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王岩  秦洁  陈波 《光明中医》2023,(6):1045-1049
慢性心力衰竭是各种心血管疾病发展的最终阶段,因具有并发症繁杂、高住院率、高病死率的特点,成为临床难治性疾病。针对慢性心力衰竭的中医发病机理陈波教授以中医气血水相关理论作为指导,认为气虚(阳虚)、水停津渗、瘀血阻滞、气耗阳脱发生于慢性心力衰竭不同阶段,在治疗上以益气(温阳)、利水行津、活血通络、固脱回阳为法,标本兼顾,针对慢性心力衰竭不同期分类治疗。本文总结了陈波教授以中医中药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经验,并梳理其辨治规律。  相似文献   

2.
慢性心力衰竭作为心脏各类疾病发展的终末阶段,治愈性差,严重危害人民健康。我国慢性心力衰竭发病趋势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年上升,西医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已取得疗效,但因其服药周期长,且不良反应较多,故而临床治疗上需寻求其他治疗手段。传统医学中未曾记载慢性心力衰竭疾病病名,临床通过其症状分析,将其归属如"喘证""水肿""痰饮"等疾病中。中医治病需因证施治,力求阴阳平衡;然三焦作为气血运行的通道,道路堵塞则百病丛生,道路通畅则百病易除,临床诸多医家通过调理三焦,调畅气血津液,调和脏腑祛病强身。文章归纳整理近些年相关报道,从慢性心力衰竭疾病证型出发,结合三焦理论与临床运用,进一步探讨慢性心力衰竭与三焦辨证论治关系,为今后临床中医药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慢性心力衰竭是复杂的临床综合征,基于络病理论分析,本病病程漫长,正虚难复,久病入络,络息成积,病深难解,形成“ 络虚-邪犯-痰瘀-络积” 的动态病理过程。“ 络以通为用”,因此临证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可采取四大治法:补虚荣络,通补络损;调和气血,逐客开络;温阳利水,济阳温络;化痰祛瘀,消积通络。 验之于临床,收效明显。 附验案1则以佐证。  相似文献   

4.
本文以叶天士“久病在络,气血皆塞”理论为基础,根据慢性肾脏病生理及病理特点,阐明慢性肾脏病肾间质纤维化的病理变化是从功能性到器质性的演变过程,表现出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的传变规律。本病发展至中后期病势缠绵难愈,使肾之络脉失养、气血运行失调,日久虚瘀互结,肾络壅塞,导致“肾络瘀滞”;治疗上以“补肾通络”为主要原则。本文旨在从“久病在络,气血皆塞”理论论治慢性肾脏病肾间质纤维化,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5.
心肌重构为慢性心力衰竭的主要病理生理变化,可归属于中医学“络积”范畴,其以“气虚痰瘀”为主要病机特点。中医有效辨证,尽早施治,延缓心肌重构是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有效途径。文中主要讲述“潜证”理论在中医药防治慢性心力衰竭中的应用,为临床早期辨治,减缓甚至逆转疾病进展提供思路与启发。  相似文献   

6.
慢性心力衰竭作为所有心血管疾病的终末阶段,其致残、致死率常年居高不下,且预后不佳,中医认为慢性心力衰竭病之根本为阳气虚,病之初始表现为心肺气虚,上焦气机津液运化不利,进而影响中焦,累积下焦,是一个以气虚为本,三焦气水运化失常进行性加重的疾病,其严重影响人体气血津液分布,可累及多脏腑。在慢性心力衰竭稳定期我们本着固护上焦的原则,辨证施治,为中医药治疗此病提供一些新思路。  相似文献   

7.
高晖  段行武 《中国针灸》2023,(4):409-413
基于“心身医学”理论探讨针灸“调神治形”治疗慢性荨麻疹的思路。慢性荨麻疹同时存在气血功能失调和精神情志异常,二者相互影响,互为因果,即“心身同病”,临床诊治应重视心身同治,以协同增效。针灸“调神治形”治疗慢性荨麻疹,通过调脑神、心神、脏神、气机以“调神”,调气和营、祛风止痒为则以“调形”,采用针刺配合艾灸、刺络拔罐、耳穴疗法等综合治疗,将“治神”贯穿辨治全程,医患配合,共奏气血冲和、心身安宁之效。  相似文献   

8.
慢性心力衰竭为诸因致心之气血阴阳受损,脏腑功能失调,血脉通行受阻,水湿瘀血内停;其病理无外乎阳(气)虚、饮停、瘀血三端.中西医结合、病证结合应是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总体思路.笔者常用中西药结合治疗本病,疗效满意.现举3则验案,以供参考. 1 肝肾阴虚,心脉痹阻案杨某,男性,65岁.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益气化瘀颗粒对慢性收缩性心力衰竭气虚血瘀证的治疗效果。方法:随机将200例慢性收缩性心力衰竭分为两组,分别采用安慰剂治疗与益气化瘀颗粒治疗。结果:经治疗,心脏功能Ⅰ级、Ⅱ级及Ⅲ级比例上,两组差异性显著;观察组气血症候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91%,高于对照组的68.13%(P0.05)。结论:益气化瘀颗粒用于治疗慢性收缩性心力衰竭疗效好、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0.
慢性心力衰竭是各种心血管系统疾病进展的终末阶段,病情危重,病死率较高,是当前危害人类健康的重大疾病。慢性心力衰竭的核心病机为“虚、瘀、毒”,贯穿其发生发展的全过程。细胞焦亡是一种伴有炎症反应的程序性死亡,可迅速引起质膜破裂、细胞膨胀、细胞膜溶解和破裂,导致细胞内容物和大量炎性因子释放,其中NLRP3炎症体、白介素-1β(IL-1β)和白介素-18(IL-18)等炎性因子在慢性心力衰竭的进展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也是病机“虚、瘀、毒”的微观体现。因此,从“虚、瘀、毒”病机探讨细胞焦亡在慢性心力衰竭的作用,以益气活血解毒为治法,从细胞焦亡角度进一步探究中医药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机制,以期为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