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82 毫秒
1.
〔摘 要〕 目的:探究针灸联合蠲痹镇痛汤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 2018 年 6 月至 2019 年 10 月在 中山市南区医院行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的 100 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观察组和对照组,各 50 例。 对照组采用单纯针灸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蠲痹镇痛汤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日本骨科协会评估治疗分数(JOA)、 Oswestry 功能障碍指数问卷表(ODI)评分、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及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复发率。结果:治疗前,两 组患者 JOA 评分、ODI 评分、VAS 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差异(P > 0.05);治疗第 10 天,两组患者 ODI 评分均显著 降低,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第 20 天、第 30 天,两组患者 JOA 评分显著升高, ODI 评分、VAS 评分显著降低,且观察组 JOA 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ODI 评分、VAS 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 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 6 个月随访调查,观察组患者复发率为 4.0 % 低于对照组的 16.0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结论:针灸联合蠲痹镇痛汤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疗效较好,能有效减轻患者疼痛,降低疾病的复发率。  相似文献   

2.
朱志强  郑颖颖  李明 《新中医》2023,55(14):111-115
目的:观察芒针三线针刺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6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芒针组和常规针刺组,每组53例。常规针刺组取常规穴位针刺,芒针组在背部后正中线旁开0.3寸、1寸和竖脊肌中线取穴,采用芒针针刺,远端取穴同常规针刺组。2组均以治疗10次为1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分别于治疗前、治疗2个疗程后评定腰腿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日本骨科协会评估治疗分数(JOA评分)。观察2组患者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治疗2个疗程后,芒针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高于常规针刺组(P<0.05)。2组腰腿痛VAS评分均较治疗前下降,JOA评分均较治疗前上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芒针组腰腿痛VAS评分低于常规针刺组,JOA评分高于常规针刺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芒针三线针刺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显著,可以有效减轻腰腿痛,改善腰椎功能,且不良反应少,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摘 要〕 目的:对腰椎间盘突出症采用舒筋活血汤与西药联合治疗的效果进行观察。方法:选取郑州中医骨伤病医院 2019 年 1 月至 2020 年 2 月期间收治的 200 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根据随机抽签法分为对照组(n = 100,西药治疗)与 观察组(n = 100,西药治疗+舒筋活血汤),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 97.00 % 高于对照组 的 82.00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日本骨科协会评估治疗分数(JOA)、视觉模拟评分法 (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 JOA、VAS 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 义(P < 0.05)。结论:舒筋活血汤联合西药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中应用,使患者疼痛及临床症状明显缓解,治疗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4.
〔摘 要〕 目的:分析益气逐瘀利水方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惠东县中医院 2017 年 1 月至 2019 年 8 月期间收治的 75 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为研究对象,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n = 38)与观察组(n = 37), 分别开展常规治疗、益气逐瘀利水方联合常规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腰腿功能改善情况及视觉模拟评分法 (VAS)评分变化。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 94.59 % 高于对照组的 76.32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治疗后两组患者的 Oswestry 腰腿功能评分量表评分均有不同程度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治疗前,两组患者 VSA 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 VAS 评分低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在常规治疗条件下,予以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益气逐瘀利水方,可强化临床治疗 效果,促进其腰腿功能较快恢复。  相似文献   

5.
摘 要目的:探讨针药结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遗留疼痛的临床价值。 方法:选取 2019 年 2 月至 2020 年 2 月 在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行手术治疗且术后遗留疼痛的 60 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 组 30 例。对照组接受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接受针灸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 结果:治疗后,观 察组患者治疗总效率为 96.67 %,高于对照组的 80.00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后,两组患者中医证候 各项积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视觉模拟评分法 (VAS)评分、Oswestry 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均低于对照组,日本骨科协会评估治疗分数(JOA)评分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患者术后不良事件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针药结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遗留疼痛的疗效显著,能够明显改善患者腰部功能。  相似文献   

6.
〔摘 要〕 目的:探究中医针灸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江西省中西医结合医院 2020 年 7 月至 2021 年 10 月期间收治的 80 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 40 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 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应用中医针灸,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腰椎功能评分、疼痛评分。 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 85.00 %,高于对照组的 57.50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后观察 组患者的腰椎日本骨科协会评估治疗分数(JOA)评分高于对照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 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中医针灸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中的应用,能缓解相关症状及疼痛,促进腰椎 功能恢复,有助于提升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7.
〔摘 要〕 目的:分析和研究针刺结合铺姜灸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腰椎功能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选取中山市 古镇人民医院 2019 年 3 月至 2020 年 3 月期间收治的 60 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根据入院先后顺序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 组,各 30 例。对照组采取针刺结合悬灸治疗,观察组采取针刺结合铺姜灸治疗。经过治疗后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日本骨科 协会评估治疗分数(JOA)评分及血液流变学指标(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血浆黏度及红细胞聚集指数)。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 96.67 %,高于对照组的 83.33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 JOA 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 JOA 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血液流变学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血液流变学指标均优于对 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采取针刺结合铺姜灸治疗方法能够显著改善患者 腰椎功能及血液流变学指标,效果确切。  相似文献   

8.
〔摘 要〕 目的:探讨平衡针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经皮椎间孔镜椎间盘切除术(PELD)后残余神经痛及炎症因 子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在南阳市中医院 2017 年 11 月至 2019 年 11 月行 PELD 后残余神经痛患者 86 例,采用随 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 43 例给予肌肉注射牛痘疫苗接种家兔炎症皮肤提取物注射液,观察组 43 例 加用平衡针,治疗 4 周后比较两组患者残余神经痛、炎症因子水平和并发症。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视觉模拟评 分(VAS)、日本矫形外科腰痛评分(JOA)均较治疗前降低,且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 VAS、JOA 评分低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白细胞介素 –6(IL–6)、前列腺素 E2(PGE2)、血栓素 A2 (TXA2)均较治疗前降低,且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 IL–6、PGE2、TXA2 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观察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为 4.65 %(2/43),低于对照组的 23.25 %(10/4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平衡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 PELD 后效果确切,通过对穴位的刺激,促进患者机体血液循环,促进受损组 织的修复,降低炎症因子水平,缓解疼痛。  相似文献   

9.
〔摘 要〕 目的: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中,中医骨伤疗法、活血通瘀汤和温针灸联合应用的价值。 方法:选取新郑市 中医院 2015 年 7 月至 2017 年 7 月期间收治的 87 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按照随机图表法分为对照组(43 例)和观察组 (44 例),对照组用常规疗法进行治疗,观察组实施中医骨伤疗法、活血通瘀汤和温针灸三联疗法,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总 有效率,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评分及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I–74)评分情况。 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 95.45 %,高于对照组的 76.74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前两组患者 的 VAS 评分、ADL 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 VAS 评分、ADL 评分均有不同程度改 善,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经治疗,观察组患者的各项 GQOLI–74 评分均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联合应用中医骨伤手法、活血通络汤和温针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效果理想, 可促进患者活动能力和生活质量的提升。  相似文献   

10.
摘 要目的:探究温针灸联合温经散寒通络汤对腰椎间盘突出症寒湿痹阻证患者的临床效果及对中医症状积分、 腰椎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 2020 年 1 月至 2022 年 1 月在厦门市集美区后溪镇卫生院接受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症寒 湿痹阻证患者 122 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 61 例,对照组患者进行温针灸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 上联合温经散寒通络汤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关节活动度、日本骨科协会评估治疗分数(JOA)评分、 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炎症因子水平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失眠、腿痛、倦怠乏力、腰痛、 烦躁易怒、自汗等症状积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关节活动度、JOA 评分均高于对照组,VAS 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 – α(TNF–α)、白细胞介素 –6(IL–6)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 效率为 98.36 %,高于对照组的 85.25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对腰椎间盘突出症寒湿痹阻证患 者进行温针灸联合温经散寒通络汤治疗,可改善患者临床症状,炎症反应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11.
经皮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报告了经皮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30例,56个间盘的经验体会。该手术具有创伤轻,出血少,痛苦小,无医源性硬外粘连,不影响脊柱的稳定性等优点。本组穿刺成功率98.2%,优良率88.5%。每间盘平均摘除髓核组织1.9g。术前常规做髓核造影。对髓核造影的途径及时机的选择进行了讨论。提出了该手术的适应症,禁忌症与并发症,这一方法为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开辟了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2.
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腰椎稳定性临床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中华实用中西医杂志》2005,18(20):1359-1360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腰椎斜矢状位MRI扫描在诊断复杂性腰椎间盘突出症中的价值。方法:采用沿神经根角度的腰椎斜矢状位(或斜冠状位)扫描,对临床怀疑受压的神经根进行扫描,找出复杂性腰椎间盘突出的常见原因。结论:腰椎斜矢状位扫描是解释复杂性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临床表现与影像学表现不一致的一种较好的影像学检查手段。  相似文献   

14.
我们采用半导体激光系统技术,通过激光汽化减压术治疗椎间盘源性腰痛病人11例,近期观察显示效果满意。现将初步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组11例病人(12个间隙),男性5例,女性6例:年龄:24-48岁,平均33岁。11例腰痛病人中4例合并一侧腿痛。本组所有病人均主诉较顽固的下腰痛和下肢痛,查体可见腰部活动有不同程度的受限,棘突或棘间压痛。x线片显示轻、中度退变,椎间隙轻度变窄:MRI显示1个或2个椎间盘退变或/和膨出,未见神经根受压:椎间盘造影见纤维环撕裂、疼痛诱发实验阳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究针刀对腰椎间盘突出症腰背伸肌康复影响性。方法:选取2017年3月至2018年2月新疆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94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就诊顺序编号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7例。对照组予牵引、药物治疗、物理因子治疗、推拿、运动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针刀治疗,2组患者均治疗2周。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完成治疗后在腰背伸肌指标峰力矩(PT)、力矩加速能(TAE)、最大单次作功量(TW)、平均功率(AP)、屈肌/伸肌峰力矩比值(F/E)变化并比较;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完成治疗后腰背伸肌疲劳程度和肌力表面肌电指标平均功率频率(MPF)和积分肌电(IEMG)变化并比较;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完成治疗后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日本骨科协会评分(JOA评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Barthel指数)、腰椎前屈后伸关节活动度变化并比较;总结完成治疗2组患者疗效情况。结果:1) 2组患者治疗前左侧MPF、IEMG,右侧MPF、IEMG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完成治疗后2组患者左侧MPF、IEMG,右侧MPF、IEMG水平较治疗前均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完成治疗后观察组左侧MPF、IEMG,右侧MPF、IEMG均高于对照组(P 0. 05)。2) 2组患者治疗前30°、90°的PT、TAE、TW、AP、F/E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完成治疗后2组患者30°和90°的PT、TAE、TW、AP水平较治疗前均显著下降、F/E较治疗前均显著升高,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 0. 05),完成治疗后观察组30°和90°的PT、TAE、TW、AP水平均低于对照组,30°和90°的F/E均高于对照组(P 0. 05)。3) 2组患者治疗前VAS评分、JOA评分、Barthel指数、腰椎前屈后伸关节活动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完成治疗后2组患者VAS评分较治疗前均显著下降、JOA评分、Barthel指数、腰椎前屈后伸关节活动度较治疗前均显著升高,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 0. 05),完成治疗后观察组JOA评分、Barthel指数、腰椎前屈后伸关节活动度高于对照组,VAS评分则低于对照组(P 0. 05)。4)完成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治愈率、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 0. 05)。结论:针刀治疗能改善腰椎间盘突出症腰背伸肌功能,能改善症状,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电针腰突穴对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功能的康复作用。方法:将全部入组的78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以单穴电针腰突穴为治疗组,常规取穴电针为对照组,各组的电针治疗参数一致,治疗前后采用改良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对两组患者腰椎功能进行评价。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ODI评分较治疗前有统计学差异(P〈0.01),且两组治疗前后ODI差异的组间比较也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与常规取穴电针相比,单穴电针腰突穴疗法能更显著的恢复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腰椎功能。  相似文献   

17.
腰椎退变性疾病是脊柱外科中最为常见的疾病,如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管狭窄症、腰椎滑脱、腰椎退变性侧弯等等.其中一部分患者需手术治疗,而且需要植骨融合.目前,腰椎植骨融合术主要包括横突间植骨、椎间植骨融合术、360°植骨融合术等.关于三者的相关临床研究较多,结果各有不同但随着内固定器械及技术的发展,近年来椎间植骨融合术应用越来越多,因此,有必要正确评价横突间植骨融合术在腰椎退变性疾病治疗中的价值.  相似文献   

18.
经皮椎间盘切吸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经皮电动椎间盘切吸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应用.方法:对我院28例经皮电动椎间盘切吸术的腰椎间盘突出症进行分析.结果:经随访12~24个月,按照Nakai标准:优28例,良6例,可2例,优良率92.9%.结论:只要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经皮穿刺切吸术(APLD)治疗退变型、膨出型、突出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优、创伤小,安全性高、并发症少,手术简捷、疗效确切,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最佳方法,建议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垫腰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500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临床对比观察研究,比较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使用推拿治疗或加配合垫腰法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0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用推拿手法配合垫腰法,对照组仅用推拿手法。治疗10~20d,随诊3~6个月,记录和比较两组腰臀及下肢症状的改善情况,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治疗组的治愈率及有效率上明显高于对照组,临床治疗时间也明显少于对照组,而且在改善症状、体征的速度上快于对照组。结论:推拿治疗配合垫腰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比单一的推拿治疗作用快,且疗效更确切,在疗程上比对照组短,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20.
腰椎牵引配合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35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们用腰椎牵引配合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效果较好,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共35例,均为2006年10月~2008年3月诊治患者,其中男19例、女16例,年龄13~29岁,病程最长4个月、最短3天,腰部疼痛为主7例、下肢疼痛麻木为主30例、有腰痛又有下肢疼痛麻木16例.经MRI扫描显示腰椎间盘有不同程度膨出和突出. 诊断标准为有腰部慢性劳损史或急性外伤史.腰痛伴坐骨神经痛,下肢麻木(或皮肤感觉减退),多局限于小腿外侧、足背、足外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