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皇甫谧与朝那和灵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夏庆 《中国针灸》2007,27(6):450-452
从皇甫姓氏的产生、安定郡东迁、史志文献以及皇甫谧遗存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在皇甫谧出生前约85-42年(公元130-173年),皇甫谧家族就已经迁移到今甘肃泾川一带,现今保存的皇甫谧古墓和大量皇甫谧遗存,证明皇甫谧的生卒地是在灵台。“西朝那”在今宁夏固原市彭阳县古城,是皇甫氏族成著姓的地方;“东朝那”在今甘肃灵台县,是皇甫谧的生卒地。  相似文献   

2.
皇甫谧是世界文化名人,皇甫谧文化是古代甘肃人民、平凉人民、灵台人民对中国文化、世界文化的伟大贡献。 皇甫谧文化有丰富的内涵,我觉得可以从两个方面理解:  相似文献   

3.
名医风采 晋代甘肃名医皇甫谧 早在东汉时期,甘肃就出了一位赫赫有名的大医学家,他就是被称为中国古代十大名医之一的皇甫谧.据记载,皇甫谧生于安定朝那(今甘肃灵台),幼名静,字士安,自号玄晏先生.东汉建安二十年(公元215年)生;西晋太康三年(公元282年)逝世.  相似文献   

4.
<正>皇甫谧,字士安,幼名静,生于东汉建安二十年(215年),晚年自号玄晏先生。甘肃灵台县人,后迁至河南新安县。三国西晋时期著名学者、医学家、史学家。皇甫谧出身于东汉名门世族,皇甫一族中曾出过不少功名显赫的将军和重臣,在当时叱咤一方。但随着时代的变迁,皇甫家族逐渐没落,到了皇甫谧父亲这一辈,仅仅是举孝廉而已。皇甫谧出生后不久,母亲就去世了,家道更加衰落。他被过继给了叔父,并随叔父迁居  相似文献   

5.
甘肃是中华民族和华夏文化的发祥地之一,是一个中医药文化氛围浓厚的省份。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伏羲诞生在甘肃,中华医祖岐伯、针灸鼻祖皇甫谧的故里在甘肃,颇有影响的汉代医简、敦煌医卷也出自甘肃。因此可以说,甘肃积淀了数千年的中医药文化。尽管如此,并不是所有的人都信仰中医药,甚至有人诋毁、否定中医药。如何让中医药深入人心,甘肃省做了实践与探索。  相似文献   

6.
<正> 我国晋代著名针灸学家皇甫谧,幼名静,字士安,晚年自号玄晏先生.晋安定朝那(今甘肃省灵台县)人,生于公元215年(东汉建安20年),卒于公元282年(西晋太康3年),终年68岁.死后葬于故里西北郊张敖坡塬边(今灵台县独店公社张敖坡大队).“皇甫古冢”1956年被定为甘肃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皇甫谧,从小过继于叔父.少年时期荒于学业,在叔母教养下,20岁时拜家乡席坦为师,因家境贫穷,他一面务农,一面读书,由于勤奋好学,常常废寝忘食.他“博综典籍百家之  相似文献   

7.
万健民  苗冲  赵中玮 《新中医》2011,(11):144-145
现代化发展创新是中医药学未来发展的核心驱动力,名老中医经验代表着当前中医药学术和临床发展的最高水平,发掘、继承、研究、创新名老中医临床经验和学术思想,对中医药学的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甘肃平凉作为针灸鼻祖皇甫谧的故里,中医学氛围浓厚,尤其是近几十年来,成长起来不少誉满陇东的名中医,  相似文献   

8.
耀州药王山     
正星级推荐:☆☆☆☆☆景点异名:药王山博物馆,药王山石刻艺术馆附属景点:药王故里文物保护:全国重点/1961.3,药王故里省级/1992.4地理位置:陕西铜川市耀州区城东1.5公里。药王故里在耀州城东北6公里孙塬镇孙塬村。相关信息:铜川市府南迁新区毗邻耀州。当地景点推荐耀州文庙、神德寺塔、耀州窑遗址、柳公权墓及唐玄奘译经圆寂之处玉华宫。  相似文献   

9.
第1条为了合理使用甘肃省政府设立的皇甫谧中医药学奖励基金,更好地调动和发挥广大中医药人员及热爱、支持中医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促进甘肃中医药科技进步和学术发展,省卫生厅特制定《甘肃省皇甫谧中医药学基金奖奖励办法》。第2条本办法奖励的范围是在我省中医科研、教育和医疗工作中取得突出成绩,深受广大群众赞誉的中医药、中西医结合、民族医药人员、政绩优异的中医行政管理人员,以及对甘肃中医药事业发展做出重大贡献的国内外有关人员等。第3条凡我省中医药、民族医技人员及中医管理人员和国内外有关人士具备下列条件之一者,可申报甘肃省皇甫谧中医药学基金奖。  相似文献   

10.
皇甫谧出生在甘肃灵台的一个官宦世家里,后因家道中落,他父亲不得不把他过继给河南新安的叔父。皇甫谧年轻的时候,是一个游手好闲的浪荡子,整天只知道吃喝玩乐,呼卢博奕,连一点做学问的知识也没有,就这样一直长到20岁。 一天他听了叔母的教诲,大为感愤,他决心痛改前非,重新学习。从此,他一改以前游荡无度的不良行为,开始了刻苦的读书生活。可叔父的家境贫困,上不起学,又买不起书,于是皇甫谧就从别人家里借来许多书,每  相似文献   

11.
从传说中的名医——伏羲、医书之祖——岐伯、敦煌遗书——《灸经图》、武威汉代医简惊世出土及晋朝高秀,洞明医术——皇甫谧5方面入手论述作为针灸发源地之一的甘肃,拥有丰富的文献资源,第一部经典医籍《黄帝内经》是甘肃庆阳人岐伯所作,之后安定朝那(甘肃平凉地区)皇甫谧历时25年写成《黄帝三部针灸甲乙经》,充分表明了勤劳、智慧的甘肃人民,在历史的发展和疾病斗争的过程中,为祖国针灸医学理论体系的确立,丰富人类的科学文化宝库做出了伟大贡献。  相似文献   

12.
皇甫谧,晋代著名学者,所撰《针灸甲乙经》在中国医学史上具有深远影响,是我国现存最早的针灸学专著,对针灸学的发展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然而其编著者皇甫谧并非专门的医药学家,考有关文献记载,没有发现他曾从事过中医临床包括针灸学临床实践,而是以历史学、文学名重当时的。《晋书·皇甫谧传》载:“谧所著诗、赋、  相似文献   

13.
张涛清     
1914年生于山东省烟台市,1952年结业于北京针灸研究班,1953年起在甘肃省工作,1965年晋升为中医针灸主任医师,1979年任中华全国中医学会针灸委员会委员,甘肃省中医学会副会长,甘肃针灸委员会主任。现任甘肃省中医院针灸科主任医师,甘肃省中医院名誉院长,甘肃省皇甫谧针灸研究所名誉所长,中国针灸学会理事,甘肃省中医学会顾问委员会主任,甘肃针灸学会名誉会长,甘肃省中西医结合研究会顾问。早年拜师王玉学习,致力于针灸治病机理的研究。七十年代致力培训针灸专业人材,潜心研究晋代针灸大家皇甫谧的学术思想,发表二十五篇论文。  相似文献   

14.
皇甫谧(公元215~282年),安定朝那人(今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县东南),字士安,幼名静,自号玄晏先生,是西晋著名的医学家。据记载:皇甫谧幼时曾过继给其叔父。他青年时不爱学习,整日游荡无度。婶母任氏对曰:“修身笃学,自汝得之,于我何有!”并伤心地流下了眼泪。婶母的一席教诲,使皇甫谧大为感动。从此,他“就乡人席坦受  相似文献   

15.
对《医古文》教材中《晋书·皇甫谧传》所蕴含的玄学思想进行溯源与阐释,说明皇甫谧受玄学的影响及其在行为上的表现。  相似文献   

16.
由甘肃省卫生厅、甘肃省针灸委员会召开的“纪念皇甫谧逝世1701周年暨学术交流会”于1983年9月1~6日在兰州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中医针灸界的专家、学者,从事针灸科研、教学、临床的代表共120人参加了这次纪念活动和学术交流。代表们怀着敬仰的心情,缅怀了皇甫谧对中国针灸学做出的巨大贡献,发表了对皇甫谧祖籍、生平及其博学广识的考证和见解,探讨了皇甫谧针灸学说的  相似文献   

17.
许敬生 《河南中医》2010,30(6):619-619
据《晋书·皇甫谧传》记载,被任命为城阳太守的梁柳,是皇甫谧堂姑的儿子,要去赴任就职时,有人劝皇甫谧为他饯行。皇甫谧说:“梁柳做百姓时来拜访我,我迎送他从不出门,饭食不外是咸菜而已,清贫的人不把酒肉当作礼节。现在他做了郡守就为他饯行,这是认为城阳太守这个职务高贵而轻视了梁柳本人,难道符合古人做人的原则吗?这是不让我心安的事情。”  相似文献   

18.
在李云先生《黄帝三部针灸甲乙经新校》的基础上,对《难经》一书在皇甫谧《甲乙经》中被引用的情况进行了粗浅的讨论和分析.初步的结论是:皇甫谧对于《难经》的引用是有选择性的,并非《难经》一书中所有关于针灸部分的内容均被其书穷尽性地加以引用.虽然尚缺乏更为有力的直接证据,但从相关信息初步推测,皇甫谧所引用的《难经》有可能是吴·吕广的《众难经注》.  相似文献   

19.
书淫     
许敬生 《河南中医》2010,30(5):424-424
据《晋书·皇甫谧传》记载,皇甫谧性情沉静,少私寡欲,开始立下了高洁白守的志向,把著书立说当作己任,自已取号为玄晏先生。……于是不出仕做官。他酷爱经典古籍,  相似文献   

20.
皇甫谧     
皇甫谧,幼名静,字士安,自号玄晏先生。安定朝那镇(今甘肃省灵台县朝那镇)人。生于东汉建安20年(公元215年),卒于西晋太康三年(公元282年),享年68岁。皇甫谧小时候,深得叔父、母的抚爱,曾过继给叔父,迁居新安(今河南省渑池县)。据《晋书·皇甫谧传》说,幼年时期的皇甫谧,虽然家庭已经破落,但仍然没有摆脱纨誇子弟的恶习,直到二十岁还是“不好学,游荡无度”,人们笑他傻子。其后经过叔母的教育,才拜乡人席坦为师,勤力学习。因家境贫寒,无钱买书,便不惮路途远近,到处借书抄阅。他每天“躬自稼穑”,常常“带经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