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礞石滚痰丸服法浅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宏 《中国中医急症》2007,16(1):110-111
礞石滚痰丸源于《丹溪心法附余》,为元代王隐君所创。用于临床治疗很多疑难杂症,疗效非凡。“百病多因痰作祟”,痰积日久,胶固难祛,流窜经络则奇病怪疾皆生。如顽固失眠、偏头痛、精神分裂症、习惯性便秘、慢性支气管炎、扭转痉挛等诸症,属实热老痰而聚于内者皆可治之。而对该丸的服用方法,众多医家知详者甚少。为提高该药的疗效,兹对服法浅探如下。  相似文献   

2.
视网膜静脉阻塞为常见的眼底血管病,可由多种因素导致,对视力带来极大的危害。视网膜静脉阻塞属于中医“络损暴盲”“血证”等范畴,多由情志不畅、气机郁滞,或肝肾亏虚、阳亢于上,或饮食偏嗜、积湿积热的原因所致。当代中医医家多认为视网膜静脉阻塞的基本病机是脉络瘀阻、血溢脉外,“血瘀”是其最突出的病机。中国中医科学院眼科医院谢立科导师团队在多年的研究基础上提出“络损积阻”为视网膜静脉阻塞的基本病机,“祛积通络”为其治疗原则,并自拟“祛积通络方”,以期为临床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病》篇中记载五劳七伤的“缓中补虚”治疗大法、从消瘀补虚、分期治疗,破血逐瘀、缓舒补虚,柔肝补血、畅达营卫,以攻代补、善后之法,缓补中虚、邪去正复,缓用补虚、错简之嫌等六方面总结历代医家对“缓中补虚”的理解和分析,并探析缓中补虚在血液病治疗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4.
土生万物而法天地,主宰机体气机升降出入,补土理论为中医临床中重要的应用性理论。汗吐下三法为驱邪外出的治疗方法,医家在临床运用此三法时补土思想蕴含其中,汗吐下三法可看成是补土思想在反治法中的运用,在运用汗法时应注意对中土的顾护;运用吐下法当适可而止,否则易伤胃气,使中土受损。临床基于此三法的运用,又可延伸出虚人汗法、倒仓法、夺食法。依理论源流来看,从《黄帝内经》(简称《内经》)理论到仲景学说,从"金元四大家"到明清医家专著论述,无不体现出汗吐下与补土思想的紧密联系。  相似文献   

5.
李金晶  赵家亮 《光明中医》2023,(12):2378-2381
“正气存内,邪不可干”理论出自《素问遗篇·刺法论》。正气在疾病发生发展中起着决定性作用,其不足是导致疾病发生的关键,为肺结节的辨证论治提供新的思路。肺结节中医名为“肺积”,病因主要为正气亏虚,因虚而出现痰结、血瘀,最后痰瘀虚互结成积,聚于肺部,肺络阻塞发为肺结节。肺结节的治疗应益气温阳以扶正气,化痰祛瘀以祛邪气。  相似文献   

6.
当归四逆汤治疗痛症三法浅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当归四逆汤治疗痛症三法,即:不通则痛者治宜温经通络祛痛法、不荣则痛者施宜补虚养荣祛痛法、不松则痛者给予缓急和络祛痛法。指出:辛甘并举,酸甘并用,通补兼施,急缓兼顾,是医圣仲景创立且包含温经通络祛痛,补益养荣祛痛、缓急和络祛痛三法的一张治痛良方。  相似文献   

7.
广络原野法与疑难杂症所谓广络原野法即集寒热温凉、气血阴阳、升降攻补于一方,治疗临床上一些疑难杂症的方法。此类处方貌似庞杂,不合理法方药的规范,买则切合一些寒热错杂、虚实兼备的病症,用之可收到意想不到之效。元代医家朱丹溪在其《局方发挥》中,斥责局方中某...  相似文献   

8.
“虚者补其母,实者泻其子”,语出《难经·六十九难》,它是根据五行相生规律来确定的重要治疗原则。历代医家多将此句释为:对某脏(经)的虚证,可以采用补其母脏(经)或母穴的方法治疗;对某脏(经)的实证,可以采用泻其子脏(经)或子穴的方法治疗。笔者认为,在“虚者补其母,实者泻其子”一句中,“母”与“子”当是古汉语“互文”修辞手法的具体运用。所谓互文,是指上下文各言一语而其义互  相似文献   

9.
补法是中医治病的重要法则之一,其应用之广深为历代医家所推崇,而补虚药则是补法实施的必须物质基础。因此,对补虚药的性能分析,亦是探讨和研究补法的一项重要内容。《素问》云:“虚者补之”(《五常政大论》)、“损者益之”(《至真要大论》)、“形不足者,温之以气;精不足者,补之以味”(《阴阳应象大论》)等,均表明凡虚损不足病证当以补虚为本,即“补可扶弱”。补虚药实为虚损病证而设。“人身不外水火  相似文献   

10.
补法是中医治疗大法之一,是治疗各种虚证的方法之一。《本草求真》曰:“人生不外水火气血以为长养。”故临床历代医家根据气虚、血虚、阴阳虚之不同,将补法分为补气、补血、补阴、补阳等法。《难经》提出五虚损伤的治疗大法:“损其肺者,益其气,损其心者,和其营卫;损其脾胃,调其饮食,适寒温;  相似文献   

11.
:“虚则补之”是历代医家论治虚损病症必宗之法 ,在《难经》“五损”论治法则基础上 ,结合后世治疗五脏虚损常用方剂的分析展开讨论。认为“补”为八法之一 ,不足以概括五脏虚损的全部治疗方法 ,应在整体观指导下 ,立足于激发、扶助机体的自我调节机能 ,以促进其生理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2.
"虚则补之"是中医的基本治则之一,最早见于《黄帝内经》,后世历代医家对补虚均很重视。明末医家绮石将虚损虚劳做一专论而著《理虚元鉴》,详细论述了各种虚损病证的证、治、防、护及辨疑。而"虚不受补"一词最早见于清代陈士铎著《本草新编》,其《十剂论》曰:"或疑需用补剂,是虚病宜于补也。然往往有愈补愈虚者,岂补剂之未可全恃乎。吁!虚不用补何以取弱哉。愈补愈虚者,乃虚不受补,非虚不可补也。故补之法亦宜变。  相似文献   

13.
闭经,又称“不月”。闭经之作,多为正气先虚,复因感寒、结气或堕胎、早产后而发病。究其病机,多责之于肝脾不足,气血虚弱,气滞血瘀,痰湿内阻等。如《金匮要略》说:“妇人之病,因虚、积冷,气结,为诸经水断绝”;南宋妇科医家陈素庵云:“室女已三七,天癸闭而不通,是心、肝、脾三经虚极”。对于闭经的调治方法,前贤论述很多,大抵分虚实两端以治之。虚证经闭,张景岳认为是血枯所致,“欲其不枯,无如养荣;欲以通之,无如充之”;赵养葵提出治虚宜用补水、补火、补中气三法;王纶、薛立斋则强调要补脾和胃,认为脾胃健,则血自生而经自行;李东垣则注重补血泻火之法。实证经闭,景岳认为乃血隔而致,提出“血滞者可通”;方广提出宜调其气,认为“郁开气行则月候自下。”前贤之论各有见地,无非是虚证以补脾益肾为主,实证以疏通气血为法,此皆治疗闭经之常法也。然而闭经病因非一,病情多变,往往寒热互见,虚实相杂,故临床上不可徒执常法,而应随证治之,庶可应手取效。一、冲任血枯,资源引流  相似文献   

14.
“虚则补之”是历代医家论治虚损病症必宗之法,在《难经》“五损”论治法则基础上,结合后世治疗五损常用方剂的分析展开讨论。认为“补”为八法之一,不足以概括五脏虚损的全部治疗方法,应在整体指导下,立足于激发、扶助机体的自我调节机能,以促进其生理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5.
笔者就“虚不受补”进行了初步的历史考证并浅析之。认为:“虚不受补”是“延医”、“庸工”托理之词;是虚实不分,辨证不明,用法不当之误补益疾。历代大医家皆有明确之阐述,唐·孙思邈曰:是“不肯攻泻之祸也”;金·元四大家之一的张子和曰:“岂有虚者不受补也”,是“庸工不识虚实之罪也”;明·张介滨称之为“虚不受补之证”;清·王清任认为,“虚不受补”是“延医”“不分别因弱生病,因病久致身弱”;清·吴瑭提出“虚不受补”是“俗传”。当今医家也明确释义了“虚不受补”是补不对证,补之不当;并不是虚不受补,是用温补法施温性补药产生的一个概念错误。  相似文献   

16.
“内托法”(以下简称托法)是中医外科清、托、补三大治疗法则之一,在外科内治法中处于重要位置。《外科精要》指出:“凡为疡医,不可一日无托里之法,”“脓未成使脓早成,脓已成使新肉早生;气血虚者托里补之,阴阳不和者托里调之。”托法一直为历代外科医家所重视,至今仍为临床所常用,值得进一步学习和探讨。1 托法的分类  相似文献   

17.
杨其仁 《四川中医》1998,16(3):18-18
腹泻是消化道的一种疾病,小儿腹泻临床尤为常见。外感湿热、寒湿、脾胃虚弱均可致泄,然与饮食不慎的关系最为密切。另外亦有因牌虚伴惊吓而泻者,以及“府积”腹泻等。对于泄泻的治疗法则,历代医家多有论述,(医宗必读》载有九个大法,曰:“泄泻治法有九:升提、谈渗、清凉、疏泄、甘缓、酸收,燥脾、温肾、固涩。”[1]但在具体应用上,首先应当分清寒热虚实:治寒泻着重于温中;治热泻着重于清热;治伤食泻着重于导滞;治牌虚泻着重于补牌;脾肾阳虚当以温补脾肾。原则上是寒者宜温;热者直清;滞者宜消;虚者宜补。如虚中挟实,则补…  相似文献   

18.
浅谈肝硬化腹水治疗中的攻与补张凡丁上海奉贤中医院(201400)肝硬化腹水属中医膨胀范畴,为风、痨、臌、膈四大疑难杂症之一,古今治疗尚无完法。本病的病理多属本虚标实、虚实错杂,其治疗则需扶正祛邪,攻补兼施。攻邪之法大凡行气、消积、逐水、破瘀;补虚不外...  相似文献   

19.
“泻南补北”法首见于《难经·七十五难》中“东方实,西方虚,泻南方,补北方。”意为临证肝木实,郁而化火,木火刑金而扰其清虚出现的肝亢肺衰之证,其治则为泻南方心火而补北方肾水。古今医家多以“泻南补北”法治疗心肾不交之病症,而疏其论治肝实肺虚之病理变化核心,故本文基于《难经·七十五难》“泻南补北”法探析肝实证之临证理法及效验。  相似文献   

20.
《内经》作为祖国传统医学最早的经典医籍 ,为针法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而《难经》在此针法的基础上又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其针法有手法补泻 ,穴位补泻以及四时分刺等内容 ,尤为突出的是穴位补泻。1 穴位补泻法  穴位补泻法 ,是在《内经》补虚泻实的治疗原则上 ,结合五行相生规律 ,提出“虚者补其母 ,实者泻其子”的补泻法 ,又称子母补泻法。正如六十九难所云 :“经言虚者补之 ,实者泻之 ,不虚不实以经取之。何谓也 ?然 :虚者补其母 ,实者泻其子……” ,其文出自《灵枢·经脉》篇及《灵枢·禁服》篇所载“盛则泻之、虚则补之……不盛不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