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当代全国名医验案类编》是清末民初著名医家何廉臣晚年的扛鼎之作。该书为何氏搜集当时全国90位名医的验案371则分类汇编而成。书中内容以急性外感热病的中医治疗为主,并附以何氏按语进行点评,具有很高的理论研究和临床实践价值。笔者从选题、医案、评语等三方面对其学术特色进行总结。  相似文献   

2.
《全国名医验案类编》(以下简称《类编》)为浙江名中医何廉臣于1927年编纂。他别出心裁地先厘定医案程式,“照此程式,登报征求”,全国各地医家无论属何学术流派、撰写医案习惯如何,均须按此格式撷录临床验案,寄何氏遴选。此举得到热烈赞同,“各省来稿约近千种”,何氏从中选出371则验案,分上下  相似文献   

3.
《全国名医验案类编》(下称《类编》)系近代名医何廉臣所选编,全书分上下两集,上集为风、寒、暑、湿、燥、火,四时六淫病案计六卷;下集为温疫、喉痧、白喉、霍乱、痢疫、瘄疫六种传染病案计六卷。全书十二卷的医案,有关中医的时病,大体都已备列。而其案正如何氏所云:“多潜心于经旨,参酌历代名医之治验,学有渊源以疗病,间有旁参新  相似文献   

4.
《名医类案》由明·江父子编辑;《续名医类案》由清·魏之(玉璜)编,王孟英新增重编。这两部著作集录清以前历代名医的验案,其中就有消渴病的治验。消渴病是中医内科常见病、慢性病,临床以多饮、多食、多尿、消瘦为主要表现,现代医学中糖尿病即属此病的范畴。古代医家对消渴病的认识、诊断和治疗,分散记载在历代医著和临证医案中,其中尤以医案的记载较为具体详实。希望通过整理  相似文献   

5.
何廉臣是民国初年温热学家,著有《重订广温热论》、《感证宝筏》和主编《全国名医验案类编》(以下简称《验案》)等书。在《验案》中论及“风泄”、“风痢”,辨证明晰,治法的当,对临床执匕有指导意义。在风泄案(何拯华《验案》上海科技出版社1960年3月第2次版,第59页):风泄原因:暮春外感风邪,不服药而病愈,至首夏顿病飧泄。证候:肠鸣腹痛,一痛即泄,汇多完谷,溺清而短。疗法:初用刘草窗氏痛泻要方(术、芍、陈、防)等止其痛泄为主,佐川芎升散其伏风,炒麦芽消化其完谷;继用五味异功散升补脾阳为主,佐以白芍、煨姜酸苦泄肝。  相似文献   

6.
一贯煎考源     
1 一贯煎方源考辨关于一贯煎的出处 ,有两种说法。《中医大辞典》、《中医方剂大辞典》均载录为《续名医类案》 ,但彭怀仁主编的《中华名医方剂大全》、冉小峰所著《历代名医良方注释》及全国高等院校五版教材《方剂学》、《中医内科学》、《中医妇科学》等则录为《柳州医话》。其实 ,《柳州医话》源于《续名医类案》 ,一贯煎的最初出处当是《续名医类案》。具体情况 ,考辨如下 :《续名医类案》为清代医家魏之 (字玉璜 ,一作玉横。别号柳州 ,或作柳洲 )继明·江《名医类案》之后 ,辑录清初以前历代名医及史传地志所载验案之巨著。原稿 …  相似文献   

7.
《辽宁中医杂志》2014,(7):1388-1389
文章着眼明代江瓘父子《名医类案》及《续名医类案》中误治案例,探讨老年病的治法特点:从伤寒发散遂使气微欲绝、痢服芩连骤然中气告竭、郁证破气招致病剧而殆、痰火误补顿令气喘频危四端,提出老年外感当顾正气、老年急症当固其本、老年杂病当辨虚实、老年切勿滥用补益,皆以验案加以佐证。  相似文献   

8.
江阴名医曹颖甫在其著作《经方实验录》中将葛根汤归为《伤寒论》太阳温病之主方,本文就《经方实验录》中曹氏按语与验案对其论点展开论述。  相似文献   

9.
正消渴病又称"消瘅""消中"等,是由于先天禀赋不足,复因情志失调、饮食不节等原因导致的以多尿、多饮、多食、乏力、消瘦,或尿有甜味为典型临床表现的一种疾病[1]。《名医类案》是明代医学家江瑾及其子江应元、江应宿编撰而成,该书收集了大量明代以前著名医家的验案,既是明以  相似文献   

10.
试析《名医类案》外治法之运用刘惠玲*童光东*主题词《名医类案》外治法《名医类案》是明中叶安徽歙县医家江父子编撰的我国第一部医案研究专著。共选录明以前历代著名医家及经史子集所载之验案二千四百余例,内容涉及内、外、妇、儿各科,其中包括历代名医运用的大量...  相似文献   

11.
叶天士,清代名医,学验俱丰,所著医案多部,为后人总结其学术思想的重要来源,其中多处有用桂枝茯苓五味甘草汤治疗喘嗽的记载,其中《未刻本叶氏医案》(以下简称《未刻本》)19案,《徐批叶天士晚年方案真本》(以下简称《徐批本》)8案,《评点叶案存真类编》(以下简称《类编本》)4案,这些医案所治主症基本以嗽、喘、咳为主,叶氏用之既频,必因收效显著,但为何其他医家包括目前临床用此方治此类病症少之又少?  相似文献   

12.
张琳叶 《陕西中医》2010,31(10):1419-1419,1431
《古今医案按》系清代医家俞震所纂医案类书,十二卷。医案类书的编纂始于明代江瑾《名医类案》,清代复有魏之王秀的《续名医类案》,两书篇幅皆在《古今医案按》之上。《古今医案按》虽承续了江、魏的编辑体例,但于原案后加以按语,是其创举。本文兹略述其要如下。  相似文献   

13.
茅晓 《中医药文化》2002,19(4):16-17
分析《名医类案》中的按语形式,既有夹杂于医案中的简约提示,也有附于医案末尾的小结。按语内容有分析病因病机、提示辨证论治要点,介绍用药心法等,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苏晓 《医古文知识》2002,19(4):16-17
分析《名医类案》中的按语形式,既有夹杂于医案中的简约提示,也有附于医案末尾的小结。按语内容有分析病因病机、提示辨证论治要点,介绍用药心法等,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名医类案》治法拾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明代江瓘编集的《名医类案》一书,是我国第一部医案类书,该书广泛搜集了明以前历代名医验案、家藏秘方和编者个人医案,同时旁采经、史、子、集有关资料,所载医案广及内、外、妇、儿、五官和传染病等各科,不仅病种广泛,而且治疗方法上内容也十分丰富,并对给药途径、服药时间、剂型选择等方面都有详尽的论述。为此,笔者将《名医类案》中治法较为独特、新颖或能给人以有益的启示者,归纳整理如下,供医林同道临证借鉴。  相似文献   

16.
《名医类案》中医心身医学成就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明代医学家江罐编辑、其子增补而成的《名医类案》,是中国医学史上一部较有影响的医案类著作。据史料载,江罐,字廷莹,安徽歙县人。早年因病弃儒学医,为“宣明往范,昭示来学”,历时二十载,编撰《名医类案》12卷,草创未就,后由其子补撰成书面世。该书采录从汉至明著名医家验案,间附作者个人评议,在其所收中医内、外、妇、儿等科多种病证中,有不少中医心身医学方面的记载,本文拟对书中相关内容做一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7.
<正> “一贯煎”为清代名医魏玉横创制。见《续名医类案·心胃痛门》高鼓峰、吕东庄胃痛治验的按语中。魏氏说:“此病外间多用四磨、五香、六郁、逍遥,新病亦效,久服则杀人矣。……”“高吕二案,持论略同,而俱用滋水生肝饮,余早年亦尝用此,却不甚应,乃自制一方,名一贯煎。用北沙参、麦冬、地黄、当归、杞子、川楝六味,出入加减投之,  相似文献   

18.
一贯煎考     
<正> 一贯煎是治疗肝肾阴虚、肝气不舒而致胁痛、胃痛的常用方。为清代著名医家魏之琇(又名玉璜、别号柳州)所创。在已出版的教科书和有关论述中,对于一贯煎的来源,均认为是《柳州医话》。笔者查证了一贯煎的出处,发现本方始见于《续名医类案》(公元1770年)魏之琇对高鼓峰、呂东庄之胃痛治疗经验的按语中,《续名医类案》是魏之琇为续补明代江瓘的《名医类案》而撰辑的。本书补辑和增辑了历代名家医案。分345门,包括伤寒、温病、疫病,以及内、外、妇、儿、五官科等  相似文献   

19.
明代江璀编著的《名医类案》及清代魏之璃编著的《续名医类案》是集历代名医验案之大成,结合作者个人经验,通过精选汇辑而成。其内容丰富,病种广泛,被誉为医案之圭帛,具有较高的理论和临床价值。本文就有特点的三则病案,做简单分析,期与通道共赏。  相似文献   

20.
王爱华  李向军  金芳梅 《新中医》2016,48(11):205-208
正痹证是由于风、寒、湿、热等外邪侵袭人体,闭阻经络,气血运行不畅所导致的,以肌肉、筋骨、关节发生酸痛、麻木、重着、屈伸不利或关节肿大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病症。关于痹证的病名,最早见于《内经》,《素问·痹论》曰:"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其风气胜者为行痹,寒气胜者为痛痹,湿气胜者为着痹也。"其后,历代医家又根据疾病的不同症状特点,赋予了不同的病名,如历节、鹤膝风等。《名医类案》[1]是我国第一部中医医案类专书,由明代医家江瓘及其子江应宿编集,收录了明代以前历代名医临床验案2400余首。《续名医类案》[2]为清代魏之琇所编著,是对《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