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何前松  冯泳 《四川中医》2008,26(2):80-81
目的:探讨治疗小儿水疝的方法.方法:应用茴楝五苓散治疗小儿水疝17例.结果:治愈12例(占70.6%),好转5例(占29.4%),总有效率为100%.结论:茴楝五苓散治疗小儿水疝寒湿型能收到良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2.
曾玉玲 《中医药导报》2002,8(9):545-545
目的 :观察五苓散治疗小儿水疝的疗效。方法 :32例小儿水疝患者 ,辨证分析为湿热下注 ,寒湿凝聚型 ,以五苓散加减治疗 ,结果 :痊愈 2 8例 ,占 87.5 % ,好转 4例 ,占 12 .5 %。结论 :用五苓散辨证加减治疗小儿水疝疗效可靠 ,符合异病同治的法则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小切口疝囊高扎术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的疗效.方法:总结分析2002年4月-2008年7月对550例腹股沟斜疝患儿实行的小切口疝囊高扎术的治疗经验.结果:术后随访6月-2年,术后复发5例,其中3例为斜疝嵌顿行急诊手术,术后复发.结论:小切口疝囊高扎术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手术操作简便,手术时间短、创伤小,术后恢复快,切口瘢痕小,术后复发率低,疗效确切、满意.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小儿推拿法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诊断标准的60例腹股沟斜疝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对照组30例.治疗组采用小儿推拿法,对照组采用疝气治疗带.两组均以十天为一疗程,一疗程后评估治疗前后疝环缺损和疝肿软硬指数.结果:治疗组治愈22例(73.33%),对照组治愈3例(10.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治疗前后疝环缺损和疝肿软硬指数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小儿推拿法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有很好疗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五苓散治疗小儿水疝的疗效。方法:32例小儿水疝患者,辩证分析为湿热下注,寒湿凝聚型,以五苓散加减治疗,结果:痊愈28例,占87.5%,好转4例,占12.5%。结论:用五苓散辩证加减治疗小儿水疝疗效可靠,符合异病同治的法则。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小儿腹股沟斜疝的小切口治疗方法;方法:分析我院2009年1月-2010年11月收治的32例小儿腹股沟斜疝患者采取经下腹皮横纹微小切口行疝囊高位结扎术.结果:本组32例小儿腹股沟斜疝患者的手术全部顺利完成并取得治愈,术后有着良好的恢复效果.结论:本术式有着损伤小、恢复快、切口美观、成功率高和费用低廉等特点,尤其对小儿斜疝的优越性显著.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采用小横切口经腹治疗小儿斜疝的疗效.方法:将244例小儿斜疝患者随机分成两组:A组(对照组)采用疝囊高位结扎术,B组(试验组)采用疝囊高位结扎+旷置,对照两组疗效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B组术后复发率较A组明显降低(P<0.01),术后并发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疝囊高位结扎+旷置术治疗小儿斜疝可明显降低术后复发,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求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的微创手术方法。方法:自2005年5月-2010年10月采用经内环切口小切口入路,不解剖腹股沟管,不横断游离疝囊内荷包高位结扎治疗小儿斜疝共73例。结果:本术式具有切口小,操作简单,组织损失小、省时,并发症少,复发率低等特点。结论:采用本式符合小儿斜疝的生理解剖特点,符合微创手术理念,易于初年资医师掌握和普及。  相似文献   

9.
许强  王英  曹霞 《中医临床研究》2014,(26):104-104
目的:研究小儿腹股沟斜疝手术方法的改进及中医治疗的疗效。方法:择我院小儿腹股沟斜疝患者64例,疝囊高位结扎方法作了改进,同时对其中的32例患者加入了中药煎剂,观察疗效。结果:观察组排气时间与住院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结论:手术方法的改进加之中药治疗可提高手术安全性、降低术后复发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小儿腹股沟嵌顿疝手法复位的护理要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了138 例小儿腹股沟嵌顿疝手法复位的护理.结果 126 例复位成功,12 例未成功者转急诊手术治疗,本组无因手法复位死亡病例.结论 复位前全面掌握病情及做好家长心理护理,复位后应严密观察有无并发症发生是小儿腹股沟嵌顿疝手法复位的护理重点.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小儿腹股沟嵌顿疝手法复位的护理要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了138例小儿腹股沟嵌顿疝手法复位的护理.结果 126例复位成功,12例未成功者转急诊手术治疗,本组无因手法复位死亡病例.结论 复位前全面掌握病情及做好家长心理护理,复位后应严密观察有无并发症发生是小儿腹股沟嵌顿疝手法复位的护理重点.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小儿腹股沟斜疝的手术方法.方法:分析小儿腹股沟斜疝观察组127例,对照组130例的外科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从术后平均住院时间、平均医疗费及术后随访切口疤痕三方面作统计学比较(P<0.01),差异均具有明显的显著性.结论:小切口经外环口小儿腹股沟斜疝疝囊高位结扎术具有创伤小兼顾美容,术后恢复快,住院时间短,医疗费低的特点,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采用耻骨联合上皮纹小切口治疗小儿双侧斜疝及鞘膜积液的临床效果。方法将46例小儿双侧斜疝及鞘膜积液患儿采用耻骨联合上皮纹小切口行疝囊高位结扎治疗。结果手术切口创伤小,操作简单,疝囊高位结扎确切,手术时间短,并发症少,复发率低(2%),康复快。结论此手术安全、切口小、愈合佳、美观、疗效确切、复发率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外科微创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的方法.方法 采用经下腹横纹小切口行腹股沟斜疝疝囊高位结扎术(69例).结果 手术顺利,平均时间25min,术中出血少,术后恢复良好,住院时间平均3d,随访无复发.结论 经下腹横纹小切口行疝囊高位结扎术适合小儿腹股沟斜疝患者,尤其是4岁以下患者,具有疗效好,痛苦小,住院时间短等优点.  相似文献   

15.
我们于 1 989年 6月~ 2 0 0 2年 2月采用下腹部皮肤自然皱褶处小切口 ,经腹腔高位结扎疝囊 ,术后辅以中药敷脐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 32 0例。所有病例均经过随访 ,复发率很低 ,现报告如下。1 一般资料 :本组 32 0例均行择期手术 ,术中证实为腹股沟斜疝。其中男 30 7例 ,女 1 3例 ;年龄 6个月~ 1 4岁 ;左侧 71例 ,右侧 2 2 9例 ,双侧 2 0例 ;并发同侧睾丸交通性鞘膜积液 1例 ,并发先天性巨结肠 1例 ,有疝嵌顿史 1 5例。2 治疗方法2 .1 手术方法 :年幼儿以静脉复合麻醉 ,年长配合的小儿采用腰麻 ,术前排空膀胱 ,在耻骨结节外侧 1 .5 cm,沿…  相似文献   

16.
1994~1998年我院收治的男性小儿斜疝,经外环途径于门诊行高位疝囊结扎18例(年龄6个月~5岁;右斜疝12例,左斜疝6例;均为可返纳性斜疝,其中3例疝内容物降入阴囊),效果理想,报告如下。1手术方法用一手指从阴囊向上探及外环口后,于外环口稍下方作...  相似文献   

17.
小儿腹股沟斜疝嵌顿为普外科常见的急诊, 若处理不当, 可引起严重的后果, 值得重视. 笔者就1996年1月~2000年12月本院诊治的47例小儿嵌顿性斜疝作如下分析.……  相似文献   

18.
腹股沟疝的治疗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腹腔内任何脏器或组织由于各种原因离开原来位置,经由先天存在的或后天形成的裂孔或间隙薄弱区进入另一部位被称之为腹疝,其中发生在腹股沟区的称为腹股沟疝,包括腹股沟直疝、腹股沟斜疝、股疝。多发于老年人,久病体质虚弱者以及小儿,本文对目前国内外有关腹股沟疝治疗的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9.
小儿腹股沟斜疝是一种临床常见病 ,中医辨证属中气不足、脏器下陷 ,采用推拿治疗可使疝囊回复并改善患儿身体素质 ,以免手术之苦。笔者运用推拿疗法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 16例 ,疗效较好 ,现介绍如下。1 临床资料16例患儿中 ,男 11例 ,女 5例 ;初诊年龄最小 2个月 ,最大2岁 ;病程最短 1周 ,最长 7个月 ;左侧斜疝 7例 ,右侧斜疝 9例。表现为一侧腹股沟部有光滑而有弹性条索状肿物 ,时大时小 ,出入无常 ,疝囊小如鸽蛋 ,大如乒乓球。2 治疗与治法治疗原则 :补中益气、升阳举陷。推拿取穴与操作 :补脾经、平肝经、揉二马、揉关元、揉百会、擦八…  相似文献   

20.
小儿疝气是儿科常见病,亦是急重症,其发“内则脐腹绞痛,外则卵丸肿大”。就其病名《内经》有七疝之分,后世有五疝之说。主要以症状、病因名。我在多年临床中依其临症所见,将此病分为水疝、狐疝。“小儿孤疝,气偏有大小,时时上下者,此名偏坠”,其症似同今之腹股沟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