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初步探讨单纯血尿伴(或不伴)轻度蛋白尿的Ig A肾病患者中医证候分布特点及其与主要尿检结果(尿中红细胞计数、24 h尿蛋白定量)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116例单纯血尿伴(或不伴)轻度蛋白尿的Ig A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收集四诊资料,遵循Ig A肾病的中医证候诊断标准,先定急性、慢性,再辨主证、次证,先辨正虚、再辨邪实。确定中医证型,判断证候分布特点,分析各证候类型与尿检指标的关系。结果单纯血尿伴(或不伴)轻度蛋白尿Ig A肾病的中医证候分布以慢性迁延期为多,共84例(72.41%),呈虚实夹杂,其中虚证以气阴两虚最多,有46例,而邪实多见血瘀,湿热,分别为37例及31例。急性发作期共32例(27.59%),以外感风热者最多,有21例,同时也涉及脏腑虚损,本期有15例(12.93%)既往易感冒。急性期与慢性期的比较:尿中红细胞计数急性期显著高于慢性期(P0.05),24 h尿蛋白定量慢性期显著高于急性期(P0.05)。尿中红细胞计数外感风热组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24 h尿蛋白定量脾肾阳虚组显著高于其他各证型组(P0.05),其他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纯血尿伴(或不伴)轻度蛋白尿的Ig A肾病患者在中医证候分布上与Ig A肾病的整体证候分布一致;血尿程度以外感风热证最重,蛋白尿以脾肾阳虚证最多。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Ig A肾病五型辨证与肾脏病理的相关性,探索Ig A肾病中医微观辨证依据。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3年2月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广兴医院收治的符合入选标准的原发性Ig A肾病患者373例,收集患者一般情况,中医四诊及辨证分型、肾病理资料,分析比较Ig A肾病五型辨证与肾脏病理的相关性。结果:373例原发性Ig A肾病患者常见证候是肾虚证、肾虚证+瘀痹证、单独瘀痹证、单独风湿证、风湿证+瘀痹证和肝风证+风湿证6种。免疫荧光提示单独风湿证、风湿证+肝风证均和C1q沉积具有一定的相关性。Katafuchi评分可作为Ig A肾病五型辨证的微观辨证参数,积分高低可以反映病机的演变与发展。含有风湿证的Ig A肾病牛津分型积分高,提示肾脏病理活动性大,病情易进展迅速。结论:Ig A肾病五型辨证分型与免疫荧光C1q沉积、Katafuchi评分及牛津分型等大部分肾脏病理指标具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3.
王玉玺教授治疗荨麻疹经验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荨麻疹急性期多属于表证、实证,治以祛风、清热、散寒、凉血、解毒为主,易于收敛;慢性期多挟湿、挟虚、挟瘀,应结合除湿、补虚及活血化瘀进行治疗.  相似文献   

4.
股肿病根据其病程及;临床表现,可分为急性期、迁延期和慢性期。其急性期和迁延期患者多为“瘀”“湿”“热”三者互结为患。慢性期患者多是虚实夹杂证,临证需权衡湿、热、瘀、虚的主次轻重缓急,分别予以利湿、清热、活血、益气、养阴等,辨证用药。同时辅以熏洗、涂敷疗法,内外兼治,以图全功。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索中医药治疗糖尿病的有效方法。方法 以益肾解毒汤治疗糖尿病肾病(气阴两虚挟瘀候),并与糖脉康比较,观察症状、糖脂代谢变化、血液流变学及肾功能的变化。结果 益肾解毒汤能够明显改善临床症状,降低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调节血脂,对患者尿蛋白、血肌酐、尿素氮的异常亦有明显的改善作用。结论 本疗法是治疗糖尿病肾病(气阴两虚挟瘀型)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冠心病不稳定性心绞痛的中医证型分布规律,探讨其与冠心病危险因素之间的关系.方法:对100例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进行中医辨证分型,即气阴两虚挟痰瘀、气阴两虚挟瘀、阳虚挟痰瘀、气虚挟痰瘀、气虚血瘀、痰瘀互结、心肾阴虚挟痰瘀7个证型.探讨各证型与危险因素之间的相关性.结果:中医证型由多到少排列为气阴两虚夹痰瘀型>气阴两虚夹瘀>心肾阴虚夹痰瘀>气虚血瘀>阳虚夹痰瘀>气虚挟痰瘀、痰瘀互结,气阴两虚夹痰瘀型患者合并高血压及血脂异常居多,气虚血瘀夹瘀型患者合并血脂异常居多.结论:冠心病不稳定性心绞痛危险因素与中医证型有相关性,可以为中医药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提供诊断及治疗思路.  相似文献   

7.
<正>王永钧教授是我国著名的中西医结合肾病专家,第四届国医大师、首届全国名中医。他遵循“审病辨证”,提出Ig A肾病“风湿致病”和“微观辨证”理念,临床疗效显著。本研究基于多种数据挖掘技术,选取王教授3年内诊治过的Ig A肾病原始病例,挖掘并总结其治疗该病所用中药的药味、药性、归经及配伍规律,以期深入理解和传承其治疗Ig A肾病的临证经验和学术思想。1资料和方法1.1资料来源:本研究选取2017年1月~2019年12月经王教授在杭州市中医院门诊治疗的Ig A肾病患者。Ig A肾病诊断标准参照《肾脏病学》(王海燕主编,第3版)。1.2纳入标准:(1)经王教授门诊诊治的Ig A肾病患者;(2)患者年龄≥18周岁;(3)辨证资料完备,中药复方记录详实。  相似文献   

8.
益肾解毒汤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南征  孙新宇等 《北京中医》2002,21(6):326-328
目的 探索中医药治疗糖尿病的有效方法。方法 以益肾解毒汤治疗糖尿病肾病(气阴两虚挟瘀候),并与糖脉康比较,观察症状,糖脂代谢变化,血液流变学及肾功能的变化。结果 益肾解毒汤能够明显改善临床症状,降低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调节血脂,对患者尿蛋白,血肌酐,尿素氮的异常亦有明显的改善作用。结论 本疗法是治疗糖尿病肾病(气阴两虚挟瘀型)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9.
IgA肾病的中医辨证探讨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Ig A肾病是主要的肾小球疾病之一 ,也是导致终末期肾功能衰竭的一个最主要原因。现代医学对 Ig A肾病至今仍无确切有效的治疗措施。笔者在杭州市中医院肾内科进修期间观察到该院用中医辨证治疗本病 ,收效满意 ,现将67例 Ig A肾病患者的中医辨证与临床疗效关系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 67例均行肾组织活检确诊的 Ig A肾病患者 ,其中 ,男 3 5例 ,女 3 2例 ;年龄 1 0~ 60岁 ,平均为 3 4.2 8岁。中医辨证分为阴虚型、气阴两虚型和阴阳两虚 3型。西医临床分型 :按1 998年出版王海燕主编《肾脏病学》第二版将Ig A肾病临床分型 ,共分 5型。 …  相似文献   

10.
气阴两虚挟瘀型Ⅳ期糖尿病肾病的中药治疗近期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黄芪及灯盏花素注射液合六味地黄丸浓缩丸治疗气阴两虚挟瘀型IV期糖尿病肾病的近期疗效。方法:60例气阴两虚挟瘀型IV期糖尿病肾病患者按就诊先后顺序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使用黄芪注射液20ml及灯盏花素注射液20mg静脉滴注,每日1次,六味地黄丸浓缩丸口服,每次8丸,每日3次。对照组30例,口服洛汀新10mg,每日1次,疗程均为1个月。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86.67%,对照组26.67%,治疗组的疗效优对于照组(P<0.01)。治疗组治疗后24h尿蛋白定量较治疗前减少(P<0.01),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黄芪及灯盏花素注射液合六味地黄丸浓缩丸治疗气阴两虚挟瘀型IV期糖尿病肾病有较好的近期疗效。  相似文献   

11.
《辽宁中医杂志》2015,(10):1932-1936
目的:观察四蚕加味方治疗Ig A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1例气阴两虚型Ig A肾病(CKD1-3期)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1例采用四蚕加味方联合固本通络方治疗,对照组30例采用固本通络方治疗,疗程2个月。结果:治疗组临床总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24 h尿蛋白定量、补体C3、T细胞(CD4、CD8、CD4/CD8)的改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尿沉渣红细胞、免疫球蛋白(Ig G、Ig A)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四蚕加味方能够显著改善气阴两虚型Ig A肾病患者的临床症状,减少血尿和蛋白尿,改善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功能,体现了"从风论治"慢性肾炎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伴高尿酸血症的老年及老年前期Ig A肾病患者的临床及病理特点。方法:通过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1日-2014年12月31日48例老年及老年前期Ig A肾病患者,分成伴高尿酸血症Ig A肾病患者与不伴高尿酸血症Ig A肾病患者,比较两组临床与病理差异。结果:高尿酸血症组与尿酸正常组比较,血肌酐、24 h尿蛋白定量、血总胆固醇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尿酸血症组肾脏病理改变以Lee氏Ⅲ、Ⅳ级多见,而正常尿酸组组则以Lee氏Ⅱ、Ⅲ级为主。结论:伴有高尿酸血症的老年及老年前期Ig A肾病患者临床和病理损伤均重于尿酸正常的老年及老年前期Ig A肾病患者,应重视老年及老年前期Ig A肾病患者的血尿酸控制。  相似文献   

13.
正Ig A肾病是导致血尿最常见的肾病类型,也是发病率最高的原发性肾小球疾病,其主要致病机制为Ig A在肾小球系系膜区的大量沉淀,破坏了正常的系膜结构[1]。临床研究显示包括激素、细胞毒等药物对Ig A肾病均有一定的治疗效果,但因Ig A肾病病情的复杂性,仍有部分患者接受以上治疗后效果不确切[2]。中医治疗Ig A肾病有一定经验,认为Ig A肾病的发病与禀赋不足、感受外邪、饮食不节、劳倦内伤  相似文献   

14.
高原痛风中医辨证常采用分期辨证,急性期辨证为湿热瘀阻型,慢性期辨证为脾虚湿瘀阻滞型,经中药内服结合如意金黄散外治疗后,疗效明显。用药经验上常推荐猪苓、苍术、萆薜、藏红花、宽筋藤。  相似文献   

15.
中医药治疗IgA肾病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IgA肾病的产生是由于脏腑气阴亏虚,导致水湿瘀血等病理产物蓄积,后者又成为新的致病因素,从而使病情更加复杂.整个病程呈现由虚而实,以致虚中兼实、实中兼虚、虚实夹杂的特点.病变脏腑涉及肺、肾、脾、肝诸脏.本病发作前多有上呼吸道感染或肠道感染,风热邪毒或湿热邪毒是本病的发病原因.对IgA肾病的治疗多分为阴虚型、气阴两虚型和阴阳两虚型进行辨证治疗,也有将IgA肾病分为急性期和慢性期进行分期治疗者.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Ig A肾病中医虚证与西医临床指标的关系。方法收集Ig A肾病患者临床及实验室检查资料,遵循中医证候诊断标准确定证候类型,分析313例Ig A肾病患者中医虚证分型与西医临床指标的相关性。结果尿检异常型以气阴两虚证较多;肾病综合征型以气虚证最多;慢性肾炎型合并高血压者以阴虚证、阳虚证居多。阴虚证高血压发生率最高;气阴两虚证重度血尿发生率较高。气虚证和阳虚证尿蛋白定量明显高于气阴两虚证和阴虚证、血白蛋白明显低于气阴两虚证和阴虚证;阳虚证和阴虚证血肌酐明显高于气虚证和气阴两虚证、估计肾小球滤过率明显低于气虚证和气阴两虚证;气虚证和阳虚证血胆固醇高于气阴两虚证和阴虚证、凝血酶原时间明显低于气阴两虚证和阴虚证;阳虚证纤维蛋白原明显高于其他3证、部分凝血酶原时间低于其他3证。气虚证慢性肾脏病(CKD)1~2期居多,气阴两虚证CKD1期、3期较多,阴虚证CKD4期最多,阳虚证CKD4~5期较多。结论 Ig A肾病中医虚证与西医临床及实验室指标具有一定相关性,相关指标对弥补中医"四诊"信息不足,提高辨证准确率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7.
叶海亮  江燕  孙伟 《河南中医》2016,(6):1056-1058
目的:观察益气养阴法联合雷公藤多苷片治疗气阴两虚型轻中度Ig A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23例阴两虚型Ig A肾病患者在给予基础治疗同时予益气养阴法联合雷公藤多苷片口服。观察患者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症状积分及生化指标变化情况。结果:23例患者痊愈13例,显效8例,无效2例,有效率为91.30%。治疗后症状积分较治疗前改善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尿蛋白较治疗前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红蛋白、血肌酐、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则无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气养阴法联合雷公藤多苷片治疗气阴两虚型Ig A肾病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益气固本调免方治疗脾肾气虚型Ig A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9例脾肾气虚型Ig A肾病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40例)给予基础治疗,治疗组(39例)给予基础治疗和益气固本调免方口服,疗程2个月。结果 1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4.6%,对照组为57.5%;两组临床疗效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2治疗后两组尿红细胞数和24 h尿蛋白定量较治疗前降低(P0.05,P0.01),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5)。3治疗后,对照组主要症状和症状总积分较治疗前无明显降低(P0.05);治疗组神疲乏力、腰膝酸软等症状及症状总积分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P0.01);两组主要症状和症状总积分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益气固本调免方能有效改善脾肾气虚型Ig A肾病患者的临床症状及蛋白尿。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并评价欣胃颗粒在治疗胃癌前病变气阴两虚挟瘀挟毒型的临床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将66例胃癌前病变气阴两虚挟瘀挟毒型的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34例与对照组32例。治疗组予欣胃颗粒治疗;对照组予胃复春片治疗,两组均治疗3个月。观察临床疗效,胃镜下改变、病理疗效、相关安全性指标及服药期间的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的临床疗效、胃镜及病理疗效总有效率分别为88.23%、85.29%、82.35%,对照组的临床疗效、胃镜及病理疗效总有效率分别为71.87%、65.62%、62.50%,经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欣胃颗粒治疗胃癌前病变气阴两虚挟瘀挟毒型疗效显著,且安全。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加味桂枝茯苓丸治疗Ⅲ型前列腺炎(湿热挟瘀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Ⅲ型前列腺炎(湿热挟瘀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口服加味桂枝茯苓丸治疗,对照组予前列安栓塞肛治疗,两组疗程均为4周,记录两组NIH-CPSI评分、中医症状评分的变化。结果:两组治疗前后及组间NIH-CPSI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后及组间中医症状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味桂枝茯苓丸在改善症状方面效果明显,治疗Ⅲ型前列腺炎(湿热挟瘀证)疗效可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