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2 毫秒
1.
腕踝针区域划分与十四经分布、疗效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腕踝针是以中医经络学说为基础,经络学说认为,经络系统是由经脉和络脉组成,其中经脉包括十二经脉和奇经八脉,以及连属于十二经脉的十二经别、十二经筋、十二皮部,络脉有十五别络、浮络、孙络等。经络系统是人体重要组织结构,大量科学实验证明,经络是客观存在的,并与神经、血管、内分泌系统密切相联,是独立于神经、  相似文献   

2.
<正> 经络学说是祖国医学基础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针灸理论的基本核心。因此,研究经络学说的理论,对生理、病理、诊断和治疗等方面,均有其重要的意义。下面,仅对经络学说的有关要点作如下阐述。一、经络的含义和具体内容:“经”有径之意,就是经脉,比喻经脉在人体如路径一般;“络”有网络之意,就是络脉,比喻细小的经脉象网络一致。不过经为主干,络为分支罢了。经络互相联系,互相依赖,纵横交错,遍布全身,从而构成了一个独特的经络系统。经络系统的内容有十二经脉、奇经八脉、十五  相似文献   

3.
整体经络针刺法理论依据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介绍了整体经络针刺法的取穴操作方法、适应症和立论依据。整体经络针刺法是在中医整体观念和经络学说指导下,根据十二经脉流注次序,每次针刺一条经脉相关腧穴,十二次针刺完所有十二经脉相关腧穴作为一疗程的针刺治疗方法。主要作用是整体上疏通十二经脉,全面调整各经脉、脏腑、系统的功能,临床上主要适用于辨证涉及多经脉、多脏腑、多系统,甚至十二经脉的病证。其立论依据主要是中医整体观、经络学说和经络整体性。  相似文献   

4.
经络学说的演变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黄龙祥 《中国针灸》1994,14(3):43-46
本文在"经络学说的由来"一文基础上,进一步论述早期的经络学说演变为《灵枢·经脉》经络系统的具体过程,并深入分析了其演变的原因及其文化背景,同时辑出三种与《经脉篇》不同的古代经络学说佚文,供进一步研究之参考。  相似文献   

5.
经脉和络脉合起来统称经络,是中医学脏腑、经络、气血三大基础理论之一。经络理论博大精深,数千年来不仅指导着中医各科的临床实践,而且是人体保健、养生祛病的重要依据。“经”有路径的含义,是经络系统中的主干,纵向循行的粗线。“络”有网络的含义,是经脉的分支,横向循行的细线。  相似文献   

6.
经络学说及其临床应用210005南京中医药大学针灸系王启才为了 第六讲 十二皮部1、命名含义:寸、二经脉和从经脉分出来的大小络脉在体表都有一定的分布区域,这些区域最浅表的部位就是皮肤。所谓皮部,即皮肤的部分,是十二经脉功能活动反应于体表的部位,也是络...  相似文献   

7.
经络,是我国古代医家首先提出的,为我国传统医学的独特发明,也是我国对世界医学的一大贡献。经络学说的形成和完备,大约经历了三个历史阶段。《内经》之前,已有经脉系统的概念。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上古医学帛书中,有《阴阳十一脉灸经》和《足臂十一脉灸经》,是现在能看到的最早的经脉学专著,其所载的交通上下的十一条经脉,是各不相干,互不联系,既没有内属脏腑的概念,也没有络脉的概念,但经脉系统的基本概念已经形成了。《内经》对经络有较系统的论述,已经形成了经络学说。《灵枢》的《经脉》、《经筋》和《脉度》等篇,详细记载了经络,已经体现了内  相似文献   

8.
第九讲 经络     
经络学说,是研究人体经络系统的组成与分布、生理功能与病理变化及其在诊断和治疗方面应用的一种基础理论。经络学说与阴阳五行、脏象等学说,共同组成了祖国医学的理论体系。因此,它又是中医学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经络的概念和经络系统的组成经络的概念经络,是人体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运行全身气血、联络脏腑肢节、沟通上下内外的通路。经络,是经脉和络脉的总称。经,有路径的意  相似文献   

9.
曲丽芳 《中国针灸》2006,26(9):676-678
从文字、医理两方面对经、络、脉、经络、经脉等中医术语的中文含义及英文翻译进行比较,提出《内经》所言经脉应包括经络系统和脉管系统两部分。无论从字形词义上考察,还是从功能结构上论证,经谓纵行(logngitude),络谓网络(net),脉是血管(vascular),经络(channels and collaterals)与经脉(the meridians and vasculature)的概念和功能不容混淆。古人经脉合称,目的之一在于借脉管系统的有形分布了解经络系统的网络状态。将“经脉”译作“the meridians and collaterals”或“channels and collaterals”实际上只翻译了经脉真正含义的一半。  相似文献   

10.
经络学说,是研究人体经络系统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及其与脏腑相互关系的学说,是《内经》理论体系的重要内容之一。《内经》论述经络的篇章很多,以《灵枢》的《经脉》、《营气》、《九针论》、《背(?)》、《逆顺肥瘦》、《脉度》、《寒热病》和《素问》的《骨空论》等篇为主。其内容主要论述了经络的组成,十二经脉和奇经八脉及十五络脉的循行部位、主病、诊断和治疗,经络的生理功用和临床应用的价值等。一、经络的概念和经络学说的内容经络是人体气血运行的通路,是和人体脏腑有联系的又一组织结构系统,它与脏腑器官共同构成人体生命活动的基础。“经”,有路径的意思,是纵行的干线;“络”,有网罗的含义,是经的分支,如网罗维络,无处不  相似文献   

11.
浅谈经络辨证的历史沿革厦门大学海外教育学院(361005)陆关键词经络辨证,医史文献经络辩证是在经络学说基础上,对经脉循行路线、经络与脏腑的关系及其经穴的作用、经脉病候和经络调节功能规律进行总结归纳的一种重要辨证方法。近年来,这一理论体系的临床应用日...  相似文献   

12.
经络学说,不仅是指经脉、络脉的形态,还涉及到脏腑、气血、阴阳等整体联系。在解释生理、病理方面,指导辨证治疗方面,均具有重要作用,故古人说:“不熟十二经络,开口动手便错”。因此,经络学说历来被认为是中医基础理论的重要内容,同脏象学说一起,被称为脏象——经络学说、构成中医理论的核心。但是,经络的实质是什么?其分布和形态与其整体的联系作用有何关系?等等许多疑点,长期以来未能明确,不利于进一步的发展,故本文试对经络实质作一探讨。一、经脉之气可察经脉之体难见  相似文献   

13.
经络研究浅谈350003福建省中医药研究院胡翔龙经络是中医理论的重要核心之一。中医学认为,经络是以十四经脉为主体,网络周布全身的复杂系统。它内属脏腑,外络支节,行气血,通阴阳,应天道,是人体机能的联络、调节和反应系统,这应该是我们研究经络学说的根本出...  相似文献   

14.
经络学说及其临床应用210000南京中医学院针灸系王启才第三讲:十二经别1、命名含义:十二经别内容首见于《灵枢·经别》篇,篇中称某经脉的经别为某经脉之“正”。《黄帝内经灵枢集注》释云:“所谓别者,言十二经脉之外而有别经……正者,谓经脉之外别有正经,非...  相似文献   

15.
经络系统是针灸学的理论基础。《灵枢·经脉》篇指出:"经脉者,决生死,处百病,解虚实,不可不通。"足以说明经络在辨证诊断、治疗以及针灸、推拿、按摩过程中的重要性。辨证循经取穴是根据"经脉所通,主治所及"的原则将经络系统学说运用于临床治疗,现将辨证循经取穴方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6.
经络学说是研究人体经络系统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及其与脏腑相互关系的学说,长期以来一直在理论上和各科医疗实践中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早在《灵枢·经脉》中说:“经脉者,所以决死生,处百病,调虚实,不可不通”的记载,说明经络在理论上和实践上都有着相当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17.
经络学说中的几个问题经络是经脉和络脉的总称。经脉包括十二经脉、十二经别、奇经八脉及十二经脉与体表筋肉和皮肤连属部分的十二经筋和十二皮部。络脉则有十五别络、孙络、浮络之分。经络学说的特点是以十二正经为主体,通过十五络脉与奇经八脉的联络和调节作用,把人体脏腑、肢节、筋肉、皮肤联系起来,并以阴阳学说为论理工具,说明脏腑经络之间的相互关系,从而形成一个机体各部及机体与自然环境密切联系的有机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经络学说中存在的瑕疵与疑惑,为修正经络学说奠定基础.方法:通过对<内经>、<难经>、<经络学>等记载的经络理论与相关经络研究文献,进行对照分析.结果:冲脉循行上行四线下行一线,各线阴阳属性有待辨析;跷脉属并联支路,计入经脉总长是错误的;躯干部腹面与背面经脉条数不相等,全身阴性经脉与阴性经脉、阳性经脉与阳性经脉、阴性经脉与阳性经脉皆长度不等比例不同,经穴总数缺乏法度且阴阳经穴数量既不相等又不成比例,无法形成周期性节律和阴阳相贯串联流注;<灵枢·逆顺肥瘦>对十二经脉循行的描述未反映气血运行全貌.结论:客观存在的经脉数目、经脉长度、经脉循行分布、经穴总数及其各条经脉所属经穴数量等.较目前公认状况悬殊较大,现有经络学说有待探讨修正.  相似文献   

19.
1 六经是经络学说的发展和运用古代医学家们对经络学说是十分重视的,如《灵枢·经脉》篇在论述十二经络循行病候之前就强调指出:“经脉者,所以决死生,处百病,调虚  相似文献   

20.
经络实质浅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经络学说是研究人体经络系统的循行分布、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及其与脏腑相互关系的一种学说,是中医学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对经络的研究已深入到细胞水平、分子水平,取得了较新的认识。但对经络的实质、经络活动的物质基础等问题,还没有取得实质性的研究进展和统一认识。在研究经络实质的过程中,正确认识脉管、经脉和经络的概念和本质,并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