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李兰媛  赵红 《天津中医药》2014,31(4):220-221
<正>脑卒中后脑的调节功能失常,从而出现脊髓的传导及反射功能异常,膈神经兴奋而致膈肌痉挛,临床表现为呃逆;或脑卒中合并消化道应激性溃疡,出血后胃黏膜受刺激,兴奋沿反射孤传递引起呃逆;或脑卒中合并电解质紊乱致膈肌兴奋性增高引起呃逆[1-2]。脑卒中后呃逆多为持续性,且较为顽固,不仅严重影响患者的正常饮食、睡眠和呼吸调节,而且影响脑卒中的预后。针刺作为脑卒中的一种有效治疗方法,具有"简、便、廉、验"的特点,是中  相似文献   

2.
针药并用治疗缺血性中风63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蒋利魁  李昌 《光明中医》2010,25(8):1448-1449
<正>中风又名"脑中风"、"脑卒中"、"脑血管意外",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和多发病,严重危害着中老年人的健康和生命,具有明显的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高、并发症多的现象,常留有不同程度的后遗症,严  相似文献   

3.
脑卒中后抑郁早期干预性治疗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脑卒中是一种患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高的疾病,导致患者生理残疾、情感障碍,特别是卒中后抑郁症严重影响病人康复,降低其生活质量,随着医学模式由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国内外学者对卒中后抑郁症的研究越来越多,早期诊治是影响患者预后的关键。本文对426例脑卒中患者伴发抑郁症的发病率、影响因素及早期干预性治疗进行了研究,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脑卒中是目前人类高病死率的疾病之一,它不仅引起各种神经功能缺损,还常导致情绪障碍,其中脑卒中后抑郁症(post-stroke depression,PSD)是常见表现形式。综述脑卒中后抑郁症心理治疗文献研究现状和进展,探讨其对PSD患者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脑卒中,亦称脑血管意外,中医称之"中风",是高患病率、高致残率、高病死率的脑部疾病。肌张力增高是脑卒中后常见的后遗症,其治疗关系到患者后期肢体功能的恢复与日常生活质量。为缓解肌张力的增高,提升患者的生存质量,改良异样运式已成为脑卒中后患者肌肉功能恢复的一个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近年来大量的临床研究表明,中医在脑卒中后肌张力增高的康复治疗方面,疗效确切,副作用小,显示了中医针灸治疗的特色和优势,兹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6.
缺血性脑卒中以其高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逐渐成为继恶性肿瘤、心血管疾病之后威胁人类生命安全的3大疾病之一。《医参》云:脑髓纯者灵,杂者钝,而"杂"者以瘀血作祟为多。因此血瘀是缺血性脑卒中的主要发病机制,故"活血化瘀"应是贯穿缺血性脑卒中治疗的主线,但活血化瘀之品性多破泄,祛瘀之势过猛易耗气伤阴,因此对缺血性脑卒中进行分期论治是治疗的原则,使散中有收,消中有补,养破兼顾,可逐瘀而不伤正。  相似文献   

7.
针刺治疗脑卒中患者并发睡眠倒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脑卒中以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高、复发率高为特点,病后多遗留后遗症。自2006~2008年,对60例脑卒中睡眠倒错患者,在中风病常规治疗护理的基础上,采用针刺方法治疗,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深圳地区55岁以上人群脑卒中发病风险相关危险因素,检测不同类型脑卒中患者血清中同型半胱氨酸浓度,探究其临床意义。方法:分别对70例脑卒中或TIA病史患者和130例无脑卒中病史或TIA病史的社区健康体检者采用"脑卒中发病风险筛查表"进行调查,对两组研究对象进行分析比较,对脑卒中相关危险因素行单因素分析,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危险因素行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并分析不同类型脑卒中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研究影响脑卒中发生的相关因素。结果:研究发现高血压、糖尿病、脑卒中史、高Hcy血症、体育锻炼很少与脑卒中病发有相关,为脑卒中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结论:深圳地区55岁以上人群脑卒中的发生受多种因素影响,可针对危险因素采取干预措施,以降低脑卒中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正>卒中后抑郁(PSD)是脑卒中后继发的一种情感障碍,发病率较高。PSD症状一般在脑卒中后6个月~2年最为严重,其不仅造成情感上的痛苦,还影响肢体功能及认知功能的恢复,给家庭和社会造成很大的负担,增加了脑血管疾病的病死率~([1])。PSD属中医学"中风"、"郁证"范畴,属于"因病致郁"两者合病而成。中医学认为,  相似文献   

10.
脑卒中,又称脑血管疾病,由各种脑循环障碍造成的局限性或弥漫性脑功能缺失,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高、复发率高为特点.认知障碍为脑卒中病患最常见的表现之一.影响病患的社交适应能力,且影响脑卒中的全面康复.认知功能为大脑皮质的高级功能,据WHO<国际功能、残疾和健康分类>,包含注意力、记忆力、定向力、判断力、计算力、知觉力、演绎推能力、视觉运动组织能力等,当大脑皮层损伤时导致感觉输入异常,即出现特定的认知障碍.越来越多研究显示出,认知障碍对脑卒中病患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的影响,有时甚至超越对躯体运动功能的影响,相当不利于病患的康复.根据祖国医学理论脑血管意外属于中医学"中风"的范畴,多由于忧思恼怒,或恣酒嗜食肥美,或房室所伤,劳累过度等,而认知障碍属于"呆病"、"遗忘"、"文痴"等范围.<内经>提出脑卒中病变部位位于头.根据中医经络理论表示,额中线、顶中线,属于督脉,督脉入于脑,<灵枢·海论>则指出"脑为髓之海",明代李时珍谓"脑为元神之府"亦明确指出精神活动与脑有关联,而传统的中医针刺治疗就能够达到醒神开窍,疏通经脉的效果.通过查阅相关之文献与资料,针对近年脑卒中后认知障碍的临床研究现状,从相关因素、评定、康复方法以及利用传统康复为主的综合性康复方法进行了概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