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张珍玉关于气机升降理论的临床运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气机升降失常是临床诸多疾病的基本病机,张珍玉教授对于气机升降理论有着许多独到见解,并用之 于临床。其经验主要包括:气机升已而降,降已而升,具有升降作用之药物亦然,应注意用量大小及配伍;气机升中 有降,降中有升,因此强调治肺咳外感宜升宣中稍佐降,内伤宜沉降中稍佐以升。治肝亦升中有降,散中有收。治脾 胃升降相因,各有主次,相反相成;气陷强调补气为本,升提为标,应先治本,再顾及标。  相似文献   

2.
沙子仲 《天津中医药》1990,(4):33-33,32
气机升降,激发和推动了人体脏腑经络的各种生理活动,而人体脏腑经络的各种活动,又具体地体现了气机的升降,所以气机条畅,则脏腑生理状态协调平衡,如果气机升降失调,则可出现病理状态,临床所见,气机失调的表现形式比较复杂,故其证治非止一端,个人认为治疗升降失调的关键则是如何把好升与降二者尺度,以保持人体动态协调平衡。历代医家在方剂配伍运用中,对于调节升降关系,大都不同程度体现了升与降的双向作用,兹将临床所得,试作如下探讨。  相似文献   

3.
升降出入理论源自于《内经》,应用于《伤寒论》。人体气机升降出入失常,疾病就会产生。如升降出入不畅,治疗则宜因势利导,高者因而越之,下者引而竭之,在皮者汗而发之;如升降出入失调,则应逆而调之,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散者收之,结者散之;如升降出入杂乱,则应诸法并用,或升降并调,或散敛兼顾,或散升同施,或散降共治,或以降求升,或以升求降。治则旨在恢复气机的正常运动,仲景虽未明言升降出入之语,但在六经病证治中处处蕴含升降出入之理。运用气机升降出入理论分析《伤寒论》中的六经证治思想,梳理仲景遣药组方规律,有助于提高临床辨治水平。  相似文献   

4.
<正>国医大师徐景藩教授从医60余年,临床运用升降理论辨治脾胃病建树卓越,享有盛誉。笔者曾有幸聆听徐老教诲,获益匪浅,现就徐老相关经验加以阐述,以飨同道。1以中焦为气机升降之枢1.1脾升胃降脾主运化,脾宜升则健;胃主受纳,以降为和,以通为顺。脾的升清与胃的降浊相因相成,构成中焦气机升降之枢纽,共同维护脏腑气机的协调平衡。升法的内涵,主要指改善小肠的吸收功能,使肠管蠕动得  相似文献   

5.
张志峰 《陕西中医》2006,27(3):361-362
升降学说阐述了人体阴阳气机既互根互用又对立制约的消长转化平衡过程。升降运动的枢纽在中焦脾胃,一旦脾胃气机升降运动失常,则百病由生,因而李东垣治脾胃病即以升降立法,着重升举脾胃阳气。依据升降学说理论遣药组方治疗胃病,取得了较满意的临床疗效,兹举隅如下。1疏肝气以协  相似文献   

6.
目前,指导慢性肾衰治疗的中医理论尚缺乏统一.将脾胃气机升降理论运用于慢性肾衰的治疗,可以开拓慢性肾衰辨治思路,明确治则治法,指导临床方药运用.对于慢性肾衰的治疗,从脾胃气机升降理论出发,调理其气机升降,通腑降浊,使有毒物质得以排泄,血肌酐、尿素氮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7.
张志峰 《陕西中医》2006,27(1):128-128,F0003
升降学说阐述了人体阴阳气机既互根互用又对立制约的消长转化平衡过程。升降运动的枢纽在中焦脾胃,一旦脾胃气机升降运动失常,则百病由生,因而李东垣治脾胃病即以升降立法,着重升举脾胃阳气。依据升降学说理论遣药组方治疗胃病,取得了较满意的临床疗效,兹举隅如下。  相似文献   

8.
气机升降失调的临床表现比较复杂,其证治非止一端,历代医家在方剂配伍运用中,大都不同程度地体现了升与降的双向调节作用。笔者认为,治疗升降出入失调的关键是如何把握好升与降二者的尺度,兹将临床气机升降失调之验案四则略述于下。  相似文献   

9.
正何晓晖教授长期从事脾胃病临床、教学及科研工作,学验俱丰,并在脾胃理论及中西医结合诊治方面建树颇丰。治胃先治神理论作为其代表思想之一,临床上治疗脾胃病的疗效满意。我们跟随何晓晖教授临床学习以来,感受颇深,受益匪浅,今试将其通过调节情志以治疗脾胃病的经验简要介绍,以飨同道。1胃肠是情绪之镜脾胃居于中州,以灌四旁,脾主升清,胃主降浊,为全身气机之枢纽,调节气机的升降。气机升降逆乱  相似文献   

10.
气机升降的病机贯穿于整个《伤寒论》六经病证中,不论外感六淫、内伤饮食还是失治误治均可以导致气机升降失调。张仲景在经方配伍时常注重以出入调升降,以升降调出入,寓升于降,寓降于升,遣药组方以顺应六经气机为基本法则,详审升降之机,使得配伍相得益彰,且层次分明,用药灵活变通,切合病情。认真研究张仲景组方配伍中的调气机理,对于继承和发扬张仲景先师的智慧、经方的发掘整理及经方临床新用等研究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以肺脏与其他脏腑气机之间的相互关系为理论依据,从气机升降论治咳嗽,认为肺气宣降正常、肝肺升降有序、脾升胃降、肺肾协调,则咳嗽自愈,为临床治疗咳嗽提供一定的指导。  相似文献   

12.
肠易激综合征属于功能性肠病,相当于中医上"慢性泄泻"、"便秘",常表现脾胃气机升降失调。脾胃升降为机体升降的枢纽。升降不及或者太过均会导致疾病的发生。单兆伟教授重视脾胃升降,脾胃同调,升降相宜,治疗腹泻型肠易激,健脾化湿、疏肝行气,佐以升清;治疗便秘型肠易激,以润降为主,佐以升清;宣降肺气以助降浊;若兼有气虚,则健脾益气,脾升则胃降。  相似文献   

13.
论气机升降与慢性肾衰竭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认为慢性肾衰竭的发生、发展、变化与气机升降失常、清浊逆乱密切相关。正气虚弱,湿浊诸邪内生,气机升降失常,清浊逆乱是慢性肾衰竭的主要病机。通过扶正固本,通利六腑,调节气机升降,恢复机体清升浊降的生理,则能有效地延缓和阻止慢性肾衰竭进程,改善病人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4.
田旭东主任医师认为口疮的病机主要为脾胃气机升降失调、寒热错杂,辨治宜平调寒热、调理脾胃气机升降,在精准辨证的基础上田老师善用经验药对“升麻、皂角刺、川牛膝”,方中升麻可升提脾之清阳,怀牛膝其性趋下,引火下行,皂角刺可驱邪外出,在临床辨治中每获良效。介绍田旭东主任医师辨治口疮经验。  相似文献   

15.
气机升降理论,是祖国医学理论的组成部分,它从整体恒动观出发,研究人体脏腑气血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以及药物的“升降浮沉”。升降正常,则阴阳气血调和,气机升降失常,则气血逆乱,百病丛生。气机升降的病理变化概括起来有升降不及、升降太过、升降反作三种类型,以血证为例,血随气行,升之太过,可出现吐血、衄血,若气机当升反降,可出现血随气陷的下血、崩漏。因此,气机升降理论对于血证的辨证、立法、遣方用药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现将升降理论在血证治疗中的具体应用举其要者,浅析于下,以就正于同道。  相似文献   

16.
升降并调是相反相成方剂配伍基本思维方法的应用之一,其根据气机升降运动的基本原理、适应治法和/或方剂配伍的要求,将具有升浮、沉降不同特性的药物配合应用,以其相反而又相成的配伍,来达到恢复人体气机的正常升降,从而治愈疾病的目的。升降并调的配伍临床应用广泛,既用于升降紊乱并存的疾病,也用于升、降单独紊乱的病变。更重要的应用是,利用其升降气机的作用以发散郁热病邪,而非单纯以调理气机的升降为治疗目的。  相似文献   

17.
总结李方洁教授对气机升降出入与失眠病因病机关系的认识和调畅气机辨治顽固性失眠的经验:气机升降出入失调,气机不畅,"阳不交阴"是顽固性失眠的主要病因病机之一,不可忽视。人体气机升降出入的运行模式有肝木升、肺金降、肾水升、心火降,脾胃执中央以运四旁,为气机升降之枢,以及人与外环境之间的"出入关系"。临证多见的肝气不升、胃气不降,心火不降、肾水不升,卫不入营、阳不入阴等顽固性失眠,反映气机运行失于条畅的不同环节。故以调畅气机为切入点,常收桴鼓之效,待证去七分再调其气血阴阳以巩固预后。  相似文献   

18.
《本草纲目》云:“升者引之以咸寒,则沉而直达下焦;沉者引之以酒,则浮而上至巅顶。……是升降在物亦在人也。”药性有升降沉浮,治法亦有升降沉浮,故治病可以通过升降气机,因势利导而获效。在适当的配伍条件下,还可以通过改变药物的升降沉浮特性,为治病所用。以药性趋于上浮的药物结合药性趋于下降的药物治疗疾病的方法,称为“升降相因”。升降相因之法,上可以升降肺气而治咳喘、胸闷,中可以升降脾胃之气以治脘痞、腹胀,下可以升  相似文献   

19.
李薇  李吉彦  莫睿  刘威 《环球中医药》2020,13(6):1084-1086
枢机是指气机交接转枢之地,气机升降学说在中医理论体系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中医认为脾胃在五行属土而位居人身中央,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通连上下,为斡旋之机,脏腑升降运动之枢纽。脾胃之所以为升降之枢,在于脾升胃降为水谷精微运化之枢纽。升降相因,共同完成饮食物的消化、吸收、转输、排泄过程。故脾胃升降,对整体气机的升降出入至关重要。中医治疗一直是我国防治慢性肝病的主要措施之一。五脏之中肝与脾关系最为密切,生理上相互为用,病理上相互影响,肝脾同病在慢性肝病中极为常见,肝郁脾虚是慢性肝病发病的基本病机。临证之时,不能只着眼于治肝,而应首先考虑实脾,以"先安未受邪之地",增强机体免疫力,防止病情进一步加重,此乃慢性肝病治疗的关键。因此,从脾胃升降之枢方面阐析慢性肝病,有助于加强慢性肝病的研究,对于指导临床治疗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气机升降理论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气机升降是自然界的普遍规律,气的升降出入运动是人体生命活动的根本,气机升降理论是中医学最基本的理论之一。本文阐释了气机升降在自然界具有普遍性,探讨了气机升降理论的学术渊源,认为《黄帝内经》奠定了气机升降理论的基础,仲景首先运用气机升降理论于临床,金元四大家进一步充实了气机升降理论,明清医家则在前人的基础上颇多建树和创新。同时对气机升降与脏腑之间的关系也作了系统论述,认为气机升降体现了脏腑的生理特性,肝升肺降是气机升降的关键,脾升胃降是气机升降的枢纽,气机升降失调是脏腑病变的基本病理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