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从《黄帝内经》对心的定义着手,剖析了《黄帝内经》中心的来源、心与万物的联系、心的功能、心生病的表现以及心的调养与心病的防治。心者君主之官,是人体健康的关键;心藏神,心健康的关键又在于心中无形的"神"的健康与否;因此,淡泊、宁静、节欲等是养心的核心,而音乐养心、经典诵读是养心的必要手段,针灸与药物的治疗则是心生病后不得不用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中医学与禅宗对心的理解有各自的理论,中医学调心方法有中药与方剂、针灸、导引、以情制胜、音乐疗法、祝由法,禅宗学调心方法有禅定、对机锋、棒喝。调心不仅是中医学在相关疾病治疗与日常养生中非常重要的概念,也是禅宗学修行中置于首位的法门。梳理中医与禅宗相关调心的方法,以期对研究情志病治疗和丰富中医调心理论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3.
交通心肾涵盖了心肾之间所有的协调关系,是对心肾阴阳、水火精神、气血全面交感的高度概括。心肾不交是冠心病心绞痛发病的重要环节,交通心肾法可用于冠心病心绞痛的治疗,包括药物治疗和修心治疗两方面。药物治疗包括从心肾直接论治和畅通心肾交通道路。  相似文献   

4.
从中医理论对心、脑功能的认识以及心和脑在生理病理上的密切联系阐述了脑心同治理论提出的生理病理学基础。重点阐明脑心同治理论在双心疾病治疗中应用的基础,指出炎性反应是脑心同治共同的病理基础,"气痰瘀同治"是"脑心同治"的主要治法。进一步明确了脑心同治理论的适用范围,评价了脑心同治理论对临床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清代名医陈士铎对心悸治疗颇具灼见,认为"心肾不交"是心悸的核心病机,提出"交通心肾"的心悸治则,并指出交通心肾与肝、胆、胃等脏腑密切相关,创制心肾两交汤等有效方剂,陈士铎对这一理论的应用既有继承又有创新。更年期心悸是女性更年期的常见疾病,其发生有多种病机,但根本病机是肾阴亏虚,心肾不交,陈士铎交通心肾法对更年期心悸的临床治疗有较好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心肾不交可分为三类:肾不交于心,心不交于肾,心肾两不相交。"交通心肾"法是对心肾不交进行辨证分析,通过调整心肾阴阳以达到心肾相交、阴平阳秘的状态。通过对部分方剂及病证进行具体分析,详细论述"交通心肾"法在处方、临证中的具体运用,以期开拓今后临床的诊疗思路。  相似文献   

7.
从行医与持心的双重角度探讨孙思邈"医人文化",认为其内涵包括笃学心、慈爱心、敬事心、谦逊心、求索心、纯粹心、慷慨心、庄敬心、从容心九个方面。强调"医人文化"不仅是曾经的追求,也是现实的需要。  相似文献   

8.
心开窍理论是五脏开窍理论的重要内容,“心在窍为舌”的观点倍受争议。对“心开窍于舌”、“心开窍于耳”、“心使窍于目”诸说梳理分析,从理论价值、临床意义及五行学说的介入等方面进行探讨,认为对心开窍理论的主流观点应予以认同,对其他观点亦不能轻易否定。  相似文献   

9.
基于《黄帝内经》形气观分析心与血脉的关系。认为心与血脉皆为解剖所见的实体结构,是天地火气化生;心为库藏,储藏太阳、火气,心与血脉的关系是心所储藏的太阳、火气对血脉具有化生与充养的作用,即形与气的作用。《黄帝内经》时代的心主血脉没有心脏推动血液在经脉内运行的涵义,这对进一步研究人体观及心藏象理论都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0.
研究心主神明理论的临证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心主神明是中医基础理论研究领域的热门课题之一 ,尽管历代医家对其做了深入的探讨 ,但迄今仍是智仁各见 ,众说纷纭。鉴此 ,笔者不揣浅陋 ,对其科学内涵及临床意义浅析如下 ,就正于同道。1 “心”的基本内涵正确理解“心”的涵义是研究中医心主神明理论的关键环节。心主神明立论于《内经》 ,是指藏象学说中五脏之主 -心的重要生理功能。《素问·宣明五气篇》指出 :“心藏神” ,并对“心”的涵义进一步解释道 :“心者 ,神之处也。”《灵枢·邪客》阐述了“心”的重要地位 :“心者 ,五脏六腑之大主也。”至于何谓心 ,《素问·六节藏象论》则…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内经》中关于心包和包络、膻中和心主的文献分析,厘清心包络、心包、膻中、心主所指范畴,认为心包络是"心之包络"简称,原本即属于"心主"之脉。膻中与心包两者共同组成"心主"。心包的功能即为"心主"属阴的功能,界定心的功能范围,了解心神状态;膻中则为"心主"阳的功能,以宗气为媒介,在体腔内敷布,与心包共同完成五脏之间气机和情志活动的协调功能。  相似文献   

12.
心肾理论是中医藏象学说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心肾综合征(cardiorenal syndrome,CRS)是心衰或肾功能不全患者的重要临床表现,目前关于CRS的中西医病理机制尚不十分清楚。有研究提出心肾不交是CRS的主要病机,心肾相交理论是CRS的辨证基础。本文从心肾相互关系,心肾相交理论的由来与内涵,西医心肾与中医脏象的联系与区别,交通心肾辨治、治疗体会与展望等方面对心肾相交理论进行探讨与辨析。  相似文献   

13.
心为君主之官,神明出焉。外邪犯心,心包代心受之,心包代心受邪思想古已有之。心包与心密不可分,心包是心的保护组织,通过经脉与心流通气血,心包的神经节段与心的神经节段重合,心的病候可反映于心包经,心包经可用于治疗心脏的血脉、神志疾病。心包代心受邪思想对中医辨治心病具有重要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4.
张相宏 《新中医》2012,(9):127-129
心指心神,属精神范畴,肾代表脏腑,属形体范畴,心肾相交即指身心合一、“形与神俱”,心肾不交即是身心分离、形与神散。心肾相交的本质是心神之火下潜肾水,心肾不交的本质是心神之火外泄而未能下潜肾水。心肾相交的模式有天然模式和人为模式。心肾相交是健康之本,心肾不交是疾病之源。从心、肾而求,是治疗一切身心疾病的总纲要。是治本之大法。  相似文献   

15.
论"心主神明"之必要性与必然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心主神明”的渊源 ,脑主神明产生的根源及局限性 ,心主神明的系统论原理及心主神明的临床意义这四个方面的论述 ,证明心主神明思想对中医学界来说不仅是必要的 ,而且是必然的。  相似文献   

16.
“去心”是中药加工中的一项传统工艺,远在《伤寒论》、《金匮玉函经》已有去心用的记载,它属于“修制”范围,与去壳、去皮、去毛、去芦、去核等方法,都是净洁药物,提高药物纯度的重要手段,对保证中药质量有积极意义。一、为什么要“去心”“去心”是根据“心可使人烦闷”的概念来做的,从而创立了“去心者除烦”的理论。故很多药材都有“去心”的习惯。按照“去心”的不同目的来分析,有以下四个方面的情况。  相似文献   

17.
李淑萍  李玲 《辽宁中医杂志》2003,30(12):967-968
综合《内经》全文 ,从以下几方面对心病证候规律作一初步探讨。①心病的证候特点基本是以手少阴心经的经脉循行为依据呈现出的一系列症状 ,其中神志改变占重要地位 ;②心的 5组证候相互之间内涵密切联系 ,体现了心的藏象特点 ;③将《内经》中心疟、心咳、心风、心痹、心胀的症状综合分析 ,与《内经》全文心病证候规律一致。以上几点说明《内经》时代的医家认识心病证候遵从手少阴脉的经脉循行规律 ,且注重证病结合及整体观念。  相似文献   

18.
目的:乎扬性心刺痛是属于西医学冠心病心绞痛的范畴。心刺痛的主要病位在心脏,但是累及白脉系统和肺、胃等其他脏器的情况较多见。蒙医学把心刺痛按疾病的性质分为赫依性心刺痛、琪素性心刺痛、粘性心刺痛和乎扬性心刺痛等4种类型。本文主要对乎扬性心刺痛的蒙医护理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9.
分析了"心主神明"与"脑主神明"的理论依据,认为"心主神明"论是建立在中医整体观念之上,说明五脏、心、精神活动之间关系的一种学说,对中医脑病的治疗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但"心主神明"论也导致中医对脑这一重要的器官缺乏独立和完整性的认识。提出应当提倡"脑是主管知觉、运动、思维和记忆的器官"的观点。  相似文献   

20.
心与脑孰主神明的论战旷日持久,令人莫衷一是。与其竞短争长,倒不如澄清“心何以主神”这一关键问题,揭示“心主神”理论形成的过程与成因,或许更有助于化解心脑孰主神明的争端。既往中医学者提出了心主血脉、心居中以主宰人体而主神等诸多观点,但未能结合古人的认知方式和生活经验,阐明心何以主神的独特性;并且对于古代典籍中感官七窍与心、神关系的诸多论述,缺乏深入的讨论。因此本文从具身认知视角下的概念隐喻理论出发,重新解读古籍中的有关论述,阐释在司外揣内、取象比类的认知模式下,古人对感官七窍与心、神关系的认识如何影响“心主神”理论的形成。认为围绕感官七窍构建的相关概念是古人体认“神”的重要基础,且古人对感官七窍与心、神关系的认识,以及感官七窍与心之七窍的观察联想,促进了“心主神”理论的形成,这也是理解“心主神”与“脑主神”关系的基本前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