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瘀血既是一种致病因子 ,又是病理变化的结果。作者论述了瘀血形成的原因、瘀血证的症状和体征及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2.
瘀血杂议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凡离开经脉的血液 ,未能及时排出或消散 ,而停留于某一处或血液运行受阻 ,壅积于经脉或器官之内 ,呈凝滞状态 ,失却生理功能者 ,均属瘀血。其形成原因有外伤、跌扑、气滞、气虚、血寒、血热、湿热、痰火等。而从瘀血致病的普通性、临床和实验研究现状等方面 ,显示出对瘀血成因再认识的必要性和重要性。1 古文献对瘀血的论述“瘀” ,《说文》“积血也”。《内经》中无“瘀血”之词 ,但有对“恶血”、“留血”、“血脉凝泣”、“血苑”等许多瘀血病证的描述。至《伤寒杂病论》张仲景对瘀血有“干血”、“血结”、“痼”等称谓 ,在杂病篇中…  相似文献   

3.
安丽 《中医研究》1996,9(5):38-40
中医瘀血的宏观与微观之研究河南450004河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安丽主题词瘀血/超微结构瘀血/血液辨证中医学认为,瘀血是指体内有血液停滞,包括离经之血积存体内,或血运不畅,阻滞于经脉及脏腑内的血液。它既是疾病过程中形成的病理产物,又是某些疾病的致病...  相似文献   

4.
“瘀血”最早是见于《金匮》。在《金匮》一书中仲景将瘀血的病因归结为:外伤、寒凝、热煎、气滞、气虚等,同时强调了瘀血是疾病发展过程中形成的病理产物。又是某些疾病的致病因素。瘀血是指体内有血液停滞,包括离经之血积存体内,或血运不畅阻滞于经脉及脏腑内的血液...  相似文献   

5.
瘀血既是一种致病因子,又是病理变化的结果。作者论述了瘀血形成的原因,瘀血证的症状和体征及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6.
李丽  申琪  常林 《光明中医》2008,23(6):830-831
瘀血主要是由于脉络损伤,血液瘀积,或血行不畅,滞留瘀阻所致。瘀血是疾病过程中形成的病理产物,又是某些疾病的致病因素。瘀血形成之后,不仅失去正常血液的濡养作用,而且反过来又会影响全身或局部血液的运行,产生疼痛、出血或经脉瘀塞不通,内脏发生症积以及产生“瘀血不去,新血  相似文献   

7.
妇女以血为本,又以血为用,只有气血充盈,血脉流通,胞宫才能正常发挥作用。若血的运行失其常度,血运阻遏或血溢脉外,使离经之血蓄留体内,则可直接或间接影响人体血液的正常运行,造成经、带、胎、产以及杂病的异常瘀血。故妇科瘀血范围较广,病种较多,病程缠绵,症情复杂。笔者根据临床所见,总结瘀血证所产生的机理及活血化瘀常用方法作以浅析。1 病因病机 妇科瘀血证主要来自盆腔内子宫、卵巢、附件等组织器官,常见有月经期瘀血证,妊娠期瘀血证,产后瘀血证以及疑难杂病瘀血证等。其病因病机主要有:  相似文献   

8.
论“瘀血生风”的兼证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瘀血生风”就是因瘀血导致的内风。“瘀血生风”病证除了表现出瘀血和动风的主要症状或体征外,常常伴有气虚、阴虚、血寒、血热等较多的兼证。正确认识这类兼证,揭示其规律,对“瘀血生风”病证的防治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瘀血生风”过程中出现的兼证及其病机进行分析,试图探索出其兼证规律。  相似文献   

9.
沈洁  任世禾  车京梅 《光明中医》2008,23(2):204-204
瘀血是离开经脉的血液不能及时排出和消散,而停留于体内,或血液运行不畅,瘀积于经脉或脏腑组织器官之内。妇女瘀血阻滞引起的疼痛指瘀血停积,脉络不通,气机阻滞,不通则痛,故疼痛剧烈,新血不生,妇女可见经闭、痛经。笔者运用丹桃灌肠液对妇女瘀血阻滞引起的疼痛治疗,并进行临床观察,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0.
“瘀血腰痛”首见于元·朱震亨《丹溪心法·腰痛》,在历代中医文献中或谓之“血瘀腰痛”、“死血腰痛”、“伤损腰痛”、“闪挫腰痛”,名虽各异 ,其实一也。本文所讨论的“瘀血腰痛”即指外伤瘀血所引起的腰部一侧、或两侧、或腰脊出现以刺痛为主要临床症状的疾病。1 病因病机腰部为人体之支柱、活动之枢纽。人体之三阴三阳经脉、奇经八脉 ,皆贯通于肾经而络于腰脊。腰部的活动范围最大 ,承受的重量最大 ,受伤的可能性亦最多。倘因用力不当 ,摒气闪挫 ,暴力扭转 ;或因坠堕跌打 ,损伤筋脉 ,导致气血不通 ,腰部筋脉受损 ,瘀血痹阻于络而致腰…  相似文献   

11.
李金平 《光明中医》2012,27(7):1422-1423
在临床工作中,应用活血化瘀法治疗各种瘀血证,取得了较好的疗效.但如何诊断瘀血证,目前尚无统一标准,或虽有一定的标准,却有不少争论,而这一标准的确定,对临床辨证论治以及对活血化瘀的理论研究,均有一定指导意义.现以中医望闻问切四诊为诊断瘀血证的主要手段,根据古人经验及近人诊察方法,将瘀血证的诊断方法叙述于后,以供讨论.  相似文献   

12.
全身血液运行不畅,或局部血液停滞,或体内存留离经之血,都称之为瘀血,又称为蓄血。瘀血的形成及致病特点多由于气滞、气虚、血寒、血热等原因而形成。气为血帅,气行则血行。若因气滞,或因气虚推动无力,均可造成血液凝滞成瘀。寒凝血脉,则经过全身血液运行不畅,或局部血液停滞,或体内存留离经之血,都称之为瘀血。  相似文献   

13.
从瘀血的概念、成因及临床与实验研究等方面 ,探讨导致瘀血的原因中因虚致瘀的病因所在 ,强调虚瘀并存是临床瘀血证的特征之一。  相似文献   

14.
慢性肾衰竭,是指原发性或继发性肾脏疾患造成肾结构和功能损害,引起一系列代谢紊乱和临床症状所组成的综合征.血凝-纤溶系统紊乱与中医学瘀血密切相关,现从瘀血角度探讨中医药治疗慢性肾衰竭的思路与方法.  相似文献   

15.
活血化瘀法的临床应用举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医学认为瘀血是血不归经,溢于脉外,或停滞于脏腑、体腔,或积留于皮肤、肌肉的一种病理变化,即凡属于血脉运行不畅或局部瘀血停滞所致的有关病症均属于瘀血的范畴。瘀血古亦称之为恶血,它不但失去血液的功能,而反以为害。  相似文献   

16.
盆腔瘀血综合征的中医治疗(附43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盆腔瘀血综合征的中医治疗(附43例疗效观察)胡金茹(广东省广州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中医科广州510260)关键词盆腔瘀血综合征中医药疗法疗效观察盆腔瘀血综合征,是由于盆腔静脉慢性瘀血所引起的,一种以慢性或复发性盆腔疼痛为主要症状的妇科疾病。我们在197...  相似文献   

17.
本文用中医理论说明了什么是瘀血:造成瘀血的七种原因;中医和现代医学对活血化瘀机理的看法:说明了瘀血病,必须辩证施治;活血化瘀法在治疗疾病中的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8.
温阳化瘀强调了通过药物或者艾灸的温阳通经作用可使瘀血消散,阳气充足可以鼓邪外出,使得体表出现瘀络,通过刺络放血可以祛除瘀血。瘀祛神调说明了瘀血被祛除,新血生而供养和调节心神,从而达到调节全身脏腑经络目的。瘀消正复阐释了放血后皮下瘀血或瘀斑消散过程中激发机体正气之理。  相似文献   

19.
活血化瘀法是采用活血通络,散瘀止痛的桃仁、红花、川芎、赤芍、丹参、乳香、没药、益母草、当归之类的药物,破除有形之邪,以奏活血消瘀,抗炎止痛,畅通血脉的作用。用于医治气滞血瘀、症瘕痈肿、胸痹、创伤瘀痛或产后瘀血而致腹痛、痛经、经闭等证。笔者应用活血化瘀法治疗各科有瘀血表现的病证,取得了一定效果。以下就具体运用谈谈个人临床点滴体会和肤浅认识,以就正于同道。1 活血化瘀法的辨证原则1.1 辨气虚、气滞 “气为血之帅,气行则血行”。瘀血证可因气虚或气滞引起或加剧,应用活血化瘀方药时必须辨气虚或气滞之存在与否,结合应用…  相似文献   

20.
郑杨 《中医药学刊》2004,22(12):2258
慢性肾衰竭,是指原发性或继发性肾脏疾患造成肾结构和功能损害,引起一系列代谢紊乱和临床症状所组成的综合征。血凝—纤溶系统紊乱与中医学瘀血密切相关。现从瘀血角度探讨中医药治疗慢性肾衰竭的思路与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