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9 毫秒
1.
目的:探讨电针阳陵泉穴对慢性胆囊炎患者胆囊容积及胆囊动脉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50例慢性胆囊炎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25例,应用超声测量胆囊最大长径L、横径W及H,计算胆囊容积;运用CDFI测量胆囊动脉Vmax、Vmin、RI。试验组应用电针仪电针双侧阳陵泉穴,对照组电针假穴,电针穴位15 min、30 min后分别测量以上数据。结果:试验组电针阳陵泉穴后较电针前,胆囊容积、胆囊动脉Vmax、Vmin减小,RI增大,对照组各参数无明显变化。2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试验组电针穴位30 min后较电针15 min后上述参数变化更为显著,2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电针阳陵泉穴可促进胆囊排空,胆囊动脉血流速度减慢,阻力指数增加,其机制可能为电针使胆囊平滑肌收缩。由于胆囊平滑肌收缩使胆囊动脉受压,胆囊动脉血流动力学产生相应变化。  相似文献   

2.
巨刺阳陵泉穴对胆道系统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探讨针刺阳陵泉穴对胆道系统运动的效果与机理。方法:将60例胆囊疾病患者随机分为左阳陵泉(左穴组)、右阳陵泉(右穴组)和双阳陵泉组(双穴组),每组各20例,在B超下观察3组对胆囊收缩和胆总管扩张的影响。结果:左穴组、右穴组和双穴组对胆囊收缩和胆总管扩张均有明显作用(P<0.05),但3组间的作用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左阳陵泉与右阳陵泉对胆道系统有同样的效应,故临床不宜只取右穴,而忽略左穴,也不必左右双穴同时取。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针刺联合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方法]使用随机平行对照方法,将180例门诊及住院患者按抛硬币法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90例常规手术治疗。治疗组90例针刺联合推拿,选肾俞、环跳、秩边、委中、阳陵泉、悬钟、昆仑、腰夹脊穴双侧取穴;穴位处常规消毒,取一次性针灸30号55mm×80mm毫针,直刺入穴,针刺深度在50~75mm,小幅提插捻转后,均运针至得气,留针30min,每隔10min,运针1次;推拿:按揉腰夹脊穴、肾俞穴,再按、拔、揉腰部部及其两侧;按揉、击腰部,腰部肌肉放松,腰椎关节拔伸手法5min;捏法和拿揉法松弛腰部肌肉软组织,再弹拨腰项部肌肉,点按双侧腰部夹脊穴和腰部阿是穴,最后用活络关节手法运摇双上肢,20min/次。连续治疗10d为1疗程。观测临床症状、不良反应。治疗1疗程,判定疗效。[结果]治疗组痊愈47例,显效26例,有效12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94.44%。对照组痊愈40例,显效25例,有效13例,无效12例,总有效率86.67%。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刺联合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小儿推拿手法中,摩腹法对积滞伤脾型小儿疳积证治疗的作用,探讨其有效性,并在临床上推广。方法:病例来源皆为2015年—2016年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二院的儿科病房小儿疳积患者70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小儿推拿手法治疗中,以摩腹法配合补脾经、按揉足三里等手法治疗积滞伤脾型小儿疳积证。并给予儿科入院其它常规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积滞伤脾型小儿疳积证的推拿治疗,其中包括揉板门、中脘穴、天枢、分腹阴阳、补脾经、按揉足三里等手法。同样给予儿科其他入院常规治疗。结果及结论:摩腹法可有效的代替传统小儿推拿手法中揉板门、揉中脘、揉天枢以及分腹阴阳手法的使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针刺阳陵泉穴对慢性胆囊炎患者高张力胆囊运动影响的时效规律。方法 :B超测定针刺前即时及进针后5,10,20,30,40,50,60 min的胆囊体积、收缩率,描记针刺对胆囊运动影响的时效规律曲线。结果 :进针后的最初40 min内胆囊有1次明显的舒张-收缩运动,舒张运动在20 min达到极值。结论:针刺阳陵泉修复高张力胆囊动力学的最佳留针时间以40 min为佳,以每天治疗2次为宜。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穴位点揉推拿对颈型颈椎病患者的疼痛改善效果。方法:将98例颈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8例)和对照组(50例),治疗组采用常规颈部推拿手法(约15min)后,在风池、颈根、肩井、天宗等穴行穴位点揉,每穴约2min,对照组仅采用常规推拿法,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及疼痛改善情况。结果:两组总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组治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1个疗程后,两组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个疗程后,治疗组VAS评分改善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结合穴位点揉法可以更有效减轻颈型颈椎病患者的疼痛,优于单纯常规推拿手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穴位注射阳陵泉穴配合推拿手法治疗急性踝关节扭伤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0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5例。对照组采用扶他林软膏外敷、三七伤药片口服治疗;治疗组采用穴位注射阳陵泉穴配合推拿手法治疗;治疗1、4、7 d后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及疼痛、肿胀指标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4.29%高于对照组85.71%(P0.05);治疗组疼痛、肿胀指标积分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穴位注射配合推拿手法治疗急性踝关节扭伤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推拿手法刺激对糖尿病大鼠的脂联素及COUP-TF Ⅱ基因转录水平的影响。方法:将20只2型糖尿病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及推拿组,每组10只,推拿组进行推拿手法刺激8周,运用捏法施于大鼠两侧后肢,并按揉阳陵泉及承山穴共10 min,1次/d,5 d/1周,对照组与推拿组共同喂养,不予推拿。治疗前后检测大鼠肾周脂肪脂联素mRNA的变化以及血糖、胰岛素等其他代谢指标。8周推拿手法治疗后予断颈处死大鼠后即取双侧腓肠肌,实时荧光定量PCR对比两组大鼠骨骼肌COUP-TF Ⅱ基因mRNA水平。结果:治疗后推拿组脂联素mRNA水平和胰岛素敏感指数较对照组显著提高(P0.05),COUP-TF Ⅱ基因转录水平及血糖较对照组显著下降(P0.05)。结论:推拿手法刺激可能通过肌肉收缩产生与运动相似效果,提高脂联素mRNA的表达,下调COUP-TF Ⅱ基因转录水平,改善胰岛素抵抗。  相似文献   

9.
按摩推拿配合点穴治疗肩周炎146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蒋贵东  王海利 《陕西中医》2004,25(4):355-356
目的 :观察按摩推拿术配合点穴法治疗肩周炎的疗效。方法 :用滚揉疏通法 ,拿揉弹拨法 ,摇臂回旋法 ,点按腧穴法 ,搓抖肩臂等手法 ,配合指点天宗、秉风、肩骨禺、俞、后溪、阳陵泉、太冲、肩井、条口、阿是穴综合治疗本病。结果 :总有效率 1 0 0 %。提示 :按摩推拿配合点穴法能调整人体阴阳五行 ,气血经络 ,具有调节人体免疫系统的功能  相似文献   

10.
孙晴  张世峰  祝志强 《陕西中医》2013,(10):1356-1357
目的:观察中药熏蒸颈椎推拿治疗青少年颈椎病的疗效。方法:采用中药熏蒸(制川乌、制草乌、胆南星、桂枝、白芷、骨碎补、木瓜等);颈椎推拿常用穴位(风府、风池、肩井、颈夹脊、天宗、曲池等穴);常用手法:按揉法、弹拨法、滚法、指揉法、拿法、抖法等。结果:总有效率为99.14%。结论:运用药疗、手法治疗青少年颈椎病,有良好的康复效果。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电针"阳陵泉""阴陵泉"穴对急性胆囊炎家兔白细胞计数、胆囊壁厚度以及组织病理的影响,探讨"合治内府"理论之胆和阳陵泉的相关性。方法:健康成年雄性家兔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阳陵泉组、阴陵泉组,每组8只。胆囊内注射大肠杆菌液制成急性胆囊炎模型。两个治疗组电针相应穴位,连续7d。对比治疗前后白细胞计数,B超下观察胆囊壁厚度变化,光镜下观察胆囊组织病理变化。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白细胞计数显著升高,胆囊壁显著增厚(均P0.05);电针后,阳陵泉组、阴陵泉组的白细胞计数较模型组明显降低,胆囊壁显著变薄(均P0.05);与阴陵泉组比较,电针后,阳陵泉组的胆囊壁更薄(P0.05)。病理观察显示,模型组胆囊上皮黏膜变短,有全层坏死改变,胆囊上皮乳头水肿,间质内炎细胞浸润;阳陵泉组基层增生,散在炎细胞浸润;阴陵泉组血管腔内含有成堆的中性粒细胞。结论:阳陵泉穴和阴陵泉穴都能有效地治疗急性胆囊炎。从改善急性胆囊炎家兔的胆囊壁厚度来看,阳陵泉穴比阴陵泉穴效果更明显。  相似文献   

12.
张海燕  刘承 《陕西中医》2007,28(4):470-471
目的:观察推拿为主治疗腰椎骨质增生症的疗效。方法:以滚法,按揉法分别施于患者背、腰、臀部及双下肢,以一指禅推揉双侧肾俞、大肠俞、委中等穴,推拿手法结束后,增生局部用醋疗施治。结果:总有效率96.7%。提示,推拿治疗本病可疏通经络,解除软组织痉挛,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斜板法和运腰法,对脊柱的关节起到调节作用,醋疗在热敷的配合下,对软组织可以起到消炎止痛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针刺联合推拿治疗膝骨性关节疗效。[方法]使用随机平行对照方法,将76例门诊患者按就诊顺序编号方法简单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6例推拿,患者仰卧位,术者沿股四头肌至髌骨两侧施滚法,时间约3min;按揉髌骨周围,时间3min;按揉鹤顶、内外膝眼、梁丘、血海等,每穴1min;按揉股四头肌及膝髌周围,并作拿捏法,时间2min,1次/d。治疗组40例针刺:鹤顶、内外膝眼、阳陵泉、血海、悬钟等;29~30号2.0寸毫针向内外膝眼穴后内斜刺1.5寸,其他穴位直刺1.5寸,得气后,平补平泻,留针30min,1次/d;推拿治疗同对照组。连续治疗10d为1疗程。观测临床症状、不良反应。连续治疗2疗程,判定疗效。[结果]治疗组痊愈18例,显效10例,有效7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87.5%。对照组痊愈12例,显效5例,有效6例,无效13例,总有效率63.9%。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刺联合推拿治疗膝骨性关节,疗效满意,无严重不良反应,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电针、推拿、中药湿热敷三法综合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电针:用疏密波,留针20min,主穴取百会、风池、风府、天柱、颈1~4夹脊穴;配穴用针刺法,不留针,根据辨证分型取足三里、丰隆、阴陵泉、肝俞、肾俞、太溪、太冲、脾俞、三阴交、气海等,太冲、丰隆用泻法,其余配穴用补法。推拿:点按揉患者颈项部,依次按颈外侧、椎旁到颈后正中线顺序,从下至上、往返点按揉,将天柱穴、风池穴、风府作为重点,然后找到颈肩部敏感压痛点进行弹拨。之后进行开天门、分阴阳、拿五经手法,最后运耳轮、运眼眶、揉太阳穴结束,约10min。中药湿热敷:将配置好的中药浸泡、煮沸,然后将毛巾放置在药液浸泡,交替热敷于患者颈肩部,约20min。以上治疗10次为一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疗程中间休息2d。结果:32例全部有效,有效率为100%,其中临床治愈25例,显效5例,有效2例。结论:电针推拿配合中药湿热敷疗综合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疗效显著,有很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针刺配合推拿手法治疗骶髂关节错缝12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卫华  李永峰  董联合  李银太 《陕西中医》2002,23(12):1116-1117
目的 :观察针刺结合推拿手法治疗骶髂关节错缝的临床疗效。方法 :取患者大肠俞、关元俞、委中、阳陵泉 ,平补平泻手法。结合按揉、滚牵、过屈或过伸膝髋关节等推拿手法 ,治疗骶髂关节错缝 1 2 0例。结果 :治愈率为 84.1 7% ,较单纯针刺为高 (P<0 .0 0 5)。提示推拿手法是纠正该错缝的主要手段 ,而针刺对促进炎症的吸收、减轻疼痛具有积极意义。同时骨盆带固定和背腰肌煅炼是巩固疗效、预防复发的较好方法  相似文献   

16.
曹西军 《陕西中医》2011,32(5):598-599
目的:观察推拿手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采用推拿手法(按揉颈肩部、点按压痛点、风池穴、颈百劳穴、肩井穴等)治疗本病86例。结果:总有效率98.7%。结论:本方法对本病有纠正颈椎结构,改善颈部循环,消除和减轻颈神经根压迫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自1981年来,我们采用推拿背部阿是穴对慢性胆囊炎进行止痛作用的观察,在临床上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小结如下: 一一般资料:本组患者共45例,男性20例,女性25例;年龄最大者60岁,最小者20岁。所有病例均经胆囊造影或“B”型超声确诊为慢性胆囊炎,其中伴有肝内胆管结石者3例,胆结石者2例,胆总管结石者1例。中医辨证以气滞为主者25例,湿热者26例,实火者4例。二推拿部位及手法:所有患者以推拿背部阿是穴为主,部分患者结合推拿背部心俞、膈俞,胆俞等穴。推拿手法以按揉为主,主  相似文献   

18.
王渊  刘龙 《现代中医药》2007,27(2):48-49
目的观察推拿配合针刺治疗梨状肌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用壤揉舒筋、弹拔分筋、按压镇痛等推拿手法,配合针刺环跳、殷门、承扶、阳陵泉、足三里等穴治疗梨状肌综合征患者36例。结幕治愈14例,占38.89%;显效17例,占47.22%;好转3例,占8.33%;有效率为94.4%。结论推拿配合针刺治疗梨状肌综合征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9.
陈玉 《光明中医》2007,22(1):78-79
目的:观察自拟补肾止遗汤配合推拿治疗小儿遗尿的疗效.方法:采用口服止遗汤为基本方(麻黄、益智仁、菖蒲、金樱子、覆盆子、台乌、煅龙骨、煅牡蛎、芡实、山药等)配合推拿基本选穴(揉丹田、揉肾俞、揉龟尾、推擦八髎穴、揉按三阴交、揉按承山穴、推掐手足遗尿点)治疗小儿遗尿96例.结果:总有效率97%.提示:本方配合推拿具有培元补肾,开窍醒神,固涩止遗的功效.  相似文献   

20.
推拿治疗小儿便秘180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陈玉  魏毅  任军芳 《陕西中医》2006,27(3):336-336
目的:观察推拿治疗儿童便秘的疗效。方法:主要取小儿推拿特定穴。手部穴位:清大肠,运内八卦,按揉膊阳池;腹部穴位:摩腹(泻法),分腹阴阳,揉中腕、天枢;背部穴位:推下七节骨,揉龟尾;腿部穴位:揉足三里等治疗180例,其中根据中医辨证实秘150例,虚秘30例。结果:总有效疗率为97%。提示:通过手法刺激体表穴位,可调节气血,鼓舞脾胃正气,增加胃肠蠕动,调整脏腑机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