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笔者试投“玉屏风散”加味治疗外科术后自汗恶风16例,疗效尚好,报告如下: (一)一般资料:本组男性11例,女性5例。年龄最大者68岁,最小者12岁,均于术后2至3天出现自汗恶风的症状。服药最多者9付,最少者3付,平均5付症除。 (二)处方:黄芪24克、白术9克、防  相似文献   

2.
自汗虽属小恙,日久可造成津液耗损,致生他变,不可轻视。近十年来,笔者应用家传验方——五郁散治疗自汗证45例,疗效颇佳,现介绍如下。一、一般资料:本组男性28例,女性17例;年龄均在15岁以上,其中15~20岁5例,21~30岁9例,31~40岁19例,41岁以上12例;病程在1个月以内者5例,2~5个月者15例,6~12个月者10例,1年以上者15例。本组病例均见自汗(?)(?),一身汗出,上部尤多,甚则汗湿衣襟。二、辨证分型及治疗:根据临床伴见症状不同,可分两型:(1) 肝失调节、气郁失畅(38例):多伴见精  相似文献   

3.
我科2010年1~11月对住院自汗、盗汗患者应用自制止汗散穴位贴敷65例,取得较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一般资料本组65例,男40例,女25例;年龄33~78岁,平均51岁;病程1个月~7年;自汗16例,盗汗26例,自汗盗汗兼有者23例;中风42例,眩晕3例,喘证5例,  相似文献   

4.
我们应用玉屏风散加味治疗肺卫不固型自汗证36例,取得满意疗效,报道如下. 一般资料 2005年10月~2010年2月就诊的肺卫不固型自汗证患者共36例,其中男16例,女20例;年龄27~71岁,平均56岁;病程1~3个月5例,4~6个月20例,7~12个月9例,13~18个月2例.  相似文献   

5.
我科运用穴位注射的方法 ,治疗自汗、盗汗症 ,取得了一定的疗效 ,现总结如下。一般资料共收治自汗、自汗兼盗汗患者 5 8例。随机分为两组 ,治疗组 35例 ,对照组 2 3例 ;其中男性 31例 ,女性 2 7例 ;年龄最大 84岁 ,最小 42岁 ,平均 63岁 ;其中伴慢支哮喘者 39例 ,其余则伴有慢性腹泻、尿频尿急、失眠头晕、胸闷心悸心痛等症状。治疗方法1 .取穴两组均取双侧足三里、三阴交穴。2 .治疗组穴位常规消毒 ,用 5 ml一次性注射器 2支各抽取黄芪注射液 2 ml,将注射针直刺入穴位 ,轻度运针 ,得气后回抽注射器 ,无回血后则将药液缓慢注入 ,每穴 2 ml,…  相似文献   

6.
<正> 笔者近2年来用玉屏风散合生脉散化裁治疗体虚自汗、盗汗50例,疗效满意。1 临床资料本组50例,男31例,女19例。年龄7~14岁11例,15~45岁23例,46~60岁16例。病程5天~1年。盗汗21例,自汗17例,自汗盗汗12例。临床主要表现为体弱纳少,气短神疲,心悸少寐,动则大汗或寐则汗出。面色(白光)白无华,舌质淡或舌质红,少苔,脉细虚或细数。  相似文献   

7.
牡蛎散加味治疗小儿多汗症5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秀云 《河南中医》2006,26(9):74-75
近年来,我们采用牡蛎散加味治疗小儿多汗症50例,效果较满意,现报道如下。1一般资料本组病例均排除器质性病变所引起的多汗,其中男30例,女20例;3岁以下15例,4~5岁35例;病程1月8例,1~6月35例,7月~1a以上7例;其中自汗14例,盗汗19例,日夜多汗17例;根据伴随症状分肺气不足(14例),表现为全身自汗或盗汗,动则益甚,少气懒言,平时易感冒;营卫不和(19例),以自汗为主,畏寒怕风,常不发热,神疲倦怠;阴虚火旺(12例),表现为盗汗为主,形体消瘦,低热口干,神疲心烦,哭声无力;脾胃湿热(5例),自汗或盗汗,汗以头部四肢为多,汗渍发黄,口渴不喜饮。2治疗方法方剂组…  相似文献   

8.
补中益气汤加减治疗产后发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杜艳华 《山东中医杂志》2004,23(10):633-633
笔者治疗产后发热20例,效果满意,报道如下。临床资料20例产妇,年龄20-40岁,平均30岁;初产妇15例,经产妇5例;13例剖宫产,7例有不同程度的会阴缝合。产后2~3d发热,病程7~15d,给予感冒及抗生素治疗无效,产妇一般自觉头晕,体乏,自汗等,体温37.5~38.5℃。  相似文献   

9.
骨痨,现代医学称之为骨与关节结核,是比较难以治疗的病症之一。自1976年以来,我们用中医辨证分型和持续扶正祛邪方法治疗该病62例,疗效达96.8%,现小结如下。一、临床资料 1、一般资料,本组收治病例62例:男性25例,女性37例;年龄最大的62岁,最小的6岁,其中6~8岁16例,16~30岁19例,30~40岁18例,40岁以上9例;病程最长者26年,最短者5个月,其中1~5年者38例,5~10年者9例,10~15年者11例,15年以上者4例。 2、诊断依据:(1)症状与体征:患者多数有结核病接触史或患病史。初起全身症状  相似文献   

10.
顽固性自汗、盗汗是内科临床上较常见的症状 ,多见于某些疾病的伴随症状 ,亦见于生理性者。所谓顽固性自汗、盗汗是指患者经西医常规应用谷维素、非那根、舒乐安定或中医辨证施治或中西医结合治疗均无效者。一般来说都因“阴虚内热”所致 ,根据“虚者补之 ,热则清之”的原则 ,自拟止汗汤对10 9例顽固性自汗、盗汗者治疗 ,疗效满意 ,介绍如下 :1 临床资料本组 10 9例中 ,男性 6 8例 ,女性 4 1例 ;年龄最小的 17岁 ,最大的 6 3岁 ,平均年龄 38.8岁。所有病例都经过询问病史、体检及相关辅助检查 ,以明确原发病或为生理性者。其中肺结核 2 8例…  相似文献   

11.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其典型症状为腰部疼痛伴下肢放射痛、麻木感。经综合治疗急性疼痛缓解之后往往还遗留有麻木症状,有的病人主诉即为下肢麻木,而在临床中麻木症状的改善不甚理想。笔者在临床中以穴位注射当归注射液治疗腰突症下肢麻木病人40例,收效较佳,现报道如下。1 一般情况本组病例中,男22例,女18例;年龄21~30岁7例,31~40岁17例,40~50岁12例,50岁以上者4例;病程1浕以内者11例,1~3浕者16例,5浕以上者13例;麻木情况:下肢放射痛伴麻木者15例,下肢酸胀伴麻木者9例,单纯麻木者16例。2 治疗方法取穴足三里、阳陵泉,一…  相似文献   

12.
<正>笔者在跟随导师学习期间采用任脉灸疗法治疗自汗证17例,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7例自汗证患者均来自2014年10月至2015年10月山东省中医院督灸中心门诊,其中男6例,女11例;年龄最小16岁,最大75岁,平均37岁;病程最短1个月,最长5年。经检查血沉、抗"O"、血清总三碘甲腺原氨酸(T3)、甲状腺血清总甲状腺素(T4)、基础代谢、胸部X线片、痰涂片等,排除风湿  相似文献   

13.
韩铜 《河南中医》1994,14(4):239-239
笔者自1986年以来,应用中成药龟龄集,治疗慢性呼吸道疾病12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12例均系门诊病例,男10例,女2例;年龄在40~72岁之间;12例均曾经长期中西药治疗,但效不持久,不能控制复发。 1.2 临床表现 12例患者均表现长期反复发作之咳嗽,痰多、咯白色泡沫状痰,气短、胸闷、有哮喘音、乏力、自汗等症状。其中慢性支气管炎5例,支气管扩张2例,慢性间质性肺炎2例,支气管哮喘3例。 2 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4.
补阳还五汤加味治疗早搏42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笔者自 1997年以来 ,采用补阳还五汤加味治疗早搏 4 2例 ,疗效满意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本组病例均为住院患者 ,其中男性 2 7例 ,女性15例 ;年龄 16~ 6 5岁 ,平均年龄 4 8.5岁 ;病程 0 .5~ 1年 ;病因为冠心病者 2 1例 ,病毒性心肌炎者 16例 ,高血压者 5例。  早搏类型按心电图表现确定 ,其中房性早搏17例 ,室性早搏 2 0例 ,交界性早搏 5例。用 2 4h动态心电监测检查确诊。早搏患者临床表现为心悸怔忡 ,胸闷气短 ,头晕自汗 ,乏力 ,心烦失眠 ,多梦健忘 ,脉涩、结、代、或结代。2 治疗方法  治疗期间停用其它抗心律失常药物 ,…  相似文献   

15.
糖尿病性汗出异常属中医“汗证”、“头汗”、“半身汗”、“自汗”等范畴。通常认为易发生于病程长的患者 ,但临证过程中时常有糖尿病患者早期已有程度轻重不一的症状和体征 ,主要表现为进餐时头额、面、颈部多汗 ,平时胸腋部多汗 ,臀部、下肢少汗或无汗 ,甚至夏天下肢也无汗。笔者近 3年来运用益气养阴法加减治疗汗出异常 72例中 ,效果较满意 ,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72例 ,男 32例 ,女 40例 ;年龄 36~ 72岁 ,平均5 6.8岁 ;发病时间 3个月~ 1 6年。其中 2型糖尿病70例 ,1型糖尿病 2例 ,均符合 1 997年 ADA糖尿病诊断新标准。自汗 43…  相似文献   

16.
我们从 1994~ 2 0 0 1年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面神经炎 ,取得较好疗效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0 80例均为我院门诊患者 ,随机分为两组 ,治疗组 5 40例 ,男 2 81例 ,女 2 5 9例 ;年龄 14~ 6 1岁 ,平均 35 .3岁。对照组 5 40例 ,男 2 85例 ,女 2 5 5例 ;年龄 16~ 6 0岁 ,平均 35 .8岁。均具有典型的临床症状和体征 ,排除格林巴利综合征、耳源性面神经麻痹、颅后窝肿瘤、脑膜炎、腮腺炎、下颌化脓性淋巴结炎等引起的周围性面瘫 ,全部病例均在 3天内就诊 ,入选病例均无糖尿病病史。2 治疗方法治疗组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强的松片 30 mg…  相似文献   

17.
笔者用补中益气、升清降浊、化气利水法治疗前列腺肥大40例,报告如下。一般资料40例均为男性,年龄58~60岁12例,61~70岁28例。病程0.5~2年。所选病例均具神疲体倦,气虚自汗,不欲饮食等中气虚的症状,且排尿困难、尿频、夜间尤甚,轻则排尿迟延无力,重则尿后滴沥,甚者尿潴留。前列腺指诊:前列腺两叶中度或重度均匀性增大,表面光滑,质地韧。中间沟变浅者2例,中间沟变平者30例,中间沟隆起者8例。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8.
中西医结合治疗心房纤颤81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院自1978年以来,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慢性心房纤颤81例,疗效满意。现将本组病例与1985~1986年单纯西药治疗的11例和单纯中药治疗的19例对照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中西医结合组:81例,男39例,女42例;年龄16~39岁32例,40~49岁18例,50~69岁16例,70岁以上15例;中药组:19例,男9例,女10例;年龄16~39岁7例,40~49岁4例,50~69岁5例,70岁以上3例;西药组:11例,男5例,女6例;年龄16~39岁2例,40~49岁3例,50~69岁5例,70岁以上1例。2 治疗方法中药组:人参、黄芪、当归、茯苓、桂枝、陈皮、半夏、枳实、远志、石菖蒲、丹参、赤芍、郁金、胆南星…  相似文献   

19.
中药治疗病毒性心肌炎42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明昌 《中医杂志》2001,42(9):568-569
近年来,病毒性心肌炎发病率有一定增高。笔者用中药治疗病毒性心肌炎42例,疗效显著,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42例,男性17例,女性25例。年龄16~43岁,其中16~20岁5例,21~30岁26例,31~40岁10例,41~43岁1例。病程3~12天,平均6天。全部病例符合西医病毒性心肌炎的诊断标准。就诊时均有胸闷、心悸、短气、乏力症状,发病前有  相似文献   

20.
笔者5年来对40例Ⅱ型糖尿病患者采用西药达美康结合辨证分型中药治疗,并设40例单纯用固定中药治疗作对照组,进行临床观察,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病例大部分为住院病人,少数为门诊病人。凡符合下例条件者为观察对象:①具有糖尿病“三多一少”典型症状;②按WHO颁布的诊断标准:空腹血糖≥78mmol/L;③无严重心、脑、肾并发症及酮症者。治疗组40例中,男24例,女16例;年龄最小38岁,最大73岁;病程不足1年者12例,1~5年18例,5~10年7例,10年以上3例。对照组40例,男19例,女21例;年龄最小43岁,最大74岁;病程不足1年3例,1~5年12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