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重症颅脑外伤患者常伴有昏迷、瘫痪和大小便失禁,极易发生褥疮.因此,此类患者皮肤护理的重点是预防褥疮.1998年1月-2006年1月,本院共护理重症颅脑外伤患者1143例,其中有32例发生褥疮.现将褥疮的发病原因及预防和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
临床治疗褥疮,尤其是Ⅲ度大面积褥疮,难度较大.笔者自1996年~2002年采用中药葛根Ⅰ号和Ⅱ号治疗Ⅲ度褥疮32例,均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将笔者的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褥疮发生的因素.方法:分析我科自2010-年12月~2011年11月近1年的时间里收治I期褥疮患者50例的各种发生因素,男24例,女26例,年龄72-82岁,均为院外带入,来我院就诊时均表现为褥疮Ⅰ期,均实施相应的护理.结果:Ⅰ期褥疮治愈率为98%,其中一例脊髓受损患者为不可避免性压疮.结论:避免发生因素,及时做好基础护理对Ⅰ期褥疮的临床效果显著,减轻了患者的痛苦.  相似文献   

4.
褥疮的实质就是压迫性溃疡[1],是因神经营养紊乱及血液循环障碍、局部组织持续缺血、营养不良而发生的软组织坏死[2].褥疮是长期卧床患者,特别是老年、昏迷、截瘫、偏瘫患者常见的并发症.定期翻身是预防褥疮最常用的基本方法.我科自2008年1月以来,除了采取常规消除褥疮发生的原因之外,使用氨水袋预防褥疮取得显著效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本院自2007年1月~2009年10月,应用云南白药粉外敷配合红外线灯照射治疗18例褥疮患者,取得了满意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18例,均为已并发褥疮而入院的患者.女7例,男11例;年龄55~82岁,平均年龄59岁.病史最短1个月,最长3 a.褥疮多发生在骶尾、双臀坐骨结节等部位,面积最大12cm×12cm,最小2cm×3cm,重者深达肌层.根据<护理学基础>中褥疮的分期,属于溃疡期褥疮.  相似文献   

6.
2001年10月至2006年12月,我科运用自拟褥疮散治疗98例共117处Ⅱ、Ⅲ期褥疮,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本组98例117处Ⅱ、Ⅲ期褥疮,住院患者39例,门诊患者59例.  相似文献   

7.
目的:褥疮是长期卧床病人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是护理工作中最棘手的难题,观察新鲜鸡蛋内膜粘鸡蛋清治疗褥疮的效果,不断地总结经验,摸索出比较有效的治疗褥疮的方法.方法:对我院2008年2月至2013年12月,院外带入及医院内发生的褥疮患者共32例,分为两组,将新鲜鸡蛋内膜粘鸡蛋清治疗褥疮作为观察组,以常规用庆大霉素加生理盐水纱布湿敷治疗褥疮作为对照组,得出的效果进行观察对比.结果: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病人治疗效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经过实践证明新鲜鸡蛋内膜粘鸡蛋清治疗溃疡期褥疮效果好,无毒副作用,简单易行,价格低,值得使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对对危重病患者实施护理干预预防褥疮效果.方法:2006年1月-2011年6月褥疮危险因素评估表总分≤15分褥疮高危患者40例作为护理对象,进行护理评估、常规处理、心理护理、健康宣教、减轻受压部位皮肤的压力剪切力和摩擦力、保护皮肤、促进血液循环、保证足够的营养.结果:经过多项预防措施,其中38例未发生褥疮,另2例因疾病特殊发生了难免褥疮,1例患糖尿病,l例并发肋骨、颈椎骨折禁止翻身3天后发生骶尾、髋部浅度溃疡,经积极诊治护理于l4天疮面干燥.结论:通过危重病患者的皮肤进行有效预防可以减少褥疮的发生,改善褥疮治疗的效益成本比,使褥疮护理走向制度化、程序化、科学化,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9.
褥疮的中医治疗及护理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褥疮是长期卧床患者的常见并发症,其发病原因多因体质衰弱,加之护理不当,骶尾椎、足跟等骨隆突起部位长期受压,致局部软组织受压迫而出现血液循环障碍,形成褥疮.褥疮不仅给患者增加痛苦,加重病情,其久治不愈,严重时可继发感染造成全身衰竭而危及患者生命.因此,如何预防和治疗褥疮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护理工作.笔者1999年3月~2007年3月采用本院中药制剂红灵酒、华佗烧伤药治疗褥疮患者76例,获得满意疗效.现将治疗及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总结临床护理褥疮的经验,提高护理质量.方法:对急诊科护理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2006年1月-2007年5月急诊科收住的183例病人,褥疮发生3例,占1.6%.经过良好的护患沟通,针对褥疮发生的原因作好护理工作,可以大大减少褥疮的发生率.结论:良好的护患沟通可以调动病人及家属配合治疗的积极性、主动性,又可减少患者的经济支出获得最好的效益.  相似文献   

11.
褥疮是局部组织长期受压使血液循环障碍、持续缺血缺氧、营养不良而形成组织坏死的压力性溃疡.中风偏瘫患者由于长期卧床,经常受到汗、尿、粪的浸渍及摩擦,致使皮肤抵抗力下降,容易并发褥疮.褥疮一旦形成,不仅给患者带来很大痛苦,加重病情,严重时可能发生感染而危及生命.我们 1998年 2月~ 2004年 5月采用烧伤酊 (郑州市第一人民医院院内制剂 )配合红外线照射治疗褥疮 28例 (31处 ),效果显著.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目的:总结临床护理褥疮的经验,提高护理质量.方法:对急诊科护理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2006年1月-2007年5月急诊科收住的183例病人,褥疮发生3例,占1.6%.经过良好的护患沟通,针对褥疮发生的原因作好护理工作,可以大大减少褥疮的发生率.结论:良好的护患沟通可以调动病人及家属配合治疗的积极性、主动性,又可减少患者的经济支出获得最好的效益  相似文献   

13.
马应龙麝香痔疮膏治疗褥疮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前,临床对褥疮的治疗仍然是医学领域难题,笔者近几年临床应用马应龙麝香痔疮膏对褥疮有明显的效果,现将2001年7月~2004年6月间对19例长期卧床发生Ⅲ期褥疮患者的观察治疗情况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4.
褥疮是危害截瘫患者的三大因素之一,防止褥疮是当今护理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一旦发生褥疮,处理不当,将会危及患者的生命.我院于2007年11月8日收治1例车祸致高位截瘫3 a,发生褥疮0.5 a患者,通过积极的治疗及护理,患者康复出院,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5.
褥疮的治疗是临床护理工作的一个难点.褥疮的治疗方法国内外已有很多报道.我科1995年以来使用10%碘酊治疗21例Ⅲ期褥疮患者,取得较好效果.现将其治疗方法及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6.
中风后褥疮是中风的常见并发症之一 ,近年来 ,笔者运用中西药物内服、外用治疗中风后褥疮 ,疗效满意 ,现将资料完整的 32例报告如下。一般资料诊断标准依据《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中风”及“褥疮”标准。将中风后褥疮的 5 2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 :治疗组 32人 ,男 1 8例 ,女 1 4例 ;年龄48.2~ 78.5岁 ,平均 64.8岁 ;病程 6.2天~ 1 .9年 ,平均 0 .33年 ;褥疮数 3~ 8个 ;对照组 2 0例 ,男1 2例 ,女 8例 ;年龄 48~ 78.1岁 ,平均 64.2岁 ,病程 6天~ 2年 ,平均 0 .32年 ;褥疮数 3~ 8个。两组临床资料无显著性差异 ,有可比性。褥疮主要…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在老年卧床患者褥疮预防中的作用.方法:随机将63例年龄〉60的骨折术后卧床患者分为干预组32例、对照组31例,干预组在对照组常规骨折术后护理基础上进行褥疮预防护理.比较两组褥疮发生情况.结果:干预组32例发生褥疮者4例,均为Ⅰ期褥疮,褥疮发生率为12.5%;对照组31例发生褥疮者11例,其中Ⅱ期、Ⅲ期褥疮患者占72.7%(8/11),褥疮发生率为35.5%.两组褥疮发生率比较有显著差异(X2=4.59,P〈0.05);干预组褥疮明显轻于对照组(P〈0.05).结论:有效的褥疮预防护理干预可减少褥疮发生率及皮损程度,更利于骨折患者康复,值得重视与应用.  相似文献   

18.
狄海冰  杜萍  张莎  刘红梅 《河北中医》2007,29(7):630-630
褥疮多见于瘫痪、长期卧床患者及老年危重患者.2002-2006年,我们采用中西医治疗护理全身多处重度褥疮10例,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笔者采用九华膏治疗Ⅲ期褥疮40例,取得显著疗效,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所有病例来源于我院内科2009年5月~2011年5月的住院患者,共40例,均为长期卧床状态,在入院前已发生Ⅲ期褥疮,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20例:男11例,女9例;年龄68-86岁,平均年龄75岁;褥疮面积3.0cm×4.1cm~11.2cm×10.5cm;褥疮深度1.6cm~3.5cm.对照组20例,男10例,女10例;年龄66~85岁,平均年龄74岁;褥疮面积2.9cm×4.1cm~11.5cm×9.9cm.褥疮深度1.7cm~3.5cm.2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情等方面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相似文献   

20.
褥疮是骨伤科、针灸科(神经内科)和其他临床科病区的瘫痪病人及长期卧床患者的常见并发症,而重度褥疮伤及浅筋膜、肌肉、骨膜和骨组织,病人常常经久不愈,甚至并发感染,形成败血症,治疗十分棘手.我院2000年~2003年采用生肌玉红膏治疗重度褥疮,疗效满意,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