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醒脑开窍针刺治疗中风后遗症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本文开展醒脑开窍针刺法与传统针刺法治疗后遗症期中风的比较研究。收治84例,其治疗结果显示,醒脑组与传统组相比,基本治愈率分别为28.26%,5.26%;显进率为47.83%,23.58%,存在非常显著性差异和显著性差异(P<0.01,P<0.05)。醒脑组在血液流变学、血脂等指标的改善,均明显优于传统组,说明醒脑开窍刺法有改善血液浓、粘、凝、聚及降血脂作用。  相似文献   

2.
醒脑开窃针刺治疗中风后遗症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本文开展醒脑开窍针刺法与传统针刺治疗后遣症期中风的比较研究。收治84例,其治疗结果显示,醒脑组与传统组相比,基本治愈率分别为28.26%,5.26%;显进率为47.83%,23.48%,存在非常显著性差异和显著性差异(P〈0.01,P〈0.05)。醒脑组在血液流变学,血脂等指标的改善,均明显优于传统组,说明桓脑开窍刺法有改善血液浓,粘,凝,聚及降血脂作用。  相似文献   

3.
针刺锥体区治疗卒中偏瘫痉挛状态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目的:观察针刺锥体区对卒中偏瘫痉挛状态的影响,为治疗卒中偏瘫痉挛状态的有效针刺治疗方法提供科学的临床依据。方法:随机抽取60例住院病人,平均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以修改的Ashworth量表、Fugl-Meyer评价法、Barthel氏ADL.指数等做指标,在醒脑开窍法的基础上,观察评定两组的治疗结果。结果:醒脑开窍针法加针刺锥体区治疗卒中偏瘫痉挛状态具有较好疗效(有效率90.0%),优于单纯醒脑开窍针法组(有效率66.7%);针刺锥体组与单纯醒脑开窍针法组在运动功能水平、生活自理能力方面治疗后均有明显改善。结论:针刺锥体区能明显缓解卒中患者肢体的痉挛程度,是对醒脑开窍针法的有益补充。  相似文献   

4.
醒脑开窍针刺法对中风患者脑地形图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针刺前后脑地形图变化比较,结果表明采用本法可以减少中风患者病理性高功率(θ及δ)波的出现,改善两侧脑电波的级差,从而提示脑细胞功能的恢复。针刺即刻即有疗效,持续治疗效果更佳(P<0.05,P<0.01)。这无疑对醒脑开窍针刺法的临床疗效提供了一定的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5.
针刺对中风继发脑-心综合征心率变异性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侯庆 《中国针灸》2001,21(1):1-9
采用醒脑开窍针法治疗中风继发脑-心综合征40例,并与西药治疗的40例对照,观察心率变异性的变化。结果治疗后两组心率变异性均有改善,针刺组SDNN,rMSSD,PNN50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  相似文献   

6.
本文采用子午流注针法治疗35例偏头痛患者,同时设立普通针刺法治疗30例作为对照组,观察了治疗组部分患者(18例)治疗前后血液中5-羟色胺(5-HT)及5-羟吲哚乙酸(5-HIAA)含量的变化情况。治疗结果表明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症状得分均有明显下降(P<0.01)。而子午流注组的下降幅度明显优于普通针刺组(P<0.05)。提示子午流注针法对偏头痛患者的疗效优于普通针刺组。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治疗卒中后抑郁症的有效方法。方法将135例卒中后住院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均在接受基础治疗的同时,治疗组以中药疏肝解郁法配合醒脑开窍针刺进行中医辨证论治,对照组给予口服帕罗西汀。治疗后根据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进行评分以观察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7%,对照组58%,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中药疏肝解郁法配合醒脑开窍针法对卒中后抑郁症有明显的治疗作用,对卒中康复有一定帮助。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中风合并冠心病与脑心卒中的病情以及醒脑开窍针法对二者的疗效差异。方法:回顾性调查分析750例醒脑开窍针法治疗的中风患者,根据患者的合并症以及住院时发生脑心卒中的划分,对比无三大合并症与单纯合并冠心病的病情和针刺疗效,同时对比无并发症中风患者与脑心卒中患者的病情和针刺疗效。结果:中风合并冠心病患者在年龄、病位侧、中风性质、过程中变化、并发病方面与元三大合并症患者有差异。而脑心卒中患者在病位、治疗前评分、生化、中风证型、病住侧方面与无并发症患者有差异。结论:中风合并冠心病与脑心卒中对中风病情的严重程度和针刺疗效无明显影响。但二者对病人的其他方面各有影响.且两者的影响不完全相同。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醒脑开窍针法联合仿生物电刺激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伴有吞咽障碍的脑卒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在使用无差别的神经科药物治疗基础上,对照组单纯给予普通针刺治疗,治疗组给予醒脑开窍针法联合仿生物电刺激治疗。治疗结束后评估患者的吞咽障碍改善情况,评价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结束后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醒脑开窍针法联合仿生物电刺激治疗对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改善情况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结论:醒脑开窍针法联合仿生物电刺激治疗对脑卒中后吞咽障碍具有明显的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10.
醒脑开窍针法治疗卒中后肢体功能障碍78例临床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醒脑开窍针法治疗卒中后肢体功能障碍与常规针刺法比较,疗效间是否有差异。方法:将15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一组用醒脑开窍针法,一组用常规取阳明经为主治疗。通过分析观察疗效比较。结果:2组治疗均有效。但治疗组在总显效率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醒脑开窍针法治疗卒中后肢体功能障碍有明显疗效,治愈率高,对于恢复患者的生活能力有很大帮助。  相似文献   

11.
针刺加强药物降低脑卒中颅压作用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7,自引:2,他引:15  
本文结果表明:观察组(西药加针刺组)总有效率为92.31%;对照组(西药组)总有效率为71.43%,经Ridit分析,有显著性差异,u=2.026,P<0.05。两组病人治疗前后脑脊液压力、眼压。血压及视乳头清晰度亦都有明显改善,但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各项指标经统计学处理,有显著性差异或呈差异性趋势,从而说明观察组降颅压作用较对照组明显,提示针刺能加强药物的降颅压作用。  相似文献   

12.
针刺治疗卒中后尿失禁尿动力学分析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脑卒中患者合并尿失禁多见急迫性尿失禁,通过电针次Liao、会阳、肾俞、三阴交、有效改善临床症状(治疗前后症状评分P〈0.01),治疗前后尿流动力学检查提示逼尿肌压力、膀胱最大容积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P〈0.01),尿道闭合压力有显著意义(P〈0.05),证实该组穴位通过改善逼尿肌功能和膀胱顺应性,从而治愈脑卒中后急迫性尿失禁。  相似文献   

13.
头针配合药物治疗脑血管病59例疗效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李云琴  张熙 《中国针灸》1994,14(5):13-14
头针配合药物治疗脑血管病59例疗效分析李云琴,张熙,王苏,景荣,马力(北京军区总医院,北京100700)主题词脑血管意外/针灸疗法;头针;针药并用Treatmentof59casesofCerebrovascularDisordersbyScalpA...  相似文献   

14.
针刺治疗补偿性神经症584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针刺涌泉或外关穴配合。C理疗法治疗补偿性神经症584例,疗效较好,治愈率为91.3%。根据不同职业和发病诱因分组进行疗效比较,结果表明,工人组高于农民组(P<0.01),计划生育手术组低于公伤组(P<0.01),提出以一次性终结性解决为妥。  相似文献   

15.
针刺对血管性头痛患者颅底脑血流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李慧敏  李军 《中国针灸》1999,19(8):489-490
通过TCD诊断仪检测血管性头痛患者颅底脑血流变化,发现血管性头痛患者在发作期和间歇期均存在异常,经过针刺治疗后,4种不同的流速异常均有所改善,同时观察到针刺前后MCA、ICA、PCA、VA的变化均有显著意义(P<001,P<005),而ACA、BA的变化无显著差异(P>005),表明针刺对颅内血流具有正性调整作用,使脑血流趋向正常。  相似文献   

16.
用SPECT研究针刺对脑缺血性病变局部血流的影响   总被引:30,自引:2,他引:30  
本文采用放射性核素SPECT·rCBF(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照像机、局部脑血流)显象观察18例脑缺血病患者针刺前后脑血流变化。结果:针刺前患者普遍存在局部脑血流低灌注状态,针刺后有13例脑缺血状态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17.
姚玉芳 《中国针灸》1994,14(6):39-42
针灸治疗男性性机能障碍近况姚玉芳(安徽中医学院针灸系,合肥230038)主题词性机能障碍/针灸疗法,阳萎/针灸疗法RecentDevelopmentonMaleSexualDisordersTreatedbyAcupuncture¥YaoYufang...  相似文献   

18.
针刺治疗中风肢体运动功能障碍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43,自引:1,他引:42  
运用“清上补下”的方法治疗6个月以内特别是3个月以内的中风肢体运动功能障碍病人32例,与取阳明经腧穴为主32例病人做对照观察,运用现代康复医学的评价方法———SIAS法、上田敏偏瘫十二级肢体功能评定及Barthel指数等进行临床研究。结果发现,清上补下法组较取阳明经为主组疗效好,说明头、体穴合用较单纯取肢体穴位能进一步促进分离运动的产生、正常运动模式的出现,从而改善肢体的运动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