苦功,而且要带着问题,勤于思考。尤其是在疾病谱改变的今天,中医学面临新挑战,读经典必须重视领会中医原创性思维,尤其是中医辨病、辨证的临床思维,适应社会需求,解决临床新问题,以提高中医临床疗效,促进中医学术进步。  相似文献   

3.
读经典,做临床是历代医家行医治医的根本,是临床家的活水源头;作为21世纪的中医,对经典的态度,对中医的认识,关系到中医能否振兴,能否更好的服务于人类的大问题.对中医四大经典及各家著作唯勤求而博采,方可在临床中取得奇效,有疗效是中医立身之本,能治西医不能治的病是中医赢得患者的法宝.而不要过分关注中医是否科学?如何才能实现中医现代化?笔者认为:对于中医的态度,应如宋代理学家朱熹所说:"毁其盆,悉其土,刨之,纵之,归其性".我们为什么要读经典?读经典又有什么妙处呢?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读经典做临床在培养中医临床人才中的科学内涵及必要性。方法:运用中医思维从“道”的层面进行阐述。结论:认为读经典做临床,重点体现在理法方药上。读经典在于“悟”道,而做临床在于“仿”道。读经典做临床是中医成才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5.
王永炎院士在"为培养优秀中医临床人才开展读经典做临床的读书活动"开篇语中提出"读经典,做临床",一语中的,指明了培养优秀中医临床人才的重要途径。如何践行"读经典,做临床"呢?邢玉瑞教授认为,之所以要读经典,无非是通过读经典来学习前人的经验与中医学特有的思维方法。中医思维方法作为中医理论体系与临床活动的内在核心,对中医理论体系的建构、演变以及临床诊疗活动都具有深刻的影响,这也是中医学有别于现代医学的内在原因所在。  相似文献   

6.
中医药学经典著作——《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温病学》等,是几千年来指导中医临床实践的圭臬,也是继承中医药学传统和发展中医药学术的基础。中医人要学经典,读原著,从源头上继承中医,在实践中发扬中医。为促进中医药行业“读经典、做临床”学术风气的形成和高涨,本刊将进一步加大“经典与临床”栏目的组稿力度,现将该栏目主旨及征稿要求简介如下,欢迎广大读者、作者踊跃来稿,本刊将优先、优惠刊登。  相似文献   

7.
《中医药导报》2009,15(7):45-45
中医药学经典著作——《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温病学》等,是几千年来指导中医临床实践的圭臬,也是继承中医药学传统和发展中医药学术的基础。中医人要学经典,读原著,从源头上继承中医,在实践中发扬中医。为促进中医药行业“读经典、做临床”学术风气的形成和高涨,本刊将进一步加大“经典与临床”栏目的组稿力度,现将该栏目主旨及征稿要求简介如下,欢迎广大读者、作者踊跃来稿,本刊将优先、优惠刊登。  相似文献   

8.
李联社 《中医杂志》2008,49(10):877-878
读经典、做临床、跟名师是成为一一名优秀中医的必经之路,必须做好继承和发扬工作,继承是基础,创新是归宿.正如王永炎院士所说的"中医治学当溯本求源,古为今用,继承是基础,创新是归宿,认真继承中医经典理论线性临床诊疗经验,做到中医不能丢,进而才是中医现代化的实施"[1].通过临床研修,笔者认真学习了四大经典,并在临床实践中加以应用发挥,对<内经>"百病生于气也"的理论有点滴体会,略述如下.  相似文献   

9.
中医药学经典著作——《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温病学》等,是几千年来指导中医临床实践的圭臬,也是继承中医药学传统和发展中医药学术的基础。中医人要学经典,读原著,从源头上继承中医,在实践中发扬中医。为促进中医药行业“读经典、做临床”学术风气的形成和高涨,本刊将进一步加大“经典与临床”栏目的组稿力度,现将该栏目主旨及征稿要求简介如下,欢迎广大读者、作者踊跃来稿,本刊将优先、优惠刊登。  相似文献   

10.
《中医药导报》2009,15(8):81-81
中医药学经典著作——《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温病学》等,是几千年来指导中医临床实践的圭臬,也是继承中医药学传统和发展中医药学术的基础。中医人要学经典,读原著,从源头上继承中医,在实践中发扬中医。为促进中医药行业“读经典、做临床”学术风气的形成和高涨,本刊将进一步加大“经典与临床”栏目的组稿力度,现将该栏目主旨及征稿要求简介如下,欢迎广大读者、作者踊跃来稿,本刊将优先、优惠刊登。  相似文献   

11.
张慧娟 《中医杂志》2012,53(11):969-970
"读经典、做临床、拜名师"是"优秀中医临床人才研修项目"的班训,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及中国工程院院士王永炎教授及国医大师邓铁涛教授、朱良春教授等老一辈中医大家提出.2009年笔者有幸参加第二批全国优秀中医临床人才研修,在此后的工作中受益匪浅,现结合具体实例将个人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2.
中医药学经典著作——《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温病学》等,是几千年来指导中医临床实践的圭臬,也是继承中医药学传统和发展中医药学术的基础。中医人要学经典,读原著,从源头上继承中医,在实践中发扬中医。为促进中医药行业“读经典、做临床”学术风气的形成和高涨,本刊将进一步加大“经典与临床”栏目的组稿力度,现将该栏目主旨及征稿要求简介如下,欢迎广大读者、作者踊跃来搞,本刊将优先、优惠刊登。  相似文献   

13.
中医经典课程主要是指黄帝内经(灵枢、素问)、伤寒杂病论(伤寒论、金匮要略)、神农本草经、温病条辨等课程,作为理论基石指导中医临床各科运用。目前,高职高专中医药院校开设此课程甚少,基于此现状,文章以在校学生为研究对象,通过对中医经典的认识和学习兴趣度进行调查分析,进一步合理设置中医经典课程,让学生学会"读经典、用经典",进而为以后的中医临床工作奠定扎实的中医理论知识,传承中医精髓,发扬祖国优秀传统文化。  相似文献   

14.
跟名师、读经典、做临床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为培养全国优秀中医临床人才而提出的学习原则和方法,通过跟随国医大师学习体会,结合读经典,提高临床诊疗水平,但名师资源有限,如何更好地使中医药学服务于临床,笔者从中药药理学和中医经典整体观各自特点及统一性进行了阐述,认为立足于中药药理和整体辨证相结合的治疗方案能够更有利于中医药学服务于临床。  相似文献   

15.
《中医药导报》2009,15(6):48-48
中医药学经典著作——《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温病学》等,是几千年来指导中医临床实践的圭臬,也是继承中医药学传统和发展中医药学术的基础。中医人要学经典,读原著,从源头上继承中医,在实践中发扬中医。为促进中医药行业“读经典、做临床”学术风气的形成和高涨,本刊将进一步加大“经典与临床”栏目的组稿力度,现将该栏目主旨及征稿要求简介如下,欢迎广大读者、作者踊跃来搞,本刊将优先、优惠刊登。  相似文献   

16.
《中医药导报》2009,15(11):3-3
中医药学经典著作——《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温病学》等,是几千年来指导中园临床实践的圭臬,也是继承中医药学传统和发展中医药学术的基础。中医人要学经典,读原著,从源头上继承中医,在实践中发扬中医。为促进中医药行业“读经典、做临床”学术风气的形成和高涨,本刊将进一步加大“经典与临床”栏目的组稿力度,现将该栏目主旨及征稿要求简介如下,欢迎广大读者、作者踊跃来稿,本刊将优先、优惠刊登。  相似文献   

17.
王素霞 《河北中医》2011,33(3):375-376
中医经典理论经历了千百年临床实践的验证,以及历代大师潜心钻研和经验总结,最终形成了一门集生理、病理、诊断、治疗、方剂和特殊治疗等方面的完整体系[1],对临床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价值,通过"读经典,做临床",笔者对经典著作的学习和应用有了更深的认识和感悟。中医经典是提高临床疗效的基础,是中医的根本,只有认真研读,潜心体会,方能明其要妙,契其真谛。  相似文献   

18.
<正>"读经典,做临床,拜名师"乃我"优秀中医临床人才研修项目"的九字校训(或班训)。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及中国工程院院士王永炎教授、邓铁涛教授、朱良春教授等老一辈中医大家提出。经过一年余的研修,自己颇有体会,现总结如下。1读经典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及专家指  相似文献   

19.
经方应用     
陈权 《四川中医》2008,26(5):121-123
本文从探讨继承、研究、发展、创新中医学术出发,例举经方临证验案,介绍学习运用经方的体会,认为读经典、做临床、用经方、精于辨证论治,以严谨的科学态度研究发展中医学术是中医成才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20.
跟名师、读经典、做临床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为培养全国优秀中医临床人才而提出的学习原则和方法,通过跟随国医大师学习体会,结合读经典和做临床,通过"治未病"、"运脾胃调升降"以及"方证相对"三方面,对路老的学术思想和临证经验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