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比较心肌肌钙蛋白I(CTnI)与心肌酶谱在急性心肌梗死(AMI)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56例AMI和50例非心肌梗死患者同时检测血清CTnI、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乳酸脱氢酶(LDH)及天冬氨酸脱氢酶(AST)等指标,进行统计学处理及分析比较。结果CTnI对AMI诊断的敏感性(100%)高于CK(83.9%)、CK-MB(73.2%)、LDH(80.4%)及AST(75.0%)(P<0.01);CTnI对AMI诊断的特异性(98.0%)与CK-MB(92.0%)相近(P>0.05),高于CK(82.0%)、LDH(66.0%)及AST(78.0%)(P<0.01)。结论CTnI对AMI的诊断敏感性和特异性高,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心肌坏死标志物联合检测对于急性心肌梗塞早期诊断及鉴别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依据国际心脏病协会和1979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制定的标准,将临床确诊的40例心肌缺血症状的患者划为A组,40例症状不典型的患者划为B组,40例无症状的健康体检者划为C组(对照组)。电泳检测血清中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肌酸激酶(CK)和乳酸脱氢酶(LDH)的活性,以及血清中心肌钙蛋白I(cTnI)、MMB和肌红蛋白(MYO)含量。将检测的结果与临床诊断进行对照回顾分析。结果:急性心肌梗死早期患者的血清cTnI、MMB、MYO含量,AST、CK及LDH活性,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与对照组比较,症状不典型组患者的血清中cTnI、MMB和MYO含量明显增高,AST、CK及LDH活性增高(P<0.05);但与急性心肌梗死早期患者比较,血清中cTnI、MMB、MYO含量和CK活性升高明显,而AST和LDH活性下降明显(P<0.05)。结论:心肌坏死标志物血清联合检测无论在急性心肌梗死早期诊断,还是明确诊断之后的治疗过程中,都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3.
王权 《内蒙古中医药》2013,32(8):107-108
目的:通过利用心肌坏死标志物三合一检测卡(胶体金法)和几种酶活性测定,探讨心肌坏死标志物联合检测对于急性心肌梗塞早期诊断及鉴别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临床确诊的20例心肌缺血症状的患者划为A组,20例症状不典型的患者划为B组,20例无症状的健康体检者划为C组(对照组)。检测血清中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肌酸激酶(CK)和乳酸脱氢酶(LDH)的活性,以及血清中心肌钙蛋白(IcTnI)、肌红蛋白(MyO)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定性试验。将检测的结果与临床诊断进行对照回顾分析。结果:A组的血清cTnI、CK-MB、MyO阳性率,AST、CK及LDH活性,与C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与C组比较,B组患者的血清中cTnI、CK-MB和MyO阳性率增高,AST、CK及LDH活性增高(P<0.05),但与A组比较,血清中cTnI、CK-MB、MyO阳性率和CK活性升高明显,而AST和LDH活性下降明显(P<0.05)。结论:心肌坏死标志物血清联合检测AMI,可以互相弥补各项之不足,有助于明确诊断,避免漏诊与误诊。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婴幼儿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感染致心肌损害的状况。方法:对2011年11月至2012年2月周至县人民医院192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采用胶体金法检测RSV抗体,根据检测结果,将其分为2组。呼吸道合胞病毒RSV-IgM阳性56例,呼吸道合胞病毒RSV-IgM阴性136例,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清肌酸激酶(CK),磷酸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乳酸脱氢酶LDH,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的差异。结果:RSV阳性组治疗前,CK-MB.CK.LDH均明显增高,心率明显增快;RSV阴性CK-MB.CK正常,AST增高;与RSV病毒阴性组比较,RSV阳性组CK-MB明显增高,心率明显增快,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RSV阳性组治疗后,CK-MB、LDH其中35例降至正常,心率降至正常水平。结论:RSV感染阳性患儿存在明显心肌损伤。  相似文献   

5.
王永平 《内蒙古中医药》2011,30(15):114+116
目的:探讨心肌肌钙蛋白T(cTnT)检测在急性心肌梗死(AMI)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研究对象分为AMI组(68例)、心绞痛组(41例)、健康对照组(40例)3个组,分别测定3组血清中的肌钙蛋白T(cTnT)、肌酸激酶(cK)和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水平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AMI组68例患者中有64例cTnT检测为阳性,阳性率为94.1%。心绞痛组41例患者中有15例阳性,阳性率为25.0%。健康对照组无1例阳性。AMI组与心绞痛组、健康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在发病后24小时内检测cTnT、CK-MB和CK,68例AMI患者中,cTnT阳性51例,阳性率75.0%;CK-MB阳性30例,阳性率44.1%;CK阳性32例,阳性率47.0%。在41例CHF中,cTnT阳性4例,阳性率9.8%;CK-MB未检出阳性;CK阳性2例,阳性率4.8%,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差异(P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甲状腺乳头状癌与甲状腺乳头状增生的鉴别诊断方法。方法:采用HE染色观察甲状腺乳头状癌31例及良性甲状腺乳头状增生42例的临床特点,并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CK19、HEMB-1及PCNA的表达。结果:甲状腺乳头状癌中CK19、HBME-1及PCNA阳性表达率分别为100%、93.55%、100%,阳性强度均在2+~3+。在甲状腺良性病变中CK19、HBME-1及PCNA阳性表达率分别为9.52%、9.52%、26.19%,阳性强度均为+,两组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K19、HBME-1及PCNA是诊断甲状腺乳头状癌最有用的标记物,阳性率分别为100%、93.55%、100%,阳性强度均在2+~3+,而良性乳头状病变阳性率低,分别为9.52%、9.52%、26.19%,阳性强度均为+。CK19、HBME-1及PCNA联合标记对甲状腺良恶性乳头状病变的鉴别有帮助。  相似文献   

7.
复方荭草冻干粉针剂对麻醉犬实验性心肌梗塞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复方荭草冻干粉针剂对麻醉犬冠状动脉前降支结扎所致急性心肌梗塞的保护作用。方法结扎麻醉犬左冠状动脉前降支(LAD)造成急性心肌梗塞模型,测定犬心肌供氧量参数、心肌缺血程度与缺血范围、心肌梗塞面积及血清LDH,CK的变化。结果复方荭草冻干粉针剂能增加心肌供氧量,减轻心肌缺血程度和范围,缩小心肌缺血面积,降低血清肌酸激酶(CK)及乳酸脱氢酶(LDH)活性。结论复方荭草冻干粉针剂对急性心肌梗塞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心脉康胶囊对心肌缺血和心肌梗塞犬的影响。方法:结扎麻醉犬冠状动脉以造成急性心肌缺血和心肌梗塞模型,经十二指肠给予不同剂量的心脉康胶囊(分别为0.4g/kg、0.8g/kg和1.6g/kg),观察给药前后各时间段心肌缺血范围及程度、心肌梗塞范围、冠脉血流量、心肌耗氧量及血清肌酸激酶(CK)及乳酸脱氢酶(LDH)的影响。结果:心脉康胶囊能不同程度地缩小心肌缺血和心肌梗塞范围,减轻心肌缺血程度,增加冠脉血流量,降低心肌耗氧量(P<0.05)。各组血清CK和LDH水平均有显著升高,且随着结扎时间的延长进一步增加,而心脉康均有抑制CK和LDH活性的作用(P<0.05)。结论:心脉康胶囊具有明显改善犬急性心肌缺血和心肌梗塞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正> 乳酸脱氢酶同工酶(简称LDH)已被广泛用于心肌梗塞的诊断,据有关文献报导心肌梗塞与心肌炎患者的LDH同工酶酶谱相一致,而LDH同工酶对心肌炎诊断的报导目前尚未见到,但近年来,心肌炎的发病率似有增高,为此我们对30例心肌炎患者做了LDH同工酶的测定,现将结果如下: 材料与方法 一、血样本:对照组10例为血液中心献血员的血清。实验组30例均取自门诊或住院病人确诊为心肌炎的血清。本组病例的诊断依据是: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益气复脉通络方加减治疗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心肌酶谱、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因子-1(sICAM-1)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s-9)水平影响,为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临床诊治提供参考。方法:选取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50例,两组患者均给西药常规治疗,研究组在以上治疗基础上给与益气复脉通络方加减治疗,治疗2周,观察患者治疗前后心绞痛发作次数、发作后持续时间变化,中医症候积分评分变化,乳酸脱氢酶(LDH)、磷酸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磷酸肌酸激酶(CK)变化,血清sICAM-1和MMPs-9变化。结果:(1)两组患者心绞痛发作次数、发作后持续时间治疗后明显少于(短于)治疗前(P0.05),研究组治疗后明显少于(短于)对照组(P0.05);(2)两组治疗后胸闷、心悸气短、胸疼、舌苔积分评分低于治疗前(P0.05),研究组治疗后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3)两组治疗后LDH、CK-MB、CK、sICAM-1和MMPs-9水平低于治疗前(P0.05),研究组治疗后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益气复脉通络方加减治疗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有助于快速改善症状,促进心肌酶、sICAM-1和MMPs-9水平下降。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中药双龙片(由人参总皂苷与丹参总酚酸组成)对大鼠实验性心肌梗塞的治疗作用。方法:采用冠状动脉结扎致大鼠心肌梗塞模型,通过血清酶学活性测定、心肌梗塞面积定量组织学测定、心肌小血管密度测定,来评价双龙片连续给药14d后的治疗作用。结果:双龙片给药14d后,模型大鼠血清CK、LDH活性降低,心肌梗塞范围减小,心肌小血管面密度增加。结论:双龙片对实验性大鼠心肌梗塞有明确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心肌酶谱及C反应蛋白对手足口病(HFMD)患儿检测的意义。方法:以20例健康儿童作对照,对45例HFMD患儿进行心肌酶及C反应蛋白检测。结果:手足口病患儿AST、LDH、CK、CK—MB、LDH—1、a—HBDH活性和CRP水平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或P<0.01),其中15例有心电图异常的病例,其心肌酶谱及CRP水平高于正常。结论:手足口病患儿存在心肌损害,心肌酶普及C反应蛋白可作为手足口病患儿合并心肌损伤诊断依据和观察病情及判断预后的有效指标。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四君子汤预处理对急性心肌梗塞的保护作用.方法 四君子汤预处理后,以结扎左冠状动脉制作大鼠急性心肌缺血模型,通过观察四君子汤对急性心肌缺血大鼠心肌梗塞面积、血浆乳酸脱氢酶(LDH)、肌酸激酶(CK)、丙二醛(MDA)含量的影响,探讨四君子汤预处理对急性心肌缺血的保护作用.结果 四君子汤预处理可以缩小心肌梗塞面积,降低血浆中LDH、CK、MDA含量.结论 四君子汤预处理对大鼠急性心肌缺血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4.
国内常将磷酸肌酸激酶(CK),乳酸脱氢酶(LDH),谷草转氨酶(DOT)合为心肌酶,对诊断心梗和肝病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但其他疾病时这些酶活性也可升高。本文作者曾对35例(男22例,女13例)我院近两年急诊并经临床确诊的CO中毒病人,用速率法分别测定血清中CK、LDH、GOT的酶活性,并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表明,CO中毒病人血清中三种酶活性与健康人相比,均有非常显著的改变(P<0.001)。因此测定血清中CK、LDH、GOT酶活性在诊断CO中毒的临床价值及了解病情变化是有一定意义的。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陇中消肿止痛合剂对闭合软组织损伤患者血清肌酸激酶(CK)、乳酸脱氢酶(LDH)、谷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的影响。方法:将闭合软组织损伤患者59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伤后常规治疗并口服陇中消肿止痛合剂。对照组29例常规治疗。比较2组患者入院后第1天(治疗前)、3天、7天、14天血清CK、LDH、AST的含量。结果:治疗前2组患者血清CK、LDH、AST含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第7天、14天2组患者血清CK、LDH、AST含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第7天、14天与治疗前血清CK、LDH、AST含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陇中消肿止痛合剂能有效抑制和清除创伤后软组织损伤患者体内代谢毒物,减少并发症,促进康复。  相似文献   

16.
抗毒补心胶囊对急性心肌缺血模型大鼠的心肌保护作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研究抗毒补心胶囊对急性心肌缺血模型大鼠的心肌保护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Wistar大鼠72只,随机分成假手术组、模型组、阳性对照组、抗毒补心胶囊低,中,高剂量含生药0.4,0.8,1.6 g.kg-1组,连续预防口服给药14d,采用冠状动脉结扎制备急性心肌缺血大鼠模型,观察抗毒补心胶囊对模型大鼠血清中肌酸磷酸激酶(CK)、乳酸脱氢酶(LDH)、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影响。结果:抗毒补心胶囊能明显降低心肌缺血模型大鼠血清中CK,LDH活性和MDA含量以及明显提高血清中SOD活性。结论:抗毒补心胶囊对冠状动脉结扎制备的心肌缺血大鼠模型有较好的心肌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丹参多酚酸盐在急诊缺血性心肌损伤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研究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104例,以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52例。对照组根据《急性心力衰竭诊断和治疗指南》采取规范药物治疗;在此基础上,研究组应用丹参多酚酸盐进行治疗。评价两组治疗前与治疗14 d时血清丙二醛(MDA)与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心肌酶学指标[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肌酸激酶(CK)、乳酸脱氢酶(LDH)]、血液流变学指标(血浆比黏度、全血比黏度、血小板黏附率与红细胞压积)的变化,并统计治疗期间的药物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研究组MDA与SOD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研究组CK-MB、CK与LDH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研究组血浆比黏度、全血比黏度、血小板黏附率与红细胞压积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研究组血乳酸指标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与研究组治疗期间各出现头晕1例(1.92%),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规范用药治疗的基础上对缺血性心肌损伤患者使用丹参多酚酸盐,能够有效改善心肌酶学与血液流变学指标,抑制心肌损伤,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脑卒中急性期心肌酶、QT离散度(QTd)的变化及意义。方法选择71例脑出血、78例脑梗死患者和57例健康老年人,分别测定各组心肌酶、QTd,并进行比较。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脑出血组、脑梗死组天冬氨酸转移酶(AST)、乳酸脱氢酶(LDH)、肌酸磷酸激酶(CK)、肌酸磷酸激酶同工酶(CK-MB)、QTd均明显升高或延长,有显著性差异(P均<0.05或0.01);脑出血组和脑梗死组比较AST、LDH、CK显著升高,有显著性差异(P均<0.01),CK-MB、QTd无显著性差异(P>0.05)。与轻度组比较,除中度组AST虽升高但无显著性差异外(P>0.05),中、重度组各指标均明显升高或延长,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0.01)。与中度组比较,重度组AST、CK显著升高,有显著性差异(P均<0.05),LDH、CK-MB、QTd无显著性差异(P均>0.05)。与无意识障碍组比较,意识障碍组AST、LDH、CK、CK-MB、QTd均明显升高或延长,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0.01)。结论脑卒中急性期心肌酶、QTd有显著变化,二者的监测有利于脑卒中病情及心脏受累程度的全面评价,对判断患者的预后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传染性非典型性肺炎 (SARS)除肺脏外的多脏器损害情况。方法 对5 0例SARS患者与 4 0例普通肺炎患者的实验室检查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与对照检验。结果 SARS患者血清谷丙转氨酶 (ALT)、血清谷草转氨酶 (AST)、乳酸脱氢酶 (LDH)、磷酸肌酸激酶(CK)、磷酸肌酸同工酶 (CK -MB)、LD同工酶 (LD - 1)早期均出现升高 ,极期升高更明显 ,与普通肺炎组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 (P均 <0 .0 5 ) ,极期与早期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 (P均 <0 .0 5 )。结论 传染性非典型性肺炎除肺明显损害外还有心、肝损害。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新生儿窒息时间、程度与心肌酶谱变化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根据窒息程度将76例窒息新生儿分为轻度窒息组和重度窒息组各38例,并选取同期分娩的38例健康新生儿为对照组,检测三组新生儿出生后24小时、第3天的血清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乳酸脱氢酶(LDH)及α-羟丁酸脱氢酶(α-HBDH)水平。结果:轻度窒息组、重度窒息组出生后24小时及第3天其LDH、CK、CKMB、α-HBDH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重度窒息组出生后24h及第3天LDH、CK、CK-MB、α-HBDH水平与轻度窒息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生儿窒息时间和心肌酶谱变化存在相关性,窒息新生儿治疗时应定期检测心肌酶谱,为临床诊断新生儿窒息后心肌损害及其治疗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