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从肝论治糖尿病理论基础的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冯建文 《江苏中医药》2009,41(10):60-62
探讨从肝论治糖尿病的理论基础,认为气机失调是糖尿病的基本病机,肝失疏泄作为始动因素,进而化火伤阴.导致阴虚、燥热、血瘀等一系列病理变化,影响到肺、脾(胃)、肾多脏腑功能。调畅气机是治疗糖尿病的基本大法。  相似文献   

2.
总结刘文峰教授治疗2型糖尿病的经验。刘教授认为糖尿病的发生发展,虽然与肺、脾(胃)、肾三脏关系密切,但是肝在此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而脾不散精是津液代谢失常的首要因素,从而提出了从肝脾论治糖尿病的理论,自拟芪连降糖饮运用于临床。临床用药常结合现代药理,中西合参。  相似文献   

3.
消渴的基本病机为阴虚燥热,总体以阴虚为本,燥热为标。历代医家多从肺、脾、胃、肾论治,至明清时期,明确提出从肝论治消渴,完善了消渴的辨治体系,丰富了消渴的理论框架,拓宽了消渴的治疗思路。  相似文献   

4.
祖国医学将糖尿病归属于“消渴病”范畴,多从阴虚燥热立论,责之于肺、胃、肾等脏腑,而从三消分治。笔者学习历代有关著述,结合现代医学认识,体会到糖尿病与“血”的关系密切。临床上从“血”论治糖尿病,收到较好的疗效。兹初步探讨如下:  相似文献   

5.
糖尿病是多种病因引起的代谢综合征,属于中医"消渴"范畴。中医认为消渴病的基本病机为阴虚燥热、阴虚为本,燥热为标,阴虚燥热常常累及肺、脾、肾三脏,因此中医治疗消渴病常以"三消"立论。吴颢昕教授认为现代的糖尿病与古代消渴病的证型已有所不同,临床辨证不可拘于一格,应突破三消辨证,把辨证与辨病相结合,并认为气阴两虚、脾肾俱亏为糖尿病发病之本,且伏热为标、瘀滞为变,治疗上以益气养阴、健脾补肾为主,佐以清泻伏热、活血化瘀并贯穿始终。  相似文献   

6.
糖尿病应注重从肝论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糖尿病在祖国医学中称之为“消渴”,根据本病“三多”症状的孰轻孰重为主次,分为上、中、下三消,认为其病机性质与肺、胃(脾)、肾有密切联系,从临床实际来看,肝脏与糖尿病发病也有着内在联系,临床应注重从肝论治。  相似文献   

7.
万健民 《内蒙古中医药》2014,33(31):117-118
对消渴病发病的认识,传统多认为本病"阴虚为本,燥热为标",病位在肺、胃、肾三脏。但结合古代医家论述及现代中医研究,从肝论治消渴为消渴病诊治提供了新思路、新方法。  相似文献   

8.
糖尿病从肝论治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夏永添 《新中医》2002,34(8):28-28
糖尿病属中医学“消渴”范畴,临床上多根据本病“三多一少”症状的孰轻孰重分为上、中、下三消论治。笔者认为,本病不仅与肺、胃(脾)、肾三脏有密切联系,与肝脏亦有着内在联系,故应注重从肝论治。《临证指南医案·三消》曰“心境愁郁,内火自燃,乃消证大病。”说明肝气不舒,气结郁滞,情志失调,易引发糖尿病。从肺、胃(脾)、肾与肝之间的相互关系来看,肝与肺的关系,主要表现在气机的调节方面,肺主降,而肝主升,肝升太过而肺降不及,则多致气火上逆,肝火犯肺,肺热灼津,津液耗竭,表现为渴而多饮的上消;胃气以下降为顺,而…  相似文献   

9.
消渴病之治,中医惯以“阴虚燥热”立论,采用“滋阴清热”之法,这仅仅只是消渴病辨证论治的一般规律。从一定程度上来说,这是一种惯性的临床思维模式。证之临床实际,从病位而言,也有属于肝者;从病性而论,非但皆为阴虚燥热,反有属于阳虚、痰湿者;故消渴病尚有从肝、从阳虚、从痰湿论治者,并有验案为证。此乃常中之变也。  相似文献   

10.
<正> 降血糖中药用于治疗糖尿病。糖尿病是由于胰岛素不足而以糖代谢紊乱为主要表现的内分泌代谢疾病。祖国医学认为本病多由本体阴虚、饮食不节、情志失调等所引起,属于“消渴病”的范畴。发病与肺、胃、肾三脏关系密切,主要病机为肾阴虚和肺胃燥热,而阴虚与燥热往往又互为因果。糖尿病较难彻底  相似文献   

11.
糖尿病属于中医消渴病范畴。最早见于《素问·奇病论》。历代医家多认为消渴病的病位在肺、胃、肾三脏。病机以阴虚为本、燥热为标,将其分为上、中、下三消或肺消、脾消、肾消,迁延日久则气阴两伤或阴阳俱虚。笔者将从其病理产物火、浊、郁、瘀4个方面阐述消渴病的病因病机。  相似文献   

12.
〔摘 要〕 泄泻病是临床常见疾病,该病主脏在脾,并与其他四脏紧密相关。但临床多从肝、脾、肾三脏论治,从心、 肺论治少有。笔者就从心、肺两脏导致泄泻的病因病机、治则治法、经典医案等角度作一探讨,以期为泄泻的辨治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3.
糖尿病属于中医学消渴病的范畴 ,历代医家多从阴虚燥热立论 ,分上、中、下三消论治。笔者在临床实践中体会到 ,传统的阴虚燥热论及三消分治已不切合现在的临床实际。糖尿病多以阴阳气血虚损、瘀血阻滞为基本病机 ,治疗应根据病理演变过程中不同阶段的病理特点 ,分初、中、末三期辨证论治 ,同时重视肝、脾、肾三脏在糖尿病发病与治疗中的作用 ,具有积极意义。1 阴阳气血虚损、瘀血阻滞是糖尿病的基本病机综观糖尿病全过程 ,其病理可概括为“虚”和“瘀”。虚为阴阳气血虚损 ,演变过程可分为阴虚燥热期 (初 )、气阴两虚期 (中 )、阴阳两虚期 …  相似文献   

14.
曹晓琳 《江西中医药》2007,38(10):52-52
糖尿病在中医学中属于消渴病的范围.本病的治疗,一般取滋阴清热法,从肺、脾(胃)、肾三脏论治.笔者治疗此病却以施今墨先生的苍术配玄参、黄芪配山药两个对药为基本方,通过辨证和辨病相结合,从肺、脾、肾三脏入手,尤以脾、肾为主,滋阴培本,益气养阴,活血降糖,取得了明显疗效.  相似文献   

15.
潘宗妃  熊莉华 《陕西中医》2020,(10):1464-1467
历代医家多从三消分治糖尿病,认为其病位分属于肺、胃、肾,然而熊莉华教授认为五脏皆可致消,但脾统四脏,为治病之本。且三消皆与脾相关,胰亦归属于脾,治脾即治胰,故脾才是导致糖尿病发生发展的关键,并提出糖尿病应从脾论治的观点。从脾论治糖尿病应以健脾运脾为基本治疗原则,常使用益气养阴、理气化湿药物以健运脾气,调节中焦气机,以期恢复脾之转输功能。本文详细阐述了熊莉华教授从脾论治糖尿病的理论基础,并结合临床案例分析熊莉华教授从脾论治糖尿病的经验。  相似文献   

16.
糖尿病肾病从瘀论治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4  
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之一 ,易导致肾功能不全 ,是一种难治性、消耗性疾患 ,临床上多从肺、胃 (脾 )、肾三脏论治。然糖尿病肾病常伴随血瘀之象 ,必须通补并用 ,才能收到良效。笔者近年来应用活血化瘀法配合清燥生津、益气养阴、健脾补肾等法治疗糖尿病肾病取得较好疗效 ,现介绍如下。1 对糖尿病肾病中“血瘀”的认识《内经》曰 :“病久入深 ,营卫之行氵啬 ,经络时疏 ,故不通”。糖尿病肾病迁延时日 ,瘀血阻滞出现本虚标实之证。本虚以气虚、阴虚为主 ,而标实除了燥热 ,多兼见血瘀。其血瘀之成 ,或因燥热伤津 ,液耗血滞 ,或因气…  相似文献   

17.
中医治疗糖尿病的用药思路与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医对糖尿病及并发症的症状改善有独特的疗效,但降糖作用尚不够理想,有待进一步研究提高。笔者现结合多年研究与临床实践,提出以下几个用药思路。1 中医辨证与西医辨病相结合 中医认为,消渴病的基本病机是阴津亏损,燥热偏盛,而以阴虚为本,燥热为标。阴愈虚则燥热愈甚,燥热愈盛则阴愈虚,阴虚与燥热之间互为因果。阴虚燥热常波及肺、脾、肾三脏。因此,中医治疗消渴病常以“三消”立论,治疗重在解  相似文献   

18.
糖尿病从痰瘀论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糖尿病从痰瘀论治朱秀成山东省莒县人民医院(276500)曹际海山东省莒县库山乡医院(276527)糖尿病属中医的消渴病范畴,以阴虚燥热为主要病机。笔者通过临床观察发现,中老年患者,阴虚燥热之证往往不显著,亦无明显的“三多一少”症状,多在查体时被发现,...  相似文献   

19.
张德贵 《光明中医》2005,20(2):14-17
消渴之病即现代医学所称之糖尿病。消渴之名概括而形象地反映了消渴病之主要症状为消与渴。消者 ,消瘦、消耗、消灼、消谷之谓也 ;渴者 ,口渴而多饮之谓也。消渴又称为消瘅 ,皆由《内经》首先提出。如《灵枢·五变》篇云 :“五脏皆柔弱者 ,善病消瘅”。这里不但提出了消瘅之病名 ,更提出了消瘅 (消渴 )之病理为 :“五脏皆柔弱”。诚然 ,然而引起“五脏皆柔弱”之病理者何也 ?笔者认为 ,主要在于肝失疏泄与肾阴虚两方面。即由肝失疏泄引起肺、脾、肾三脏功能失调为主的全身脏腑功能失调 ;肾阴虚引起全身阴虚、阴虚燥热和阴阳两虚 ,最终成为“…  相似文献   

20.
从肺论治抑郁症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王煜坤 《光明中医》2010,25(8):1332-1333
古今医家大多从肝、心、脾、肾四脏论治抑郁症。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论述了抑郁症与肺的关系:悲忧为肺志、肺为气之主、抑郁症为气病、肺与肝、心、脾、肾关系密切。从而认为:临床上治疗抑郁症,在调四脏的同时,还应注重对肺的调理,可帮助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