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患者的护理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随着现代危重病医学观念的更新,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PDT)在急危重症患者中的应用越来越多。PDT与传统开放式气管切开术(OT)比较,其优势在于:手术操作简单、安全、时间短、出血少、横行小切口、软组织分离少、切口愈合好、皮肤瘢痕小[1]、并发症发生率低。PDT常见的并发症有切口出血、切口感染、皮下气肿、气胸、脱管、食管损伤等。侯大鹏等[2]报道PDT的并发症发生率约4.9%,而OT并发症高达49.3%[3]。现将PDT患者的护理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2.
摘 要目的:探讨纤维支气管镜引导下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FBPDT)在重症困难气管切开患者中应用效果。 方法:选取 2018 年 1 月至 2020 年 12 月期间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五医院行气管切开的 158 例危重患者,以方法的差异分为开放性 气管切开术(OT)组(50 例)、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PDT)组(87 例)、FBPDT 组(21 例)。比较各组的临床应用效 果。 结果:FBPDT 组、PDT 组患者的手术时间短于 OT 组,术中出血量少于 OT 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FBDPT 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出血量与 PDT 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PDT 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 OT 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FBPDT 组患者术后无一例并发症。2018–2020 年,OT 术式有逐年递减趋势,所占比例 逐年降低,而 PDT 例数逐渐上升,所占比例逐年增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FBPDT 数量亦逐年升高,差异 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2018–2020 年手术时间有逐渐缩短趋势,尤其是 PDT 与 FBPDT 手术时间明显缩短,差异具 有统计学意义(P < 0.05)。2018–2020 年的 PDT 术中出血量有逐渐减少的趋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而 2020 年的 OT、PDT 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 2018 年及 2019 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在重症困难气 管切开患者中,FBPDT 的应用价值显著。  相似文献   

3.
靳琳  唐兵 《内蒙古中医药》2011,30(16):83-84
目的:观察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percutaneous dilational tracheostomy,PDT)在慢性阻塞性肺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患者救治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64例需气管切开的COPD患者随机分为PDT组与传统的开放性气管切开术(open tracheostomy,0T)组。对手术时间与手术并发症进行对比研究。结果:PDT组手术时间为5.45±1.05min,OT组手术时间为26.25±4.71min,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DT组术后伤口感染、出血、皮下气肿,气管食管瘘、心跳骤停的发生率低于OT组(P〈0.05)。结论:PDT在COPD患者救治中比OT具有操作简便、快捷、安全、手术创伤小、并发症少的优势。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分析经皮穿刺扩张气管切开术在基层医院神经外科病人抢救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探讨其在神经外科危重病人抢救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危重病人(包括重型颅脑外伤、急性大量脑出血、大面积脑梗塞昏迷等病人)气管切开的患者共80例,其中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组(PDT)38例,传统开放性气管切开术(OT)42例。比较两组手术操作时间、出血量、并发症发生率。结果:PDT组的手术时间(15 min)较OT组短(27 min)、出血少,并发症发生率(10%)亦低于OT组(21%)。结论:PDT是一种安全、简易、效价比优于OT的微创气管切开技术。  相似文献   

5.
在急诊ICU病房中,常有患者需要长期气管插管,维持适当的人工气道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气管切开术为维持长期机械通气患者提供了一个可靠的方法,患者进行气管切开插管术,以利于气道管理及分泌物的排出。通常采用外科气管切开,1985年以来,一种称为经皮扩张性气管切开术(PDT)的新的气管切开插管法在临床上得到应用,这种方法因其快速、安全和易于床边操作,各科医生均可进行操作的优势逐渐替代了传统标准的气管切开术,赢得了ICU监护病房的广泛接受。本院自2003年开始在急诊科ICU病房对13例患者进行了PDT术,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1…  相似文献   

6.
目的:总结肺移植患者行经皮气管切开置管(PDT)术后的护理经验,探讨减少术后并发症的护理对策。方法:对21例肺移植术后患者行PDT术,给予术前、术中、术后综合护理,观察患者呼吸道通畅及并发症情况。结果:PDT术后患者呼吸道维持通畅,并发症发生率低,仅1例出现皮下气肿,1例操作中出血。结论:加强气管切开术后综合护理,能有效维持PDT术后患者呼吸道通畅,减少PDT术后并发症。  相似文献   

7.
经皮旋转气管切开术的配合与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经皮旋转扩张气管切开术(PDT)的护理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07年3月—2008年12月拟行PDT的本院ICU患者32例,做好术前、术中及术后的配合及护理,观察护理效果。结果32例患者中,只有1例出现术后出血,少于50 mL。手术时间(8.3+1.2)min。结论PDT术是一种新的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配合良好护理,安全、经济、实用。  相似文献   

8.
宁春红 《内蒙古中医药》2011,30(19):156-157
目的:探讨气管切开术后护理,提高生存率。方法:对我院41例气管切开术后患者进行护理。结果:经精心护理和治疗,38例无并发症发生,痊愈出院,3例因就诊晚死亡。结论:通过气管切开术后护理方法探讨,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保证手术效果。  相似文献   

9.
目的:主要讨论气管切开术在重症患者中的应用体会。方法:选择60例重症患者行常规气管切开术,对60例行回顾性分析。其中脑出血20例,脑外伤35例,重症哮喘伴肺部感染2例,小儿急性喉炎2例,舌体肿瘤1例。结果:对60行重症患者在行气管切开术之前,行常规气管插管术,其中1例出现皮下气肿,1例切口下出血,给予处理后,气肿消退,出血停止。1例子出现气管食管瘘后死亡。结论:气管插管后行气管切开术可明显降低手术的并发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观察经皮气管切开术与传统气管切开术在重症加强护理病房(ICU)患者中的临床效果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94例行气管切开术的ICU患者的临床资料。对经皮气管切开组(50例)和传统气管切开组(44例)的手术时间、切口长度、出血量、愈合时间、瘢痕大小以及并发症(气肿情况、感染数量)等方面的数据进行比较。结果:经皮气管切开组与传统气管切开组比较,手术时间、术后出血例数、出血量、愈合时间、瘢痕大小均明显减少(P0.05),但两组并发症(气肿、伤口感染)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经皮气管切开术比传统气管切开术治疗效果好,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具有创口小、快捷、手术时间短、出血量少等优点,适合ICU的危重症患者,可替代传统气管切开手术。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气管切开术并发症的原因、处理方法及预防措施。方法回顾分析博野县医院1998年1月至2008年1月,858例患者的气管切开术临床资料。结果858例行气管切开术患者中16例患者发生并发症,约占1.87%,包括原发性出血3例,继发性出血2例,皮下气肿4例,气胸1例,脱管2例,套管堵塞2例,切口感染2例,因并发症死亡1例。结论气管切开术并发症的出现与手术操作、术后护理有关,及时正确处理并发症可以挽救患者的生命。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总结气管切开术后患者发生意外情况的处理及护理方法。方法对我科近6年来行气管切开156例发生的并发症进行总结分析,并从护理角度提出保持体位、调节室内温度和空气湿度、防止气管套管脱出、保持呼吸道通畅、清洁内管等几项防止意外的有效措施。结果针对病因进行有效护理,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结论护理人员不仅要掌握气管切开后的常规护理,而且要了解掌握气管切开患者的意外情况及处理方法,以提高抢救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气管切开术后出现并发症的原因及预防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396例行气管切开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并探讨原因,提出预防对策。结果 28例患者出现并发症,发生率7.07%:出血10例,皮下气肿7例,呼吸骤停6例,术后脱管4例,食管损伤1例;气管套管留置时间(26.45±18.56)d。结论气管切开术可产生各种并发症,手术者应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熟练的操作技巧,进行充分的术前准备,选择恰当的手术时期。  相似文献   

14.
〔摘 要〕 目的:研究气管切开术治疗重症脑外伤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洛阳市第六人民医院 2017 年 11 月至 2018 年 10 月期间收治的 86 例重症脑外伤患者,按照信封法随机分为两组,各 43 例。对照组采用气管插管术治疗,观察 组采用气管切开术治疗。比较两组的围术期相关指标、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分、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 (NIHSS)评分、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呼吸机使用时间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两组患者带管时间、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 GCS、NIHSS 评分比较,差异 无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 GCS、NIHSS 评分均有不同程度改善,且观察组患者的 GCS、NIHSS 评 分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 2 例(4.65 %)肺部感染;对照组中出现 肺部感染 4 例(9.30 %),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在重症脑外伤患者的治 疗中采用气管切开术有助于患者尽快恢复意识和自主呼吸,可避免神经功能持续受损,有利于患者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15.
我科近 5年来共治疗 2 5例喉癌行气管切开患者 ,由于观察病情仔细 ,护理患者精心 ,无一例并发症及意外情况发生 ,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1 一般资料本组 2 5例喉癌行气管切开患者 ,男 2 3例 ,女 2例 ;年龄 4 5~ 74岁 ;其中 6例接受喉癌根治术 ,19例行半喉切除术 ;带管时间大部分为 5 5~ 96天 ,全喉切除者有的甚至需终身带管。2 术后应注意观察的问题及意外的处理2 .1 对呼吸的观察 :气管切开后呼吸应畅通无阻 ,如患者再度发生呼吸困难 ,应考虑到以下两种原因 :1内套管阻塞 :常可因分泌物过于粘稠或因分泌物未及时清除 ,使痰液干涸结痂…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气管切开术患者的护理措施,及时观察并发现各种并发症,以提高手术的成功率。方法:收集我院自2010年1月-2011年5月间实行气管切开术的患者共40例。其中男性28例,女性12例。年龄在27—70岁之间,其中17例曲颅脑重度损伤,19例为呼吸道梗阻,4例为颈椎骨骨折伴高位截瘫所致的呼吸机麻痹。结果:气管切开置管时间为9~36天,平均19.5天。1例死于心力衰竭,1例死于脑疝,其余38例均未发生气管切开并发症,顺利出院,恢复良好。结论:通过术中术后的完善的护理措施能够及时观察并发现各种并发症,从而使病人顺利度过危险期,提高治愈率,降低死亡率和并发症,进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PDT)在神经外科重症患者中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13年3月至2016年3月在怀集县人民医院行气管切开术的100例神经外科重症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采用PDT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气管切开术(ST)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结果:观察组手术操作时间、术中、术后出血量、切口愈合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0.05);住院费用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8%,高于观察组(无并发症发生),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呼吸频率(16.2±2.2)次/min、二氧化碳分压(30.6±0.6)mm Hg高于观察组,而氧分压(68.2±0.6)mm Hg和血氧饱和度(95.3±5.4)%低于观察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DT是神经外科急危重症患者气管切开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论文总结神经外科气管套管病人安全拔管的时机和拔管前后护理的方法.方法:带管时间在一个月以内的患者用软胶塞或胶布制成的胶塞封闭套管的1/2,在此期间密切观察患者的呼吸,若24h无异常即给予拔管;带管时间在一个月以上者采取逐步更换细管的方法,待患者呼吸平稳、完全堵管观察24-48h无异常即可拔管.结果:64例成功拔管出院,14例死亡或者带管出院,2例于拔管后又重新置管.结论:掌握合适的时机拔管以增加患者的安全系数,早切开、早拔除、减少并发症、缩短住院天数,减少住院费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改良气管切开后护理方法护理123例病人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内套管消毒采用浸泡法,气道湿化采用输液式滴入法。护理气管切开病人。结果:所有出院病人无1例出现院内感染及肺部感染。结论:改良气管切开后护理方法能够显著提高护理工作效率,降低医疗成本,减少并发症发生。为气管切开术后病人的护理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方法,该方法既简单又安全,易在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神经外科气管切开术术后患者的呼吸道护理最佳途径。方法:对50例(不包括气管切开术术后放弃治疗患者和死亡患者)神经外科气管切开术术后患者的呼吸道护理过程进行回顾、分析和整理。对护理方式和护理结果进行研究整理,总结经验,从中收获护理技巧及要领。结果:50例患者无一例发生高气道反应、痰痂堵塞现象,全部成功拔管。结论:精心、细致、科学的护理对神经外科气管切开术术后患者的康复有积极的意义,一方面促进了患者的康复,降低了患者肺部感染发生率。另一方面有效降低了患者的死亡率,提高了康复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