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汪机<伤寒选录>自1575年问世后,国内一直未见过传本,1999年中医古籍出版社据日本冈本启迪院藏明万历三年敬贤堂刻本复制本影印发行,为我们研究汪机的伤寒学说提供了依据.<伤寒选录>的研究方法及学说渊源于王叔和、成无己、王履,又能汇通诸家.从不同侧面对<伤寒论>的脉、证、方、治分别作了系统的归纳、分析、研究,载入了大量伤寒文献,使后世治伤寒之学者可籍此书而有所选择.  相似文献   

2.
通过历代文献梳理,从发病节气、气候变化、临床表现和方药反证等方面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属于伤寒或温病进行辨析。认为本病属于伤寒而非温病,即始于伤寒,终于杂病,失治误治可变为坏病,临证应按伤寒论治。  相似文献   

3.
传统上温病注重舌诊,相对忽略了脉诊的重要性。通过探寻温病经典著作——《温病条辨》中对于脉诊在温病诊治中的认识与运用,溯源温病脉诊,辨析温病脉象,鉴别伤寒温病,重视以脉测证,谨察独部脉象,从而构建了温病三焦辨证脉诊框架,亦确立了温病的脉证并治体系等,揭示脉诊在温病辨治中的重要的作用。提示医者在论治温病时,不可有"温病凭舌不凭脉"之偏见,即温病诊治重舌亦重脉。  相似文献   

4.
目的:归纳竹叶石膏汤的核心脉证及所治主要疾病,为临床准确使用竹叶石膏汤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通过对竹叶石膏汤的临床文献资料进行收集、整理,并对其文献信息进行数据挖掘和统计分析,共整理文献33篇有效案例1 611例,以"黄金分割点法(38.2%)"为标准,研究其各项脉证。结果:竹叶石膏汤的主要脉证为口干、发热、呕吐,舌红苔少,脉数;主治疾病为口腔溃疡。  相似文献   

5.
厥阴之表作为位置概念,因病邪不同而发病各异。希冀为中医临床辨治表证提供参考,笔者以张仲景和温病四大家的著作为选材,从伤寒和温病的角度将厥阴表证的证治内容进行较为简明系统地梳理,从中剖析、归纳出有关厥阴经表风、寒、热、暑、湿、燥的相关证治内容,选取代表方证举例及相关案例,从理论结合实践的双重角度进行探讨阐述。本文是对有关厥阴表证伤寒类(中风、伤寒)的证治归纳举例。  相似文献   

6.
伤寒与温病都是外感病,其辨证论治的理论同出一源,但在祖国医学史上,尊崇伤寒学说或温病学说的医家却形成了两大学派,争论的中心是:伤寒学派认为温病源于伤寒,伤寒可以概括温病,治伤寒之法可以统治温病;而温病学派则认为伤寒与温病是寒、温异气,截然不同,治伤寒之法不可混治温病。温病学派反对伤寒学派最突出者,是元末王安道,他首先把温病的名称、治法、发病机制与伤寒截然分开。指出:“夫惟世以温病热病混称伤寒……以用温热之药,若此者,因名乱实,而戕人之生,名其不可正乎。”又  相似文献   

7.
疫病是严重威胁人民生命健康的一类疾病。本文通过对王履关于疫病的文献进行系统搜集、整理和研究,阐释王履疫病理论创新及其对后世影响。针对金元时期大多数医家将温病混作伤寒立论,王履从概念、病因病机及治疗原则上对伤寒、温病加以区别,并指出伏邪为温病的病因,提出了温病“感天地恶毒异气”的病因观,认为温病的主要病机为郁热自内向外透达,治疗上主张清里热为主,兼用辛凉解表之法,善于运用“辛凉或苦寒或酸苦之剂”医治温病;同时发挥寒疫致病理论,指出寒疫的病因为时行不正之气及重感异气所致。其对温病病因、病机及辨证论治规律的认识,促进了明清温病学的成长。  相似文献   

8.
厥阴经表作为位置概念,因病邪不同而发病各异。厥阴表证除了包含伤寒类的寒风犯厥阴之中风表证类和寒侵厥阴之伤寒表证类外,在温病类中的证治内容更为丰富。文中以温病类为例,将仲景和温病四大家的著作中有关厥阴表证的证治内容进行系统梳理,归纳为厥阴火热表证类、伤暑表证类、伤湿表证类、伤燥表证类。  相似文献   

9.
伤寒与温病,就广义来说,伤寒是指一切急性发热性疾病;温病是伤寒中的一部分。就狭义来说,温病与伤寒是相对的,伤寒指发热恶寒、无汗、体痛、脉浮紧者;温病是指发热不恶寒、口渴、脉数者。《伤寒论》之"伤寒"是指广义的伤寒,麻黄汤证是指狭义之伤寒。伤寒论中包括了一部分温热病在内,但后世所发展的温病学说,已超过了伤寒论的范围,补充了仲景《伤寒论》中之不足。  相似文献   

10.
湿温病探析     
一、历代研究湿温病举要从现存的资料看,最早提出湿温病的病名是《难经》一书。《难经》第王十八难载:“伤寒有五:有中风,有伤寒,有湿温,有热病,有温病。”但只是提出病名,对湿温病的因、证、治等方面均未作进一步论述。  相似文献   

11.
《寒温条辨》精义撮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寒温条辨》乃清代杨濬所撰。人民卫生出版社于1986年整理成《伤寒温疫条辨》出版。是书主要内容,强调温病与伤寒应划分为两门,并从发病根源、脉证、治法,条分缕析,计92条,自裁治温15方。杨氏在温病(温疫)学术思想上,发前人所未发,影响深远,实用价值颇高。现将是书的精微奥义举要如下。  相似文献   

12.
目的发热病因繁多,病情复杂,单纯从伤寒或温病辨治效果欠佳,该文从伤寒、温病、内伤入手,可以对其他临床医生辨治类似病证起到一定的启迪作用。方法列伍炳彩教授从伤寒、温病、内伤辨治发热验案3则,以阐释对于发热从伤寒、温病、内伤理论辨治的疗效。结果从伤寒、温病、内伤治疗发热临床疗效甚佳。结论从伤寒、温病、内伤辨治发热具有较大临床意义,除可考虑单纯伤寒或温病引发发热外,也应从伤寒、温病、内伤的角度考虑病情。  相似文献   

13.
<正>蓄血证的辨治主要包括病机病位认识、证候辨识、治疗原则及选方施治。其辨治体系以仲景六经辨证为主,温病学派三焦辨证和卫气营血辨证为辅。本文以《伤寒论》辨治蓄血证的体系为基础,阐述温病学派对伤寒蓄血证辨治的继承及创新。在比较归纳蓄血证寒温辨治异同的基础上,使蓄血证的辨治思路更加清晰完整。  相似文献   

14.
伤寒和温病的区别在于:从感邪性质看,伤寒是外感风寒之邪;温病是外感风热之邪。感邪途径,伤寒是从皮毛而入;温病是从口鼻而入。初起的病变部位,伤寒是邪袭足太阳膀胱经;温病是邪袭手太阴肺经。初起脉证,伤寒是恶寒重,发热轻,脉浮紧,  相似文献   

15.
外感热病中的寒温之争由来已久,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临床中的困扰。文章从六经辨证、中医体质学、免疫学、外感热病治疗学等角度论证了伤寒与温病的统一性:一是从六经辨证认识,伤寒、温病辨证规律的相同之处;二是从中医体质学认识,伤寒、温病的辨治体系均与体质相关;三是从现代医学免疫学的观点认识,伤寒、温病均属于病原体感染后的免疫反应;四是以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重型为例,从免疫学观点认识“寒温统一论”;五是从《黄帝内经》中“各通其脏脉”治疗外感热病解读“寒温统一论”;六是从《黄帝内经》中“疏其血气”治疗外感热病解读“寒温统一论”;七是从扶正法治疗外感热病解读“寒温统一论”。基于外感热病属于感染诱发的免疫应答过程,文中指出温病病邪从口鼻而入,故病原体更早定植于呼吸道咽、气管、肺等部位;而伤寒中于皮毛,其发病与机体非特异性免疫的皮肤黏膜屏障作用相关,但两者免疫过程及转归大致是相同的。治疗上,二者均应早期疏通气机以祛邪;及早运用清热解毒及活血化瘀药物以扭转截断病情的进展;重视扶正,防止急性虚证的产生。最后结合耗散结构理论对其进行了相应的诠释:在引入熵的概念后,伤寒与温病可以从发病机制和治疗学上都得到相应的统一。由...  相似文献   

16.
清·杨栗山著《伤寒温疫条辨》,论治温病诸方。杨氏认为,仲景虽然指出“伤寒”、“温病”之不同,但在论治时则重“伤寒”而略“温病”,因此使后世医家只知治伤寒而亦略于温病。直至金、元时代,刘河间始则极力反对以辛温治疗伤寒,创双解、凉膈等寒凉方剂,为外感热病之治疗另辟了蹊径;元末明初之王安道提出伤寒“治以辛温解  相似文献   

17.
《温热暑疫全书》全面反映了清代医家周扬俊论治温病的学术思想及临床成就,为后世温病辨证论治理论的形成和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故从辨明温病与伤寒、阐发温病发生与证治、总结温病危候脉证、细析热病与暑病之异同及阐明疫病发生与治疗等5个方面对周扬俊论治温病进行了深入探讨,其医学思想对后世温病学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对现今研究传染性和流行性疾病的证治具有重要的指导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作者把"绍派伤寒"名医何炳元有关湿温病的论治经验加以归纳整理,试图更好地理解、把握何氏对湿温病的论治思想和用药经验,以便推广何氏的特色经验,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9.
历代医家对《伤寒论·伤寒例第三》毁誉参半,致其学术价值未被学界广泛重视及推广。伤寒是温病学说的基础,温病诸多理论和思想早在《伤寒例》中即有所论述。《伤寒例》对温病学形成发展过程中可能存在一定的指导作用。《伤寒例》对温病病因学的贡献包括:扩展传统病因学认识,为后世新感温病学说之基础;对后世温病学家拓展伏气温病内涵有着积极的影响。伤寒例部分病名与后世温病学病名相关,如冬温、风温、温毒、温疟等。《伤寒例》对温病治疗学也有一定的贡献,如注重早期预防,注重三因制宜,并提出针灸治疗温病,拓展温病学治疗手段等。《伤寒例》重视疾病鉴别诊断,开寒温异治先河。  相似文献   

20.
《医经溯洄集》为元末江苏医家王履所著。通过对该书21篇医论的系统梳理研究,重点整理归纳出六个方面的学术思想特点及其对明清医学发展的影响,即:阐发"亢害承制"理论,澄清伤寒和温病、热病的概念,发挥五郁之治,解释阴阳虚实病机,首创真中、类中之说,强调审证求因。揭示了王履善于继承、学不泥古、勇于开拓的科学精神,值得今人借鉴学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