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王宏刺 《内蒙古中医药》2012,31(12):126-126
"天明则日月不明"实为"上下,则日月不明"之误。据其上文"藏德不上,故不下"之理,当释为:天德当无为不上而成万物之事,若其上而有为,则必有下之时,若下,则无为所成清净光明之事不能成矣,天之清净光明之性亦不存矣。日月者,天之清净光明时之所显之象也。若天无清、无净、无光、无明,则无日月之象,故曰日月不明。  相似文献   

2.
《内经·素问》曰:"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阳气,是人体生长、发育以及进行各种生命活动的动力之源。女性的生理特点是经、带、胎、产、乳,这些生理功能都与血密切相关,而血分不足或血脉凝涩瘀滞都有可能导致妇科疾病的产生。  相似文献   

3.
《临证指南医案》痰饮门共载医案71则,详尽列数了叶天士治疗痰饮的处方和用药,体现了其辨治痰饮病的学术思想:对痰饮病的认识多出于先贤,却不囿于祖述,以仲景"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为大法,而在具体治法和用药上又有发挥,提出了开太阳、阖阳明、外饮治脾、内饮治肾、开阖导饮等方法。叶氏还提到关于痰饮病的调护方法,如饮食宜清淡、虚证宜静养、因时制宜等。  相似文献   

4.
“不知经络而用药,其失也泛,必不捷效”。归经理论早为前贤所重视,且是历代医家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的经验总结。归,归属之义。经,指脏腑经络。归经就是指药物的选择性作用,归属于一定的脏腑经络。药物归经的理论主要是以药物本身的性能和机体脏腑经络等理论为依据的。因为归经理论揭示了药物对机体脏腑经络的选择性作用这一客观规律,故对临床选方用药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同时对研究中医药也有着重要的实用价值。本文仅就药物归经的理论对临床的指导意义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5.
小议冲脉     
1冲脉的命名"冲"原作"衝",有冲要、要道的含义,从其功能上说有动的意义。《广雅》释为"动也"、"行也",《集韵》言:"冲,要也。"《难经》杨玄操注:"冲者,通也。言此脉下行于足,上至于头,通受十二经之气血,故曰冲焉。"说明冲脉为总领诸经气血的要冲,脏腑经络之气血都汇于冲脉,故能转输调节全身气血而得名,全身血气之运行,其动力出于冲脉,如杨上善所言:"脐下肾间动气,  相似文献   

6.
129种归肺经中药的化学成分类别构成与其归经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归经理论是中药药性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指导临床用药具有重要意义。清代名医徐大椿曾言:"不知经络而用药,其失也泛,必无捷效。"归经理论的研究已经成为近年来国内研究的热点,目前,许多学者从有效成分体内分布、微量元素体内分布、信号传导水平观察、药效观察等多个方面对中药归经理论进行了探索研究,其中对归经中药化学成分与其归经作用的关系研究越来越受到重视。化学成分是药效作用的物质基础而中药所含化学成分很复杂,每一种单味中药都含有多种化学成分类别。这些成分是中药临床治疗作用的基础,  相似文献   

7.
灸法是指用艾绒或药物为主要灸材,点燃后放置在体表的腧穴或病变部位处烧灼和温熨,借其温热刺激及药物作用,通过经络的传导,起到温通气血、扶正祛邪的作用,达到治疗疾病、预防保健目的的一种外治方法。艾灸疗法在我国已有数千年的历史,早在《灵枢.官能》就指出:"针所不为,灸之所宜",《医学入门》说:"虚者灸之使火气以助元气也,实者灸之使实部随火气发散也,寒者灸之使其气复温也,热者灸之引郁热外发。"  相似文献   

8.
从“宁失其穴勿失其经”探讨经穴主治及取穴规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鸥 《辽宁中医杂志》2002,29(4):227-227
“宁失其穴,勿失其经”是针灸界广为流传的一句名言,此说源于明·杨继洲的《针灸大成·卷二》,在注解《标幽赋》中“速效之功,要交正而识本经”条文中曰:“言能识本经之病,又要认交经正经之理,则针之功必速矣。”故曰:“宁失其穴,勿失其经;宁失其时,勿失其气。”其意是说既要能辨识本经经脉的病变,又要认清交经、正经方面的理论才能收到迅速的疗效。所以,临诊时先不要考虑病变所处穴位,而应该辨识清楚病变所在经络;宁可不拘泥于某日某时某穴开合的时……  相似文献   

9.
《临证指南医案》所载医案反映了叶天士治疗胃痛的用药特点:实证根据不通则痛的病机和实则泻之的治疗原则,采用调理气机、祛痰化饮和活血通瘀的治疗方法;虚证根据不荣则痛的病机和虚则补之的治疗原则,采用温阳运脾、滋阴和胃、理气和营的治疗方法。皆注重用通法。邪实者,疏而导之,令其通达;不足者,补而行之,复其通畅。对现代临床胃痛的治疗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和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0.
论虚必涉及实.虚实概念最早见于<素问·通评虚实论>,指出:"邪气盛则实,精气夺则虚".邪气亢盛,正气未衰,邪正相搏,可呈现出亢盛有余的实证;相反,正气虚衰,邪势方张,正不胜邪,可呈现出衰弱不足的虚证.<素问·三部九候论>明确地提出了"实则泻之,虚则补之"的治疗原则.<灵枢·九针十二原>更谆谆告诫曰:"无实无虚".<难经>演<灵枢>之义,始明确提出了"实实虚虚"之戒,<难经·十二难>中说:"实实虚虚,损不足,益有余.如此死者,医杀之耳".医生在临床上用药如用兵,如识药善用,一鼓而战,自可邪却病退;但正如清代凌奂<本草害利>所言:"凡药有利必有害,但知其利,不知其害,如冲锋于前,不顾其后也"[1].若遇颟顸懵懂之流,临证不辨虚实,自始至终抓住几个所谓的"灵丹妙药"不放,则会犯使实者更实、虚者更虚的错误,招致祸害.<顾氏医镜>云:"实而误补,固必增邪,犹可解救;虚而误攻,正气忽去,莫可挽回".中医强调以正气为本,但临床上却多可见到辨证不明虚实,用药枉施攻伐的情况,故尤当以"虚虚"为戒.  相似文献   

11.
浅议"误补"     
当前中医内科临床上 ,不少医生喜欢运用补法。一是因为补药为病者所喜吃 ;二是因为补法为医生所喜用。当补则补 ,补之恰当 ,通过补法补药使病者恢复健康 ,这是符合“虚则补之”的原则的。但是也往往遇到某些病者吃了补养药 ,不但对身体无益 ,而且感到不舒服 ,甚至病情加重 ,以及过补而引起的各种不良反应。这种情况称为误补。误补大致有这样 3种。1 不应补而补不是虚证而用补药 ,或虚人邪浊尚盛不能补而补 ,或正常健康者不需补而补等 ,均属不当补而补的范畴。这些误补均会引起机体的种种不良后果。对健康者不在医者指导下乱补 ,大多以补阳…  相似文献   

12.
白虎汤是《伤寒论》中用来治疗阳明经热证的一首名方,本方能清手太阴肺经和足阳明胃经之热,临床应用范围广泛,吴鞠通在《温病条辨》中将其主要适应证归纳为"四大",身大热,口大渴,汗大出,脉洪大。同时针对"四大"提出白虎汤的四大禁忌证,"白虎本为达热出表,若其人脉浮弦而细者,不可与也;脉沉者,不可与也;不渴者,不可与也;汗不出者,不可与也;常须识此,勿令误也"。[1]此即白虎"四禁"。  相似文献   

13.
《灵枢·营卫生会篇》指出;“壮者之气血盛,其肌肉滑,气道通,营卫之行,不失其常,故昼精而夜瞑;老者之气血衰,其肌肉枯,气道涩,五脏之气相博,其营气衰少而卫气内伐,故昼不精,夜不瞑。”《寿世传真》说:“吾人一身,所持精气神俱足,足则形生,失则形死。”兹试对气、血、精、神,略作浅述。一、气《医方考》指出:“气者,万物之所资始也,天非此气不足以长养万物,人非此气不足以有生。”即是说,气是人体生命活动之源,有温养全身各个组织、器官的功能。脏腑、经络之生理活动,津液之流动,血液之循环,以及津、液、精、血、水谷之精的转化等等,亦必赖此气。而气之生成源于肾,补充于脾,行之于全身。《难经·六十七难》有:“肾间动气,人之生命也,十二经脉之根本也,故名曰  相似文献   

14.
老年人便秘,是由于阴阳失调,气虚血弱,脏腑功能衰退而致大肠传导不利,津液不足之故,此为虚证之病机。具体言之,老年人多因肾气不足,气血两虚,津液枯少,致脾失健运,大肠干涩,传输无力而发为本病。就临床实际而言,虚证为多,实者也非鲜见,虚中挟实者尤为多见。故有学者认为,老年便秘之因有三:一为阳气不足,阴精衰少,传导失司;二为肺失肃降,腑气不行;三为湿浊阻滞,气机郁闭。临床常有阴虚、阳虚、气虚、血虚、气滞之分。  相似文献   

15.
宋代名医钱乙在《小儿药证直诀》中提出“肾主虚 ,无实也”之观点后 ,历代医家多宗此说。然临证所见 ,亦有肾虚致实之证 ,如肾虚主水无权所致水肿者 ,肾虚风寒湿痹阻致所痹者 ,肾虚无以温脾 ,脾失健运所致五更泻者等 ,均为虚实错杂之证 ,绝非纯虚证所能定论。中医理论认为 :肾为先天之本 ,生气之源 ,水火之宅 ,元阴元阳之根 ,肾虚则易累及五脏 ;反之 ,五脏之伤 ,穷必及肾 ,肾虚之证由生。毋庸置疑 ,缘于肾为元阴元阳之宅的特殊关系 ,其虚证之多 ,当属必然 ,而由肾虚的病理变化 ,演变成虚而致实者不在少数。凡此种种 ,研究其病变 ,辨察其诸…  相似文献   

16.
正有三因所生之者:衣太厚则热,太薄则冷,冷热之伤,此外因也;乳多则饱,乳少则饥,饥饱之伤,此内因也;客忤中恶,坠仆折伤,此不内不外因也。若顺乎天时,适其寒温,则不伤冷伤热矣。慎则乳母,节其饮食,则不伤饥饱。调护之谨,爱惜之深,必无纵弛之失矣。慎勿使庸医妄用汤丸,误儿性命。——明·万全《幼科发挥》  相似文献   

17.
〈灵枢·刺节真邪〉篇说:"凡用针者,必先察其经络之实虚,切而循之,按而弹之,视其应动者,乃后取之而下之".经脉穴位除了为治疗外,首先可以帮助我们诊断疾病,司外以揣内,如何通过经脉、穴位的反应了解脏腑疾患,〈灵枢经〉对气口诊经脉之虚实,原穴段五脏之疾,络脉辨寒热虚实,六经诊痹症等方面均有论述.  相似文献   

18.
张慧中 《环球中医药》2012,5(4):297-298
小柴胡汤是《伤寒论》中和解少阳的经典代表方剂,其在临床应用广泛。同时,小柴胡汤在循经辨治方面也有独特疗效,本文总结了运用小柴胡汤加减治疗神经性耳痛的2则验案。神经性耳痛表现为阵发性耳痛,客观检查无任何异常发现。因足少阳胆经循行"下耳后"、"入耳中"、"出走耳前",故分析耳痛为肝胆不利,郁热上扰而经络不通所致。以小柴胡汤清少阳之邪热,并加入平肝潜阳、化瘀通络之品,使郁热清,枢机利,经络和,耳痛自然消除。这2则医案运用经方循经辨治,为治疗某些临床少见病,特别是身体局部痛证,开阔了思路。  相似文献   

19.
“坏病”之名出自《伤寒论》,凡指临床误治。经方救误古有记载、今有例证。笔者临证于一些“疑难杂症”中尊经旨、用经方,思悟救误之法。本文列举3例典型救误病案:其一,以葛根芩连汤合方小柴胡汤救治肾衰患者多汗下利误投补益剂而犯“实实”之弊者;其二,以半夏泻心汤化裁方救治肺间质病患者久咳屡治而不辨病位者;其三,以柴胡桂枝汤救治湿疹荨麻疹患者久服理血之品而不审寒热者。以典型病案深究误治之由,或由四诊不详、或由辨证不精而终致“坏病”。笔者谨遵恩师所传《聂氏伤寒学》之心法,思求经旨,平脉辨证,四诊合参,细审临证谬误,酌用经方化裁,则救治获效。在此略作分析,以期同仁探讨斧正。  相似文献   

20.
噎膈是指吞咽食物哽噎不顺,饮食难下,或纳而复出的疾患。《素问.通评虚实论》曰:"隔塞闭绝,上下不通,则暴忧之病也。"唐宋以后始将"噎膈"并称。噎膈的病因复杂,历代中医文献多有论述,如朱丹溪《脉因证治.噎膈》指出"血液俱耗,胃脘亦槁",主要与七情内伤、酒食不节、久病年老有关,致使气、痰、瘀交阻,耗气伤津,胃失通降而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